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關日本戰國的軍略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Read Or Dream)時間20年前 (2003/11/14 23:4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嗯嗯...之前看了點長宗我部家的資料.. 我再來補充一些吧...^^ ※ 引述《EmilChau (天下布武)》之銘言: : ※ 引述《ethsg (藍霞)》之銘言: : : 四國的長宗我部部分由小弟來現醜簡述一下好了 : : 長宗我部的強大起於國親時期利用依附一條家以及和香宗我部、吉良家的子孫過繼 : 香宗我部、吉良的子孫過繼,這是元親的計畫,和國親無關 這不完全是元親的計畫喔~~ 元親的初陣和國親的死都在永祿三年(1560) 親泰繼承香宗我部家是永祿元年(1558),親貞繼承吉良家是永祿六年(1563) 雖然查不到元親是在何時開始在家中掌權的 但在元親初陣之前,他在家中還被稱為"姬若子"的時代 相信應該不會是他出的主意吧... : : 至於要先統一土佐的原因是由於國親與本山家的殺父之仇 : : 後來元親統一土佐後 向讚岐、阿波的三好家繼續征伐 : : 你問為什麼不先滅掉伊予的河野家?因為河野當時也處於極盛時期 : : 加上其分家村上家是毛利重要的水軍來源 當時毛利水軍控制了整個瀨戶內海 : 村上家是原氏之後,河野家我記得應該不是.... : : 所以刻意讓河野家成為長宗我部與毛利之間的防波堤 嗯...北伊予的河野氏是從南北朝以來的名家,在當地享有一定的權威 雖然如此,不過到了通直的時期,家勢已由盛轉衰 東部一直受到細川、三好的騷擾及壓迫,後來統一土佐的元親也蠢蠢欲動 使得河野家不得不向大內、毛利、大友等中國、九州地區的有力大名求援 再加上和河野家關係不錯的村上、來島水軍隨時可能由水路威脅土佐 因此,假如冒然向此地進攻的話,一定無法避免和毛利、大友起衝突 元親於是先將矛頭轉向阿讚兩國,只是在進攻的同時也沒放棄對伊予的攻略 一方面在天正四年(1576)奪下白地城後,對東伊予採取分化、招降的策略 另一方面又任命久武親信為南伊予軍代,由高岡、幡多二郡向南伊予進兵 以穩紮穩打的方式向河野家施加壓力.... : : 而三好家雖然仍握有阿波、淡路、讚岐等地,但自信長控制攝津、(土界)一帶後 : : 其勢力已明顯衰退 加上70年代中期元親上與信長保持良好關係 : : 所以先打三好可收兩面夾擊,事半功倍之效 嗯~沒錯... 當時的三好家因為在畿內和田山、織田的連年爭戰,元氣大傷 早已不復對主家細川家下剋上時的威風樣... 再加上兩件事的推波助瀾之下: 1. 元龜二年,元親之弟島親益被阿波南部的豪族海部宗壽所殺 (據說海部是受安藝國虎遺臣的煽動) 2. 阿波和土佐交界處不時有領土的爭議,阿波的海部方對土佐持續施壓 最後使得元親決定在打完渡川之役,完全統一土佐後 以弟弟親泰為軍代,向阿波南部進軍,並於天正四年拿下戰略據點白地城... : : 後因本能寺之變的發生,讓元親逃過一劫 並趁機統一四國 : : 但四國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土地貧瘠,元親極盛時代尚不到百萬石 : : 另一個因素人口稀少,自1560元親初陣到1585秀吉征討四國前的大戰 : : 少有雙方人數加起來超過一萬的 最後就是之前提到的,沒能奪得瀨戶內海的控制權 : : 控制瀨戶內海的意義十分重大 : : 一來此海域是僅次於北九州的外貿繁榮地區 所以兼有經濟、技術的重要地位 : : 二來此海域面對攝津、(土界)、大阪等地,,中間並有淡路島 進可攻、退可守 : : 綜合以上因素 也就是元親之野望僅能擴及於小小四國之故 如有錯誤請多指教 : : 九州部分較為混亂 待其他版友加以論述 : 另外再做點補充....:p : 四國和中國很像,兩邊都是多山丘的地形 : 因此四國也發展出各地都有土豪盤據的局勢 : 另外四國的交通上,主要是以位於四國中央的白地城為核心,像四周延伸 : 這樣的地理局勢導致只要能統治白地城,幾乎就會成為四國的霸主 : 以長宗我部家所在的土佐國而言,在兼序的時代有七雄之局 : 而長宗我部家的根據地岡豐城正好位於土佐的中央,正好是形成聯合包圍的最佳形勢 嗯...以岡豐城這種位於高知平野中央的地理位置而言,有利亦有弊 不利的就如E大所言,周圍強敵環伺,容易成為攻擊目標 而有利之處則是生產力較肥沃,交通便利,利於日後的發展 也因此造成了長宗我部家的興衰..... : 後來害長宗我部家險些滅門,但好險國親命大,逃過一劫 : 等國親好不容易復國成功之後不久,國親也走了 : 繼位的元親雖然完成土佐的統一,但也是因為土佐國內土豪盤據 : 讓元親統一土佐的路上相當艱鉅,把他上洛的最佳時機給耗掉了 : 對元親而言,此時能選擇的就是平定四國,以瀨戶內海作為他最佳的屏障 : 一來可以保護他的領地 : 二來可以隔岸觀望是否有趁虛而入,上洛成功的機會 : 在平定四國的路上,如同前面e版友所說,固然河野家與三好家早已日漸式微 : 但河野家背後的毛利水軍實在不好惹,加上三好家正在和織田信長對立中 : 所以長宗我部家在天正六年(1578)平定白地城後,選擇先攻擊讚岐、阿波的三好家 : 但是他對伊予國倒也沒有完全放棄... : 當時的河野家本身其實只領有北伊予一帶,南伊予還是一個諸雄並起的時代, : 比較著名的勢力有宇都宮家和西園寺家 : 元親派出大將久武親信前去討伐,後來成功把南伊予收為己有 : 比較可惜的是後來的秀吉包圍網太早破裂,讓元親沒有機會多挖些領地 : 雖然只有保住土佐一國,但是長宗我部家據一方以保全家業的大方向還算是成功 : 只可惜關原會戰選錯邊,最後遭到除封,可以說是浪費了元親的苦心經營.... 元親因為四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得以在不受外力干擾之下用二十多年時間平定四國 (除了因河野家而出兵的毛利家之外...) 但也因這種四面環海,孤島型的環境 使得島上耕地狹小,人口不豐,自然資源不足,限制了發展的範圍 還有時運不濟的問題(剛統一四國不到半年就遇到四國征討令...) 這些都是四國之鷹無法遨翔天際的關鍵所在 但以另一方面來看,以其根據地土佐僅二十二萬石的國力而言 能闖出這番成績,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1.115

推 140.116.130.12 11/15, , 1F
香宗我部親泰的確是在國親時代就過繼了...
推 140.116.130.12 11/15, 1F

推 140.116.130.12 11/15, , 2F
的確是我失查,原文已作修正....^^
推 140.116.130.12 11/15, 2F
文章代碼(AID): #_jFVbyd (WarringState)
文章代碼(AID): #_jFVbyd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