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沒有反打包圍戰的戰例?

看板Warfare作者 (銀之朔風)時間7年前 (2017/01/29 21:13), 7年前編輯推噓10(10015)
留言25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5 (看更多)
※ 引述《hgt (王契赧)》之銘言: : 你hgt這麼堅持有河運,那好,貼出朱超石在作戰過程中有收到劉裕河運過來的援軍 : 的史料如何? : 為免某位仁兄也說我「沒有誠意討論」XD,所以我把史料引出來,以下引用《宋書 : ‧朱超石傳》原文(朱齡石傳附傳---朱齡石是朱超石的哥哥): : 義熙十二年北伐,超石為前鋒入河,索虜托跋嗣,姚興之婿也,遣弟黃門郎鵝青、冀州刺 : 史安平公乙旃眷、襄州刺史托跋道生、青州刺史阿薄干,步騎十萬,屯河北,常有數千騎 : ,緣河隨大軍進止。時軍人緣河南岸,牽百丈,河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 : 。遣軍裁過岸,虜便退走,軍還,即復東來。高祖乃遣白直隊主丁旿,率七百人,及車百 : 乘,於河北岸上,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頭抱河,車置七仗士,事畢,使豎一白毦。 : 虜見數百人步牽車上,不解其意,並未動。高祖先命超石馳往赴之,並齎大弩百張,一車 : 益二十人,設彭排於轅上。虜見營陣既立,乃進圍營。超石先以軟弓小箭射虜,虜以眾少 : 兵弱,四面俱至。嗣又遣南平公托跋嵩三萬騎至,遂肉薄攻營。於是百弩俱發,又選善射 : 者叢箭射之,虜眾既多,弩不能制。超石初行,別齎大錘並千餘張槊,乃斷槊長三四尺, : 以錘錘之,一槊輒洞貫三四虜,虜眾不能當,一時奔潰。臨陣斬阿薄干首,虜退還半城。 : ------------------------------------------------------------------------------ : "遣軍裁過岸,虜便退走,軍還,即復東來。" 這是這場戰鬥之前,劉裕派大軍登岸,北魏軍選擇避戰的情形。 "不是發生在這場戰鬥" : "高祖乃遣白直隊主丁旿,率七百人,及車百乘,於河北岸上,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 : ,兩頭抱河,車置七仗士,事畢,使豎一白毦。" "這是這場戰鬥開始前,晉軍選擇陣地的事" : 奇怪 不能河運 那是要怎麼"遣軍裁過岸" : 又是要怎麼"率七百人,及車百乘,於河北岸上"??? : 這史料才這麼短短的一段 都看不完 看不懂???? : 我都已經講給你聽了 結果還在硬凹 我從頭到尾都在論證朱超石在作戰過程中沒有收到援軍(儘管劉裕主力就在旁邊) 請問,你hgt特別引述的兩段哪一段可以證明朱超石在作戰過程中有收到 劉裕河運過來的援軍? 還是你hgt是要告訴我們,你認為只要在戰前可以運補,就代表當作整場 作戰都可以運補?媽呀,那戰史上還會有被切斷補給的事情嗎?正常來說哪 一支軍隊會一開始就沒有補給的? 這麼神奇的觀念,牟田口地下有知,應該會大喊吾道不孤啊~XD : 而且我沒有說 朱超石有收到援軍啊 我是說沒有完全包圍 喔,讓我引用原文: 「於河北岸上,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頭抱河」 這告訴我們,劉裕的布置是,在河北岸設立環形防禦陣地,陣地的兩端就直接連 著河邊。換句話說,這個陣地應該是接近半圓形,背後是河流。 「虜見營陣既立,乃進圍營。...,虜以眾少兵弱,四面俱至」 雖然我也有點好奇為何卻月陣還會「四面俱至」,是因為陣形並不那麼規則導致 實際上有四個接敵面呢?或是這是誇飾的描述? 不過不管是那個原因,都不影響史料要告訴我們的事實:北魏軍全面圍上朱超石 的陣地,晉軍是處於被包圍攻擊的狀態。 還是你hgt又要告訴我們,史料是錯的,這樣不叫被包圍?XD 當然,如果劉裕能從河上源源不斷的補充援軍進入陣地,那是可以說這沒有完全 包圍,所以我才說你hgt這麼堅持有河運,那好,貼出朱超石在作戰過程 中有收到劉裕河運過來的援軍的史料如何?,不過看來你好像也生不出來嘛XD : 你在那邊曲解我的話 自己紮稻草人 說你胡扯也是剛好而已! 哪裡哪裡,有人連史料上明確記載「乃進圍營」、「四面俱至」都可以當沒看到 ,這種曲解他人意思的功力,我可是望塵莫及啊XD : 這樣子的態度 怎麼作歷史研究??? 解讀出來的 有公信力嗎???? 我有沒有公信力,我想大家自有公評。不過我倒是相信一個開分身自吹自纍,被 抓到還不當一回事的人,那講話一定是跟某種氣體沒有兩樣。 畢竟某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人格了,又怎麼會把講出來的話當作一回事呢~ : 老是拿分身那件小事出來講 不會增加你的公信力啦 原來「開分身自吹自纍被抓到」被抓到是小事,嗯,長見識了,是說我會不會 等下就看到TerryHo出來叫我適可而止啊XD 你開分身自我吹噓被抓包這件事是不會增加我的公信力沒錯,但只要能告訴大 家你講話跟某種氣體一樣,那就夠了。 不管我的公信力分數如何,反正一定贏過0分甚至負分的人啊~XD : 也不會讓我不敢糾你的錯!! : 何況我講得是事實啊 哪裡胡扯??? 呵呵 嗯,大概在TerryHo的時空裡是事實吧XD -- 推 TerryHo: godivan可以適可而止嗎? 我覺得你沒誠意討論耶 07/22 21:59 → hgt: 喔 終於有人看出來godivan沒想要討論XD 感謝天啊XD 07/22 22:00 → xiue: TerryHo 123.195.5.212 hgt 123.195.5.212 07/22 22:02 推 TerryHo: 既然都不看h大的回答 幹嘛一直問問題? 莫名其妙XD 07/22 22:02 推 ratchet: 噗...哈哈哈,自導自演 07/22 22:02 → hgt: 哈哈哈 還被抓到XD 好吧 就不演了 07/22 22:0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4.134.2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5695591.A.B1A.html

01/29 21:31, , 1F
投你一票,至於抱河結陣怎被包
01/29 21:31, 1F

01/29 21:32, , 2F
我推應該是兩端被衝破,防線內縮變圓陣吧
01/29 21:32, 2F
這倒應該不可能,以當時戰況之緊急,如果真被衝破,那除非朱超石事先有 安排車輛部署內防線,否則應該戰線會直接垮掉(缺乏車輛當防禦工事), 可是從史料上是看不出來有這樣的可能,丁旿是直接部署環形陣地,沒有提 到有多餘的車輛部署內防線。 所以,史料上這樣寫,可能有兩種情形: 1.環形陣地不是完整的半圓形,而是比較像四邊形,比如: ------- / \ / \ *** / *** / ****** *代表河岸。 2.史官忘掉前面說到晉軍是沿河部署卻月陣,因為被圍攻,所以習慣性的寫說 「四面俱至」。 其實我個人是比較傾向2.。 不過,不管是1.或2.,都不影響史料要告訴我們的重點:晉軍被圍攻 所以理由是1.或2.其實都不影響結果。

01/29 21:40, , 3F
根本沒有被衝破 那是hartmann自己望文生義
01/29 21:40, 3F
啊,怎麼不是TerryHo出來呢? 我還期待看到他出來喊適可而止呢XD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01/29/2017 22:08:32

01/29 21:57, , 4F
原來有分身啊XDDDDDDD
01/29 21:57, 4F

01/29 22:01, , 5F
咱們好好討論行不,又沒錢拿呢這是
01/29 22:01, 5F

01/29 22:11, , 6F
我快笑死了!! 原來"月"有四邊形的喔?? 呵呵
01/29 22:11, 6F

01/29 22:11, , 7F
來來來! 告訴我你憑什麼史料畫出這要形狀的卻月陣!
01/29 22:11, 7F

01/29 22:12, , 8F
不必適可而止啊 你堅持要鬧笑話 我沒意見啊 呵
01/29 22:12, 8F

01/29 22:16, , 9F

01/29 22:16, , 10F

01/29 22:17, , 11F

01/29 22:17, , 12F
你來告訴我一下 怎麼你跟其他人理解的卻月陣 差這麼多???
01/29 22:17, 12F

01/29 22:37, , 13F
簽名檔XDDD
01/29 22:37, 13F

01/30 00:00, , 14F
簽名檔XDDD
01/30 00:00, 14F

01/30 10:15, , 15F
別惱羞啊,古人寫字喜歡講究
01/30 10:15, 15F

01/30 10:15, , 16F
"月"可能只是個命名的意象
01/30 10:15, 16F

01/30 10:16, , 17F
你發的圖也只能說是後人依字生圖
01/30 10:16, 17F

01/30 10:17, , 18F
也不能說鐵對吧
01/30 10:17, 18F

01/30 10:17, , 19F
"四面"也可能不是講實數四個面
01/30 10:17, 19F

01/30 10:18, , 20F
有可能也是個虛數,只想表出不去了
01/30 10:18, 20F

01/30 23:25, , 21F
簽名檔100分
01/30 23:25, 21F

01/31 09:45, , 22F
推簽名檔
01/31 09:45, 22F

01/31 14:17, , 23F
你們兩個是有絲綢嗎XDD
01/31 14:17, 23F

02/03 16:34, , 24F
簽名檔
02/03 16:34, 24F

02/08 09:10, , 25F
推Hartmann兄 hgt被打臉只能抓小地方回
02/08 09:10, 25F
文章代碼(AID): #1OZUfdiQ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OZUfdiQ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