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爆卦] 國民大會爆料日本發展核武..

看板Warfare作者 (calebjael)時間13年前 (2011/03/26 21:29), 編輯推噓16(1607)
留言23則, 1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MOONRAKER (㊣遂去,不復與言)》之銘言: : ※ 引述《bokunotameni (LaLaLin -halamdird-)》之銘言: : : 這篇文章有什麼問題嗎? : : 想請教一下如果937/07/25的事情是真的 : [略] : : 作者: onlykals (相摩) 看板: Gossiping : [中略] : : 替版友cutsadh回個文, 以下引述cu大信件: : : 這老卦了,有讀歷史的大概都知道啦。而且還跟臺灣有點關係呢。 : : 1934.7.25,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荒勝文策(あらかつ ぶんさく、1890年 - 1973年) : : 、太田賴常與木村毅一用24萬伏特直流加速器成功的將鋰原子核擊破,是亞洲第一個做出 : : 原子分裂研究室,也是世界第二次人工破壞原子核的實驗 (第一次在1932在歐洲)。 : 問題就是,人家寫明白1934年,你抄過去會變成937年,差了997年。 : 這個加速器就是台大的Cockcroft-Walton Generator啦。 :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ckcroft%E2%80%93Walton_generator : Cockcroft,Walton兩個人1932年用這種設計的直流加速器加速氫原子核,撞擊鋰原 : 子核,產生一對α粒子,算是最早「摸」到原子核的實驗。荒勝教授基本上是在台 : 大複製這種加速器,也重覆了一樣的實驗。但是這不是後來談的nuclear fission。 : 質子-鋰原子核的分裂沒有連鎖反應,只證明原子核可以分裂而已。這個實驗頂多 : 能算是摸索期的第一步,Fermi 等人用中子轟擊鈾元素的實驗才算有走到正確的路 : 上。由他的研究出發,1938年德國學者Hann, Strassmann兩人才意外造成第一次鈾 : 原子核分裂。那也是現在公認的史上第一次核子分裂(fission)實驗,Walton 等人 : 的成就只被稱為nuclei smashing. : 日本的核子發展不久以前本版不是提到過嗎?廣島攻擊後他們原子研究的頭頭去報 : 告,一年之內做不做得出來?他回答不行。由此來看,日本試爆過原子彈這種事, : 應該跟大和號被祕密撈起來改造為宇宙戰艦差不多。 : 台大的老加速器2004- 05年重組,現在應該是設在舊物理館一樓,但是要團體預約 : 才能參觀。 : http://museum.phys.ntu.edu.tw/index.php :   如果說是摸到原子核的實驗﹐ 那麼1919年Rutherford就用He-4原子核(即α粒子)轟擊N-14原子核﹐ 產生了O-17原子核跟H-1原子核(即質子)。 次年﹐他預言了中子的存在。 1930年﹐德國的Bott、Becker用He-4轟擊Be、B﹐已經發現了中子流。 不過當時兩人名氣不大﹐而且當時學術權威存在不同看法。 直到1932年﹐英國的Chadwick重做這些實驗﹐才証實中子確實存在。 (很明顯﹐此時人工破壞原子核的實驗﹐已經絕對不止兩次了) 1934年﹐Fermi決定用中子來轟擊原子核﹐而不是跟以前一樣用He-4來轟擊。 這一年﹐他轟擊了很多﹐他發現﹐當用中子轟擊小元素時﹐小元素會變大。 比如說﹐7號元素N-14+中子﹐變8號元素O-15+電子。 因為自然界中是沒有超過92號U的元素的﹐ 所以Fermi以為他能夠用這種方法制造出來了超過U的新元素。 (事實上﹐Fermi是已經達成核裂變了) 不止Fermi﹐當時德國的Hahn、Strassman﹐ 還有法國的Joliot-Curie夫婦﹐都很快樂地去轟擊U﹐達成了核裂變﹐ 但是他們都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元素﹐ 他們都很快樂地轟擊下去﹐以為發現了93、94、95……號元素。 然後他們都花了幾年時間﹐想把這些元素提純﹐但一直提不到。 到了1938年﹐Joliot-Curie意外發現﹐轟擊後的殘余中有57號元素La﹐ 但他不知道La是怎麼來的。 消息傳到德國﹐Hahn、Strassman恍然大悟這應該是核分裂聲稱的﹐ 所以他們重新做了原先的實驗﹐並且証明發生了核分裂。 這一段物理史﹐就是因為所探索的都是前人不知道的﹐ 因此﹐第一次証明核分裂的實驗是1938年証明的﹐ 但是這個實驗﹐卻是1934年就做出來了。 同樣﹐第一次証明中子存在的實驗是1932年証明的﹐ 但是這個實驗﹐卻是1930年就做出來了。 所以﹐德國的Bott、Becker沒有因為1930而拿Nobel獎﹐ 而是Chadwick因為1932而拿。 同樣﹐Fermi沒有因為1934而拿﹐ 變成Hahn、Strassman因為1938而拿。 不過Fermi也不用失意﹐因為Hahn也錯失了一個重要機會。 Fermi關注在新元素上﹐使得核分裂在他眼下溜過而沒看到。 Hahn同樣關注在核分裂上﹐使得分裂後放出去那幾個中子被他忽略了。 Fermi立刻抓住了這點﹐所以得到了原子裂變自持鏈式反應﹐ 核彈的理論基礎就最終達成了。 日本的這個實驗﹐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因為他沒有自己的目標﹐即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能夠得到什麼。 無非是別人說蘋果切橫好看﹐他就跟著切﹐連換個蘋果或是換成香蕉芒果都不會。 因此靠這樣就想去跟美德蘇英等國競速核彈﹐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另外﹐日本沒有鈾礦﹐一直沒有。所以也沒有太多樣本實驗﹐ 沒有中子反射裝置﹐沒有中子減速劑﹐這樣就算別人送鈾礦給它﹐把核彈做出來﹐ 除了不分敵友輻射死一堆接觸過的人之外﹐多半是爆不起來的。 至於再往後﹐將U中的U-235提純的技術﹐提純所需要的能源(美國當時是耗全國 三分一的電力去支持)﹐都不是當時的日本所能解決的。 最後﹐就算給當時的日本做出核彈來了﹐它想扔哪﹖它能扔哪﹖ 大概隻能埋在海灘上等美軍上來踩地雷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85.58.185

03/26 21:47, , 1F
美軍:踩到[8]了 大核民族:A__A
03/26 21:47, 1F

03/26 21:53, , 2F
這篇好,核分裂原來是誤打誤撞,作成了自己卻不知道
03/26 21:53, 2F

03/26 21:58, , 3F
03/26 21:58, 3F

03/26 23:40, , 4F
03/26 23:40, 4F

03/27 00:25, , 5F
03/27 00:25, 5F

03/27 01:54, , 6F
XDDD 推一個
03/27 01:54, 6F

03/27 03:35, , 7F
核裂變=核分裂,鍊式反應=連鎖反應,自持式不知道我們
03/27 03:35, 7F

03/27 03:38, , 8F
是用甚麼翻譯,不過應該是指臨界反應的意思
03/27 03:38, 8F

03/27 03:50, , 9F
n + U-235 → La-147 + Ba-87 + 2n 這應該就是文中
03/27 03:50, 9F

03/27 03:51, , 10F
由U產生La的方程式
03/27 03:51, 10F

03/27 09:48, , 11F
03/27 09:48, 11F

03/27 12:28, , 12F
嗚嗚~為什麼看到好文就流淚了
03/27 12:28, 12F

03/27 17:29, , 13F
03/27 17:29, 13F

03/27 20:20, , 14F
看不懂qq
03/27 20:20, 14F

03/27 20:34, , 15F
自持就是self-sustaining啦。
03/27 20:34, 15F

03/28 14:58, , 16F
03/28 14:58, 16F

03/28 19:24, , 17F
我是說不知道self-sustaining台灣翻譯是甚麼,
03/28 19:24, 17F

03/28 19:28, , 18F
不過我猜可能是翻譯成自力維持,也就是增值因數K大於
03/28 19:28, 18F

03/28 19:29, , 19F
或等於1,此時達到臨界狀態。
03/28 19:29, 19F

03/28 20:01, , 20F
好文!
03/28 20:01, 20F

08/13 07:05, , 21F
08/13 07:05, 21F

09/16 03:15, , 22F
這篇好,核分裂原來是誤 https://daxiv.com
09/16 03:15, 22F

01/01 22:50, 5年前 , 23F
01/01 22:50, 23F
文章代碼(AID): #1DZUeSIU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7 篇):
文章代碼(AID): #1DZUeSIU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