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二戰時的日軍與美軍

看板Warfare作者 (我不知道)時間14年前 (2010/04/20 23:23),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14 (看更多)
※ 引述《bpf1980 (半瓶醋)》之銘言: : ※ 引述《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之銘言: : : 嚴格來說,"太平洋戰爭"跟"諾曼地大空降"一樣,都是從當事人的回憶為主, : : 以歷史考據為輔而製作的影集.既然是以當事人的回憶為主,當事人多為基 : : 層官兵,同時分屬兩個不同的兵種,太平洋與歐陸戰場也是兩種不同的戰場, : : 再加上導演的理念不同,自然切入點也不一樣. 研究歷史的人應該知道 史學研究的風氣轉變從六o年代起 研究對象從傳統的帝王將相轉移到平民百姓(由下往上看的歷史)後 優點是豐富史學的內涵 缺點則是容易失去主軸而流於泛泛之談 太片就是如此 太強調某一階層的人就會失去主軸 戰爭不外是高層基於政治經濟等因素的考量後擬定戰略 然後層層節制地交由下級單位進行戰術行動 犧牲最大的絕對是基層單位因為他們才是在第一線面對敵人的人 太片沒有描述太平洋戰爭的美軍戰略(連旁白帶一下都沒有,東一下跳到這個島西一下又 跳那個島) 更沒有高層擬定作戰時的想法或將領的謀略思維(沒辦法基層士兵誰會知道呢但是製作單 位可以補上去才是) 一直強調基層士官兵的辛苦與衝擊的結果 就會變成演到第五集了 還是沒有看出來到底有沒有人能打贏這場戰爭(我只知道有人在打仗但不知道在打什麼仗) 或是產生少數人打贏某場戰爭的假象(相聲這一夜誰來說相聲中李立群的名言:「好像大 陸就他們幾個弄丟似的」) : : "諾"的推出基本上是因為"搶救雷恩大兵"的成功,"搶"片的主題是宣揚傳統 : : 的美式英雄主義,只不過北美西部荒野換成了二戰的歐陸戰場,北美洲原住 : : 民或墨西哥土匪/軍隊換成了德軍,"搶"中的美軍本質上是換穿了二戰美軍 : : 制服的荒野大鏢客,唯一的差別只是他們要保護的小鎮被轉化成了一個人. : : 可是少數幾個人彷彿變成了扭轉戰爭潮流的關鍵,而且寧可付出一切來幫助 : : 他人的濃厚宗教情懷,這個就是非常個人主義色彩的傳統美國英雄主義了. : 說的真好~不過比較成荒野大鑣客~我建議改成豪勇七蛟龍 : 因為比較起來這部電影還真的就是七個人為了一個人而去拯救前線的故事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把搶片與西部片類比有點不倫不類 說搶片是傳統美國英雄主義的片子更是莫名其妙 如果以二戰名片鐵十字勳章來比我還比較能接受(因為導演是以西部片聞名的山姆畢京柏) 搶片中的主角是軍人而非牛仔 軍人有軍紀與軍令的規範 牛仔則是獨來獨往甚至於無視律法只重然諾但輕生命 搶片中的軍人是受命去找回一個人(虛構) 不是他們主動要去救這個人或保護某個地方 當然事後也得不到任何酬勞(這點就與豪勇七蛟龍不同) 即便是一開始的登陸戰也非他們主動參戰(就像前面說的這是國家的大戰略軍人只有服從 命令入伍或逃兵兩條路可選) 搶片一直在強調人在戰爭中的無奈 特別是軍人 片中遇到傘兵時眾人以嘻皮笑臉的態度尋找兵籍名牌時 有人會覺得他們是英雄嗎? 電影戰略大作戰可能比較能符合這樣的類比 搶片就算了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1.128

04/20 23:27, , 1F
李立群的那句台詞太經典
04/20 23:27, 1F

04/20 23:56, , 2F
這一夜的經典名言很多 像"你的歷史已經變成小說了"也是XD
04/20 23:56, 2F

04/21 01:22, , 3F
其實把搶片當作變調後的西部片看待會比較適合
04/21 01:22, 3F

04/21 23:34, , 4F
只看推文,我還以為我到相聲版了
04/21 23:34, 4F
文章代碼(AID): #1BpSRSeJ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pSRSeJ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