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海岸防御ing

看板Warfare作者 (ranger)時間18年前 (2006/09/09 15: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tomasvon (lvye)》之銘言: :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Thx﹐這樣看文回文都方便多了。 : : (deleted) : : 不怎覺得是要總統先生搞超大海軍耶...不過該書也確實提 : : 到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是絕對排斥其他海權強國的控制. 其 : : 中點出了牙買加與古巴. : Great White Fleet因其規模大顏色白得名﹐不是超大白爛:) 話說大白艦隊. 我曾經收集畫家筆下的該艦隊的船艦畫像. 看起來十分雄偉漂亮. ( 不過可能是潛意識受MRZ大的污染...呃我是說薰陶. 不想看寫實版或是吐嘈版 畫像來破壞小男孩的海盜夢. XD ) : 和皇家海軍比不算超大﹐和其它海權國以及美國歷史比﹐算 : 很強了。 : 馬漢核心論調之一就是要和英國這個老海霸王搞好關系﹐馬漢 : 主張加勒比美國要有優先權﹐要絕對排斥包括英國的其它國家 : 控制還談不上。 哦~對吼....馬漢核心論調確實對英國保持友好. 但在 [ 海軍戰略 ] 第11和12章:墨西 哥灣與加勒比海的運用(上.下)裡面. 確實是排斥其他海權強國的控制這個調調沒錯. 我 想戰略目標歸戰略目標. 僅強調在加勒比海有優先權. 做人腳踏實地一點會比較好一點. 那麼大白艦隊既然沒必要相抗女王海軍. 那不正是美國最低限度的需要. 美國需要集中力量擁有一支強於任何一方(太平洋.大西洋)敵人的艦隊. 沒錯吧? : : 另外攻擊敵人海岸與防禦我方海岸感覺也不是馬漢所重視的 : : 說. 雖然重視靠近航線的港口基地. 但是他認為海基本上就 : : 不同於陸軍戰略一般的防守手段. 所以十分崇拜消滅敵方海 : : 軍的手段. 其中在第13章到15章更是有討論到日惡戰爭. 強 : : 調"海岸設防附屬於海軍進攻". 主要是為了支援海軍艦隊主 : : 動出擊而存在的. 從根本上抵禦海上入侵的辦法就是摧毀敵 : : 人艦隊. : 海岸攻防對美國海軍來說﹐自有其重要性。墨西哥戰爭美國 : 海軍就執行了截止當時最大規模的海岸登陸﹐有力支持陸軍 : 作戰﹐內戰中南方的梅裡馬克號在海岸的表現把陸軍部長斯 : 坦森嚇得大發神經﹐當然最大條的還是1814年英軍登陸火燒 : 花生屯~~ : 到十九世紀末期﹐由於美國自身實力增強和外部政治環境﹐ : 別人打上門來的機會不大﹐所以馬漢對此著墨不多。即便如 : 此﹐他主張的的西海岸三千裡勢力范圍以及控制夏威夷﹐部 : 分動機也是以此屏護西海岸安全。 確實如tomasvon大所言. 以美國陸上防禦不似歐洲各國的困難. 所以馬漢對此著墨不多. 部分動機是對於美國西岸的保護. 想藉由控制海上據點來讓外國艦隊受到"距離的暴力" 因為戰略線被18世紀以來的軍事家所關注. 戰略線中最重要的就是涉及運輸的交通線. 交通線具有雙重價值.前進補給線以及退卻線. 馬漢也認為這是保證艦隊安全的基本條件 . 由於海軍艦隊必須在其分散的各戰略據點保持聯繫集結. 除了對艦隊的打擊就是對戰略 線最實在的打擊外. 終止敵艦隊與各港口的交通聯繫. 也是對敵戰略線打擊的關鍵. 此外對於海軍戰略與陸軍戰略的結合與比較. 在[ 海軍戰略 ]裡便有說明. 畢竟其副標題 便是[ 與陸戰原則和實踐的比較 ]. 當中提出了海上遠征. 是由海軍主導. 具體表現在搭乘艦艇的土步幾乎處在無能為力的狀 態下. 遠征隊完全依賴海軍對海洋的控制. 必須依賴不間斷的海上補給跟有利海上護航. 因此只有在自己的海軍力量大於對方時. 渡海遠征才能受到保障. 對於中央位置.內線以及交通線的說法. 也大都用來講述海軍戰略而非陸軍戰略 : 而且我列的四項是海軍的任務﹐或者說目的。以海軍的特點﹐ : 手段方法上是不能采用消極的近海防御策略﹐隻有主動出擊。 : 政略上就是馬漢的西岸三千裡和夏威夷。戰略上的反例就是 : 甲午北洋水師的運用﹐一開始就是采防御態勢﹐對日本到朝 : 鮮的海上運兵不聞不問﹐也不去日本放幾炮﹐這種作戰方針 : 遭到後世史家的強力批評。 : 說實在的﹐對於海岸防御這個[目標]的重要性﹐很少有人能比 : 中國人有更慘痛的認識了﹔但從清朝到紅朝﹐在[方法]上也隻 : 玩近海防御﹐隻有Sigh。 這方面能請教tomasvon大說多一點嘛? 在反例方面. 北洋水師甚至連"存在艦隊"的功效 都沒有達到嘛? 後人對此認為又該如何? : : 當中雖然有提到"生產.海運.殖民貿易"來增加海上安全據點 : : . 但是後面這句話"這不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任何一部? : : 份的海上力量發展. 而是包括一支軍事艦隊源於和賴於存在 : : 的平時貿易與海運發展"更是重點. 軍事海權是海權整體的? : : 上層建築. 維繫他的是經濟海權. 所以海軍的目的簡化一句 : : 維護海上利益並沒有不妥吧? 多的引述都是維繫這大目的的 : : 手段呀? : 簡化成維護海上利益當然沒問題﹐簡化成維護海外貿易利益有問題。 [ 海權論 ]緒論中提出: " 海權的歷史. 雖然不是全. 但主要是記述國與國之間的鬥爭. 國家間的競爭和最後常常 會導致戰爭的暴力行為. 海上貿易的發展和興旺的正確原理被人發現以前. 就已經被人們 清楚的認識.一個國家為了確保本國人民能夠獲得不均衡的海上貿易利益. 或是採用平時 立法實行壟斷.或是制定禁令限制國外貿易. 或是當這些都失敗時. 便直接採取暴力行動 來盡力排除外國人的貿易. 這種各不相讓的奪取利益. 即或不能佔有全部. 至少也要佔有 大部分貿易利益. 和佔領尚未明確勢力範圍的遠方貿易區. 這些利益衝突. 所激起的憤怒 情緒往往引起了戰爭. 另一方面. 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戰爭. 其實行方法和結局也在很大程 度上受到是否控制海洋所制約. 因此. 海權的歷史. 從其廣義來說. 涉及了有益於使一個 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強大起來的所有事情. " 海權的發展. 不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是部份要地控制海洋. 還包括和平時期的海上貿易 易與運輸. 海權的經濟基礎是指對於海洋利用的權益( 經濟海權 ). 來源分為: 1.在自然狀態下. 本能的利用海洋 ( 簡單的2個字舉例: 捕魚 =.= ) 2.在習慣法的狀態下. 利用海洋 ( 眾所公認地. " 海洋為公共財富. 他是一片擁有眾多公 路且公共享用的大平原. 所有國家對這一財富所有方面都擁有共同權力. " ) 3.在國際法規範的狀態下. 利用海洋 ( 領海."田比"連區.專屬經濟區.國際通航海峽等等. .. ) 4.某國獨霸海洋權益的特殊關係法下. 或是實行海洋資源或航道交通線的壟斷. 再不然就 是限制他國海上貿易 ( 如1651年為了限制荷蘭航海業的英國制定的航海條例 ) 但是享有海洋權益不等於控制海洋. 當公認的習慣法與國際失效時. 當獨霸海洋權益的特 殊法失效時. 海洋權益的真奪必定導致衝突與戰爭. 而衝突的解決和戰爭的結束. 必然是 借助於軍事海權. 從經濟海權的4種狀態下的利用. 除了第1種. 海上利益主要來自貿易並沒有不對呀 ˙_˙? 馬漢說: " 人人可能提出疑問. 是否這意味著任何國家的強大和繁榮都取決於海權? 當然不是.合理 的使用和控制海洋. 只是用以累積財富的商品交換環節的一環. 但它是中心的環節. 誰掌 握了海權. 就可以強迫其他國家向其付特別稅.並且歷史似乎已經證明. 它是使國家致富最 行之有效的辦法. " 所以其總結: " 海權首先從屬於商業. 商業則沿著最方便的路線前進. 隨之而來. 軍事控制又促進並保護 護著貿易 " : : (自作主張幫貼成一篇^^bbbb) : : 從newranger的推文看來 感覺tomasvon你似乎是對馬漢的著作有所誤讀或斷章取義了 : : (看那個譯文真的很頭痛 才沒幾段就常正反義搞在一起 我想的確很容易誤讀) : 這個版本的翻譯腔之重我也很頭痛:( 我想tomasvon大比較著眼在比較實際的狹義海權論. 因為馬漢所有著作中. 凡是涉及到如 何運用以及控制海洋的經驗以及規律方面的內容. 都屬於狹義海權論的範疇. 馬漢身為一個海軍歷史學者. 他著作的重心在軍事海權上. 把海權的歷史看成一部軍事史 是因為他始終強調: " 海軍戰略就是為了自身的目的. 無論是平時或是戰時. 都要建立.維護和不斷發展本國 的海權. " 雖然馬漢有系統的推出了海權4部曲... ( 海權前傳:美國海權利益的現在與未來論文集. 海權首部曲:海權對歷史的影響. 海權2部曲:海權對法國革命和帝國的影響. 海權3部曲: 1812年戰爭與海權的關係. 這四部算是比較大牌的著作XD )其中雖然以地緣戰略.美國的 擴張等領域為主. 但是馬漢深受糯米泥軍事哲學思想影響. 戰例是多的. 原則則是少的. 跟以往美國軍事理論中就事論事的歷史傳統不同. 幾乎所有的論著中始終貫穿著Seapower 這個核心概念. 因此把一切有益使一個民族或國家利用或依靠海洋強大起來的事情. 把對 海洋霸權產生過確定性影響的一切要素.都鮭魚廣義海權論. 以大戰略的眼光. 不僅是限 於軍事海權. 而是他所謂: " 仔細研究一個依賴海洋強大起來的國家. 所具備的必要條件和影響強大的一般條件. " 另外他本人在 [ 海權對歷史的影響 ]前言中說到:" 我在撰寫本書時. 盡量避免使用海軍 術語. 希望在本書提出的簡單問題中. 能引起非專業讀者的興趣. " 但是. 說好聽一點馬漢孜孜不倦地筆耕. 說難聽一點馬漢話實在太多了. 1879年到1914年 一共發表了127篇論文. 出版著作多達20本. 另外為了推行海權說寫過成千上萬封信函. 光是眾多第一手論文. 每個讀者所關注的焦點就往往因此有所不同. 最後觀點多少有差異 我想也不足為奇. 所以身為鞍糠魚潛水艇冒著自爆危險講一下中間想法的相異處. m(_"_)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108.144
文章代碼(AID): #150dFIjt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0dFIjt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