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太平洋戰爭 - 利用焦土政策創造出空間屏障

看板Warfare作者 (不會叫的貓)時間19年前 (2005/06/22 08:38),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f14d (為晚景悽涼的雄貓默哀)》之銘言: : 標題: Re: 太平洋戰爭 - 利用焦土政策創造出空間屏障 : 時間: Wed Jun 22 03:18:21 2005 : : ※ 引述《whackup (_| ̄|○)》之銘言: : : 二次大戰中由於許多政治上的因素, 使日本被迫要先和美國開戰.(讓美國先打更不利) : 而當時美日的實力就有一段差距. (無論科技實力及生產力) : 使的戰爭一開始就處於對日本不利的狀態, 這點開戰前日方應該也清楚. : : 之前看過一些討論是說日本就算佔領夏威夷等地. : 由於補給能力的不足, 根本就無法維持戰線. 敗亡可以說是遲早的事. : : 因此就想說, 如果用焦土戰略創造出"打不過來的空間". 不知可不可行? : 假設以夏威夷來說, 就是先攻下它, 然後將所有人給清掉或是帶回去當工人. : 接下來就燒掉炸掉一切(那時候有燒夷彈嗎?) : 然後到處佈雷, 最後周圍再佈水雷. : 以此類推全部太平洋靠美國側的島嶼. 小弟我想這個假設本身就有問題... 要戰勝美國 或是逼迫其談和 重點不在於是否佔據了哪些島嶼 而在於是否能夠獲 得太平洋的制海權--即為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 或使其減弱至不堪再戰的程度 以逼 使美國退出戰爭或進行和談 所以關鍵是擊滅太平洋艦隊 特別是那碩果僅存的三艘航艦 而非是否佔據夏威夷或 其他島嶼 山本五十六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才會發動中途島之戰 逼迫美國海軍與其 決一勝負 所以說 要是單純佔領夏威夷等地 而不會和美國海軍決戰 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東京與夏威夷之間唯一存在的障礙 也唯有太平洋艦隊 就算這個假設真的成立 (雖然小弟很難相信) 也只是將太平洋艦隊逐回美國西岸 一但美國開始發展巨大 的工業力 難保夏威夷不會變成第二個拉布爾 反言之 要是在取得夏威夷的時候 就已經擊滅太平洋艦隊 那麼勝利已是毫無疑問 也就根本不需要對夏威夷(或其他 島嶼)實施焦土政策了 所以如果想要創造"打不過來的空間" 我想應該是用海權去 創造 而不是使用焦土政策 : : 這樣即使美國有超強的生產能力. 以當時的科技要直接橫越太平洋作戰應該也不容易. : 美國補給線被極度拉長. 很難對亞州作支援或攻擊. : 若要重新建基地, 光禿的島和滿地的地雷將使重建非常花時間. 滿地的地雷在登陸前的地毯式空襲和艦砲岸轟就會消失了^^" 塞班島和硫磺島是最好的例子... : (而且在這段時間還可能會被偷襲) : 少去美國, 中國及澳洲東南亞區域的底定是遲早的事. 這點還很難說 日本陸軍在征服中國或逼使其談和之前 大部分的部隊都被牽制在中國 不太可能抽出大量兵力征服澳洲或印度 當時他們在聯合艦隊征服澳洲的計畫中就已經 拒絕合作 征服菲律賓 荷屬東印度與馬來亞所用的兵力其實不多(印象中只有十幾個師) 所以陸軍還負擔得起 : 這時美國也不用急著打回去(太平洋太遠), 可以用高姿態和談. : 接下來攻俄可能才是重點? : : 各位大大覺得這種戰略如何呢? : : ▁▁▁▁▁▁▁▁▁▁▁▁▁▁▁▁此為回文分格線▁▁▁▁▁▁▁▁▁▁▁▁▁ : 這個戰略很明顯未考慮的地方有三點 -中恕刪- : 三是當時國際情勢 : 當時國際情勢為 : 日義德三國軸心 : 對抗中、英、美、俄等同盟國 : 同盟國彼此間的倚賴關係是十分緊密的 : 英美等國打算利用中、俄的人力輔以英美的物資減輕本國軍隊壓力 : 因而援俄、援中是必然的 : 日本要打垮有美國供應物資的中國未必能成功 : 再加上以中國機場的位置正好可以讓B-29轟炸機攻擊日本 : 即使無法以太平洋上的基地對日本進行戰略轟炸 : 用中國的基地對美國反而更輕鬆 呵呵 這位版友似乎把駝峰空運想的太簡單了 若是小弟沒記錯的話 根據曾經飛過駝峰航線的飛行員的說法 那可是比駕駛B-17去空襲德國更為危險的任務 史實上 1944年六月中旬開始 以中國與印度為基地的五十餘架B-29曾經轟炸過 九州的八幡鋼鐵工業中心 但是所造成的損害都相當有限 1944年下半年所投下 的炸彈一共大約只有800噸 而第二十轟炸機指揮部若是要在中國維持基地 所需 要越過駝峰的空中補給量實在是太大 因為如此的不經濟 所以他們在1945年初 即撤出中國 對日本的戰略空軍攻勢 是一直到可以使用馬里亞納群島為基地之 後 才開始變得真正有效 -下恕刪- 附帶一提 對日本運輸船及油輪的攻擊 是由美國潛艇艦隊所執行的 俾攻擊日本 在商船噸位方面不足的弱點 日本帝國本質上是海洋帝國 而且比英國更依賴海外 輸入的資源 但是在開戰的時候 日本的商船總噸位只有六百萬噸(相較之下 英國 在1939年開戰時 商船的總噸位在兩千一百萬噸以上) 而且儘管有兩年歐戰的教訓 日本仍然沒有規劃護航系統 也沒有任何護航船團或護航航艦 對於美國潛艇來說 是相當輕鬆的目標 而且比戰略空軍攻勢更快發生效力 又因為他們專以油輪為攻擊 重點 造成的影響也就更大 結果是: 日本的主力艦隊為了接近石油產地之故 被迫 留駐新加坡 而日本本土由於燃油的缺乏 遂使飛行員的訓練計畫大受影響 最大的 效果 是擊沉日本在戰爭中船隻總損失量八百萬噸的百分之六十 對於日本最後的崩 潰而言 這是相當重要的因素之一 : 嗯.. 阿留申不是俄國的地盤嗎? : 是美國從阿拉斯加向千島群島方面攻擊嗎?.. : : 當時日本有佔據過 : 後為美國收復(好像有吧) : 而北方航線指的是跨越太平洋北部較無島嶼的航線 : 這條航線要帶較多燃料,海象也較差,但隱密性也高 : (因為沒有島嶼) : 引此偷襲珍珠港和杜立德空襲日本都是這條航線(偷襲不太確定sorry) : ※ 編輯: whackup 來自: 210.235.221.48 : (06/22 00:33) : 推 reich3:只要美國生產線全開,任何取巧的戰略都無效 218.166.36.233 06/22 : 推 ThomasJP:阿留申是美國的地盤我非常確定... 61.224.172.109 06/22 : → ThomasJP:但是那裡的確非常接近俄國... 61.224.172.109 06/22 阿留申群島屬於美國是毫無疑問 日本在中途島之戰時 曾經佔領其中的兩個島嶼-- 吉斯卡與阿圖 當時他們大肆宣傳 以求抵銷中途島海戰慘敗的事實 雖然就地圖上 而言 這兩個小島控制著日本到美國之間最短的航線 但是事實上 它們經常為濃霧 與積雪所封鎖 而且當地的天候和海象都很惡劣 不適合作為跨越太平洋攻擊的基地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12.240.247 : ※ 編輯: f14d 來自: 140.112.240.247 (06/22 03:29) -- 我要睡覺 ▲ ㄟ( ̄▽ ̄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9.166.226 ※ 編輯: KK2001 來自: 211.79.166.226 (06/22 10:50) ※ 編輯: KK2001 來自: 211.79.166.226 (06/22 11:18) ※ 編輯: KK2001 來自: 211.79.166.226 (06/22 11:20) ※ 編輯: KK2001 來自: 211.79.166.226 (06/22 11:24) ※ 編輯: KK2001 來自: 211.79.166.226 (06/22 11:46) ※ 編輯: KK2001 來自: 211.79.166.226 (06/22 11:48)

140.112.240.247 06/22, , 1F
sorry,我忘了補上一些假設美國全力支援中國戰場
140.112.240.247 06/22, 1F

140.112.240.247 06/22, , 2F
會造成的影響。
140.112.240.247 06/22, 2F

210.235.221.48 06/24, , 3F
版上大大真強... 又增進不少看法~~
210.235.221.48 06/24, 3F
文章代碼(AID): #12kBCQ3r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kBCQ3r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