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東北初期戰局和13A 52A N1A N6A

看板Warfare作者 (本槍價值參仟伍佰元整...)時間17年前 (2007/03/30 20:45),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這幾天PTT一直不穩定,結果連續三天文章打到一半都斷線,好幾天前想寫的東西 這次總算寫出來了.. ※ 引述《tomasvon (lvye)》之銘言: : 標題: Re: 東北初期戰局和13A 52A N1A N6A : 時間: Wed Mar 28 10:44:12 2007 : : ※ 引述《richdiet (殘損掌)》之銘言: : : 18日114團突破東北防線,88團突破城南防線, : : 我對''新一軍突破正面防線''很保留,因為17日拿下五頂山制高點時確實可說是突破 : : 防線,拿下重要的據點(因為後來林還派人組織幾次反擊,但都失敗,這說明了當時林還 : : 沒決定要撤,是真的打不過才失五頂山) : : 但是十八日的''突破''就很難說是因為新一軍的正面壓力突破防線還是N6A威脅左翼 : : 造成共軍決定撤兵 : : N1A 50D 5月15日拿下258高地﹐5月16日進攻331.5高地﹐ : 七次沖鋒都被共軍擊退﹐5月17日中路50D和右翼N6A同時 : 包圍四平東北群山之首的塔子山﹐5月18日四平全線激戰。 : : 至於是中路N1A還是右路N6A決定了四平戰局﹐看林彪的原話﹕ : : 5.17日﹕“估計…明天…廖耀湘必定要以全力攻塔子山﹐ : 塔子山如果失守﹐敵人就可以從我側後迂回﹐封閉四平 : 守城我軍的退路﹐那是我們就完全處於被動﹐而且有被殲 : 之危險。”…“三縱的防線被新6軍迅速突破﹐影響保衛戰 : 的全局﹐這是最大的教訓。” : : 誰的作用最大﹐有什麼難說的? 從這句話跟其他敘述的脈絡來看,你應該有參考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合編的 《遼瀋決戰》這本書。如果你看過的話,別忘了該書197頁黃克誠承認4月底5月初就建議 林彪從四平撤退,次一頁還有他在5月12日給中共中央的電報,這封電報裡面,黃克誠 自承:「經過幾次大戰鬥,戰鬥部隊的人員消耗已達一半,連、排、班幹部消耗則達一 半以上。目前雖能補充一部份新兵,但戰鬥力已減弱。頑第九十三軍到達(註),如搬上 大量砲兵及部分坦克用上來,四平堅守有極大困難。四平不守,長春亦難確保...如長期 打下去,則四平、長春故會丟掉,主力亦將消耗到精疲力竭,不能繼續戰鬥...我意即讓 出長春,以求得一時的停戰,也是好的,以爭取時間,休整主力。」我再強調一次,這封 電報發出的時間是5月12日,廖耀湘的N6C到5月14日才正式對四平發動攻擊。這代表,早 在N6C投入四平戰區之前,4月到5月中這近1個月的時間裡,N1C就已經給四平的共軍部隊 極大打擊,甚至逼迫部分共軍將領認真考慮撤退的可能。所以,你說的N6C在四平戰役中 的作用比N1C大,只能說你僅看到了一點,而未看到全面,你繼續往下看,就可以知道為 何我要這樣說。 註:93C並不是四平戰役期間國軍作戰序列中的主要單位,顯見黃克誠此時早已慌了手腳, 竟把N6C當成93C。不然就是中共黨史會編輯完全不瞭解戰役經過,校對時連作戰序列也 不查一下,若是後者的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戰史內容的可靠性比我想像得還差。 : : 孫立人四平之戰是狗運亨通﹐前期最苦的正面進攻都是鄭 : 洞國在代他領著N1A打﹐他回N1A前些日子﹐N6A和71A從兩 : 側開始行動﹐逼得共軍延伸防御面﹐攤薄中央防御兵力﹐ ^^^^^^^^^^^^^^^^^^^ 分散中央防禦兵力?你為什麼沒有看到4月底5月初林彪為了遵照老毛堅守四平的指示,把 3縱隊調至四平增援當地守軍的事實,還有解7師、新4軍3師等部隊稍早之前陸續投入四平 防禦線的事情你也不注意。四平附近的共軍兵力可是集中了14個師、旅級單位,10萬人的 兵力,相對之下國軍在戰役初期階段可是只有N1C的3個師,加上71C不足額的2個師發動攻 擊,其中後者還是在國軍戰線左翼,正面攻擊的硬仗大多是由N1C所承擔。所以,隨著共軍 部隊和N1C激戰,以致兵力逐漸消耗之下,當N6C意圖從四平東側迂迴時,沒有足夠預備隊 的共軍當然只好分散兵力,將3縱派去抵擋N6C,可是偏偏N6C的機械化部隊快速突破又出乎 他們的意料之外,結果就是被一台3/4中車或小吉普拖著一門37mm戰防砲追著跑... : 繞是這樣﹐最後林彪還是把廖耀湘和N6A的右翼突破看成 : 是對自己的最大威脅。 另一方面,我們從杜聿明的分析來看,四平和本溪兩地的共軍數量都有10萬人左右,但是 相較之下,四平地區的共軍裝備與戰力均較本溪當面的共軍為強。所以杜聿明是打算以N6C 及52C為主力,攻佔本溪之後再從由側翼以向心集中的方式攻擊四平。此一作戰的成功關鍵 之一就是4月底共軍3縱從本溪調回四平,以致後來本溪方面兵力不足,為國軍所突破。針 對這一點,近年中國的戰史中也承認:「新6軍一舉突破3縱的阻擊...導致民主聯軍全線動 搖。林彪用3縱可以說是兩處不得力,而杜聿明用新6軍卻是南北都在刀刃上,雙方得失顯 而易見」。(王穎碩,《蔣介石敗走黑土地》。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頁102。) 但更重要的是,3縱的北調,以及N6C在右翼的進擊,相當程度上是N1C在正面吸引大量共 軍部隊的結果所導致。總之,爭執N1C或N6C誰先迫使共軍撤出四平只是在系枝末微上打轉 ,先是N1C以一個月時間消耗共軍主力,再加上N6C的側翼迂迴,塔子山被攻佔只是壓垮林 禿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囉,走筆至此,各位應該都看得出來,林彪的主力部隊都被N1C給吸引在四平正面了 。只要N6C一突破塔子山一線,四平周遭的東北民主聯軍就等著被包餃子啦... : : ,有些書甚至還說是杜跟孫早有過節,杜才下此命令。 : : 。還說這命令會讓新一軍兵力分散、兵疲師老,有被一一擊破的危險 的確杜聿明與孫立人不和的事早有所聞,但四平戰役後對孫立人來說,他的戰略目標是渡 過松花江進入哈爾濱,當然不願意自己跳進共軍圍魏救趙的坑。不過,如果你一定要繞著 杜孫不和話題打轉的話,隨您的便... : 杜的確偏袒廖﹐但孫也不是什麼好鳥﹐5月18日攻克四平後﹐ : 杜下令全面追擊﹐N6A和71A次日就出發了﹐孫立人覺得廖 : 搶他功勞超不爽在那裡怠工﹐杜為了兩翼過於突出急得兩腳 : 跳﹐還好這時共軍王繼芳投敵﹐國軍大喜過望放手追擊~~ : : : 鞍山海城戰役發起時是5月25日,但是在24日新一軍三個師的位置分別是 : : N38D 出長春向北前進 : : N30D 懷德 : : N50D 長春 : : 光是從長春到遼陽就有349公里,,很難說孫的顧慮是錯的 : : 東北有個東西叫全國最密的火車網……如果不是孫向老蔣 : 撒嬌成功拖了三天才出動﹐N1A隻要先沖一個師過去﹐不致 : 讓184師覺得老蔣是在借刀殺人﹐鞍海戰役和整個南滿局勢 : 就完全不一樣了。 : 共方比宏觀的記載裡﹐那陣子最頭痛的是追擊最兇的N6A﹐ : 集中精力打的是263團﹐沒人拿陶賴昭車站那個連當回事~~ : : : 證明當時共軍確實對當面的N50D沒有抵抗能力, : : 種種情況都使我覺得當時林最大的威脅是新一軍 : : 林彪自己親口說N6A讓他最頭大﹐你要覺得你比林彪還清楚 : 共軍的最大威脅所在我也沒意見就是啦~~ : : : : 孫在四平之戰後,一路追著林彪的部隊,攻擊公主嶺,使共軍原先設下的防線 : : 被突破,就可以看出新一軍的實力了 : : 共軍在公主嶺沒有部署"防線"﹐最多隻有少量牽制阻擊部隊~~ : 5月19日就決策放棄整個長春以南了。 : : : → SIG552:間倉促來不及佈防,顯見N1C在當時給共軍壓力的程度。而且以 03/28 02:14 : : → SIG552:從四平到長春約130km左右,新1軍一路上都未面對共軍有組織ꨠ 03/28 02:17 : : → SIG552:的大規模反擊,甚至5/23收復長春之後,N1C還繼續向北追擊 03/28 02:26 : : → SIG552:顯示N1C在四平戰役後給予共軍的打擊確實不小。 03/28 02:28 : : 你這個共軍打算守公主嶺的資料哪來的? 5月19日林、羅、 : 彭就決策放棄長春及以南地區﹐5月23日毛澤東拍電報給彭、 : 林﹐希望他們守公主嶺和長春﹐當天彭、林就頂回去﹐說 : 守不住﹐不守(兩天前林彪就主動放棄公主嶺了)。 這份資料是5月3日中共中央給林彪的電文,提到共軍在:「堅守四平陣地之外,速準備公 主嶺及其他外地第二戰線陣地。」其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的《四戰四平史》以及簡體 字版的維基百科全書四平戰役條都有引用這段話,另外《雪白血紅》這本書第11章也有 提到老毛在國軍收復四平前,要林彪退到公主嶺繼續抵抗的說法。從這點也看得出來,當 局勢不利的時候,就算是偉大的紅太陽也會腦殘滴... : N6A、N1A、71A當時是在全線追擊﹐追得最起勁得還是N6A。 : : : 推 SIG552:又,杜聿明要N1C回師救援海城,在孫立人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分 03/28 02:32 : : → SIG552:散兵力,他當時已經把作戰目標放到往北渡過松花江,結果長 03/28 02:33 : : → SIG552:官部要他派兵救援,海城在南、哈爾濱在北,這種沿著軸線的 03/28 02:34 : : → SIG552:離心式運動算是兵家大忌... 03/28 02:35 : : 國軍主力都在四平﹐南滿空虛﹐放著鞍海不管﹐想讓南滿共 : 軍去大鬧天宮打爛國軍整個後勤基地嗎? 如前述,孫立人的目標是渡過松花江以北,從資料來看他似乎是很不願意把N1C兵力分散 。另一方面,也只能說滇軍系統的184D垮+反得太快,否則52C、93C加其他部隊應可抵擋 一陣。總之還是我在5597篇推文中引用楊奎松教授的說法,四平戰役後,國軍也出現兵力 不足的問題,根本無力全部殲滅東北共軍。所以,雖說孫立人有心渡江,但內外主客觀情 勢只能讓他難以伸展...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10.21.227.66 : 推 trailblazers:是鄭洞國嗎?有資料是說N1A的副軍長賈幼慧? 03/28 12:33 -- 土兵:42一把要3500 好貴喔... 班長:笨兵!貴三洨! 地上隨便撿一把就有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 編輯: SIG552 來自: 140.112.7.59 (03/30 20:51) ※ 編輯: SIG552 來自: 140.112.7.59 (03/30 20:52) ※ 編輯: SIG552 來自: 140.112.7.59 (03/30 20:53)

03/30 21:16, , 1F
采!
03/30 21:16, 1F

03/30 21:45, , 2F
03/30 21:45, 2F
※ 編輯: SIG552 來自: 140.112.7.59 (03/30 22:26)

03/31 01:25, , 3F
大推
03/31 01:25, 3F

03/31 03:20, , 4F
大推。黃克誠那封電報,我今天正想引
03/31 03:20, 4F

03/31 03:23, , 5F
哈哈~我也是注意到這封電報的關鍵性,才寫進文章裡的,先
03/31 03:23, 5F

03/31 03:24, , 6F
掠美了,不好意思啊^^
03/31 03:24, 6F

03/31 10:43, , 7F
您引據的書名應為"遼沈戰役"之誤,並沒有瀋遼戰役.XD
03/31 10:43, 7F

03/31 12:19, , 8F
03/31 12:19, 8F
※ 編輯: SIG552 來自: 140.112.7.59 (04/01 00:56)
文章代碼(AID): #163GPphm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3GPphm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