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77事變

看板Warfare作者 (加藤家的惠是我的!)時間8年前 (2015/10/13 00:53), 8年前編輯推噓6(6054)
留言60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10/13 00:30,
誰說日本不可能滅亡國府 你可以想像沒有蘇援或美援的
10/13 00:30

國府 有可能撐到珍珠港事變嗎?
抱歉 當年國府就是撐到日本自爆 1939年武漢會戰前夕日本就等著噴了 之後進軍中南半島除了資源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把ROC的對外交通切斷 但是你知道的 接下來就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01.1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44668815.A.830.html

10/13 00:55, , 1F
我的意思是 如果全世界都站在日本那邊 或者完全中立
10/13 00:55, 1F
你要全世界站在日本那邊 你要先把日本裏面的糞青們先掃光再說 到處都在得罪人生怕別人不知道的 ※ 編輯: godivan (36.231.101.181), 10/13/2015 00:55:49

10/13 00:55, , 2F
因為不想得罪日本 所以連武器不願意交易 重慶有可能撐到
10/13 00:55, 2F

10/13 00:55, , 3F
珍珠港事變嗎?
10/13 00:55, 3F

10/13 00:56, , 4F
日本有什麼能耐能讓全世界不想得罪阿?
10/13 00:56, 4F

10/13 00:56, , 5F
有阿,想想流之神上身就可以跨越時間線
10/13 00:56, 5F

10/13 00:59, , 6F
我還不知道大日本帝國有這麼了不起
10/13 00:59, 6F

10/13 01:00, , 7F
日米諒解案頂多是美國認為終將與德國一戰
10/13 01:00, 7F

10/13 01:00, , 8F
不想浪費時間跟日本這個"號稱"亞洲第一攪和
10/13 01:00, 8F

10/13 01:01, , 9F
但日本自己不知好歹去攻擊佛印怪誰
10/13 01:01, 9F

10/13 01:01, , 10F
昭和三大下剋上事件,哪一個不是腦充血搞出來的?
10/13 01:01, 10F

10/13 01:03, , 11F
如果全世界都站在中國這邊不想得罪光頭,皇國還能幫中
10/13 01:03, 11F

10/13 01:03, , 12F
如果電話亭都出來的話 那給蔣光頭60萬德械和八百萬
10/13 01:03, 12F

10/13 01:03, , 13F
美械也不過分吧?
10/13 01:03, 13F

10/13 01:03, , 14F
共建國嗎?這樣問題請去DM版發文。順便說一下該國有啥
10/13 01:03, 14F

10/13 01:04, , 15F
本事讓全世界都不敢得罪
10/13 01:04, 15F

10/13 01:04, , 16F
我知道 紅警三的劇情[舉手]
10/13 01:04, 16F

10/13 01:05, , 17F
嘛 歡迎去假設歷史版發個文吧 那邊缺水中
10/13 01:05, 17F

10/13 01:07, , 18F
反正外國也有出假設軸心打贏二戰的假設歷史XD
10/13 01:07, 18F

10/13 01:12, , 19F
而且雖然是DH老梗 但有能老梗寫出新東西才是真本事
10/13 01:12, 19F

10/13 01:57, , 20F
期待日本不得最歐美就跟期待希特勒不中二一樣
10/13 01:57, 20F

10/13 01:57, , 21F
簡單的說,世界和平
10/13 01:57, 21F

10/13 01:58, , 22F
不得罪
10/13 01:58, 22F

10/13 03:09, , 23F
一樓的問題根本沒意義
10/13 03:09, 23F

10/13 10:01, , 24F
在抗戰初期列強確實不想在東亞惹麻煩,也怕國府隨時
10/13 10:01, 24F

10/13 10:01, , 25F
倒台,根本沒人想把武器賣給國府。大規模軍售的
10/13 10:01, 25F

10/13 10:01, , 26F
真的只有蘇聯的一億七千萬美金貸款而已
10/13 10:01, 26F

10/13 10:24, , 27F
是歐,所以義大利賣戰車果然只是小額軍售、德國人把現役
10/13 10:24, 27F

10/13 10:25, , 28F
重榴彈砲出售,還允諾被併吞的捷克把ZB-26單子繼續履約
10/13 10:25, 28F

10/13 10:26, , 29F
也是小額軍售,美國出售Hawk-75與CW-21也是小額軍售
10/13 10:26, 29F

10/13 10:27, , 30F
那麼多小額軍售hp+1+1+1加到最後就把血條由紅回成黃
10/13 10:27, 30F

10/13 10:28, , 31F
日本的好人緣(笑)只能大唱我的朋友很少
10/13 10:28, 31F

10/13 10:53, , 32F
可是日本的後宮很多,看看滿地的艦娘....
10/13 10:53, 32F

10/13 11:08, , 33F
樓上變態
10/13 11:08, 33F

10/13 11:09, , 34F
多提一句,兵工署曾統計過平均每年軍隊因各種原因耗損的
10/13 11:09, 34F

10/13 11:10, , 35F
步槍有十萬桿、輕機槍約一萬多挺、重機槍約數千挺
10/13 11:10, 35F

10/13 11:11, , 36F
但是在1940年各廠內遷復工上軌道前,國造步槍每年只有
10/13 11:11, 36F

10/13 11:12, , 37F
數萬桿是常態,子彈就更別提;這些缺口都是用外匯從歐洲
10/13 11:12, 37F

10/13 11:13, , 38F
買回來,每桿步槍配子彈可能價格只有百來塊美金,乘萬
10/13 11:13, 38F

10/13 11:14, , 39F
價位也只有破億出頭;但是這些武器意味著可能有幾十個師
10/13 11:14, 39F

10/13 11:15, , 40F
得以補充回正常戰力,日軍每年能拿多少個師換幾十個師?
10/13 11:15, 40F

10/13 11:16, , 41F
這些武器也許不像飛機重砲戰車那麼上相,但對一支高達八
10/13 11:16, 41F

10/13 11:17, , 42F
成是靠步機槍迫擊砲打仗的殘缺部隊來講,採購這些更務實
10/13 11:17, 42F

10/13 11:47, , 43F
很長一段時間也只有買到霍克-75三十架而已,農產品
10/13 11:47, 43F

10/13 11:48, , 44F
貸款還不讓買軍火。德國人則是把現役L30榴彈砲賣給
10/13 11:48, 44F

10/13 11:51, , 45F
國府,K98K則是瑕疵品。這當然都是日本的影響
10/13 11:51, 45F

10/13 11:53, , 46F
而同時期日本還能向美國買航空技術甚至是整架軍機
10/13 11:53, 46F

10/13 11:53, , 47F
hawk-75只看到30架阿?連google都用不好就是這樣
10/13 11:53, 47F

10/13 11:56, , 48F
在1938年之前,第一批補充30架hawkIII散件與30架Hawk75M
10/13 11:56, 48F

10/13 11:57, , 49F
再來是1940年中央機械廠和美國整廠購置卡車生產線
10/13 11:57, 49F

10/13 11:59, , 50F
最後則是1941年初48架HAWK-75A-5與30架CW-21
10/13 11:59, 50F

10/13 12:00, , 51F
就如同樓上所述的,大家都在買技術;你想過中國當時缺
10/13 12:00, 51F

10/13 12:00, , 52F
那些技術嗎?沒有,你只想到你自己
10/13 12:00, 52F

10/13 12:01, , 53F
所以對中國貸款的運用比重毫無知識
10/13 12:01, 53F

10/13 12:01, , 54F
所以對中央飛機製造廠/機械製造廠/電工器材廠等籌購
10/13 12:01, 54F

10/13 12:02, , 55F
技術方針一無所知
10/13 12:02, 55F

10/13 12:05, , 56F
而且別忘了,德國1938年已屈服日本壓力召回顧問團鞏固
10/13 12:05, 56F

10/13 12:06, , 57F
合作關係,但背過身後繼續賣武器給盟友的敵人,這叫甚麼
10/13 12:06, 57F

10/13 12:06, , 58F
影響力?德國自己也有擴軍戰備壓力,也需要特殊礦產
10/13 12:06, 58F

10/13 12:07, , 59F
日本影響力是拿得出幾噸鎢礦?
10/13 12:07, 59F

10/13 21:45, , 60F
撐到珍珠港....那是有蘇援+美國暗助...不然就死定了
10/13 21:45, 60F
文章代碼(AID): #1M6-MFWm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6-MFWm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