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夏季議題 三方原之戰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真田左衛門佐月翔)時間20年前 (2004/08/21 00:20),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0 (看更多)
※ 引述《pleiade (鴻漸)》之銘言: : 導致武田軍出兵時能夠「大肆擄掠戰利品而歸」的機會越來越少。 : 在那種時代,對兵農合一制的國家而言, : 這種「擄掠戰利品」的行為,往往是下次出兵軍費的重要來源, : 擄掠得越少,以後出兵就越容易捉襟見肘。 (由於討論串內容大部分在三方原之戰,所以小僕擅自把標題改回議題) 信玄在放逐信虎之後,積極建設信玄堤、實施檢地來發展農業 信玄時代的賦稅比例還不得而知,在勝賴的時代是公四民六 雖然說江戶時代賦稅比例是公五民五、甚至工六民四 但是戰國時代的農民除了田賦,還有許多繁重的賦稅跟軍役 如果以武田家全盛時期來看,預估武田領地共有一百三十五萬石 若以公四民六的比例估算,就算武田家直轄地比例再高,頂多也只有六十萬石的實收 黑川金山大概在天正五年(1577)衰退,在信玄時代應該就已經察覺金礦衰退的窘境 誠如 P 樣所言,在這種先天不良、後天漸漸衰退的情況下 「擄掠戰利品」的行為,是一種重要的軍費來源 : 信玄的目的,非常可能是想先殲滅相較之下家底薄弱的德川家, : 攻下遠江、三河一帶,先把這個地方建設成「上洛基地」以後, : 再穩紮穩打的一路打向尾張、美濃「上洛」。 : 如果當時信玄真的是這麼想的話,在這種思考邏輯下, : 信玄根本不會考慮全軍去走危險性高、補給困難加上「敵人較強」的南信濃一帶, : 他只要能夠扼守那一帶的戰略要地、 : 確保敵人不會趁他不在家的時候殺進自家搗亂就夠了; 近代學者提到信玄的西上作戰,主要有三種主張 1)上洛說<代表學者:奧野高廣> 2)局部戰況說<代表學者:高柳光壽> 3)折衷說<代表學者:磯貝正義> 個人猜測您的想法,是否比較接近磯貝老師的折衷說法? 小僕自己是比較傾向主流的上洛說法 Giabbit 兄曾在以前的討論中提到,信玄的西進路線有三條 1)從駿河走東海道,經遠江、三河、尾張 2)沿天龍川接東海道(也就是信玄上洛的路線) 3)走木曾道進入美濃 關於第三個選項,您也清楚的指出不可行之處 關於一、二這兩個選項,差別是有無經過駿河至天龍川這一塊地盤 而天龍川周邊,正好是二俁城、濱松城這兩個唇齒關係的城池 如果要打濱松城,就要先制住二俁城才能免於腹背受敵 從這些跡象來看,我認為信玄的確是很注重德川家的動向 我認為信玄也許不把家康放眼裡,不過絕對不會輕視「可能成為上洛背刺的德川家」 但是以時間點來看,我認為信玄也許沒有辦法穩扎穩打的建設上洛基地 「德川義親氏所藏文書」中有一項,信玄在十一月十九日寫給朝倉義景的書信 其中一條「來年五月に至り,御張陣の事」(希望朝倉於明年五月出軍) 以武田跟織田的國力差距,信玄勢必沒辦法跟信長打長期消耗戰 這次的信長包圍網對信玄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唯有靠這次的機會,各個同盟一起動作、讓信長首尾難以相顧 在下不是很能明瞭,您所謂的建設上洛基地是否如我想的耗時費日 不過信玄特地挑在冬天出軍,以天時來排除上杉從背後攪局 加上這個盟友不太可靠的包圍網,我想快速上洛是唯一抓住機會的辦法 所以在下的想法,在快速上洛的前提之下 如果德川乖乖順服,讓武田軍上洛也就算了 但如您所說的,三方原之戰很有可能是織田軍把德川軍一起拉上戰場 染谷光廣也認為,家康是基於信長方「拖延武田進軍時間」的壓力之下出兵 因此德川家的動作如何,顯得更加難以推測 武田方乾脆大搖大擺誘敵,試圖能否一戰殲滅德川主力 只可惜三方原一戰沒能手到擒來,信玄也沒有時間繼續回去打籠城戰 -- 真田大助幸昌: 「將たる者の腹切りでは佩楯は取らぬ,我は真田左衛門佐のせがれな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00.42 ※ 編輯: moonfly 來自: 61.228.200.42 (08/21 00:21)

218.175.172.57 08/21, , 1F
德川義親是誰啊@@
218.175.172.57 08/21, 1F

220.139.23.138 08/21, , 2F
德川家後代,尾張德川家第19代(1886-1976)
220.139.23.138 08/21, 2F

218.175.172.57 08/21, , 3F
thx~~
218.175.172.57 08/21, 3F
文章代碼(AID): #119YJDW6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9YJDW6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