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淮軍(zz, by napolen @SMTH)

看板Warfare作者 (lvye)時間17年前 (2007/04/28 09:32),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 (看更多)
發信人: napolen (風﹕第一次知道什麼叫痛), 信區: History 標 題: 談淮軍 發信站: BBS 水木清華站 (Mon Nov 6 17:49:21 2000) napolen 讀過羅爾綱先生的"淮軍志"頗有感觸﹐早有寫一寫淮軍的想法﹐唯 一直沒有時間﹐才拖到了現在。目前幾件俗事已了﹐就結合羅先生 的史料和我自己的一些看法談談淮軍--這支在中國近代史上曾風雲 一時的軍隊。 淮軍營制 眾所周知,淮軍發源於湘軍﹐因此創建之初淮軍也基本上承襲了湘軍 的營制。與湘軍一樣﹐淮軍編制的基本單位是營,其具體編制為﹕ 步隊﹕每營505人(含營官),設營官一名。分4哨,每哨108人﹐設哨官 一名﹐哨長一名﹐每哨分8隊﹐每隊12-14人。加上營官的親兵﹐全營 共有38隊﹐劈山炮2隊﹐抬槍8隊﹐小槍9隊﹐刀矛19隊。此外又有長 夫180名。 馬隊﹕每營511人(含營官)﹐設營官1名﹐幫辦1名。分5哨﹐每哨102人﹐ 設正哨官1名﹐副哨官1名﹐馬勇50名﹐散勇5棚﹐每棚10名。此外又有伙 夫長夫共81人。全營有馬276匹。 從同治二年(1863)開始﹐淮軍改裝洋槍﹐劈山炮隊改為開花炮隊﹐ 人數有所增加﹐步隊每營加長夫大約700-800人不等。 營﹐是淮軍最大的固定編制。營官以上即為統領﹐每個統領轄軍少則 數營﹐多則十數營以至數十營不等﹐無定規﹐全視該統領地位﹐實力 而定。 從淮軍的營制我們可以看出﹐盡管裝備了近代火器﹐采取了西式訓練 方法﹐但淮軍的基本組織結構仍然沒有跳出舊式勇營的窠臼。與同時 代西方的編制比較一下﹐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編制在近代戰爭條件下的 不利之處。 (以下主要分析步隊) 首先﹐在基層組織方面﹐缺乏排一級編制﹐基層指揮員嚴重不足。 淮軍中﹐營即相當於現代的營﹐哨相當於連﹐隊(棚)相當於班。這 些都可以在淮軍和現代軍隊之間找到一一對應﹐但是﹐我們會驚訝的 發現﹐現代軍隊中最重要的基本戰術單位﹐也是培養基層指揮員最重 要的崗位──排﹐在淮軍中卻找不到。哨下面直接就是隊了。 此外﹐淮軍中也沒有營部的概念﹐一個營官竟然沒有任何輔助他的指 揮員﹐連個副營官也沒有﹗更不要提參謀長什麼的了。這種情況直接 導致了淮軍的基層指揮員嚴重不足。一個700-800人的營﹐隻有9名軍 官﹐不到現代軍隊的一半。 這種編制﹐無疑是冷兵器時代的產物。冷兵器時代﹐遠射火力稀疏﹐主 要靠步兵的白刃沖擊﹐因此隻有密集隊形才能保証足夠的突擊力量。而 這在當時的火力條件下也是許可的。 隨著火器的出現和其威力的逐漸增加﹐密集的隊形既不利於發 揮己方的火力﹐同時又成了敵人的絕好靶子﹐慢慢走向衰亡。 步兵的隊行一步步趨向分散化。 但我們同時也要認識到﹐與許多人想當然的想法相反﹐分散 雖然是大的趨勢﹐但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尤其是在 火器性能尚不十分完善的情況下﹐過於前衛反而會出問題。 18世紀末﹐歐洲的火器應該說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各主要國 家均基本上實現了火器的普及化和制式化。其發達程度遠遠超 過中國古代任何一個時期。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俄國 蘇沃洛夫大元帥仍然提出了“子彈是笨蛋﹐刺刀才是好漢”的 口號。這個口號的提出﹐並不是蘇沃洛夫對武器裝備進步的反 動﹐恰恰相反﹐這正是由於他對當時射程僅有60-70米﹐裝填 手續極其煩瑣(俄軍火槍兵的標準裝填程序據說有十余步之多) ﹐射速極慢的火槍認識極為透徹的緣故。因此﹐俄軍並沒有照搬 普魯士人的線式戰術﹐而是采取了隊形相對密集﹐利於白刃戰的 縱隊隊形。 實踐証明﹐蘇沃洛夫的這一論斷是符合實際情況的。18世紀後 半葉到19世紀初﹐俄軍猛烈的白刃突擊一度曾打遍天下無敵手。 土耳其被大大削弱﹐波蘭被瓜分﹐普魯士更幾乎亡國。到拿破 侖戰爭時期﹐俄軍成為了唯一一支能與法國陸軍一決勝負的軍隊。 但是﹐歷史是在不斷前進中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蘇沃洛夫的 論斷開始過時了。但守舊無能的沙俄將領拋棄了蘇沃洛夫“制 勝的科學”的活的精神﹐而隻記住了一些教條。他們仍然機械 的堅持著密集的縱隊隊形﹐而絲毫不考慮物質條件的變化。在 1853-1856年的克裡米亞戰爭中﹐事情發生了逆轉。在使用新式 火器﹐采取利於發揮火力的寬橫隊隊形的英法聯軍面前﹐俄軍 的縱隊往往還沒有沖到敵人面前就遭到了重大損失﹐最終一敗 塗地。 中國也有著與歐洲類似的情況。雖然中國是火藥的故鄉﹐從唐末就開始使用火藥和火器 ﹐但其威力始終有限﹐沒有能夠達到取代冷兵器的程度。 事實上﹐直到太平天國戰爭時期﹐交戰雙方除了極少數的"洋槍隊"之外,使用火器的質量 與規模都遠遠不及18世紀末的俄國。“子彈是笨蛋﹐刺刀才是好漢”的論斷對於這一時 期的軍事鬥爭無疑是適用的。 因此﹐曾國藩在組建湘軍的時候借鑒得是數百年前戚繼光的營制﹐采取以冷兵器白刃戰 為主﹐火器為補充的戰術。依然保持著密集的隊形﹐一個哨的正面和縱深都不大﹐在這 樣的隊形下也不需要士兵和下級軍官發揮多大的積極主動性﹐有一兩個軍官足以應付了 ﹐又何必在哨下面又去分什麼排呢﹖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假如是馬其頓方陣的話﹐大 概幾百人﹐甚至幾千人有一個軍官就夠用了吧。 淮軍源起於湘軍﹐因此組建的時候也就承襲了湘軍的營制與戰術。應該說在與太平軍和 捻軍的作戰中﹐這樣的戰術也就夠了。但是﹐在中國以外的世界﹐事情已經發生了天翻 地覆的變化。 蘇沃洛夫的俄國處在世界火器發展的前沿﹐俄軍火器的水平基本上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 平。因此他對於火器的論斷在60-70年之內都是有效的。而曾國藩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了 ﹐就在他組建湘軍的同時﹐從國際范圍內來看其編制和戰術就已經過時了。 當清軍遭遇到外國軍隊的時候﹐這個問題就立刻凸現出來。李鴻章對這個問題的處理是 改用洋槍洋操﹐他卻沒有看到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戰術與編制的關系。 其結果是﹐在甲午戰爭中﹐淮軍要麼就是“簇前數十人﹐擁擠一處﹐易中敵彈”﹐要麼 就是拉開了戰鬥隊形之後士兵沒有軍官的指揮﹐戰鬥意志﹐主動性都上不來﹐小部隊的 運用無從談起“遇敵即敗﹐敗即逃” 淮軍營制的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則在於其上層組織。大家都熟知西方各國的基本戰略單位是 師﹐更大的編制如軍﹐集團軍﹐方面軍則是在動員之後由各師組成。然而﹐淮軍中有固定 編制最大的單位僅僅是營﹗與西方相差極其懸殊。 淮軍沒有更大的編制﹐作戰是一般由各個統領指揮數量不等的營參戰。各統領之間是平等 的關系﹐互不統屬。而這些營一般都是由統領親自募集﹐訓練的。與統領本人有著密不可 分的關系﹐不是統領或者由統領指定的親信﹐部隊就往往拒絕服從命令﹐甚至鼓噪嘩變。 由此這些部隊就又有了 “銘軍”(劉銘傳)“樹軍”(張樹聲﹐張樹珊)“盛軍”(周盛波﹐周盛傳)“鼎軍” (潘鼎新)等名目。(又稱“銘字營”“樹字營”等等)這已經頗有些“兵為將有”的味 道了﹐也可以說是數十年後中國無數軍閥的先聲。 這就帶來了兩大問題。 首先﹐難以進行大兵團作戰.一遇到大規模的戰事,出兵動輒數萬,達數十以至上百個營。 如此龐大的兵力決不是某一個統領可以出動得了的。必須出動數軍聯合作戰﹐而此時奉命 節制諸軍的統領卻無法指揮他部,就成了群龍無首的局面。 除了李鴻章﹐幾乎再找不出哪個能被淮軍各部普遍接受的指揮官。即使是號稱淮軍第一名 將的劉銘傳"亦隻自統所募銘軍﹐並未兼轄別隊",其他的將領就更不用提了。 與太平軍和捻軍作戰時﹐由於李鴻章常常親自指揮作戰﹐這個問題並沒有顯得很嚴重。但 是﹐當李鴻章位高權重﹐必須留居中央統領全局﹐而不能親臨督戰的時候,問題就大了。 甲午戰爭時﹐淮軍統領直隸提督葉志超奉旨總統朝鮮前敵諸軍。他很清楚其他各軍不會聽 自己的﹐於是再三請求讓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一個毫無軍事經驗的外交官接替自己。這 倒並不是葉志超一定要討好李鴻章﹐而是他看到李經方身為李鴻章之子﹐或者能夠使諸將 服從其命﹐作為總統當 尤勝於己。李鴻章最終還是沒有同意他的請求﹐葉志超隻得勉強從命。結果在平壤之戰中 ﹐諸將皆不遵調度﹐平壤清軍總共雖有35營之多﹐但葉志超所能指揮得動的隻有本部6營 而已。再加上葉志超又不是一個稱職的將領﹐如此作戰﹐焉得不敗﹖ 接替葉志超總統諸軍的宋慶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甚至要更加嚴重﹐因為他本是毅軍統領 ﹐屬於湘軍一支﹐連淮軍嫡系都不是﹐諸將自然更加不服調遣。最終導致自平壤潰後﹐九 連城之戰﹐鳳凰城之戰﹐大連灣之戰﹐旅順之戰﹐威海之戰淮軍戰無不潰﹐一敗千裡。 -- 另一個問題則是關於高級指揮員的培養。 淮軍各統領轄軍不等﹐如以一般情況的8,9個營計﹐則相當於師的編制。如 果是較大的軍又或者是如葉志超那樣總統諸軍﹐則指揮的部隊可達20-30個 營甚至更多﹐就相當於軍的編制。 從營到師﹐軍這樣大的差距﹐中間竟然沒有一個銜接的層次。就導致各軍 的統領隻能從營官中選拔。 眾所周知,作為分隊的營和作為兵團的師軍﹐對於其指揮員的要求是大為不 同的.一個營官隻需要在很狹小的戰術范圍內考慮問題﹐其職權內的軍事活動 常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大概隻要下一個決心就可以了。而統領卻是需 要統籌全局的大將﹐必須擁有控制整個戰局﹐指揮大兵團作戰的才能。 作為聯系這兩者橋樑的部隊一級的組織--團﹐在現代軍隊中是培養高級指揮 員所不可缺少的環節。以蘇俄為例﹐著名的軍事統帥幾乎都有長時間擔任團 長的經歷﹐蘇沃洛夫大元帥先後擔任阿斯特拉罕團和蘇茲達爾團團長達7年﹐ 其間寫出了著名的"蘇茲達爾團條令",奠定了他以後軍事思想的基礎﹐而華西 列夫斯基元帥擔任團長時間更長達十幾年之久。可見﹐蘇聯的軍事學術將營 及其以下編制稱為分隊,師及其以上編制稱為兵團﹐而將團獨立出來稱為部隊 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然而﹐遺憾的是﹐淮軍中根本就沒有團這個概念﹗ 其結果是﹐淮軍中不少將領在擔任營官時還曾經建立功績的﹐一提升為統領 立刻就顯得不稱職了﹐一遇大敵﹐往往一敗塗地。 淮軍初建時主要將領另有來源﹐而且多經戰陣歷練,這個問題還不大。等到後 期﹐老一代將領先後退下,一群當初的營官接替了他們的職位,素質就大為下降。 尤其是所謂"同治中興"時期﹐國家沒有大的戰事﹐營官們也不經戰陣﹐往往是 論資排輩式的選取統領﹐質量就尤其的差了. 甲午戰爭時﹐淮軍的主要統領如葉志超﹐衛汝貴﹐劉盛休等人都是這樣選出 來的.而事實証明﹐他們都不具備擔任高級指揮員的能力。整個戰爭中﹐淮軍 諸統領﹐除了聶士成一人之外﹐大都表現得十分庸懦無能﹐這與淮軍的制度 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 淮軍之所以會采用這樣的統領制﹐是有他的原因的。 首先﹐這是舊式勇營的痕跡。 清代前期﹐尤其是康熙中期以後﹐國家很少發生大的戰亂﹐作為國家主要軍事力量的綠 營﹐其主要職能已經變成維持治安﹐充當雜役﹐偶爾鎮壓一下農民起義或者少數民族的 暴動。根本就用不著大兵團作戰,因此采用了鎮戍制﹐兵力極為分散.於是﹐我們就常常 可以看到一旦發生戰爭,清朝就得從全國調兵﹐而每個省所調兵力往往僅有數百或千余人 。這就造成了在清軍中﹐根本就沒有大編制的傳統和經驗。 鴉片戰爭以後,尤其是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戰爭的規模較以前有了擴大。雙方交戰兵力 常常可達數萬以至數十萬﹐但是﹐紙面上的數字並不能代表真實的情況。以太平軍為例 ,雖然人數動輒數十萬﹐但其中絕大多數是隨從的饑民﹐屬於烏合之眾﹐真正的精銳並不 多。史家一般認為陳玉成兵團的戰鬥力較李秀成兵團為強﹐但陳玉成兵團真正的戰鬥力 也就僅僅是在於其幾千﹐至多是萬余"老兄弟"而已。在曾國藩等人的領導下﹐湘淮軍采 取的是精兵戰略.由於對手的精銳數量並不多﹐因此湘淮軍也就不需要太多的部隊. 像著名的“三河大捷”,其實長驅直入太平天國腹地的湘軍李續賓部隻有13個不滿員的營 ﹐5000余人。偶爾幾場大的主力會戰﹐如安慶會戰﹐天京會戰,湘軍投入的兵力達到了數 萬﹐但這不過是很少的例子﹐同一時間﹐最多有一兩個戰略方向有這樣大的兵團。湘軍 的領袖完全可以親臨督戰,用不著擔心會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最激烈的戰爭時期尚且如 此﹐此後的“和平時期”中﹐淮軍的主要功能又恢復到了原來綠營的維持治安﹐其情況 更可想而知。 因此﹐從傳統和自己的經歷上﹐淮軍就沒有感到過有建立較大規模編制的必要﹐而李鴻 章也沒有能夠預見到將來可能面臨的新的情況﹐於是就以過去的經驗為滿足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則在於淮軍的征兵制度﹐用個現代的詞匯來說就是國防動 員體制。 組建大的兵團﹐並使這些部隊真正的成為國家的軍隊﹐能夠在需要的時候任 意調遣﹐組合成更大的建制﹐而不至於成為私人的部曲﹐很重要的前提就 是要有良好而統一的國防動員體制以及相應的供給體制。 而淮軍組建之時﹐正值戰亂之秋﹐成軍的地點又是清軍﹐太平軍﹐捻軍和 地方豪強爭奪拉鋸之處,完整的國防動員體制早已盪然無存。國家不能統一 的給提供兵員﹐李鴻章與曾國藩也做不到。同治元年(1862)﹐淮軍建軍之初 ,李鴻章招募的淮勇加上曾國藩調撥的湘軍再加上2營楚勇﹐拼拼湊湊隻有 6500人。僅僅兩年之後,同治三年(1864),淮軍就發展到一百余營,7萬多人。這 增加的部隊是從哪裡來的?就隻能靠各個統領自己去招募。 自己招募﹐自己訓練﹐自己裝備﹐自己指揮﹐許多時候由於國家財政無法支 持還要靠統領自己去籌募軍餉。再加上當時舉國上下一片混亂﹐在人們心中 國家的概念若有若無,在許多人看來﹐當兵是為了“吃糧”,誰招募了自己﹐給自 己發軍餉,就聽誰的。這種情況下建立的軍隊﹐很自然的隻會服從自己統領的 指揮。就如唐末的藩鎮一樣。 戰爭時期淮軍采取這樣的征兵制度﹐應該說是由時局所迫,無可厚非。但是﹐ 進入到和平時期,淮軍仍然沿用這種制度﹐而無視其重大的負面影響﹐應該 說﹐對於這一點﹐李鴻章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1.227.66

04/28 15:39, , 1F
感謝說明 謝謝
04/28 15:39, 1F

04/28 18:01, , 2F
推一下
04/28 18:01, 2F

04/28 18:56, , 3F
04/28 18:56, 3F

04/30 16:23, , 4F
04/30 16:23, 4F
文章代碼(AID): #16CgGQZv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CgGQZv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