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中國古代的變陣

看板Warfare作者 (montmartre)時間4年前 (2020/06/03 11:07), 編輯推噓16(16062)
留言78則, 1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像七年戰爭的魯騰會戰,或呂岑會戰,都有因為戰況改變,整體在戰場變陣的例子,那中國 古代有類似的例子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97.1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91153631.A.C07.html

06/03 11:33, 4年前 , 1F
你可以看太平天國戰爭
06/03 11:33, 1F

06/03 12:51, 4年前 , 2F
人數少,訓練精可以臨時變陣,日本第四次川中島,武田軍本
06/03 12:51, 2F

06/03 12:51, 4年前 , 3F
陣就可以臨時變成鶴翼之陣。中國打仗湊數的多,臨時變陣軍
06/03 12:51, 3F

06/03 12:51, 4年前 , 4F
心會亂,肥水之戰由大勝局勢變全軍總崩潰。
06/03 12:51, 4F

06/03 13:41, 4年前 , 5F
當兵練個刺槍術陣行都有人可以左右不分跑錯了
06/03 13:41, 5F

06/03 13:58, 4年前 , 6F
變陣? 八家將人數少者易變陣。向北一女或中山高等精銳
06/03 13:58, 6F

06/03 13:58, 4年前 , 7F
樂隊和儀隊,尤其是儀隊,也很善於變陣
06/03 13:58, 7F

06/03 16:38, 4年前 , 8F
不太懂甚麼叫做變陣,是說像電影那種八門金鎖陣嗎..
06/03 16:38, 8F

06/03 18:18, 4年前 , 9F
大概是與敵交戰的狀態下變換隊形甚至戰術吧
06/03 18:18, 9F

06/03 18:20, 4年前 , 10F
把宋太宗的鍵盤自殺陣改成大方陣算不算阿
06/03 18:20, 10F

06/03 20:02, 4年前 , 11F
散兵游勇陣
06/03 20:02, 11F

06/03 20:11, 4年前 , 12F
比如魯騰會戰開戰半小時後,卡爾親王把奧軍順時鐘旋
06/03 20:11, 12F

06/03 20:11, 4年前 , 13F
轉90度,本來奧軍與普軍垂直,改成平行,扭轉其劣勢
06/03 20:11, 13F

06/03 20:11, 4年前 , 14F
06/03 20:11, 14F

06/03 20:23, 4年前 , 15F
臨戰的時候調整陣形的那種?
06/03 20:23, 15F

06/03 20:29, 4年前 , 16F
三國界橋之戰 公孫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陣,騎為兩翼,左右
06/03 20:29, 16F

06/03 20:29, 4年前 , 17F
各五千餘匹" 但實際衝鋒的只有方陣的步兵 直到被麴義所破
06/03 20:29, 17F

06/03 20:29, 4年前 , 18F
後 公孫瓚"殿兵還戰橋上,(麴)義復破之" 但重點是此時公孫
06/03 20:29, 18F

06/03 20:29, 4年前 , 19F
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開始包圍袁紹本陣 看得出想從方陣
06/03 20:29, 19F

06/03 20:29, 4年前 , 20F
變陣為鶴翼 只是沒成功..算嗎?
06/03 20:29, 20F

06/03 20:58, 4年前 , 21F
魯疼的案例,縱隊變橫隊,這算變陣嗎?
06/03 20:58, 21F

06/03 21:02, 4年前 , 22F
謝玄派人對苻融說:「君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
06/03 21:02, 22F

06/03 21:02, 4年前 , 23F
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陣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
06/03 21:02, 23F

06/03 21:02, 4年前 , 24F
亦善乎!」秦的將軍們都說:「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
06/03 21:02, 24F

06/03 21:02, 4年前 , 25F
上,可以萬全。」苻堅說:「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
06/03 21:02, 25F

06/03 21:02, 4年前 , 26F
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
06/03 21:02, 26F

06/03 21:29, 4年前 , 27F
坎尼算嗎?
06/03 21:29, 27F

06/03 21:29, 4年前 , 28F
沒看到是中國
06/03 21:29, 28F

06/03 22:34, 4年前 , 29F
呂岑會戰中,古斯塔夫發現舊教軍左翼快撐不住了,指
06/03 22:34, 29F

06/03 22:34, 4年前 , 30F
揮中軍與右翼猛攻對方左翼,中軍還進行夾擊。
06/03 22:34, 30F

06/03 23:34, 4年前 , 31F
在沒有無線電 滿是戰場迷霧的年代 陣型是保持軍隊得以對應
06/03 23:34, 31F

06/03 23:34, 4年前 , 32F
各種威脅 發揮最大戰力的操練...現代除了儀隊以外比較少操
06/03 23:34, 32F

06/03 23:34, 4年前 , 33F
練這個了 但鎮暴部隊的操練有點類似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陣型
06/03 23:34, 33F

06/03 23:34, 4年前 , 34F

06/04 18:35, 4年前 , 35F
更正一下 其實界橋之戰 方陣裡的騎兵也有參與衝鋒啦 囧
06/04 18:35, 35F

06/05 00:51, 4年前 , 36F
前面界橋之戰的講法全錯,是公孫瓚戰術出錯,見麴義兵少出
06/05 00:51, 36F

06/05 00:51, 4年前 , 37F
動兩翼騎兵衝鋒,被麴軍步兵弩兵大破而引發大軍總崩。如果
06/05 00:51, 37F

06/05 00:51, 4年前 , 38F
出步兵上,麴義恐怕擋不住。
06/05 00:51, 38F

06/05 02:34, 4年前 , 39F
喔喔 方陣裡的"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
06/05 02:34, 39F

06/05 02:34, 4年前 , 40F
左" 中堅可以看成兩翼 厲害了
06/05 02:34, 40F

06/05 03:04, 4年前 , 41F
兩種可能:1是兩翼騎兵衝鋒完後 《英雄記》描述公孫瓚"步騎
06/05 03:04, 41F

06/05 03:04, 4年前 , 42F
奔走,不復還營" 然後麴義丟下崩潰的方陣主力步兵不管 跑去
06/05 03:04, 42F

06/05 03:04, 4年前 , 43F
追兩翼逃跑速度較快的騎兵;2是方陣的騎兵衝鋒時 沒動用到
06/05 03:04, 43F

06/05 03:04, 4年前 , 44F
兩翼騎兵 這匹騎兵應該執行迂迴去了 否則如果留在原地 肯定
06/05 03:04, 44F

06/05 03:04, 4年前 , 45F
跟著崩潰 更不會有之後的"(公孫)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 請
06/05 03:04, 45F

06/05 03:04, 4年前 , 46F
問哪一種較合理?
06/05 03:04, 46F

06/05 22:13, 4年前 , 47F
北一女的精銳,聽起來有點有趣
06/05 22:13, 47F

06/05 22:19, 4年前 , 48F
公孫瓚出擊的是騎兵,白馬義從雖也是騎兵,從左校射右,右
06/05 22:19, 48F

06/05 22:19, 4年前 , 49F
校射左,在中堅的義從是以騎射為主,出擊自是兩翼的騎兵,
06/05 22:19, 49F

06/05 22:19, 4年前 , 50F
史料亦没有提是出動白馬義從。這波騎兵衝鋒失敗,潰散騎兵
06/05 22:19, 50F

06/05 22:19, 4年前 , 51F
反衝散後面自己的主陣。公孫軍三萬餘兵面對麴義二千兵根本
06/05 22:19, 51F

06/05 22:19, 4年前 , 52F
就沒有甚麽迂迴想法,想用騎兵直接壓過去,但被打爆直接導
06/05 22:19, 52F

06/05 22:19, 4年前 , 53F
至三萬步騎潰散,麴義是追擊三萬潰散公孫軍並向北追到二十
06/05 22:19, 53F

06/05 22:19, 4年前 , 54F
里外的界橋,這是公孫軍大營所在,與麴義在界橋作戰可能不
06/05 22:19, 54F

06/05 22:19, 4年前 , 55F
是殿後軍而是大營的留守軍,袁紹在界橋十餘里遠遇到的是原
06/05 22:19, 55F

06/05 22:19, 4年前 , 56F
先潰散又重组回戰場想找回的主力軍的騎兵,這一戰完全没月
06/05 22:19, 56F

06/05 22:19, 4年前 , 57F
甚麼變陣原素。
06/05 22:19, 57F

06/06 23:50, 4年前 , 58F
兩翼騎兵衝鋒 與敵軍夾雜 請問白馬義從騎射 不怕射到己方?
06/06 23:50, 58F

06/06 23:53, 4年前 , 59F
照你邏輯 史料也未提出動兩翼騎兵;更別用現代望遠鏡的上
06/06 23:53, 59F

06/06 23:53, 4年前 , 60F
帝視角 古代戰爭迷霧根本很難掌握
06/06 23:53, 60F

06/06 23:54, 4年前 , 61F
不出騎兵迂迴 萬一半途殺出袁紹不知哪冒出來的援軍 怎辦
06/06 23:54, 61F

06/07 00:02, 4年前 , 62F
明明是公孫軍先"不復還營" 才是麴義"追至界橋" 表示公孫瓚
06/07 00:02, 62F

06/07 00:02, 4年前 , 63F
大營根本不在界橋 而位於界橋以南若干里
06/07 00:02, 63F

06/07 00:09, 4年前 , 64F
袁紹遇到的是公孫瓚的"殿兵" 殿兵未必事先潰散 有可能是兩
06/07 00:09, 64F

06/07 00:09, 4年前 , 65F
翼分出一部份來充當殿軍
06/07 00:09, 65F

06/07 00:36, 4年前 , 66F
啊因"遂到瓚營" 故應改為公孫瓚大營位於界橋以"北"若干里
06/07 00:36, 66F

06/07 15:48, 4年前 , 67F
白馬義從從記述来看是用騎射,可不代表需要不停在射,史料
06/07 15:48, 67F

06/07 15:48, 4年前 , 68F
不提有迂迴,只有按史料提及的來判斷。殿後軍可非原列陣的
06/07 15:48, 68F

06/07 15:48, 4年前 , 69F
三萬步騎,但說是兩翼分出來就有點腦補過度。
06/07 15:48, 69F

06/08 17:43, 4年前 , 70F
所以公孫瓚後來冒出的騎兵 打臉了"不復還營"的史料 是吧
06/08 17:43, 70F

06/08 17:48, 4年前 , 71F
你都說公孫軍衝散自己主陣了;白馬義從擅長騎射 就一定不
06/08 17:48, 71F

06/08 17:48, 4年前 , 72F
懂衝鋒了?還是敵人永遠只會呆呆不帶盾牌給你射滿射爽?
06/08 17:48, 72F

06/09 01:17, 4年前 , 73F
不懂你的邏輯在那里,公孫軍陣上有兩翼騎兵萬餘騎,另有白
06/09 01:17, 73F

06/09 01:17, 4年前 , 74F
馬義從二千,戰死千餘還有過萬騎四散跑,有千餘騎重組重回
06/09 01:17, 74F

06/09 01:17, 4年前 , 75F
戰地不正好說明這些四散騎兵没有返營,不然他們應與麴義在
06/09 01:17, 75F

06/09 01:17, 4年前 , 76F
大營作戰,而且再被打爆後也不可能還向前衝,跑向可能有更
06/09 01:17, 76F

06/09 01:17, 4年前 , 77F
多袁軍的位置;白馬義從要衝當然可以,但有甚麼理由當時要
06/09 01:17, 77F

06/09 01:17, 4年前 , 78F
派他們去衝,沒有史料提及又不合其用兵特性。
06/09 01:17, 78F
文章代碼(AID): #1UrnFVm7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