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籠型桅為什麼只有美國海軍愛用?

看板Warfare作者 (Paragraph 11, confirm)時間11年前 (2013/07/14 19:04), 編輯推噓10(10015)
留言25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u22 (裝配匠)》之銘言: : 標題: 籠型桅為什麼只有美國海軍愛用? : 時間: Fri Jul 12 20:43:16 2013 : : 美國海軍二戰以前建造的戰艦很多都有籠型桅(cage mast) : http://www.history.navy.mil/photos/images/h61000/h61217.jpg
: 用輕金屬扭曲編織成像鳥籠形狀 : 有一段時期幾乎美國戰艦都有這種籠型桅 : 這種船桅優點好像是結構重量較輕 : 且因為中間是空的所以砲彈可能會從中間穿過而不會爆炸 是的。 砲彈打到也只是前後兩個出口而已, 比較不容易一發讓桅杆直接倒掉。 : 但缺點是不夠堅固會被颱風吹壞 : http://www.history.navy.mil/photos/images/h46000/h46283.jpg
: 到二戰前慢慢被較堅固的三角桅取代了 這張不是颱風啦,而是主砲發射的爆風... : 為什麼那段時期美國人那麼愛用,而其他海軍強國如英日德幾乎沒有人使用 : 限武條約時期能夠減輕重量不是很好嗎? : 這種船桅又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 : 其他國家應該也作得到才對 因為其他國家已經開始使用箱型(Nelson)或塔型(長門)艦橋, 開始把測距儀、射控設備等等的東西往上架; 而美國的還是放在下方艦橋的位置。 原因也在於美國海軍當時比較沒有實戰經驗: 必須面對德國海軍直接挑戰的英國海軍, 以及將統一射擊指揮戰術在實戰中實現、又身為英國海軍嫡傳弟子的日本海軍, 在1910年代就已經引進由槍砲官統一指揮的砲擊戰術 (雖然在打到白熱化的時候還是會由各砲自己做射控)。 而美國海軍還停留在由各砲塔自己測距自己射擊的年代, 因此美國人並不會那麼早注意到把東西往上放的重要性。 (再加上美國艦砲一度走上長管高初速的發展道路, 砲擊的散佈界非常難看, 也因此一戰時代上美國戰艦參觀的英國海軍Beatty上將, 會做出美國戰艦的戰力不如英國戰艦的毒舌評語, 美國人也只能摸摸鼻子接受....) 當時美國海軍的砲擊訓練中,還會有位站在主砲下方的觀測員-- http://www.navweaps.com/Weapons/WNUS_12-50_mk7_Arkansas_pic.jpg
直到後來有人在訓練中被主砲的爆風KO, 美國海軍才開始認真思考砲擊觀測與指揮的問題。 : 是美國人有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優勢(桅杆上層不需要太大的構造物?) : 或是美國人有其他苦衷而不得不使用較不堅固的船桅? : 或純粹只是各國造艦思維不同? 思維不同。 後來美國海軍的戰艦在改造過程中, 也紛紛改成三角桅或箱型艦橋(New Mexico級)了。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36.227.80.169 : → PsycoZero:這玩意是北極熊發明的... 07/12 20:46 : → MOONRAKER:這就好像問為什麼美國人喜歡奇怪的新發明一樣 07/12 22:02 : → vt1009:我覺得太醜是原因 07/12 22:47 : 推 wht810090:籠型桅有醜到+1 07/13 01:12 : 推 ggeneration:他國:因為垂下來不舉很難看 我們恥力不足痛不起來 07/13 02:47 : → ggeneration:美帝:我只是每一種構造都想試... 07/13 02:49 : → MOONRAKER:樓上看不懂 為什麼會垂下來… 07/13 04:12 : 推 fetoyeh:我在找這篇的相關資料時發現了應該有點意思的文件 07/13 05:10 : → fetoyeh:http://www.gwpda.org/naval/cagvtrip.htm 07/13 05:10 : 推 fetoyeh:內文是美國海軍建造暨維修局(該怎麼翻比較好?)在事故後 07/13 05:17 : → fetoyeh:所做出對於籠型桅和三腳桅的比較報告 07/13 05:19 : 推 xxxer:美國佬有時候作事不按牌理出牌的…像某參謀長看到德國某型飛 07/13 06:13 : → xxxer:機,就下令花大把預算買進來(因為印象深刻),結果被航空隊剿 07/13 06:14 : → xxxer:得要死,不合用…該參謀長號稱美陸史上最出色的改革家之一, 07/13 06:15 : → xxxer:卻一點也不懂空中力量--一大弱點。 07/13 06:16 : → Hataqs:籠型桅無法支撐雷達和火控的重量 07/13 13:33 重量倒還好,但是震動與搖晃的問題就比較慘一點... : → hazel0093:太重了吧XD 還是說本版K神又要出來了? 07/13 16:07 : 推 katana89:長的好像高壓電塔... 07/14 07:27 -- "提奧,我的彈藥用完了,我要用撞的解決這一架!英靈殿再會了!" --1945/4柏林上空,德國空軍的Heinrich Ehrler少校(擊落敵機記錄208架), 駕駛Me-262噴射戰鬥機迎擊盟軍轟炸機,決心與敵機同歸於盡時, 對僚機飛行員,也是老友的Theodor Weissenberger少校(同樣擊落208架)留下的遺言。 次日Ehrler的遺體與飛機殘骸被發現,Weissenberger在戰後的1950年死於賽車意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10.192.168

07/14 19:09, , 1F
主砲下方的觀測員真是賽缺中的賽缺
07/14 19:09, 1F

07/14 19:26, , 2F
原來是這樣,感謝K大解答
07/14 19:26, 2F

07/14 20:47, , 3F
那個觀察員拿命來換的阿@@
07/14 20:47, 3F

07/14 22:35, , 4F
觀察員做到最後會不會重聽+彈震啊...
07/14 22:35, 4F

07/14 23:10, , 5F
請問照片上觀測員在哪?
07/14 23:10, 5F
照片中沒有顯示, 一般來說是主砲根部的正下方。

07/14 23:19, , 6F
K大發文,必定未看先推!!
07/14 23:19, 6F

07/15 05:51, , 7F
這張照片是籠型桅被颱風吹壞,
07/15 05:51, 7F

07/15 05:52, , 8F
http://goo.gl/Pz74b "which had buckled in an Atlantic
07/15 05:52, 8F

07/15 05:53, , 9F
storm on 15 January 1918."
07/15 05:53, 9F
那應該是我之前看到的書中寫錯了,不好意思。 <(_ _)>

07/15 09:50, , 10F
k大能問一下嗎? 主砲旁扣掉暴風跟噪音..
07/15 09:50, 10F

07/15 09:50, , 11F
光是震波不是就可以讓人受傷? 為何會在那擺觀察員?
07/15 09:50, 11F
震波的情形來說,砲口前方的影響範圍最大,側面次之,後方影響範圍最小。

07/15 09:52, , 12F
那觀測員是觀測什麼的? (彈著? 還是主砲發射狀況?)
07/15 09:52, 12F

07/15 11:11, , 13F
美國海軍好像都特別執著XD 為了搞損管很多自動化的設備
07/15 11:11, 13F

07/15 11:11, , 14F
都不用
07/15 11:11, 14F

07/15 18:25, , 15F
實松讓的回憶錄 他曾經自願在艦橋頂幫某學者測量主砲暴風
07/15 18:25, 15F

07/15 18:26, , 16F
結果一開砲把甲板上的器材吹到海裡 他人連護目鏡都被吹飛
07/15 18:26, 16F

07/15 18:27, , 17F
之後有人吐槽:所以我說嗎 不知道這學者腦袋在想啥?...
07/15 18:27, 17F
主砲爆風是黛治夫在戰艦長門的艦橋最上方暴露位置做的測試。 至於甲板上固定器材的事情, 是地震學者大森房吉想要做測試,跟海軍方面情商之下, 把地震觀測儀器放在戰艦薩摩(12吋主砲)的甲板上, 由海軍士兵用大量木頭固定住, 結果開砲之後,甲板上的器材與木頭通通不翼而飛。

07/15 18:27, , 18F
在主砲下的觀察員 是被國家自殺的位置吧
07/15 18:27, 18F
早期的主砲還可以這樣搞,12吋以上的大口徑砲.... 後來戰艦武藏的46cm砲在西布延海發射三式彈的時候, 由於沒有對甲板上暴露在外的機槍人員發出警報, 據說一砲之下就有近百名水兵被爆風給送進海裡....

07/15 20:14, , 19F
這樣西索被主砲暴風吹拂的秀髮畫面果然是動畫嗎....
07/15 20:14, 19F

07/15 20:15, , 20F
舊版的獵人TV版
07/15 20:15, 20F

07/15 20:20, , 21F
有念的世界有什麼不可能?XD
07/15 20:20, 21F

07/15 23:59, , 22F
找到爸爸?
07/15 23:59, 22F
※ 編輯: keins 來自: 123.110.192.168 (07/19 00:31)

07/19 23:13, , 23F
近百名水兵被送進海裡.....好慘..這種事沒有SOP嗎?
07/19 23:13, 23F

07/22 17:54, , 24F
記得當初改裝防空機槍組是在雷伊泰前不到半年的事
07/22 17:54, 24F

07/22 17:54, , 25F
以軍中的速度和當時分隔各地的運作方式,有SOP也傳不到
07/22 17:54, 25F
文章代碼(AID): #1HueM-rB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HueM-rB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