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乙未戰爭時胡嘉猷於楊梅的作戰

看板Warfare作者 (..)時間15年前 (2009/09/06 16:53), 編輯推噓4(4015)
留言19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恕刪..<(_ _)> 推文限制好久阿XD 主因是沒有經驗 日軍紀錄中 常常遇到這種修有胸牆 胸牆上的槍眼皆為倒八字 有閣樓制高點火力(被視為最大威脅) 主要道路被樹木封住 胸牆旁又種滿刺竹的據點 而且這種據點通常是好幾個聚在同一個村落 把一個據點的賊徒擊退 他們馬上會移動到另一個 (類似比較大規模的 還有大嵙坎街 黃家大宅等上百人防守的) 根據征台圖繪 日軍一開始使用的方法 是武士道萬萬歲 派出特兵工兵持手斧炸彈 衝去前線把大門胸牆刺竹砍破炸破 後方的人再一擁而上 我看過最成功的一次 是衝過胸牆 在屋舍牆壁炸開一個缺口 尖兵衝進去 然後....就沒記錄了XD 該據點還是沒拿下來 也有用野戰砲直接轟的 但紀錄相對很少 可能是地形的因素 而且也只是把房舍炸掉 抓不到俘虜 後來經驗充足了 就是先包圍 用工兵偷偷跑進去 把炸彈甩到屋頂上 讓屋子燒起來 屢屢得手 屋子裡的人非逃即俘 日軍近衛師團用後膛八連發銃 射殺逃出來的人非常輕鬆 所以被同一批人防守多據點的問題也解決了 基本上初期攻略的近衛師團算日軍中比較冷靜的 後來持單發銃參戰的第二師團 初戰茄苳腳還用 甲午戰爭熱血武士刀那套 結果一整個小隊被困在土牆牆腳下 不能進又不能退. 創下日軍紀錄 單一戰役最高傷亡 (有三個版本 最少傷亡42人 最多56人 陣亡都是14) 還好日軍有火力兵力優勢(1hr內增加兩中隊去打) 不然這個小隊40幾人很難不進靖國神社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61

09/06 17:11, , 1F
後膛10連發槍?甚麼步槍彈夾可以帶那麼多子彈的呢?
09/06 17:11, 1F
※ 編輯: darkdog0430 來自: 122.116.1.61 (09/06 17:13)

09/06 17:15, , 2F
是日清戰爭陸戰概史的記載 村田式連發銃 可十發入彈
09/06 17:15, 2F

09/06 17:18, , 3F
我找不到詳細資料 只有兩師團有配 其餘都單發小銃
09/06 17:18, 3F

09/06 17:24, , 4F
村田經芳設計唯一量產過的是22年式村田連発銃,可裝填8發
09/06 17:24, 4F

09/06 17:31, , 5F
這把步槍用的是散彈槍的唧筒式設計,子彈破壞力與槍身平衡
09/06 17:31, 5F

09/06 17:31, , 6F
10連發?Lee-Enfield喔?
09/06 17:31, 6F

09/06 17:33, , 7F
不受當時部隊喜愛,所以很快的就掰掰了
09/06 17:33, 7F

09/06 17:46, , 8F
喔喔~我看日文wiki了 那到底是10發還8發入彈阿XD
09/06 17:46, 8F

09/06 17:59, , 9F
應該是8發,我猜是那本書寫錯了
09/06 17:59, 9F

09/06 19:13, , 10F
日本是用管型彈艙而非使用橋夾 管型彈艙就是目前散彈槍
09/06 19:13, 10F

09/06 19:16, , 11F
雖然載彈量大但是從新裝彈慢+不能只用尖頭彈 現已少用
09/06 19:16, 11F

09/07 21:01, , 12F
喔喔~受教了 那就是八發拉,槍型資料都很清楚^^a
09/07 21:01, 12F
※ 編輯: darkdog0430 來自: 122.116.1.61 (09/09 18:37)

09/10 02:09, , 13F
管型彈艙的槍在南北戰爭後期出現很多,被視為威力強大的槍枝~
09/10 02:09, 13F

09/10 09:45, , 14F
題外話 甲午戰爭中 中國軍隊/民兵也有使用兩種管狀彈艙槍
09/10 09:45, 14F

09/10 09:50, , 15F
毛瑟1884步槍(毛瑟聯發槍)溫徹斯特步槍(雲士得12響)
09/10 09:50, 15F

08/13 06:30, , 16F
是日清戰爭陸戰概史的記 https://muxiv.com
08/13 06:30, 16F

09/16 02:41, , 17F
是日清戰爭陸戰概史的記 https://daxiv.com
09/16 02:41, 17F

11/08 16:51, , 18F
村田經芳設計唯一量產過 https://noxiv.com
11/08 16:51, 18F

01/01 22:29, 5年前 , 19F
毛瑟1884步槍(毛瑟 https://noxiv.com
01/01 22:29, 19F
文章代碼(AID): #1AetYPOe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etYPOe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