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二戰時期 日本的陸軍為和如此弱小?

看板Warfare作者 (smallchu)時間6年前 (2017/08/20 13:15), 6年前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 引述《Jason0517 (天尊戰神王56震撼降臨PTT)》之銘言: : 所以 小弟實在很好奇: : 為什麼日本的陸軍實力如此疲弱? : 而他們不發展陸地裝甲戰力 是受限於技: 術不足 還是其他原因呢?

08/20 11:31,
要求不一樣.....兩邊打得仗不一樣。不然新加坡、馬來西亞
08/20 11:31

08/20 11:31,
、東印度、菲律賓、緬甸都打假得?
08/20 11:31

08/20 11:45,
日軍損失大部分是戰防炮和陷阱製造的 戰車互擊不是主因
08/20 11:45

08/20 11:48,
你知道97中戰一度是諾門罕戰區噸位最大的戰車嗎....
08/20 11:48
其實推文已經回答了一部份了 我從其它層面來探討, 一樣,說錯的部份請各位版友糾正,謝謝 在1930年代的戰車,並非像現在的主力戰車或是約莫1940年代的歐洲開始風雲的中型、重 型戰車(尤其是指德國)。 實際上戰車的運用方式,在早期的探索時期,不但有很多不同的樣貌,也有不同的運用方 式,也就是功能與定位並非一樣。 我講最簡單的部份好了, 以前的戰車一部份是以「支援步兵」為目的來使用的, 這樣的情形下,戰車的裝甲也並非像現在這樣厚重,反而較薄。 以當時而言,若非德國後來跟蘇聯玩起鎧甲跟火力競賽,在1930年代一直到1940的戰車, 裝甲都不是非常厚(當然是有利外的....) 回到日本戰場, 除了「支援步兵」為目的的戰車外,另一個因素就是戰場背景: 日本當時的主要戰區幾乎不會遇到太多的戰車,甚至對手的反戰車武器也是很貧乏,所以 日本的戰車大體而言裝甲都不厚。 這點也可以從試製的一號戰車被歸類成重戰車瞭解,其18噸重量,最厚的裝甲不過22mm而 已。 一直到開始有了真正的需求,日本才開始開發更重型的戰車... 題外話,日本走過的歪路不少 有臺叫做「オイ車」的戰車,在1941年試作的,前裝甲75mm+75mm,側面有35mm聽起來數 據不錯對吧? 結果她是多砲塔戰車..... 恩對,多砲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194.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3206157.A.B8B.html

08/20 13:17, , 1F
相反,支援步兵的戰車裝甲才厚,因為不需要速度
08/20 13:17, 1F
疑....那就是我錯了...... ※ 編輯: eszerfrm (101.8.194.68), 08/20/2017 13:22:03

08/20 13:27, , 2F
巡航坦克才是薄皮,步兵坦克的裝甲比較厚(ex.瑪蒂達II)
08/20 13:27, 2F
阿....我忽略了這件事情,謝謝呀 以當時而言巡弋坦克皮更薄,步兵戰車的裝甲較厚才對 ※ 編輯: eszerfrm (101.8.194.68), 08/20/2017 13:37:07

08/20 13:42, , 3F
步兵戰車只要能跟步兵協同前進就好,機動力不重要,
08/20 13:42, 3F

08/20 13:43, , 4F
所以反而能弄重裝甲,馬蒂達德軍開頭也只能用88處理
08/20 13:43, 4F

08/20 13:51, , 5F
支援步兵的戰車不一定裝甲厚... 參考"自走重步兵砲"
08/20 13:51, 5F

08/20 13:52, , 6F
近乎裸奔的裝甲也不要緊 火力夠大就有用
08/20 13:52, 6F
恩.....自走重步兵砲...... ※ 編輯: eszerfrm (101.8.194.68), 08/20/2017 14:09:09

08/20 15:40, , 7F
日本主要海的是94/95這種坦克。這種不是拿來打坦克戰,只
08/20 15:40, 7F

08/20 15:40, , 8F
能防步兵,500多公尺外會被50機貫穿。這種是迷你坦克。
08/20 15:40, 8F

08/22 10:28, , 9F
這喜感的車感覺少女戰車會出場
08/22 10:28, 9F
文章代碼(AID): #1PcHiDkB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cHiDkB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