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三十年戰爭的槍械口徑

看板Warfare作者 (喜歡鯊鯊的企鵝)時間2年前 (2021/11/01 14:40), 2年前編輯推噓13(1303)
留言16則, 13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以下主要整理自 The archaeology of the Battle of Lützen: an examination of 17th century military material culture (André Schürger, 2015) 網路上有論文原文。 表內武器為三十年戰爭中期較大批量生產的單兵火器。 原文有「槍管」和「子彈」兩種口徑是因為填充子彈會有游隙,子彈不可能完全密合槍管 。當時的文獻所用單位是發子彈/磅,但是不同地區的度量衡不統一。原文有條列不同地 區的磅換算為公克為何,也換算出口徑長度,但沒有以此換算彈重之公制。 為了方便理解,我把原文的「子彈口徑:彈重/磅」換算為公克。 前面有@標示的是我把東亞同時期的武器放進來比較。 -- 武器款式(產地) 槍管 子彈 生產年代 代號* 口徑 彈重 直徑 (mm) (g) (mm) ==[輕火繩槍]== @晚明三錢鳥銃 11.25 @日本三匁半筒 13.13 紐倫堡/阿姆斯特丹 15.9 19.88 15.0 1590-1610 s1 蘇爾 15.8 19.46 14.9 1590-1610 s2 @日本六匁筒 22.50 ==[重火繩槍]== @晚明斑鳩銃 55.80 荷蘭 21.6 47.70 20.0 1590-1615 m1 蘇爾/阿姆斯特丹/延雪平 19.7 37.75 18.5 1630-1640 M2 荷蘭 19.7 37.75 18.5 1600-1620 m3 @日本十匁筒 37.50 奧格斯堡 18.8 34.00 17.9 1600-1620 m4 奧格斯堡/紐倫堡 18.3 31.88 17.5 1620-1630 M5 @日本八匁筒 30.00 阿姆斯特丹 17.7 29.06 17.0 1620-1630 M6 蘇爾 17.5 28.33 16.8 1600-1620 m7 蘇爾 17.5 28.33 16.8 1620-1630 M8 ==[輪簧卡賓槍]== 荷蘭 18.1 30.88 17.3 1600-1620 c1 荷蘭 17.2 26.65 16.5 1620-1630 C2 紐倫堡/阿姆斯特丹 16.8 25.17 16.2 1630-1640 C3 蘇爾 16.8 25.17 16.2 1620-1630 C4 荷蘭 16.1 22.45 15.5 1620-1630 C5 費拉赫 13.9 14.57 13.5 1600-1620 c6 費拉赫 13.1 12.14 12.7 1600-1620 c7 ==[輪簧手槍]== 阿姆斯特丹 15.6 18.88 14.7 1620-1630 P1 蘇爾/紐倫堡/費拉赫 14.0 14.16 13.4 1625-1650 P2 蘇爾/紐倫堡 13.5 12.14 12.7 1620-1635 P3 蘇爾 13.1 11.12 12.3 1620-1630 P4 紐倫堡 13.1 11.33 12.4 1625-1635 P5 紐倫堡 12.7 10.20 12.0 1620-1625 P6 紐倫堡/費拉赫 11.7 7.95 11.0 1625-1630 P7 紐倫堡/奧格斯堡 10.5 5.30 9.6 1625-1630 P8 紐倫堡 10.0 4.77 9.3 1620-1625 P9 紐倫堡/奧格斯堡 10.0 4.77 9.3 1600-1630 P10 ==[其他]=== 線膛槍 1.50 6.6 線膛槍 2.75 7.9 雙鉤銃 27.0 116.80 @日本三十目玉筒 112.50 @日本五十目玉筒 187.50 *代號為原文作者方便指稱,英文字母是槍枝類別,小寫代表1632年當下已大致停止生產 ,大寫則代表1632年仍在量產中。s=caliver; m=mustker; c=carbine; p=pistol -- 應認知到當時中歐仍有其他口徑的槍械流通,尤其是小口徑的手槍和卡賓槍。又,上述為 各類武器之標準口徑理論值,以當時的技術無法達到精準。 M2重火繩槍是古斯塔夫大帝在1632年開始配發給麾下瑞典陸軍的火銃,其口徑為10發/磅 ,在當時屬於偏大口徑的槍枝、不甚順應重火銃輕量化的潮流,作者推測可能是為了能夠 使用庫存的大口徑子彈。 由於M2火銃是1632年才開始配發,所以在同年的呂岑會戰中可能還未能普及。實際上,按 原文作者做的實地考古調查,呂岑會戰中最常見的主力重火銃應該是M6和M8,戰場上遺留 的子彈約六成都來自這兩款的口徑範疇。 此外,日本在1610年代以降的主流鐵砲口徑是三匁半和六匁。 (參考資料:《16-17世紀東亞海域火器交流史研究》) 雙鉤銃是16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的中歐火銃中最強力者,盛行於德意志、匈牙利地區,和 同時期周邊其他地區的堡壘銃(rampart gun)用途相仿,但槍管上的鉤設計較特殊。三十 年戰爭前期的天主教聯盟名將蒂利伯爵和帕本海姆都是被雙鉤銃打成重傷、不治身亡。 附帶一提,原文還提及一些「改造子彈」,包含「碎彈」,裝彈前先把子彈劃上幾刀,讓 子彈發射時會碎裂如散彈;「塊彈」,即做成塊狀或錐狀的子彈;「釘彈」,在球型子彈 中間打上一根釘子。這些都是為了提高對軟目標的殺傷力,但是破甲能力較低。改造子彈 是部分官兵自己動手製作的,比如說碎彈通常是輕步兵反騎兵用,塊彈則是騎兵用於攻擊 密集步兵的手槍彈,但是既然並非正式大量配發的子彈,數量自然較少。 --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really don't understand, or say they don't, what is the great issue between the free world and the communist world. ~John F. Kennedy, 196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93.54.28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35748812.A.E84.html

11/01 15:47, 2年前 , 1F
11/01 15:47, 1F

11/01 16:43, 2年前 , 2F
11/01 16:43, 2F

11/01 17:27, 2年前 , 3F
11/01 17:27, 3F

11/01 17:58, 2年前 , 4F
11/01 17:58, 4F

11/01 18:25, 2年前 , 5F
11/01 18:25, 5F

11/01 18:28, 2年前 , 6F
11/01 18:28, 6F

11/01 21:45, 2年前 , 7F
推整理
11/01 21:45, 7F

11/01 22:32, 2年前 , 8F
11/01 22:32, 8F

11/02 09:52, 2年前 , 9F
請問塊彈的效益為何?不太能想像
11/02 09:52, 9F

11/02 12:26, 2年前 , 10F
類似土砲達姆彈吧
11/02 12:26, 10F

11/02 12:52, 2年前 , 11F
類似散彈槍的slug?
11/02 12:52, 11F
原文的確是slug,這是我亂翻的(不知道怎麼翻譯比較好) 至於效益,原文說是增加對軟目標的殺傷力,但是我也不太懂原理 (原文說是子彈會在發射後因空力阻力不均而滾動)

11/02 21:46, 2年前 , 12F
讚喔
11/02 21:46, 12F
※ 編輯: jimmy5680 (74.212.230.218 美國), 11/03/2021 01:29:57

11/03 12:18, 2年前 , 13F
翻作塊彈似乎也沒錯 雖然比較常用的稱呼是獨頭彈
11/03 12:18, 13F

11/03 12:53, 2年前 , 14F
slug的效益是不是用初速交換重質量 全靠質量在短距離殺
11/03 12:53, 14F

11/03 12:53, 2年前 , 15F
傷?
11/03 12:53, 15F

11/04 20:51, 2年前 , 16F
Slug在現代散彈槍界術語就是獨頭彈 當然現代獨頭彈已不是球形
11/04 20:51, 16F
文章代碼(AID): #1XVulCw4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