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一戰東線初期戰事

看板Warfare作者 (月光光!!!!!!!)時間6年前 (2017/12/02 23:58), 編輯推噓5(504)
留言9則, 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想請教一下 這段期間 德軍跟俄軍各戰役的傷亡情況是如何呢??? 因為寫到戰況激烈到德軍也捉襟見肘 若無重大損失應該不至於在西線也需兵力時 需要調兵前來東線 但文獻通常都是寫俄軍死傷慘重 所以在這邊好奇問一下 還請高手不吝分享~~ ※ 引述《jimmy5680 (夢想會飛的企鵝)》之銘言: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東線的初期作戰以坦能堡戰役最為馳名,但是這場戰役並不如德軍 : 宣傳的具決定性,而一戰東線的初期戰事也遠不止坦能堡。 : 一戰東線可以分成四個階段,本文要談的是第一階段:從1914年七月底開始,至隔年春末 : 俄軍大敗之前,前後約一年又四個月。在這段期間,東線從史詩級的東普魯士和加利西亞 : 作戰,演變為華沙與羅茲的壯闊激戰,再走到慘烈的喀爾巴阡山戰役與第二次馬祖爾湖區 : 戰役。 : 八月炮火與史詩戰役 : 1914年八月,俄軍與同盟國(或稱中央國)與東普魯士與加利西亞爆發激戰,俄軍在東普魯 : 士雖一度取得優勢(八月二十日),卻旋於隔周慘敗於坦能堡,第二軍團被殲,第一軍團也 : 在半個月後於第一次馬祖爾湖區戰役受創頗深;在加利西亞,俄軍於作戰初期受挫,然而 : 反敗為勝,最終迫使奧匈陸軍撤退。 : 雖然俄軍和奧匈軍給人腐朽不堪的印象,實際上兩者在戰爭初期都頗具戰力,俄軍基層的 : 戰力尤為頑強。在八月二十日的貢賓嫩戰役中,俄軍第一軍團奮力擊退德軍第八軍團,戰 : 況之艱苦震撼德軍高層,乃至於自西線急調數個師馳援東方,造就了英法聯軍在馬恩河的 : 成功反擊。 : 雖然俄軍隨後在坦能堡戰役慘敗,第二軍團司令薩姆索諾夫舉槍自殺,第一軍團在後續的 : 第一次馬祖爾湖區戰役中勉強抵擋了興登堡與魯登道夫的猛攻,甚至於戰役尾段發起反擊 : ,把陣線維持在東普魯士境內。坦能堡戰役並未造就俄軍三年後的敗北,甚至連驅逐俄軍 : 出境都沒有達成,儘管該役確實是阻卻了俄軍的戰略攻勢,並成功打擊俄軍的自信。 : 相較於軍團級的坦能堡和馬祖爾湖區戰役,同一時間點上爆發的加利西亞戰役更為磅礡壯 : 闊,俄奧雙方都投入四至五個軍團實施大規模會戰。奧匈陸軍在戰役初期搶先集結優勢兵 : 力於陣線西側,一度佔了上風,然而最終仍為俄軍所擊敗,損失頗為慘重。俄軍在大西南 : 投入的官兵較西北方面為多且佳,遂得以重挫奧匈陸軍。 : 華沙、羅茲與冰上喋血 : 德奧聯軍在九月下旬至十月間意圖將波蘭突出部內的俄軍主力包圍殲滅,發動了兩次華沙 : 戰役,第二次華沙戰役又被稱為羅茲戰役。雖然德軍在兩次作戰中都發揮出優異的機動力 : 和攻擊力,奧匈陸軍也出動大規模兵力,卻連兩次都無法破解俄軍的布陣,甚至德軍第九 : 軍團兩次都險些被包圍殲滅,奧匈陸軍也在再次敗退時有十多萬官兵被包圍在普熱梅希爾 : 要塞中。 : 為了解救被包圍的友軍,奧匈陸軍從喀爾巴阡山出擊,與俄軍激烈衝突。雖然勃魯西洛夫 : 統領的俄軍第八軍團一度兵鋒直指匈牙利,最終仍為奧匈陸軍所遏阻。這場冰雪中的激烈 : 交戰造成俄奧兩軍不下加利西亞戰役的高昂傷亡,最終俄軍雖然受阻,奧匈軍也未能為友 : 軍解圍,普熱梅希爾在隔年春天陷落,重挫奧匈帝國威信。 : 德軍也未在寒冬中停止活動。雖然在波蘭發動的再次攻勢依然受挫,最北方的德軍卻成功 : 突破俄軍防線,重創俄軍第十軍團,這就是第二次馬祖爾湖區戰役,德軍首次攻入帝俄領 : 土。俄軍雖然損失慘重,卻仍能勉強阻止德軍擴大戰果,東線與西線一樣呈現泥淖與僵持 : ,德軍付出的代價並不低,取得的戰果卻相當有限。 : 1915年五月,德奧聯軍大舉進攻,迫使俄軍實施「大撤退」,一戰東線進入了第二階段。 : 俄軍的將星 : 雖然俄軍的指揮飽受批判,他們並非一無可取之處。除了軍神勃魯希洛夫,加利西亞和羅 : 茲戰役期間擔任第五軍團司令的普勒韋也是相當優異的指揮官,他在羅茲戰役中奉命馳援 : 第二軍團,於兩日內急行軍上百公里,成功遏阻德軍第九軍團的攻勢;第二次馬祖爾湖戰 : 役時,他指揮的第十二軍團緊急參戰,力阻德軍擴大戰果。普勒韋在1916年因病退役和過 : 世,退役前最後的職位是西北方面軍司令。 : 在一戰初期擔任西南方面軍參謀長的米哈依爾˙阿列克謝耶夫也是優秀的俄軍將領,他在 : 加利西亞戰役期間的調度成功壓制奧匈陸軍總帥康拉德。他後來成為俄軍的參謀總長,帝 : 俄垮台後他參加白軍,但不久後即病逝。雖然被認為不夠果決、戰術能力有限,他的組織 : 和戰略才華都較大多數同僚亮眼,是個優異的參謀。 : 勃魯希洛夫在加利西亞戰役期間位於俄軍左翼,他成功阻擋了幾乎兩倍於己的奧匈部隊, : 並於戰役尾聲把敵軍打得落花流水。在冬季作戰期間,他幾乎殺進匈牙利,只因隔壁的第 : 三軍團被重創才被「伊松佐騎士」博羅埃維奇指揮的奧匈第三軍團攔下。他被普遍視為一 : 戰期間俄軍最強將領。 : 德奧名將 : 興登堡、魯登道夫雙人組在坦能堡之戰威名遠播;霍夫曼打下了坦能堡戰役的基礎;馬肯 : 森以敢打敢衝為人所知。日後封帥的艾科恩和在西線闖出名聲的瑪維茲打了第二次馬祖爾 : 湖區戰役。 : 「伊松佐騎士」博羅埃維奇後來在義大利戰線再次證明自己的身價。柏姆厄爾默利元帥在 : 加利西亞戰役中指揮奧匈第二軍團。科維斯哈札元帥在戰爭初期是奧匈資歷最深的軍長。 : 這些將領都是早在一戰初期就成為同盟國中流砥柱的人物,儘管事實證明他們無法阻止德 : 奧聯盟戰敗。 : 影響與後續 : 部分學者認為奧匈帝國在加利西亞戰役中承受的打擊,直到最後都未能回復。俄軍雖然在 : 戰術上承受多次打擊,戰略上並未顯現劣勢,惟其後勤難以為繼,兵力與裝備都沒有優勢 : ,種下1915年敗退的原因。 : 德軍在西線僵持之下,開始轉移更多兵力至東線參戰,並於1915年夏季重創俄軍,惟俄軍 : 成功收縮陣線、保存實力,於1916年幾乎擊潰奧匈陸軍。最後帝俄、奧匈和德意志帝國皆 : 無力繼續作戰,三者都淪為戰爭中的失敗者。 : 主要參考資料: : The First World War (1) (Geoffrey Jukes, 2002) : 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 (Norman Stone, 1975) :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sarist Russia (Springer, 2016) : German Infantryman vs Russian Infantryman 1914-15 (Robert Forczyk, 2015) : Collision of Empires (Prit Buttar, 2014) : Germany Ascendant (Prit Buttar, 2015) : The Great Battle of Galicia (1914): A Study in Strategy (N. Golovin, 1926) : Austro-Hungarian Land Forces 1848-1918 ( www.austro-hungarian-army.co.uk ) -- 只有用真心 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200.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12230302.A.B66.html

12/03 06:56, 6年前 , 1F
因為俄軍威脅到東普魯士  容克貴族的起家地
12/03 06:56, 1F

12/03 06:58, 6年前 , 2F
會調兵到東線當然是有感受到壓力了
12/03 06:58, 2F

12/03 07:01, 6年前 , 3F
不然依據施列芬計畫應該是東守西攻 可惜馬恩河受挫
12/03 07:01, 3F

12/03 09:35, 6年前 , 4F
因為東邊盟友撐不住 只好調兵過來
12/03 09:35, 4F

12/03 16:25, 6年前 , 5F
最大的原因就是小毛奇心臟太小顆,一直非常怕東線被打趴。
12/03 16:25, 5F

12/03 16:26, 6年前 , 6F
結果調的兵東線來不及打,西線馬恩河也沒用到。整個悲劇。
12/03 16:26, 6F

12/04 22:59, 6年前 , 7F
如果東線擋不住俄軍 德國就直接GG 所以如今想起來也是
12/04 22:59, 7F

12/04 22:59, 6年前 , 8F
合理拉 只是當初沒想到西線的法國可以撐那麼久
12/04 22:59, 8F

12/05 17:37, 6年前 , 9F
奧匈太廢,連單挑塞爾維亞都沒法打贏
12/05 17:37, 9F
文章代碼(AID): #1Q8isUjc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8isUjc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