Re: [問題] 關於戰國時期天皇家與公家的起居?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天正十年六月二日)時間18年前 (2005/11/08 19:59),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以下是看了您的問題後,亂無章法地查到的、聯想到的東西 因此可能並沒有完全針對這些問題回答 ^^a 參考資料 今谷明 『戰國大名と天皇』 奧野高廣 『皇室御經濟史の研究』 永原慶二 「應仁、戰國期の天皇」 ※ 引述《ilha (Formosa)》之銘言: : 這個 嗯 我想請教一些戰國時代「朝廷營運」的問題 : 1.平安京 : 平安京是仿唐式都城建築 聽說面積比唐長安還大? : 這個有別於大名們居城、城堡的中國式城池 我在想應該是個圈圍 : 土地很大、城牆高深、有護城河的建築物 在應仁戰亂後京都殘破 : 的情況下 平安京的城內人煙減少、都市農村化、荒野化的現象應 : 該很常見 不過我想問的是平安京城牆是否也有被戰火破壞、自然 : 風化、無資力保養的情況發生呢? 還是說城牆猶存、仍完整呢? : 到底戰國時代的平安京城牆毀損的程度是如何?有修復紀錄嗎? : 再來是平安京的城牆 是不是漸漸地沒有人駐守了? 還是有些點 : 朝廷仍常駐? 或者是有大名或公家接管? 到底戰國時代的平安京 : 城牆之駐軍情況為何?還是整個棄守了? 已經有板友指出平安京沒有城牆、以及其面積,故這部份不再贅述 在此想提的,是平安京並非到應仁之亂才有農村化荒野化的現象 去過京都的人可能會發現,當年在中央的朱雀大道在目前的京都市區位置偏西 (當然朱雀大道現在只是一條小巷子這點也是今非昔比) 因為右京地區(西半部)地近低窪濕地,故有蚊蟲孳生等衛生面的問題 故早在平安時代,居住在右京的人們就陸續遷離   建築物與街道也漸漸荒廢,右京逐漸成為田園地帶  : 2.朝廷所在 : 朝廷在室町幕府興盛繁華的時代不知道是否仍坐落在平安京? 如是 : 的話 那麼應仁戰後的朝廷又否仍楚於原位呢? 我知道還有上皇、 : 法皇、天皇之別 上皇、法皇同時各也可能有兩人以上 不過朝廷 : 所在我覺得應該是天皇所在才是 其餘的院應該是令外體制 所以 : 戰國時代的天皇朝廷 到底是仍位於平安京內還是有所移動呢? 這 : 是我另外好奇的地方 : 3.國衙、皇莊 : 國衙在戰國時代的派任權 是否天皇仍然掌有實質權力嗎? 還是依 : 各地遠近情勢之不同 而有程度不等的形式化? 又國衙領、皇莊 : 的領有 朝廷所控制的面積越來越小了? 到底這些領地與人事派 : 任權 朝廷是如何地「流失」以至於朝政困難呢? 我想某些地方 : 朝廷應該仍舊有所留存 而非全盤流失才是 [國衙派任權相關] 國司職位的任命權還在天皇手裡,問題是此類職位在地方已無行政權 大部分的大名在求取與本身領國支配有關的官、職時 會選擇幕府的役職,而非朝廷的官位,像尼子氏的山陰山陽八國守護 或者是大友義鎮的九州六國守護,九州探題職 不過有些大名則是本來就是守護,故也無所謂「求取」,像甲斐武田氏、駿河今川氏 而朝廷官位方面,除了大內義隆求得的周防介、筑前守、大宰大貳之外 (三河守之於織田信秀、今川義元、德川家康三者的情形似乎和大內義隆相似,不過這   部份在日本史學界有兩派意見,有一派認為三河守之於這三者和領國實際支配無關) 其他的大名求得的官位大都是和領國支配無直接關係 例如毛利元就的右馬頭、大友義鑑的修理大夫、北條氏綱的左京大夫等等   (附帶一提,對戰國時代的朝廷來說,左京大夫是個很方便的官。根據今谷明先生的研   究,在1493~1568期間,受命左京大夫的就有17人。分別是大內義興、伊達植宗、   武田信虎、北條氏綱、大內義隆、六角義賢、赤松正村、岩城重隆、大寶寺晴時、   結城晴廣、大崎義直、大內義長、伊達晴宗、北條氏康、齋藤義龍、三好義繼、   德川家康,右京大夫是管領細川氏專用的官,故沒有被拿來這樣搞。不過也可以知 道,除了武士擅自自稱官職,或是大名擅封家臣官職之外,朝廷自己也是亂任命^^)  [國衙領相關] 國衙領被武士控制,進而納為己有的狀況並非始於戰國時代   在應仁之亂以前的室町幕府時期就已是進行中的狀態   這主要是守護職權的擴大而帶來的結果   鐮倉時代的守護只是地方警政長官,但到了室町時代,幕府為了對抗南朝的勢力   擴大了守護的權限,一開始是將部份莊園與國衙領年貢的一半歸為守護的軍事經費 後來這些莊園演變成完全委由守護收取年貢,然後再由守護繳到應該繳納的地方   然而這種制度到了幕府公權不張的時期,就是年貢全部被守護拿走了   另一方面室町時代的國司已是一個與莊園領主無異的地位   過去院政時代,國司們雖然沒有去任地赴任,但可以派親信屬下去代理政務   自己只要收錢就好,故權臣兼任好幾國的國司情形比比皆是   然而室町時代的國司,大多就只剩下收錢的權利,現地的支配委任給守護   到最後連錢都收不到,國司就真的變成個虛位了  [皇室領莊園相關] 皇室領莊園即使是戰國時代都還是存在的   只是其內容與院政時代的皇家全盛期已是雲泥之差... 根據奧野高廣先生的研究,皇室的財政收入可分為以下三個來源 1.皇室領莊園的年貢收入 2.任官敘位的禮錢等獻金 3.率分關關錢以及供御人等的公事錢 跟這個主題直接相關的是1,不過下面也稍微補充一下2、3 要說明戰國時代皇室莊園的年貢收入有多少   在此借用永原慶二先生的研究 他歸納了1526~1531年間的『後柏原天皇宸記』『御湯殿上日記』中關於年貢的記錄   指出了下列皇室領莊園的存在(其實奧野氏已經歸納過,不過在此引用的是永原論文) 鳥取莊(備前)、橫田莊(出雲)、栗真莊(伊勢)、一青莊(能登)、舟木莊(近江) 上村莊(丹波)、河合莊(越前)、千酌莊(出雲)、上吉田莊(若狹)、輕海鄉(加賀) 多氣神社領(能登)、鞍馬莊(山城)、灰方莊(山城) 而收到的年貢則是1526年470貫,1527年555貫,1528年512貫,1529年330貫 1530年150貫,1531年360貫 並不固定,除了每個莊本身繳納的數量每年不一之外   沒有任何一年皇室從上述所有莊園中收到年貢 也沒有任何一個莊園五年中每年的年貢都成功繳納給皇室(皇室成功收取) 這個現象的原因很簡單,當地實際上都是由該國守護或是在地的國人土豪們支配 故能否成功收到年貢取決於這些人買不買天皇的帳 根據永原先生研究上述兩本日記後的說法 每次要收年貢時,朝廷派去的公家使節都要和在地武士交涉折衝一段時間才能成事 555貫這樣的收入,據永原先生所述   大約是10~12世紀莊園制安定期時,數個畿內小莊園,或是一兩個其他地區大莊園收入 而院政全盛期皇室兩大莊園群其中之一的八條院領就有兩百二十幾個莊園 和最盛期比起來,戰國時代皇室經濟的衰退程度真的是很嚴重 織田信長上洛之後,除了出錢整修皇居之外 他還恢復了部份的皇室領,之後的豐臣秀吉基本上對皇室領也採取恢復的態度 不過這當然是很有限,信長和秀吉不可能做到去恢復全部皇室領的地步 儘管如此,信長上洛後,天皇以及公家們的生活有所改善是事實 2的禮錢講白了就是買官錢 除了買官錢之外,部份大名也出了朝廷的儀式或建築整修的經費,這部份就是獻金 像大內義隆、毛利元就都出過2000貫的大數目,織田信秀出過伊勢神宮的整修費   3的率分關關錢指朝廷在京都周邊所設之關所的通行費 這個部分到了戰國時代,也落入國人土豪的手裡 例如木幡關在1566~68年間就屢次受到周邊國人土豪的強佔 朝廷內負責這個事務的山科言繼對於武士的侵擾,只能尋求更上層武士的幫助 起先是三好三人眾,信長上洛後則找信長   另外,供御人則指提供皇室特產食物、或是儀式所需物品的民眾   (在此對太閤立志傳系列中的金錢感覺做個小小抱怨,雖然在下個人是太閤系列的忠 實支持者^^a。KOEI把錢做小了,幾千貫在當時就已經是個很大的數目。1517年 伊達稙宗獲任左京大夫時獻給天皇的禮錢30貫,再加上給其他貴族的獻金以及獻 刀的買刀錢約115貫。1533年毛利元就敘從五位下、任右馬頭時獻給天皇禮錢40貫。 1549年阿蘇惟豐敘從二位時獻給天皇100貫。還有十五世紀的遣明船的權利金一艘    三、四千貫,而一艘的貨物售出總額約三、四萬貫在當時已經是天文數字的巨額。    看到這裡,有玩過太閤五的板友應該可以知道在下想說什麼吧。) : 4.公家 : 戰國時代的公家 究竟是指哪幾家? 為何公家會世襲在落寞貴族 : 之手呢? : 這些公家究竟居住在何處? 也是住在平安京內嗎? 還是說可以住 : 在畿內 但到朝廷或各院任職時才需要移住任所? : 公家的財務結構為何? 朝廷俸祿、公家莊園、各類餽贈與公家經 : 營的收入到底是如何地減少 以致於公家需要賣婚、授業、周旋才 : 得勉力維持呢? : 5.朝廷兵 : 以前源平之爭 院設有北面武士、南面武士 朝廷本身自古亦設有 : 衛府、鎮守府、大宰府、國衙於各地 這些由朝廷節制的兵力到了 : 戰國時代所剩有幾呢? 如果沒有兵力 朝廷基本上會被簡單的農 : 民暴動、惡僧和浪人給襲擊而亡 不可能直到今天 朝廷在當時是 : 保有何種何樣的自有武力以自衛呢? 還是倚賴少數有力公家和親 : 善大名與寺院的不定期保護? 首先先簡短敘述一下朝廷失去軍事權的過程 在鐮倉時代初期,西日本大部分還在朝廷控制下,西日本的武士動員也由朝廷掌握 這個事實可由承久之亂時,參戰的西日本守護及地頭大多加入朝廷方一事證明 然而就是這個承久之亂,朝廷方戰敗,此後鐮倉時代的朝廷不再具有軍事權 戰後上皇後鳥羽院所發的院宣中有一句「於自今以後者 不可召仕攜武勇之輩」 京都的軍事權由六波羅探題掌握,而皇宮的警備也是由幕府派的武士負責 後醍醐天皇討幕,短暫地改變了這個局面,他採用了幕府體制外的惡黨當戰力 然而他很快地跟新的幕府鬧翻,朝廷一分為二,進入南北朝時代 後醍醐的南朝朝廷是直接掌握軍事權的 派到東北的北田氏是公家出身,南朝最後堡壘的九州征西將軍府負責人是親王 然而南朝終究是失敗了    相對地,北朝從一開始就是幕府為了名份需要而擁立 自然必須寄生在幕府的實力之下,自然不直接掌握軍事權,沒有自己的武力    室町時代,皇居周圍的警備由幕府指派守護出兵力,或是由幕府自己的武力來把守 而宮殿內部的守位則是由公家派人負責 1471年成立的朝鮮史料『海東諸國記』中關於京都皇居的記載 「在東北隅 周以土垣有大門 軍士數百把守國王 而下諸大臣以其麾下兵輪番遞守 凡過門者皆下馬 宮中支用別有二州牧 其稅供進」 (1471年雖是應仁之亂爆發後,但這本書的記述是依據十五世紀中葉以前的使節見 聞所編,故其所述基本上可視為室町中期一般的狀況) 應仁之亂後,這個情況還是沒有改變,只是內容對皇室而言是沒有保障的 往往是朝廷向幕府通報:「現在御門沒有守衛,趕快派幾個人來守」之後 幕府方面才有對應,要求若狹守護武田氏,近江國人朽木氏之類的人派人來守 或者是幕府的管領細川氏,職事伊勢氏等人派屬下來守 但老是靠別人總不是辦法,尤其隨著戰國亂世的發展,幕府也自顧不暇 故除了公家人力這部份是朝廷可以掌握的之外 另一部份就是動員前述皇室領莊園的民眾 例如,1536年由山國莊(丹波,不在前述永原氏研究中)動員了兩百餘人 還有京都寺院的兵力,只是這部份並非在朝廷掌握中,要看和尚們肯不肯動 例如,1546年京都郊外爆發一揆時,醍醐寺、比叡山各派了兩百餘人來護衛 另一個來源則是上洛大名的軍隊,當然這也是僅限定某些時期 例如大內義興入京時期,大內義興的家臣吉見正賴就執行過皇居警備任務 跟財政面一樣,信長上洛後,警備部份亦獲得其援助 : 6.下剋「上」 : 室町將軍被有力的守護大名所殺、以兵臨之 朝廷在戰國時代是否 : 亦有此類紀錄呢? 有否被公家或大名挾持的情況發生過? 還是朝 : 廷真的太「小」了 以致於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被臣民勒逼呢? : 嗯 以上是我突然感到很好奇的幾點 不知道會不會太瑣碎喔^^? 至於第六點.....真的沒發生過 因為在戰國時代,天皇的最大價值在於他是律令制官位體系的任命權所有者 而想要官位,只要給錢就好了,不需要搞到動武挾持的地步 盜賊之輩闖入禁裏偷竊搶奪的事例倒是不少..... -- 丹波國の日向守が慟き 天下の面目をほどこし候 次に羽柴藤吉郎 數國比類なし 然して池田勝三郎 小身といひしも 程なく花熊申し付け 是れ又天下の覺えを取る 爰を以て我が心を發し一廉の慟きこれあるべき事                ~信長公記 卷十三よ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9.100.99

11/08 23:19, , 1F
感謝^^
11/08 23:19, 1F

11/08 23:34, , 2F
11/08 23:34, 2F

11/09 00:41, , 3F
◆ 這一篇文章值 1000 銀
11/09 00:41, 3F
文章代碼(AID): #13S9C4HJ (WarringState)
文章代碼(AID): #13S9C4HJ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