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北越軍之怒(1950-1954)-奠邊府之虎(3)

看板Warfare作者 (飛天貓)時間10年前 (2013/10/21 21:41),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北越軍之怒(1950-1954)-奠邊府之虎 打倒法國大香蕉(3) -1953.05~1953.11 [兩個陣營 3種戰略]- 1953年年初的越盟軍隊,吸取了前一年西北戰役的後勤失敗經驗, 預先設立前線補給站,加強野戰醫院功能, 並減少後勤挑夫到合理的人數(挑夫太多反而吃更多糧), 發動400公里突襲的上寮戰役, 反過來把法軍切成數個不連續的防線. 如圖所示 http://imgur.com/tw8qB64
(紅色是越盟軍的主要控制區), 除了河內和西貢的環形防禦外, 法軍北方機動主力被困在圖中(藍圈)1的位置-那產陣地. 在4月的上寮戰役後,進入難以行動的越南雨季, 武元甲除了繼續圍困那產, 並將2個師移動到紅河三角洲北側,進攻河內外圍的法軍防線. 此時越盟的戰略發生分歧, 中共希望延續西北戰役,從寮北進攻寮國, 並消滅法軍在越西北最後的據點-萊州,即圖中(藍圈)2. 控制寮國後,1954-1955再進入柬埔寨, 增加中南半島的赤化程度,但這代表將走向長期戰爭. 武元甲則希望盡快於北部平原跟法軍決戰, 如武元甲傳中,1959與匈牙利外交官的訪談中提到, “奠邊府之役是最後死戰,戰士已經師老兵疲,米糧的供應沒了,民眾一片冷漠, 新兵招募困難,叢林戰打了幾年,士氣已經跌到谷底.” 故他對寮柬作戰興致缺缺,連萊州也不想打, 武對萊州的評語是:”我們刻意把他們留在那,讓法軍用盡補給去保住它.” 以沒戰爭迷霧的情形下評斷,這兩種戰略都很危險[註1]. 但越盟中央對那產陣地比較介意, 這個法軍的據點隨時都可能出擊,威脅紅河中上游的越盟糧倉, 那產還沒解決,無論西北或北部平原作戰都將被擱置. 所以在8月以前,越盟軍隊仍以圍困那產為首要目標, ( 但據法軍紀載,越軍為了攻擊那產損失慘重,對法軍來講CP值很高.) 一部分的越盟軍隊則在紅河三角洲北側(圖中C處), 一部分在南側中部的榮市一帶(圖中D處),大致呈圍住三角洲的態勢. 而法軍方面,換上納瓦爾為總司令後,在戰略上做了正確的調整, 他先評估雙方的戰力: 33.8萬的法聯盟軍中, 真正能進攻作戰的歐非軍隊佔19萬, (本土兵9萬(37%士官,26%軍官),外籍兵團4萬,非洲雇傭軍5萬) 但超過10萬人被迫做靜態防禦. 而它的對手有12.5萬常備軍,7.5萬區域駐軍,數量不詳(約25萬)的民兵. (估的頗準,越盟採三級制,常備兵損失會從分區駐軍中補充, 但常備兵沒這麼多,大約是8萬,民兵應是包含了後勤的挑夫.) 由於在機動兵力上法軍並不佔優勢, 故納瓦爾打算收縮一些防線以騰出機動兵力, 在他的計畫中,法軍將在1953-1954以突擊方式,肅清中南部的越盟軍隊. 再於1954-1955與越盟軍隊北部決戰. 1953.06.16,納瓦爾於西貢會議中決定了這個作戰方針. 此時韓戰即將結束, 法軍支援了12個營的生力軍到越南, 1953的美援也達到2萬噸/月的量,到1954更達到10萬噸/月. 無論是戰略,兵力和物資,都有絕地大反擊的氣勢. 如同納瓦爾的座右銘"永遠保持機先""永遠採取攻勢"! (中共雖大力支援越盟,但1953是600噸/月,1954最高峰則為4000噸/月.) -1953.11~1953.12 [西北冬季作戰 奠邊府序幕]- 8月,法軍為了收攏機動部隊,主動放棄那產陣地! 故越盟再也不需圍困那產,而要決定雨季過後的作戰計畫, 因親中派(長征)和中共軍委的影響下, 傾向了繼續西北作戰的方針,武元甲依然是總指揮的首選. 在1953年冬季作戰的計畫中,2.5萬人將進佔萊州,接著轉向寮北. 為了怕法軍如1952年時趁機突襲, 2個師將留在紅河中上游埋伏保護糧倉, 1個師(缺1個團)留在越北保護後方. 並派出兩個主力團,經榮市南進再轉彎進入寮中. 11月中旬,越盟各路軍隊陸續出動. 納瓦爾依然把優先目標放在消滅中南部的越盟軍隊, 但他必須先箝制住越盟正在進行的冬季作戰, 於是他選定在奠邊府空降一個超級要塞. 依法軍觀點,奠邊府是個安全性高的區域, 第一. 補給方便: 法軍的河內防線到奠邊府僅170空哩, 補給萬人規模的兵團,理論上不成問題. 而越盟的補給和軍隊從越北老巢要走400公里! 越盟軍頂多集中1個師來進攻. 第二. 與己方防線近,可威脅要進入寮北的越盟軍: 奠邊府時落在越盟軍行軍路線的西側, 跟寮國琅勃拉邦省的法軍防線其實不遠, 南邊12公里處往南還是法軍控制區. 目前納瓦爾的戰略算猜對且達到了效果,但只對了前半部… 11/20,法軍發動"卡斯特作戰", 4個營的特種部隊攻佔了奠邊府(圖中火焰處)! 這個行動讓越盟陣營大感困惑,無論是越共或中共軍委, 都主張立刻集中1個加強師,用快打猛打消滅法軍! 但武元甲認為應該先把附近的部隊撤離,弄清楚法軍動向再說[註2]. 此時在奠邊府附近的越盟軍隊,有正前往進攻萊州的316師, 308師則在琅勃拉邦省的北側. 直到12月初,奠邊府法軍沒有撤離跡象, 反而修機場蓋工事,做長期駐守準備. 12/6越共軍委開會決定包圍奠邊府,要在1月下旬開戰[同註2]. 12/7,萊州法軍主動撤退,立即遭到316師的追擊, 從12/10-20,在10天的追擊中, 法軍24個連被擊潰,316師一路追到奠邊府的北側. 同一時間,308師突破了琅勃拉邦省北側的防線, 將當地據點清除後,由南側接近奠邊府,自此越盟軍將奠邊府完全包圍. -1953.12~1954.02法越捉迷藏 [越中-寮中南作戰]- 越盟軍包圍奠邊府,納瓦爾表示沒在怕, 當時的奠邊府守軍超過萬人,工事堅固,補給也沒問題. 法國參謀總長和美軍軍援顧問團團長都曾造訪,並對防務感到滿意. 納瓦爾認為越盟軍最多僅1個增強過的師,而且重砲不會超過6門, 此估計基本無誤,越軍此時僅2個師(欠1團),351工砲師還遠在中國境內訓練. 於是納瓦爾集中剩下的機動兵力,準備執行消滅中南部越盟軍的計畫. 南進的越盟主力只有2個團加上當地的游擊隊, 應該很難頂得住法軍的機動打擊. 但既然是主動打擊,就要預測越盟軍南進的路線. 預測有兩種,第一種是預測對了, 那他就是20世紀名將納瓦爾. 預測不對,那就會很尷尬…多尷尬?現在告訴你. 越盟軍南進部隊移動路線如圖紅箭頭所示, 11月中旬從榮市(D處)往南出擊,12/21西進寮中打垮了3個法軍營, 法軍連忙調來新部隊反擊並建立新防線. 越軍被法軍打退後,開始往南方移動,沿海岸線移動到廣治(G處)以南. 納瓦爾神預測,越盟軍隊將沿著海岸一路往南, 他要掃蕩廣治南方的海岸,直達越盟游擊區-富安省(E處). 一舉把此處的越盟主力消滅! 1954年1月中旬,法軍發動亞特蘭作戰(如圖所示), 多達2.5萬人的法軍以兩棲閃擊,掃蕩中部海岸線和富安省. 但如圖所示,越盟軍根本不走那條線,它走山路逼近圖中(藍圈)3的位置, 那是中部法軍重要的樞紐-昆嵩市. 於是如法軍紀載, 法軍的5個機動團[註3]在海岸邊的”無趣街”掃蕩不存在的敵人. 他還以為武元甲事先調走部隊了,其實越盟主力老早就轉彎進山區. 1/27,越盟的兩個團(欠1營)攻抵昆嵩市北面的據點, 2/5,昆嵩市失陷! 稍南的波莱古市也很快就丟了, 也就是說當法軍在岸邊打空氣時,旁邊則一口氣丟了兩個中型城市. 亞特蘭作戰不得不立刻停止, 法軍連忙將兵力在波莱古市南方建立新防線. 這枝越盟軍又往西北躲進百里居高地, 而期間分出一個營前往下寮(後增加1個團部), 輕易的擊垮當地的寮國軍隊,把下寮越中的據點連結在一起. 越中南部的越盟軍隊不但沒被肅清,反而擄獲了更多資源,到終戰都無法被驅逐. --------------------(待續)------------------------ [註1] 如文中所言,因應韓戰結束和法軍戰事不利, 美援在1953遽增到2萬噸/月,還會越來越多. 不考慮1954年末將發生的法阿(爾及利亞)戰爭, 越盟軍隊跟法國軍隊相比, 數量上雙方主力都約20萬,裝備上的劣勢卻越來越大. 若照史實所盼望的,動員一半的主力在寮北爬山, 只為了赤化寮柬這兩個小朋友,顯然要短期結束法越戰爭是無望了. 雖說武元甲的北部平原攻略也不高明, 從1951的慘痛經驗可想像,很可能再度被河內的碉堡群所放血, 頂多新加入的砲兵師會造成一些法軍的麻煩. 但歷史就是這麼有趣,一個很難短期結束戰爭的戰略,由不甘願的將領指揮, 碰上也不想這麼早決戰的敵將,反而觸發了決戰. [註2] 這方面的紀載有點混亂,維基所示的描述: #「1953年11月21日至24日,越盟和中方軍事顧問一起召開師級以上幹部 的軍事會議…(略)會議決定是利用法軍立足未穩,集中四個主力步兵師 共4萬多人,長途奔襲,於1954年1月初,將法軍包圍在奠邊府。集中兵 力火力,於1月下旬從多個方向插入敵防禦中心….(廢言略),將敵殲滅。# 這明顯是簡化的描述,不可能在24號就決定用幾乎全部的機動部隊-4個師, 去消滅當時不超過5個營的法軍, 中國顧問團的紀載,則是在12/6才決定包圍奠邊府的戰略, 對照武元甲的自述,應是在11/21-24的會議中,接受武元甲撤離的決定, 之後發現法軍”令人完全不敢相信”的增兵舉動, 才於12/6的會議中決定包圍奠邊府,並計畫在1月下旬消滅它. [註3] 中國顧問團紀錄中偶爾會出現 "機動兵團"的寫法, 但個人認為應是指3-3500人的"機動團"編制. -- 兄弟們 follow偶的戰艦 我們要衝!破!冰!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41.70

10/21 22:27, , 1F
GOGOGO武帥
10/21 22:27, 1F

10/21 23:13, , 2F
所以法軍的指揮官沒有印象中那麼差勁囉?
10/21 23:13, 2F

10/21 23:17, , 3F
看起來納瓦爾跟洪承疇還蠻像的XDD
10/21 23:17, 3F
跟納瓦爾前兩任比起來,他相當有才氣, 敢大膽策畫,活動力旺盛, 但有時過度樂觀的典型人物. 他所計畫的[卡斯特]和[亞斯蘭作戰], 在戰略上都很合理,但執行起來就不如理想般順利. [亞斯蘭作戰]是要摧毀越盟在中南部的主力, 它們可能走1.山區 2.海岸 3.不動 4.回頭...etc 納瓦爾猜的是最錯的一條-海岸,跟山區兩條線完全平行不相通. 拿破崙也會猜錯,但要錯這麼大是擲骰子的結果嗎? 而作為制約越盟西北攻勢的奠邊府作戰, 越盟軍確實被箝制在這不敢入寮. 他後來預估越盟最多三個輕裝師, 將撞死在這個超級據點的火力下, 完成度已達99% ! 最後的1%是越盟軍在攻擊前夕的幾個小時中, 改變了會3天內快快撞死的戰略,這是下一篇會提到的.

10/22 13:46, , 4F
那你就快點提阿~等死我啦
10/22 13:46, 4F

10/23 14:59, , 5F
有空就會補完~
10/23 14:59, 5F

10/23 17:45, , 6F
武元甲應該很慶幸本人沒有早生80年 否則......
10/23 17:45, 6F

10/24 15:58, , 7F
10/24 15:58, 7F
※ 編輯: darktiticat 來自: 140.115.41.70 (11/05 14:26)
文章代碼(AID): #1IPIyQj3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IPIyQj3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