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榴霰彈的發明背景

看板Warfare作者 (未必會飛的企鵝)時間9年前 (2015/05/12 00:50), 9年前編輯推噓22(22028)
留言50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某人跑去別板就隨他吧,旁觀者自有公斷。 板上可能有人對於榴霰彈的背景仍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接下來做點介紹,並不針對某人的 無理取鬧。 榴霰彈的英文叫做shrapnel shell,取名來自其主要發明者Henry Shrapnel,他是一位英 國的砲兵少將。這種彈藥早期又有個名字叫做Spherical case shot,spherical是球體, case指殼,從Shrapnel少將原本對此彈藥的命名便可窺見其用途與型制。 榴霰彈的發明和此前火炮對遠程的敵軍缺乏有效打擊有關。當時的火炮於遠程通常以實心 彈為主要彈藥,雖然實心彈射程甚遠,其命中能力頗為不足,特別是其打擊敵人的手段多 半仰賴地面上的彈跳,更讓有效打擊的機率進一步下降。此外,實心彈的打擊在於點或垂 直線,在線式戰術甚至散兵流行的年代即使命中效果也有限。 除去實心彈,當時在近距離仍有數種不同的彈藥,其中最重要的是葡萄彈和霰彈。葡萄彈 (grape shot)是將一些小口徑的實心彈用帆布袋、網子或箱子包起來,通常還會用框架固 定,發射出去之後位於中心的火藥將會在引信燒盡後引爆,這股動力會使飛行途中的葡萄 彈串撕裂袋子散出。 葡萄彈在海陸兩方面都普遍受到運用,由於其彈藥本質,葡萄彈射程不遠且和實心彈一樣 難以瞄準,也很難威脅到取得地形或防禦工事掩護的敵人,不過因為小口徑的實心彈仍能 損害船艦,葡萄彈於海上運用較陸地上更廣。 霰彈最早被視為葡萄彈的一種變形,霰彈英文是canister shot,canister是筒子,之所 以叫這名稱是因為霰彈是將槍枝的子彈放進筒內,所以又叫做case shot。霰彈的彈筒射 出後,筒內的子彈就會藉著動力發出,形成一片彈雨。由於子彈較小口徑實心彈更細微, 霰彈較葡萄彈更偏重於人員的殺傷。 霰彈通常用於加農炮,雖然因為其構造之簡易,理論上也可以用於榴彈砲,然而卻沒什麼 相關的紀錄。 葡萄彈還有其他變形,如發射雜物的shattered shot和海上常用的鏈彈chain shot,不過 在陸戰方面較無重要性,暫且不提。 在榴霰彈發明之前歐洲也已經有了榴彈炮howitzer和臼炮motar,這些武器是曲射的,可 以投出炸彈類型的彈藥,這些炸彈會從高仰角的彈道落下,並預定在敵人上方炸開。榴彈 在據點的攻防上受到廣泛使用,然而在野戰上命中能力與殺傷力方面頗為不穩定。 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初的榴彈炮主要發射的有兩種彈藥,一種是一般的炸彈,也就是單純 的炸開後以碎片和填充物傷人;另一種則是用於縱火焚燒的carcass shot,carcass是屍 體但是這種彈藥和屍體無關,純粹是炮彈上的構造使人聯想到屍體的肋骨。Carcass shot 通常會在攻城時使用,砲彈內部的易燃物質會在炸開後四處焚燒。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英軍的Shrapnel少將─1784年發明的時候還只是中尉─從葡萄彈和霰 彈上取得靈感,改良出了他所說的Spherical case shot,也就是將霰彈的散射子彈和葡 萄彈於飛行過程中的引爆結合,變成一個飛行途中炸開的彈雨。 雖然Shrapnel很快就用上了他的新發明來殺傷敵方的人員─比如說1787年的直布羅陀─英 軍並未立即廣泛採用他的新發明,遲至1804年才有正式運用這類彈藥的紀錄,而且也不是 直接用他的發明,儘管Shrapnel在前一年十一月決定採用時便被從上尉晉升為少校,此後 平步青雲,生涯最後升至中將。 Shrapnel早先發明的彈藥是傳統的球狀,就是一個填充了子彈的炸彈,而英軍正式採用的 則是狹長如原先的霰彈的彈筒,這是因為榴霰彈炸裂後並不用於四面散射而是希冀將動力 繼續往前帶,因此彈筒較球狀更合適。 榴霰彈發射出炮口時是一個個體,這使得其彈道係數─用以衡量克服空氣阻力的能力─更 為優良,從而讓彈身能飛得比較遠。榴霰彈內部的火藥並不用於推進而僅限於解除外殼限 制,因此所用不多。 雖然榴霰彈解決了傳統霰彈的射程問題,其本身卻也有不少缺陷,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黑火 藥在發射過程中容易因摩擦而引爆,這會造成膛炸的危險,此一問題直到1852年Edward Mounier Boxer上尉的改良以及工業技術的進步才獲解決。 除了膛炸的危險,早期的榴霰彈也因為其引信的不穩定性而容易過早爆炸,或者甚至在預 定位置引爆時未能發揮效果。葡萄牙軍隊在1811年的豐特斯德奧尼奧羅戰役中曾不小心將 榴霰彈射向同陣營的布倫瑞克奧萊希尼察部隊(註),結果雖然炮彈於友軍上方炸開,友軍 卻無人蒙受傷亡,雖然幸運卻也顯示出這種武器的不穩定性。 註: 布倫瑞克奧萊希尼察=Brunswick Oels,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布倫瑞克公爵是反法陣營的一 名重要人物,他為了籌措軍費曾將奧萊希尼察地區抵押,其部隊作為英軍的一部參加半島 戰爭與滑鐵盧戰役時冠名為布倫瑞克奧萊希尼察部隊,又分為獵兵與驃騎兩部。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Black_Brunswickers 參考資料 Wikipedia介紹就很多了 Osprey出版社New-Vanguard系列的 British Napoleonic Artillery 1793-1815兩冊都有 提及彈藥的章節,其中第一冊的P18提及了本文引述的豐特斯德奧尼奧羅戰役誤射事件, 其他介紹也可與維基百科互相參照 http://www.militaryheritage.com/caseshot.htm 上面的網址則是介紹霰彈,特別是著墨於用了錫和其他金屬的製造方法與結構,英文好的 人可以參考看看 附註: 有玩Empire: Total War的板友可能有發現遊戲中另有兩種更前衛的彈藥, 其一是Quicklime shell,quicklime是石灰,應該算是carcass shot的一種, 其二是Percussion shell,也就是觸發引信,實際上直至19世紀中葉前都不成熟。 附註2: 18世紀的Carcass shot中包含的填充物如下: 火藥、硝石、硫磺、松香、銻、樟腦、氯化銨、碎玻璃、鹽巴 除了碎玻璃是為了刺傷人,其他多與引燃有關 -- The nation which forgets its defenders will be itself forgotten. ~John Calvin Coolidge, J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0.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31363042.A.9AE.html

05/12 00:53, , 1F
ETW的石灰彈超惡劣的啊.........
05/12 00:53, 1F

05/12 00:54, , 2F
05/12 00:54, 2F

05/12 01:00, , 3F
我愛 Total War
05/12 01:00, 3F

05/12 01:01, , 4F
應該是觸發引信需要的技術和工藝在那時還做不到?
05/12 01:01, 4F

05/12 01:02, , 5F
可能也和材料有關
05/12 01:02, 5F

05/12 01:09, , 6F
寓教於樂
05/12 01:09, 6F

05/12 01:28, , 7F
明朝好像有類似的東西
05/12 01:28, 7F
啊好像某人在隔壁棚亂嗆我,回答一下好了,1804年英軍採用的確實是狹長型的砲彈, 詳情可以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nry_Shrapnel elongated 是狹長的意思 ※ 編輯: jimmy5680 (118.168.0.20), 05/12/2015 02:06:51

05/12 04:10, , 8F
我是很認真的覺得你別再跟豬打泥巴仗 更甭跟著轉換陣地
05/12 04:10, 8F

05/12 04:11, , 9F
反正他換地盤自high也只是讓歷史版的版友更看清這個人
05/12 04:11, 9F

05/12 04:16, , 10F
可以隔著看板互射也是榴彈砲流行的原因之一
05/12 04:16, 10F

05/12 04:16, , 11F
還是別呼應了,今天看到一篇講不要去別人的博客吵架,
05/12 04:16, 11F

05/12 04:17, , 12F
理由之一就是擁有者一個按鍵就殺要你用20分鐘寫的吵架
05/12 04:17, 12F

05/12 04:17, , 13F
文,那麼,你也可以完全忽略花幾分鐘,不確定有無動腦
05/12 04:17, 13F

05/12 04:17, , 14F
的文字
05/12 04:17, 14F

05/12 04:18, , 15F
扯破喉嚨沒人理,比較可悲的不是不回應的吧
05/12 04:18, 15F

05/12 09:56, , 16F
不要跟小學生認真啦
05/12 09:56, 16F

05/12 10:12, , 17F
好文推
05/12 10:12, 17F

05/12 11:36, , 18F
shrapnel就是ntw裡面最後研發出來那種砲彈??
05/12 11:36, 18F

05/12 11:36, , 19F
可以把人從壕溝挖出來的好物
05/12 11:36, 19F

05/12 11:42, , 20F
感謝,可以借分享FB嗎?
05/12 11:42, 20F

05/12 11:43, , 21F
理一個板主捅他認為是板主有既定立場包庇的人?別浪費那時間
05/12 11:43, 21F

05/12 11:44, , 22F
在這種真正帶有被害妄想症成見的傢伙身上
05/12 11:44, 22F

05/12 12:04, , 23F
05/12 12:04, 23F

05/12 12:15, , 24F
我覺得某人還蠻有趣的阿~57mm高速穿甲坦克不是人人都想得出
05/12 12:15, 24F

05/12 15:23, , 25F
看火光閃砲彈比較算創見。
05/12 15:23, 25F

05/12 16:24, , 26F
那個話題一開始還覺得挺有意思的 但是當看到閃砲彈的
05/12 16:24, 26F

05/12 16:24, , 27F
時候就覺得應該換個心態看文了
05/12 16:24, 27F

05/12 17:56, , 28F
有時候就很難為,但是大家就放寬心吧
05/12 17:56, 28F

05/12 17:57, , 29F
不因人廢言是對的,但是當某人背景水準就只有那樣
05/12 17:57, 29F

05/12 17:57, , 30F
那他講出來的就幾乎都只會是廢言 大家就看看就好
05/12 17:57, 30F

05/12 17:58, , 31F
而且應該提倡的概念是看到東西都不要照單全收的概念
05/12 17:58, 31F

05/12 17:58, , 32F
用自己的知識和邏輯去思考和判斷不同的文章
05/12 17:58, 32F

05/12 17:58, , 33F
這樣才是對讀者來說的基本要求
05/12 17:58, 33F

05/12 18:00, , 34F
再扯到做學問的態度,不要永遠以為自己是對的
05/12 18:00, 34F

05/12 18:01, , 35F
但是某人會引起多次爭議,就是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
05/12 18:01, 35F

05/12 18:03, , 36F
而從來沒有真正去檢視過別人質疑他的原因
05/12 18:03, 36F

05/12 18:03, , 37F
把自己封閉在自己僅有的知識裡面,最終只會落伍
05/12 18:03, 37F

05/12 21:02, , 38F
被戰文洗版真的蠻煩的
05/12 21:02, 38F

05/12 23:35, , 39F
自從看到某人把遊戲數據奉為圭臬,就覺得.....
05/12 23:35, 39F

05/12 23:35, , 40F
不要太認真看待他QQ
05/12 23:35, 40F

05/13 09:11, , 41F
good!
05/13 09:11, 41F

05/13 18:36, , 42F
好文推。立志做督戰隊的人懂手槍就夠了,其他假裝懂原本就
05/13 18:36, 42F

05/13 18:36, , 43F
是高官的一種特色
05/13 18:36, 43F

05/16 02:44, , 44F
推 !
05/16 02:44, 44F

05/17 12:16, , 45F
大推
05/17 12:16, 45F

05/17 18:00, , 46F
GOOD!! 建議大大去菲律賓玩 很便宜就可以試射槍械
05/17 18:00, 46F

05/17 18:01, , 47F
跟手榴彈 也可以購買 只是不可以帶回台灣
05/17 18:01, 47F

05/17 19:04, , 48F
大陸你有辦法 其實某些省也是可以
05/17 19:04, 48F

05/20 13:45, , 49F
砲彈不小心在友軍頭上爆炸卻無人傷亡,友軍應該超想打包回家
05/20 13:45, 49F

06/01 19:33, , 50F
花魁船沒好好放入博物館 真可惜
06/01 19:33, 50F
文章代碼(AID): #1LKDtYck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