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第四篇第八章節錄

看板Warfare作者 (KVN)時間15年前 (2009/04/07 19:23), 編輯推噓5(5016)
留言21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NKN (99%是眼鏡與吐槽)》之銘言: : ※ 引述《NVK (KVN)》之銘言: : : 再重複一遍,克氏於此章的觀點為: : : 防禦者在舊時代能避戰,是因為進攻者客觀事實上無法與他交戰. : ^^^^^^^^^^^^^^^^^^^^^^^^^^^^^^^^^^^^^^^^^^^^^^^^^^^^^^^^ : : 防禦者在當代要避戰,亦可. 就是得放棄陣地. : : 這些論述皆不存在進攻者是否恐懼的意涵. 進攻者是否恐懼,那是 : : 別篇所交待的事,並未與此章想表達之意產生矛盾. : : 一個自認整本看完的人,便更不應該把兩種觀點混為一塊來談. : 最主要就是要反駁這幾句話啦 : 我前面說了一大堆 : 就是要說明 : 防禦者在能避戰的說法 : 在老克看來是錯誤的 : 並不是舊時代成立 : 而到了新時代就不成立 : 而是都不成立 你都說身邊有書了,還可以這樣講話. 我真的服了 ~ 我感覺說再多都沒有意義,直接節錄原文吧. 覺得我節錄點不妥的, 可以自己整章,甚至整本書都轉貼過來,我們來看看到底成不成立,矛不矛盾. (以下節錄自貓頭鷹出版社之<戰爭論>(上)p203-204,第四篇第八章中間) -------------------------------------------------------------------------- 古代各民族是在沒有任何障礙的開闊戰場上進行戰鬥的,這是一切部署的根據, 因此當時的全部軍事藝術都表現在軍隊的部屬和編組上,也就是表現在戰鬥隊形上. 那時,軍隊通常都駐紮在營寨裡,因此營寨中的陣地被看作是難以侵犯的,只有當 敵人離開營寨,像進入比武場一樣,來到開闊的地方,才可能進行會戰. 如果有人說,漢尼拔白白地向法比烏斯挑了戰,那麼,對法比烏斯來說,這句話 無非是表明這一會戰不在他的計畫之內,這句話本身不能證明漢尼拔在物質 方面或精神方面佔有優勢;但是對漢尼拔來說,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因為它表明 漢尼拔是真正想進行會戰的. 常備軍出現初期進行的大規模戰鬥和會戰的情況與古代戰爭相似. 一支龐大的 軍隊必須編成戰鬥隊形才能投入戰鬥,才能在戰鬥中指揮它. 這樣的軍隊是一個 龐大,笨拙的整體,總是要在平原地上才能作戰,在複雜隱蔽的地帶,或者在山地裡, 就既不適於進攻也不適於防禦了. 因此,防禦者從這裡找到了一種避免會戰的手段. 這樣的情況雖然逐漸減少,但卻保持到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 到了七年戰爭初期, 才開始在難以通行的地形上進攻,而且逐漸普遍起來. 到了現代,對那些想利用地形 的人來說,地形雖然還可以增強其力量,但已經不再像魔法那樣可以束博戰爭的自然 力量了. 30年來,戰爭發展的更不受地形束博了,對於真正想透過戰鬥決定勝負的人來說, 沒有什麼可以阻礙他找到敵人和進攻敵人. 如果他不這麼做,就不能認為他是想 進行戰鬥的. 因此,向敵人挑戰而敵人沒有應戰這種說法,在今天無非是表明他 認為戰鬥的時機不十分有利. 這就等於承認這種說法不恰當,證明他只不過是 想藉此掩飾一下而已. 當然,即使在今天,雖然防禦者已經不可能拒絕戰鬥了,但是,他只要放棄陣地從而 放棄防守陣地的任務,仍然可以避免戰鬥. 這樣,進攻者取得的成果就是半個勝利 , 只能承認他暫時佔了優勢. -------------------------------(節錄完)----------------------------------- 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先這樣吧. 堅持克氏從未認為避戰之說成立的, 我不知道這四段能不能給你一點啟發. (這是焦點1) 而認為本章說法與第八篇有出入者, 我也期待能提出證據. (這是焦點2) 但是在依樣畫葫蘆前,請先想想. 你是否真的把握了克氏在此章想表達的事實. 你真的認為上面引述之第三段談到的進攻者能打卻不打的掩飾心態,屬於克氏 在這章想表達關於避戰之說的內涵嗎? 還是他只是想表達進攻與防禦,隨著時間推移,客觀因素改變而跟著改變的處境呢. 究竟以克氏這章的內容,避戰可能性是由於客觀因素配合得以實現,還是主觀上 進攻者恐懼才發生? (這是焦點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5.19 ※ 編輯: NVK 來自: 59.112.5.19 (04/07 19:51)

04/07 19:58, , 1F
我開始覺得用老克的整本書辯駁其中一段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04/07 19:58, 1F

04/07 19:59, , 2F
愚蠢的我只能再次強調這是一種意涵 現實與想像中的戰爭不同
04/07 19:59, 2F

04/07 20:00, , 3F
時代條件使得現實戰爭更容易趨近於想像中中的戰爭而已
04/07 20:00, 3F

04/07 20:25, , 4F
來,既然看了請先回答我. 避戰之說是不是客觀條件改變而改變?
04/07 20:25, 4F

04/07 20:25, , 5F
再回答我,到底克氏認不認為避戰之說成立過. 別逃避,謝謝.
04/07 20:25, 5F

04/07 20:29, , 6F
拜託 他還提到漢尼拔都可以想打就打 那只是他在自打嘴巴
04/07 20:29, 6F

04/07 20:30, , 7F
沒有成立過 他這樣寫跟漢尼拔就矛盾了
04/07 20:30, 7F

04/07 20:31, , 8F
就在第一段跟第二段的中間 漢尼拔咧?
04/07 20:31, 8F

04/07 20:41, , 9F
你最好是有看到"他還提到漢尼拔都可以想打就打"這段話.
04/07 20:41, 9F

04/07 20:42, , 10F
你要不要把那段漢尼拔的節錄出來,自己看看?
04/07 20:42, 10F

04/07 20:46, , 11F
不 我累了 而且我向來討厭打原文
04/07 20:46, 11F

04/07 20:48, , 12F
反正漢尼拔對法比烏斯白白挑戰對他來說正確
04/07 20:48, 12F
補完了. 請告訴我多了這一段,是不是有了能衝擊到我這篇結語的新結論? 我真的覺得你這人很怪,自己最初討論克氏的時候你才引了兩句話. 現在看到人引了4段文章,還能挑剔. 挑剔我沒抄完的那段,還未必是有意義的. 挑別人毛病前,是不是該看看自己? 最後,克氏哪裡說漢尼拔當時,想打哪就打哪了. 請回答我,謝謝. ※ 編輯: NVK 來自: 59.112.5.19 (04/07 21:01)

04/07 21:05, , 13F
我還記得我婊過自己 說明亂引一小段的後果
04/07 21:05, 13F

04/07 21:05, , 14F
現在我還可以再婊自己一次 當初幹嘛亂引一小段
04/07 21:05, 14F

04/07 21:06, , 15F
恩. 那還是請你回答我. 克氏有沒有說漢尼拔想打哪 就打哪?
04/07 21:06, 15F

04/07 21:11, , 16F
我說的是"想打就打"吧
04/07 21:11, 16F

04/07 21:12, , 17F
他確實說了漢尼拔想進行會戰 所以挑戰
04/07 21:12, 17F
我剛剛稍微去查了一下漢尼拔vs法比烏斯的歷史. 大部分的資料顯示,法比烏斯是位決定用拖延戰略對抗漢尼拔的 羅馬執政官. 在戰史上他與漢尼拔並未發生過大規模的戰鬥. 而法比烏斯本身所持的態度就是避免會戰. 但由於他的延宕戰略 並非受到羅馬人多數贊同. 之後當他任期屆滿,下一任的兩位執政官, 法羅與包路斯,便與漢尼拔打了場著名的坎尼會戰. 克氏當然知道這些歷史,現在我們再回到關於漢尼拔與法比烏斯的那一段. 文章中雖然提到了漢尼拔對法比烏斯進行挑戰,但文中並沒有提到漢尼拔 成功逼使法比烏斯與他決戰.(畢竟事實上也沒有) 那麼從這段我們僅能 看出克氏認為進攻者具有向防禦者挑戰的權力,企圖,與努力. 但到底對方要不要跟你打,那則是另一回事. 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防禦者可透過地形與營寨因素加以避戰. (請參閱其餘四段) 如果漢尼拔面對不想與之決戰的法比烏斯還能夠迫敵決戰而勝, 那麼克氏引用此兩人為例子,就會很明顯發生與其餘四段衝突之處. 也因此才能說克氏在自打嘴巴吧? 但史實上並非如此. 以上大概是我對法比烏斯那段所能找出的解釋了. 所以,就這五段內容. 請告訴我,克氏哪裡自打嘴巴? ※ 編輯: NVK 來自: 59.112.5.19 (04/07 23:21)

04/07 23:51, , 18F
...推文看起來很痛苦= =
04/07 23:51, 18F

04/08 12:42, , 19F
ID很像推一個
04/08 12:42, 19F

11/08 16:22, , 20F
再回答我,到底克氏認不 https://daxiv.com
11/08 16:22, 20F

01/01 22:23, 5年前 , 21F
時代條件使得現實戰爭更 https://muxiv.com
01/01 22:23, 21F
文章代碼(AID): #19spV4ZB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