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說宋夏戰爭[6]

看板Warfare作者 ((Nomis))時間12年前 (2012/06/05 01:42), 編輯推噓29(29016)
留言45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然而工具在稱手之前往往要花上好長一段時間熟手,才不至於因為使用失誤而給 使用者本身造成危險或傷害。宋夏兩國大幅倚靠橫山地區党項羌蕃落的前提,就是該 如何可靠的維持對他們的控制--我們從一些例子中可以看出這種控制有時並不是很 穩固。例如三川口之役的前哨戰,金明寨被夏人攻下,這一城一寨的喪失本身還不是 影響後來三川口之役的關鍵,更要命的是破城後向來負責羈縻羌戎的「李士彬帳下蕃 兵數萬,先被驅擄,反為其用,…觀賊入寇道路,會戰之處,一如宿計,彼之遠來, 安能知此?皆屬戶為之鄉導也。」本來宋朝所掌握的蕃兵這下全投奔到西夏的陣營去 了,數量差距瞬時拉開: 「賊大寨在五龍川,去延州三里,其後隊至虞家莊不絕,虞家莊去延州二十里, 較其眾十餘萬。劉平等自環慶赴援,所將才八千餘人,其勢固不敵。」[1] 三川口一役夏軍有沒有十萬得打上很大問號,但從營帳延綿二十多里看來夏人軍 勢甚盛,宋軍人數居於劣勢是無庸置疑。相對於夏人大舉深入時可能得到的党項蕃落 的「反正」和支持,宋朝這邊卻沒辦法複製這種經驗。范仲淹說: 「去秋遣朱觀等六道掩襲,所費不貲,皆一宿而還。近者密詔復遣王仲寶等,幾 至潰敗。或更深入,事實可憂。…入界兵少則難追,多則難行。假使主將智勇,能奪 其險,彼則遠遁。須過橫山後,方到平沙,卻無族帳可取。能別出奇計,兵從天落, 則有非常之功,不然,未見其利也。」[2] 也就是說相對於西夏越深入、招徠一同打劫的蕃落越多的形勢,宋軍要一口氣深 入西夏的心臟地帶,第一要越過同樣為夏人所扼守的橫山山險,派兵太少拿不下隘口 ,派的太多敵人乾脆遠遁荒漠;第二要越過毛烏素沙漠,而沙漠當中不但沒有可以拉 攏的部落,還可能被堅壁清野的敵人抄截糧道。 所以正如之前版友所說的,

05/27 01:44,
宋軍只能一路插塔到人家家裡去的意思摟
05/27 01:44
除了少數幾個例外,如神宗朝時的五路大舉(其實只有涇原、環慶兩路真正深入到 靈州),宋朝的一貫戰略就是把宋夏兩國邊境所分據的橫山地帶全部蠶食掉當作目標, 而佔據這塊險要之地的主要辦法就是沿著河谷幹道一路築堡前進。這樣做一來可以佔 據山險,二來增加己方的戰略縱深,三來可以完全獨占對宋夏雙方都很重要的党項羌 戰力。「…就而城之。其山界蕃部去元昊且遠,救援不及,又我以堅城守之,以精兵 臨之,彼既樂其土,復逼以威,必須歸附,以圖自安。三二年間,山界可以盡取。… 元昊若失橫山之勢,可謂斷其右臂矣。」[3]這是韓琦和范仲淹打的算盤。「以山界憑 高據險,下瞰沙漠,各列堡障,量以戍兵鎮守,此天險也。」[4]這是劉平打的算盤, 而一個月後他在三川口兵敗被俘,可說是野戰對宋軍不利的第一個警訊。從此之後, 「進城橫山」就成了宋夏戰爭時宋朝這邊最基本的戰略規劃。 上面是就完全攻取橫山宋朝可以得到的利益而言。相對的,這也是在損害西夏這 邊的戰略利益。在前面幾篇我們分析了西夏騎兵的作用和限制,那時還未說明的是, 儘管沙漠是個障礙,但對夏人來說,至少這個障礙還是平坦的;但在宋朝這邊,我們 看前面那張圖: http://tinyurl.com/6oc2dtx 宋的幾大軍區沒有一個核心的增援地區。這也就是說夏的核心地帶相對於它的幾 個邊防區是處於內線的位置,而宋朝的幾個防區卻在外線的外線;夏只要一個核心區 就能應援所有的邊防區,甚至鄰近的邊防區可以借助沙漠作為互相增援的通道;宋朝 這邊的軍區卻整個都在山區中,彼此應援十分困難。但是,夏人的內線優勢建立在渡 過沙漠後,他們還有橫山一帶的基地供應水草、糧秣暫時歇腳;一但橫山完全為宋朝 掌握,夏人渡過沙漠之後馬上就會面臨宋軍的防禦工事。沈括和种諤說: 「臣等歷觀前世本路強敵與中國限隔者,利害全在沙幕。若彼率眾度幕入寇,則 彼先困;我度幕往攻,則我先困。然而先代常能為邊患者,以幕南有山界之粟可食, 山界之民可使,有山界之水草嶮固可守。我師度幕而北,則須贏糧載水,野次窮幕, 力疲糧窘,利於速戰,不幸堅城未拔,大河未渡,食盡而退,必為所乘,此勢之必然 也。所以興、靈之民常晏然高枕,而我緣邊城寨未嘗解嚴者,地利使然也。 今若能使幕南無粟可食,無民可使,無水草嶮固可守,彼若贏糧疲師,絕幕而南 ,頓兵沙磧,仰攻山界之堅城,此自可以開關延敵,以逸待勞,去則勿追,擊則惜力 ,治約之勢在我,而委敵以空野堅城之不利。…彼之所亡者如此,我之所得者如此。 … 山界既城,則下瞰靈武,不過數程,縱使堅守,必有時而懈。緣邊修戰備,積軍 食,明斥堠,待其弛備,發洮河之舟以塞大河,下橫山之卒,擣其不意,此一舉可覆 也。」[5] 那麼這個一路插塔到敵人家裡的進度如何呢?曾鞏說: 「秦鳳、鄜延、涇原、環慶、并代五路,嘉祐(仁宗末期,1050、60年代)之間城 堡一百一十有七,熙寧(神宗,70年代)二百一十有二,元豐(神宗,80年代)二百七十 有四。」[6] 曾鞏所說增加的城堡當中,還不包括開拓了熙河路(不過這是搶吐蕃的地)以後的 數字。神宗朝時期的宋夏邊境據我不完全的大略統計製圖如下: 鄜延路環慶路一帶形勢:http://tinyurl.com/733npdc 涇原路熙河路一帶形勢:http://tinyurl.com/73t4l6g 熟悉戰史的版友大概都知道永樂城後來被西夏給拔掉了。其實夏人後來也有嘗試 拔掉蘭州但未得逞,之後到了哲宗時期,章楶在涇原路銳意進築,雙方在平夏城又發 生了大戰。圍繞著宋軍進築的城池發生的戰役正是宋夏戰爭後期的特點。順便說一句 ,其實西夏在邊境所築城池也不少,只是傳世史料不多,我們所知有限。 哲宗朝元祐以後新黨取代舊黨,紹聖紹述,重拾神宗朝的拓邊政策,鄜延與涇原 兩路分別在呂惠卿和章楶的領導下帶頭進築,兩人好像在比賽似的。我們看圖: 鄜延路環慶路一帶形勢:http://tinyurl.com/6s435mz(褐色為增築的部分) 涇原路熙河路一帶形勢:http://tinyurl.com/6urrow4(熙河路吃掉吐蕃的部份我 沒畫) 此後宋夏戰爭又斷斷續續持續到徽宗時期,雖然戰爭不太順利偶有大敗,橫山地 區基本上被宋朝完食,西夏已有亡國之形。清人吳廣成在《西夏書事》(卷三十二)裡 寫道: 「夏自貞觀(1100年代)以後,賁受以剝之象(易經剝卦,卦象是山陵遭侵蝕漸如平 地),宋以奄宦(童貫)主兵,猶能制之。若後無金人之禍,得如中興諸將(岳飛、韓世 忠、吳玠等)宣力西陲,夏國之亡,不待智者決矣。」(完) [1] 《續資治通鑑長編》仁宗慶曆元年六月己亥段。 [2] 《續資治通鑑長編》仁宗慶曆元年正月戊午段。 [3] 《續資治通鑑長編》仁宗慶曆四年五月壬戌段。 [4] 《續資治通鑑長編》仁宗寶元二年閏十二月壬子段。 [5] 《續資治通鑑長編》神宗元豐五年五月丙午段。 [6] 《元豐類稿》卷七〈請減五路城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60.172 ※ 編輯: Nomic 來自: 1.162.60.172 (06/05 01:52)

06/05 02:20, , 1F
06/05 02:20, 1F

06/05 02:30, , 2F
讚~~
06/05 02:30, 2F

06/05 03:01, , 3F
nice~~
06/05 03:01, 3F

06/05 06:37, , 4F
06/05 06:37, 4F

06/05 06:41, , 5F
推~
06/05 06:41, 5F

06/05 08:15, , 6F
所以宋本來快打贏了?
06/05 08:15, 6F

06/05 08:58, , 7F
塔推慢慢推快推倒一家的時候被另一家直接馬爆TC
06/05 08:58, 7F

06/05 09:27, , 8F
正確來說,熙河路是奪自"青唐",當時吐蕃並無統一政權
06/05 09:27, 8F

06/05 09:36, , 9F
大推
06/05 09:36, 9F

06/05 10:00, , 10F
06/05 10:00, 10F

06/05 10:02, , 11F
插了117座城堡,這也太屌了XDDDD
06/05 10:02, 11F

06/05 10:02, , 12F
啊,那句話看一半,不只117座
06/05 10:02, 12F

06/05 10:05, , 13F
中國的特殊科技:蓋城堡免石頭(大誤
06/05 10:05, 13F

06/05 10:37, , 14F
法蘭克 : 我蓋城堡有打折
06/05 10:37, 14F

06/05 10:43, , 15F
推 好精采的古戰史
06/05 10:43, 15F

06/05 11:17, , 16F
ROCK ON!
06/05 11:17, 16F

06/05 12:08, , 17F
崇宗:被城堡圍城,村民走不出城鎮中心...
06/05 12:08, 17F

06/05 15:02, , 18F
塔攻封家...
06/05 15:02, 18F

06/05 15:41, , 19F
噢, 原來塔攻是始創於宋朝.
06/05 15:41, 19F

06/05 16:03, , 20F
所以這樣推演下去 沒金興起的話,宋已經要把西夏堆死?
06/05 16:03, 20F

06/05 16:13, , 21F
大國把小國推死不會很意外
06/05 16:13, 21F

06/05 16:25, , 22F
西夏算小國嗎?
06/05 16:25, 22F

06/05 16:57, , 23F
跟宋朝比起來很小
06/05 16:57, 23F

06/05 17:11, , 24F
國力差多大?
06/05 17:11, 24F

06/05 17:12, , 25F
夾縫求生存應該還是夠用吧
06/05 17:12, 25F

06/05 21:24, , 26F
花了百年推堡還推不到興慶 完顏宗望三個月從燕京打到汴京
06/05 21:24, 26F

06/05 21:25, , 27F
滿諷刺的
06/05 21:25, 27F

06/05 21:46, , 28F
這就是將兵法的負作用,搞得只有特定地區的軍隊會打戰
06/05 21:46, 28F

06/05 21:47, , 29F
而且還叫不動他們離開老家去打仗,只喜歡當地頭蛇
06/05 21:47, 29F

06/05 22:34, , 30F
網路資料,西夏人口最多不過三百萬,北宋過億,差很大,但
06/05 22:34, 30F

06/05 22:35, , 31F
北宋尚有遼這個強敵,雖說遼人口也不過千萬.
06/05 22:35, 31F

06/05 23:59, , 32F
這根本是物量作戰吧...花錢插塔插死人...
06/05 23:59, 32F

06/06 10:48, , 33F
宋最聰明的戰略就是發揮生產力的優勢來弭補馬匹不足
06/06 10:48, 33F

06/06 15:20, , 34F
中古時代的米國---宋朝 (誤~)
06/06 15:20, 34F

06/06 21:47, , 35F
靖康之禍時汴京本來是有機會守住的 卻輕信一個茅山道士來當
06/06 21:47, 35F

06/06 21:47, , 36F
城防司令 讓外城被輕鬆突破......
06/06 21:47, 36F

06/06 23:37, , 37F
比較像二戰後的日本-有錢無軍隊
06/06 23:37, 37F

06/07 00:52, , 38F
北宋過億的部份是人口估算,中國在乾隆之前只記丁口,官方人口
06/07 00:52, 38F

06/07 00:52, , 39F
和實際人口數量有很大的落差
06/07 00:52, 39F

06/07 12:33, , 40F
Nomic是宋朝大官轉世!!
06/07 12:33, 40F

06/07 13:45, , 41F
以前周邊藩屬不聽話 中國歷代王朝除了武力征服 還有就是
06/07 13:45, 41F

06/07 13:46, , 42F
斷人家貿易生財之路 有點像老美301魂 拿貿易利益威脅人
06/07 13:46, 42F

06/07 13:46, , 43F
也不是老美的專利 雖然背後目的還是不太一樣
06/07 13:46, 43F

08/13 07:30, , 44F
也不是老美的專利 雖然 https://noxiv.com
08/13 07:30, 44F

09/16 03:39, , 45F
這就是將兵法的負作用, https://daxiv.com
09/16 03:39, 45F
文章代碼(AID): #1FpFEXVX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