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淺顯易懂的馬拉塔帝國戰史:北境三篇

看板Warfare作者 (不太會飛的企鵝)時間7年前 (2017/02/18 18:43), 7年前編輯推噓9(904)
留言1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怒火燎原 雖然遲遲等不到來自中央軍和霍卡爾家族的援軍,馬哈達吉並未消極等待,他重新整頓自 己的軍力與內政,準備發動反擊。 1788年四月,歷經好幾個月的等待,馬哈達吉重新揮軍進入北印度,並且很快就派兵攻進 了馬圖拉與沃林達文,開始與反馬拉塔陣營的蒙兀兒將領伊斯邁爾˙貝格和古拉姆˙卡達 爾兩人交戰。 馬拉塔軍也在四月七日克復阿格拉,不過蒙兀兒軍猛力反撲,在四月十九日於基洛里 (Kiroli)力抗馬拉塔軍,並於五月三日奪下金貝里(Kumbheri)城堡。不過,馬拉塔軍(含 許多賈特人盟軍)仍能堅守珀勒德布爾和德埃格這兩座大城。 在此期間,最重要的戰鬥是四月二十四日的查克薩納會戰(Chaksana),馬拉塔軍的騎兵與 炮兵不敵蒙兀兒軍,參戰的賈特人盟軍也遭擊退,但是部署於兩翼的歐式步兵堅守崗位, 最終把來犯的蒙兀兒騎兵擊退,取得小勝。 六月,馬哈達吉親自派兵北進,實行圍魏救趙、圍點打援之計,並在會戰中打敗了伊斯邁 爾˙貝格。至此,馬哈達吉洗去了在拉爾索特被擊退的恥辱,並成功再次威震北印度。在 六月十九日的戰鬥中,先前譁變並倒戈的蒙兀兒步兵有六營被馬哈達吉殲滅屠戮。 伊斯邁爾˙貝格和古拉姆˙卡達爾面臨戰敗的危險,試圖請求英軍介入,但是英軍一點也 不打算與馬拉塔帝國開戰。這些蒙兀兒軍閥在缺乏資金與兵力的狀況下,竟於1788年七月 攻佔德里,掠奪皇室的財產,還把早已形同魁儡的蒙兀兒皇帝弄瞎。 馬哈達吉緊急派兵繼續北進,在十月收復德里和阿里格爾,並打敗了大量的蒙兀兒軍與羅 西拉人軍閥。他只花了一年三個月就回復了自己的北印霸權。 1788年十一月,馬拉塔中央軍派遣的穆斯林將領阿里巴哈達爾(Alibahadar)率軍抵達北印 度。馬哈達吉讓阿里巴哈達爾主持追擊任務,後者在十二月逮捕了古拉姆˙卡達爾。侮辱 並傷害蒙兀兒皇室的古拉姆˙卡達爾在1789年三月被處死;作為回報,蒙兀兒皇帝允諾馬 哈達吉要廢除宰牛(印度教禁止宰牛)。 派系爭議 圖科吉˙霍卡爾本該很早就抵達北印度,但是他對馬哈達吉深感忌妒,而且希望趁機擴展 勢力,所以一直在觀望。圖科吉要求馬哈達吉分享先前的戰果,以換取霍卡爾家族的軍事 援助,這當然被拒絕了,因此霍卡爾家族就不怎麼願意出兵援助。 雖然馬哈達吉刻意讓阿里巴哈達爾能取得追捕古拉姆˙卡達爾的榮譽,雙方卻仍有許多爭 執。阿里巴哈杜爾畢竟是中央軍的人,聽從那那˙法德納維斯的命令,因此他一再向馬哈 達吉請款,並且試圖說服馬哈達吉交還先前自中央政府奪取的布德卡汗德地區。 此外,馬哈達吉在1789年一度重病,期間發生違令的事件,但是首犯是中央軍的人,因此 發生了處置的爭議,過了好幾個月的談判馬哈達吉與浦那政府達成協議。 簡而言之,中央軍和霍卡爾家都各有自己的盤算,所以馬哈達吉根本不能指望得到這兩方 的大力援助。 新銳之師 在1788到1789年間,馬哈達吉持續重整自己的軍事力量,他從頭打造自己的正規軍步兵與 炮兵,也積極改善自己的財政。 馬哈達吉決定以地養兵,他把許多領地分配給指揮官們,而所有領地都被規定要把相當比 例的歲收用於補給分配到的部隊。簡而言之,理論上所有單位都應該能從所屬的原駐地得 到應有的薪資。 雖然馬哈達吉麾下的歐洲軍官很多,出身薩伏伊的傭兵德˙波伊尼卻在這時候崛起。 本華˙勒波爾尼(Benoit Leborgne)出生於薩伏伊,父母是商人。他早年曾服役於法軍和 俄軍,在俄軍服役時與鄂圖曼交戰被俘,後來被英國外交官贖出當嚮導,最後在英國官員 的介紹下前往印度,加入英國東印度公司。 不久之後,他把自己的姓氏改成德˙波伊尼(De Boigne),並開始在北印度尋求更好的職 位。他在1783加入馬哈達吉的麾下,雖然一度辭職而去,後來又被請回,並受命組織兩個 步兵營。他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展現出優秀的治軍和戰術才華,屢次作戰都能堅守崗位,部 隊的紀律也很好、從未譁變,戰績為馬哈達吉麾下的歐洲軍官之冠。 到了1788年,德˙波伊尼已經躍升為馬哈達吉最信任的歐洲軍官,但是他又再次因為一些 爭執而辭職,返回英國東印度公司。1789年,馬哈達吉派人邀請他回來,並且授予他建立 一個步兵旅的許可和大片領地。 德˙波伊尼的步兵旅下轄十個步兵營,合計約七千五百士兵;每個步兵營都有四門野戰炮 和一門榴彈炮;旅部還有直轄的炮隊(含重炮與臼炮)、斥候騎兵以及使用火繩槍的輕步兵 ,當然也有使用牛車的輜重隊,還有負責修補武器或服裝的工匠。 步兵旅有制服,並且使用西歐的操練教範,有些是已經翻譯成波斯文的法國操典,不過主 要還是直接抄襲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版本。在裝備方面,早期有想辦法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 勢力範圍內走私退役槍枝,因為印度本土政權比較缺乏燧發槍槍機的製造能力,不過後來 就努力籌備自己的兵工廠,自行生產所有的槍炮與彈藥。 值得一提的是,馬哈達吉麾下的歐洲人專家引進了西歐的造炮技術和設計,使得馬哈達吉 的軍隊開始裝備使用格里包佛爾系統(Gribeauval system)的法式火炮。換言之,馬哈達 吉麾下的炮兵使用的火炮,與同時期的法軍是相同的設計,只不過另外還用上了複合金屬 的鍛造方法來加強,威力更勝法軍。 步兵旅的薪資和裝備費用高昂,但是馬哈達吉知道自己若要真正取得北印度,就非得在騎 兵之外也取得最強大的步兵和炮兵。德˙波伊尼的步兵旅並非馬哈達吉僅有的正規步兵, 而只是其中最強的一支,這就能看出馬哈達吉到底手握多強的戰力。 時至1790年,德˙波伊尼的步兵旅大致完成,馬哈達吉覺得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去奪取 拉賈斯坦的宗主權,於是做好了向齋浦爾、焦特布爾復仇的準備。 P.S.: 每個步兵營裝備五門大炮真的是很噁心的編制,西歐步兵營一般才兩門炮。 P.S.: 法軍從1765年開始採用Gribeauval system,直到1803年才被拿破崙汰換。 -- The only purpose for which power can be rightfully exercised over any member of a civilized community, against his will, is to prevent harm to others. His own good, either physical or moral, is not a sufficient warrant. ~ On Liberty, John Stuart Mi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53.2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7414619.A.B60.html

02/18 20:30, , 1F
居然能夠支撐起這樣豪華的戰力
02/18 20:30, 1F

02/18 20:44, , 2F
從東印度公司和馬吉達哈兩邊 跳來跳去不會有利益衝突
02/18 20:44, 2F

02/18 20:44, , 3F
問題??
02/18 20:44, 3F
馬哈達吉麾下的歐洲人有一堆是逃兵或罪犯,單純跳槽算不錯惹XD 另外,會有人跳槽去馬拉塔帝國就是因為東印度公司的待遇不夠好啊, 之後英國人就知道要出更多錢把這些傭兵買回來惹。

02/18 21:39, , 4F
每個先進裝備都要花一堆錢啊,真訝異能負擔得起這樣的
02/18 21:39, 4F

02/18 21:39, , 5F
配置。
02/18 21:39, 5F

02/18 22:20, , 6F
02/18 22:20, 6F

02/18 22:28, , 7F
02/18 22:28, 7F

02/19 13:29, , 8F
02/19 13:29, 8F

02/19 14:15, , 9F
難怪缺$$$阿 單位武裝真是IMBA
02/19 14:15, 9F
修正一些細節。 ※ 編輯: jimmy5680 (39.10.225.214), 02/19/2017 16:41:11

02/19 20:55, , 10F
花了這麼多錢更新裝備沒考慮培育自己的新式陸軍人才
02/19 20:55, 10F

02/19 20:55, , 11F
嗎?
02/19 20:55, 11F

02/20 09:32, , 12F
所以一直缺錢,是因高額軍費還是沒有自己的領地呢
02/20 09:32, 12F

02/20 20:01, , 13F
分封領地最後失權又失稅金收入吧?
02/20 20:01, 13F
文章代碼(AID): #1Og2LRjW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Og2LRjW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