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黃埔傳奇將軍胡宗南 政大26日特展

看板Warfare作者 (西域孤客)時間10年前 (2014/04/05 02:34), 編輯推噓12(12017)
留言29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1945年后西北回軍(馬家軍)主要分兩塊:青海的馬步芳(青馬),寧夏的馬鴻逵 (寧馬)。這些馬都是從河州(臨夏)起家,自當年西北回亂受招安而興。中共 當年西路軍(四方面軍)吃過馬家軍的大虧,幾乎全軍覆沒,徐向前只身化妝成 乞丐跑路到延安,李先念帶了幾百個人從星星峽跑路新疆,九軍長孫玉清被斬首。 雖然歷來都有西路軍西征是老毛消滅張國燾嫡系的說法,不過當時以紅軍一幫南 方人,對河西走廊作戰嚴重估計不足、對于“打通蘇聯交通線”過于天真也是事實。 (不過渡過黃河后,不給援軍,還繼續路線批判,看起來真的是老毛的手筆)。 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中共對于馬家軍的戰斗力嚴重低估,以為馬家軍是一般雜牌 烏合之眾,一擊即潰。豈不知馬家騎兵的戰力、機動力、頑強是以前紅軍從未遇到。 馬家騎兵(青馬)一般都是河州和河湟附近回族門宦家族、親戚、鄉黨、朋友等組 成。有回教和家族親戚血緣的強大聯系,遇戰全力作戰,即使受挫也會堅持頑強戰斗。 雖然裝備比較差,但是由于長期在馬背上作戰,騎術精良,兩三匹馬換著騎,在馬背 上可以吃飯睡覺。輜重裝備也有馬載。因此在當時的西北(幾乎無汽車戰車),簡直 就是摩托化部隊的速度。這也是為什么當時西路軍被追著屁股一路敗退,幾乎沒有 喘息之機。從武威到張掖到高臺,剛剛好不容易用腳走了一夜路,結果剛躺下馬家 騎兵就到了,連工事都沒有時間修好。當時西路軍重裝備少,即使是最能殺傷騎兵 的手榴彈也裝備不夠。據后來戰士回憶,對付馬家軍騎兵最好的武器就是手榴彈。 因為子彈不好命中高速沖擊的馬匹,即使馬中槍了還能跑好一會。但是如果一顆手 榴彈爆炸,就有可能炸斷/削斷幾條馬腿,從而癱瘓幾個戰斗單元。 馬家軍的火炮很落后,是一種名叫“車車跑”的老式后膛炮。開炮時需要用一種大錘 敲擊,命中率奇差。但是他們攻城時用一種“寬梯”,對于西北不高的城墻(營子), 架起來騎兵就可以直接騎馬上城。馬家軍的騎兵戰刀其實是改良過的滿蒙馬刀,刀 身如柳葉,比較細長,不是那種大只砍刀。馬家軍的士兵比較像職業兵,軍隊里也有 隨軍阿訇,戰斗前還會祈禱。等怒值一滿,很多人就扯掉上身衣服,光著膀子,嘴里 大喊“天門開了”,“尕奶奶”之類口號就開始蠻沖,氣勢頗為逼人。中共后來在 西北作戰,心有余悸,盡可能避免和青馬作戰。中共內部的流傳是:青馬的戰斗力 如果不考慮裝備,和日本人有一拼。直到蘭州戰役之前,中共若干次和青馬交手都 沒有占到太多便宜,即使有小勝,傷亡也不小。 胡宗南被趕到秦嶺漢中一代后,西北野戰軍的重點就放在青馬身上。中共高層的共識 是必須將青馬全殲或大部殲滅,絕不能由其逃入青海廣大地區游擊作戰(后患無窮)。 當時第一作戰是準備在陜西長武至甘肅平涼一線與青馬和寧馬決戰,利用平涼一帶的 山地和險要地形,聚殲青馬主力于六盤山東側的涇河河谷。但是青馬和寧馬主動撤退, 平涼戰役流產。青馬準備力守蘭州城,而寧馬馬鴻逵一直以來和中共有牽扯,所以彭 德懷決心強攻蘭州城,只要打下馬步芳父子,馬鴻逵自然不戰而降(后來果然如此)。 蘭州戰役是一野非常血腥的一戰,本人后來看了一野戰史,蘭州戰役一野的傷亡人數在 9000人以上(考慮到一般中共的傷亡數字會打折)。戰役開始第一輪試攻,竟然連一 個陣地都沒有拿下。蘭州城地勢極為險要,四面環山,黃河穿城而過,易守難攻,加之 從抗戰開始就大興土木,四面山上布滿碉堡工事和交叉火力點,加之馬步芳的長子馬 繼援的長期經營,確實一座固若金湯的“金城”(蘭州別稱)。彭德懷歷來打仗就 喜歡硬拼,這次也沒有什么選擇,只能靠強大軍力硬攻。攻堅的過程不必多說了,就 是反復爭奪的絞肉血戰。彭德懷的目的就是把青馬的主力絞死在蘭州這個大磨盤里。 他也很清楚,這基本就是西北的最后一戰。一野攻下最重要的沈家嶺陣地之后,馬家 軍就有點亂了。其實如果這時候從容從黃河鐵橋撤退到甘南,保住主力還是有很大可能。 解放軍這時也被打悶了,攻下了沈家嶺,也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干什么。而馬家軍沒有 抓住這個寶貴的時機,撤退時一堆壇壇罐罐,擠在只能通行兩輛車的黃河鐵橋上堵得 不能動彈,有些人被踩死,有些人想從水流湍急的黃河游過去結果被淹死。后來統計 發現在這個混亂敗退中死掉的人占了馬家軍傷亡的很大一塊。足足十幾個小時后,遲鈍 的解放軍才攻下了鐵橋封住了口子。但是還是讓幾乎全部的騎兵部隊跑掉了。 蘭州戰役解放軍和馬家軍(不算那些亂七八糟的保安團和后勤部隊)的戰損比應該是 1:1到1:1.5(解放軍傷亡9000人以上,馬家軍損失19000人但包含俘虜)。比較奇怪 的是,這樣一場讓中共吃盡苦頭的大戰,國民黨的戰史似乎一直提及不多。難道是因為 當時蘭州城血戰時,胡宗南還在秦嶺里面打醬油? 中共歷史上與馬家回軍確實結下了血海深仇,49年后很多原四方面軍的干部要求去甘肅 工作(報仇雪恨),但是為了民族問題,中共一直沒有允許。乃至直到現在,當年西路 軍的一些被馬家軍俘虜強奸賣掉的女兵還生活在河州鄉下(臨夏回族自治區)。 鳳凰衛視專門拍了一紀錄片《碧血黃沙——70年前的西路軍魂》。有興趣可以google 去看。 。。。似乎偏題太過了。。。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 推 jimmy5680:可以請問這些回馬騎兵的武器和戰術是甚麼嗎? 04/02 12:23 : 回馬的武器算是比較差﹐連西北共軍都認為裝備很差。 : 以抗戰時出兵到華東參戰的回馬部隊為例﹐當時回馬派出了一個師的部隊﹐ : 中途由於花園口決堤﹐1個旅趕不上又退回陝西﹐在淮河一帶的是2個旅。 : 其總人數約4000多人﹐配有馬6000多匹﹐但步槍僅1000多支﹐ : 這些步槍中主要還是因為東出抗戰﹐老蔣送給他們的中正式。 : 這個師主要裝備馬刀數千把﹐部分還依傳統配有紅纓槍(日軍稱為長劍)。 : 回馬的馬刀是傳統的中國式(滿蒙式)馬刀﹐近似於西北軍常見的大刀隊的大刀片﹐ : 即刀身比較寬也比較重﹐整把刀的重心靠前(跟棒球棒、鐵錘一類)﹐ : 故而劈砍時威力十足﹐但多次劈砍後也容易卷刃。 : 由於裝備差﹐回馬常用的戰術是近戰肉搏﹐這一直是回馬的特色。 : 從1920年代從日本購買少數一戰武器﹐以及後來“回馬據孫戰役”全殲孫殿英﹐ : (孫殿英當時收攏東北軍殘部)﹐再到後來國共內戰時﹐老蔣、胡宗南作為讓回馬 : 作戰的代價所送的武器﹐回馬的機槍及火炮也慢慢增多。 : 因此回馬的作戰模式通常是野戰、騎兵沖擊為主﹐運動時所有士兵全部騎馬快速前行﹐ : 包括輕重機槍及火炮也都是馬馱馬拉﹐防守時則下馬構築防線。 : 也就是﹐防御時是步兵、機動時是龍騎兵、進攻時是騎兵﹐然後以進攻為主。 : 到國共內戰時﹐在老蔣贈送的武器下﹐回馬大肆擴軍增加了幾倍﹐這些新增加的部隊 : 就多數是步兵或騎馬步兵﹐但作戰能力不強﹐所以內戰後期雖然回馬幾個戰役都防御﹐ : 但防御的效果並不是很好﹐而內戰中回馬的勝仗﹐多數是進攻作戰時獲得的。 : 作為騎兵﹐自然迂回、包抄、穿插、追擊就是必備的戰場手段了﹐ : 回馬經常會直接向前沖鋒﹐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沖鋒已經突破敵軍陣地﹐ : 特別是在敵軍火力不夠強時。(如回馬與西藏軍作戰時﹐常可以擊敗十倍以上敵軍) : 有時敵軍火力猛烈突破不了﹐回馬就會派出部隊迂回到敵軍側後沖鋒﹐ : 在對陣日軍、共軍時﹐都有這樣的迂回戰例。 : 回馬在淮河一帶抗戰時﹐曾經騎兵作戰擊敗過日本小股騎兵。 : 1941年回馬騎兵與共軍新四軍彭雪楓部作戰﹐重創了共軍﹐ : 戰後彭雪楓決心也組建騎兵﹐經3年於1944年﹐共軍騎兵團與回馬騎兵師在安徽交戰﹐ : 雙方均傷亡慘重﹐但最終共軍獲勝﹐討回面子。 : 此戰共軍騎兵使用的是傳說中的雪楓刀﹐該刀當年名氣大但似乎並無實物流傳下來﹐ : 估計應該是從日軍馬刀修改而來(據說長度有加長)。 : 不過共軍騎兵的主力是內蒙騎兵﹐而在與日軍、偽蒙、偽滿騎兵的作戰中﹐ : 經常采用騎兵的共軍及國軍的傅作義等部﹐都認為日軍騎兵刀更適合騎兵作戰。 : 日軍騎兵刀受歐洲影響﹐采用的是歐洲現代式騎兵刀﹐與中國傳統騎兵刀不同。 : 這些刀的刀身比較窄﹐通常刀刃到刀背的寬度僅僅兩指甚至一指寬。 : 同時重心靠後﹐常在握把增加金屬護手(護指圈、護指帶)﹐ : 或者刀柄尾部加可以錯身回刀時用來砸人的金屬重塊。 : 由於重心靠後﹐長時間持刀時比傳統刀省力(所以古代中國騎兵﹐特別是明清畫作中﹐ : 常見騎兵持刀前進時將刀背靠在人的肩頭上節省力氣﹐或者垂於身側提著﹐ : 到作戰時才揮動。而現代騎兵刀則常見高舉於空中﹐正上直舉或前上斜舉進行沖鋒)。 : 另外由於重心靠後﹐利於改變方向﹐用刀靈活﹐ : 不象傳統刀砍出去後不容易改變方向及收回。 : 所以到了國共內戰的時候﹐共軍騎兵以裝備日本的三二式騎兵刀為主﹐ : 另外新疆民族軍則裝備蘇聯1927年式騎兵刀(高加索式騎兵刀﹐新疆國軍騎兵也有)。 : (這兩種刀的前身在日俄戰爭時有對陣過﹐互有勝負) : 在1949年共軍騎兵與回馬騎兵的作戰中﹐三二式騎兵刀算是大勝回馬傳統騎兵刀。 : 一般認為即現代軍刀對傳統軍刀保有靈活優勢的例証。 : (不過小規模作戰時﹐回馬反而都有贏過日本騎兵以及蘇聯、外蒙騎兵﹐ : 或許規模大時﹐裝備的優勢才能更有體現﹐規模小時﹐士兵的悍勇及技能更主要吧。) : 共軍的最後一種制式騎兵刀1965年式騎兵刀﹐也是在日本三二式騎兵刀的基礎上改進的。 : 算是共軍一直認為這種現代騎兵刀比回馬傳統騎兵刀更好的例証。 : (不過現在共軍騎兵也都以配槍為主了。XD) : http://ppt.cc/KdDH 配步槍無刀的中國騎兵﹐2013年。 : http://ppt.cc/uKa1 配手槍無刀的中國與哈薩克兩國邊防騎兵﹐2011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9.125.249.13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396636471.A.E67.html

04/05 03:00, , 1F
大推 "天門開了~"
04/05 03:00, 1F

04/05 09:36, , 2F
"天門開了"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04/05 09:36, 2F

04/05 10:30, , 3F
有種中文版Allahu Akbar的感覺?
04/05 10:30, 3F

04/05 12:21, , 4F
阿拉花瓜 衝啊~~~~
04/05 12:21, 4F

04/05 12:27, , 5F
烏拉衝鋒 ?XD
04/05 12:27, 5F

04/05 12:36, , 6F
這篇文章真實性不知如何? 感覺有些地方稍誇大
04/05 12:36, 6F

04/05 12:37, , 7F
1947年北塔山事件的中國邊防軍也是馬家軍
04/05 12:37, 7F

04/05 12:41, , 8F
不過當時是烏斯滿率騎兵跟蒙古國騎兵交戰
04/05 12:41, 8F

04/05 13:06, , 9F
喊天門開了就像"善哉 善哉 讓老納送你們上西天"的意思
04/05 13:06, 9F

04/05 15:52, , 10F
"天門開,乃中興之兆" (南朝宋猛將薛安都之語)
04/05 15:52, 10F

04/05 16:26, , 11F
大時代的故事:只有馬家軍戰力可以直接硬拼日軍
04/05 16:26, 11F

04/05 17:17, , 12F
在1945抗戰結束之後﹐特別是1947年為了讓回馬打共軍之後
04/05 17:17, 12F

04/05 17:18, , 13F
回馬的火力裝備才得到迅速提高。因此西路軍時那些裝備很
04/05 17:18, 13F

04/05 17:19, , 14F
差的西路軍﹐也能攻下回馬地盤﹐當時的回馬是攻多守少、
04/05 17:19, 14F

04/05 17:19, , 15F
以攻為守。而到1947年之後擴軍﹐增加了步兵﹐防御能力才
04/05 17:19, 15F

04/05 17:20, , 16F
提升。馬繼援是年輕人﹐到國軍軍校讀過書﹐相信火力的威
04/05 17:20, 16F

04/05 17:22, , 17F
力﹐才會想要決戰蘭州。比他老一輩的就不太支持決戰。後
04/05 17:22, 17F

04/05 17:23, , 18F
來戰果証明﹐火力防御是可以﹐但新擴軍步兵戰鬥意志遠遠
04/05 17:23, 18F

04/05 17:24, , 19F
不如騎兵老兵﹐前線被突破後就或逃或降。XD
04/05 17:24, 19F

04/05 17:24, , 20F
天門開是伊斯蘭信仰﹐跟現在恐怖分子的自殺襲擊差不多﹐
04/05 17:24, 20F

04/05 17:25, , 21F
即認為今日天堂的門開了﹐一切聖戰戰死者都可以升入天堂
04/05 17:25, 21F

04/05 17:26, , 22F
獲得種種好處(其中之一就是911拉登所說的72個處女 XD)
04/05 17:26, 22F

04/05 17:27, , 23F
所以悍不畏死向前沖鋒。
04/05 17:27, 23F

04/06 00:32, , 24F
中文版本的 阿拉阿克巴. 回人/回教徒在漢地18省的人口比
04/06 00:32, 24F

04/06 00:32, , 25F
例不算太高,但是對戰爭史的影響似乎不成比例的大
04/06 00:32, 25F

04/06 11:18, , 26F
怒值蓄滿就衝鋒 XDDD 好形象
04/06 11:18, 26F

04/06 11:19, , 27F
小時家鄉的回民有時跟漢民打群架,也是會先念念有詞
04/06 11:19, 27F

04/06 11:19, , 28F
當然言辭文明程度和阿訇有差,但也是蓄滿怒意就開始戰
04/06 11:19, 28F

04/06 11:20, , 29F
十次有九次是漢民落荒而逃
04/06 11:20, 29F
文章代碼(AID): #1JFlitvd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Flitvd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