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以哲學角度分析OO板之現象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逼逼)時間14年前 (2009/12/28 09:53), 編輯推噓7(7021)
留言2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緒論:大家好,前幾天我心血來潮,跑到很久沒去的OO板,結果發現到一些讓我難以忍受的    現象我試著將這個經驗以哲學的論點切入分析 研究限制:這篇文章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所以使用的文字和論證都很粗略,反正意思有傳      達到就好=.= 現象 討論OO卻不能批判OO 該版視為討論OO的地方,但是吾人於當中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你不能說OO的 不是。你只要談到它的不良或欠佳之處,其結果必然是被噓到爆。而這個現象則對應了兩個 病態 病象一 單向度的人 馬庫色提出的...生在這種物質進步的社會,其實可以說是人類的不幸。任何的需求都能得 到滿足,沒有經歷過苦難,漸漸的成為一種膚淺的樂觀主義者,凡事都只會樂觀接受,而失去 了否定、批判與超越等人性的其他向度,逐成為單向度的人。 病象二 生命的虛弱 偶像的崇拜,盲目的信仰某一樣事物。這種行為事實上是代表著"害怕接受真相",勇於否定 才是一種生命力旺盛的象徵。它就像強者渴望遇到勢均力敵甚至強與自己的對手一般。 結論:誒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132.181

12/28 11:17, , 1F
P大的話真是讓我心有戚戚焉,我是否能知道是哪個版呢?
12/28 11:17, 1F

12/28 11:17, , 2F
這個OO好像可以套用到不只一個板XD
12/28 11:17, 2F

12/28 13:13, , 3F
我到認為 有的人正是生命虛弱 所以需要靠否定作為力量
12/28 13:13, 3F

12/28 13:16, , 4F
明白接受可能的痛苦 卻仍樂觀的接受 這才是超越人性
12/28 13:16, 4F

12/28 15:40, , 5F
"論證很粗略"應該在文章開頭就講 或許可以節省某些讀者的
12/28 15:40, 5F

12/28 15:40, , 6F
時間
12/28 15:40, 6F

12/28 15:41, , 7F
樓上,你的說法是建立在"意識到痛苦"之上,而我所謂膚淺樂
12/28 15:41, 7F

12/28 15:41, , 8F
觀則是"無意識到痛苦"
12/28 15:41, 8F

12/28 15:41, , 9F
變成樓樓上了
12/28 15:41, 9F

12/28 15:43, , 10F
還有,你的說法我覺得很奇特,"有的人正是生命虛弱 所以需
12/28 15:43, 10F

12/28 15:44, , 11F
要靠否定作為力量"這句話的邏輯是什麼,能否論證一下
12/28 15:44, 11F

12/28 16:16, , 12F
尼采的奴隸道德 不就是在說這種否定的力量嗎?
12/28 16:16, 12F

12/28 17:18, , 13F
你說的那個東西我沒看過,是否能引出來,因為這與我的認知
12/28 17:18, 13F

12/28 17:19, , 14F
有些出入
12/28 17:19, 14F

12/28 17:20, , 15F
地球繞著ptt轉呢
12/28 17:20, 15F

12/28 17:23, , 16F
抗議與無理取鬧的猜疑,或有嘲弄癖好的人---是健康的。那
12/28 17:23, 16F

12/28 17:24, , 17F
些無間接受所有事物的人,是有病的。 
12/28 17:24, 17F

12/28 17:25, , 18F
以上那段話引自善與惡的彼岸,強調反抗才是我認識的尼采。
12/28 17:25, 18F

12/28 17:25, , 19F
當然我不是說你錯,也許你可以談談你的想法
12/28 17:25, 19F

12/28 19:00, , 20F
你說的假如是國研院的版我就可以回文
12/28 19:00, 20F
推---???---不知道是打綠還是OP咧(忘了id抱歉) 不是不尊重某些版友,只是我認為我不應說出來是哪個版,但正如Succu大所說,這種情狀 不只出現在一個地方.

12/28 19:38, , 21F
病象跟單向度的連結就是有問題了,為何單向度就是病象?
12/28 19:38, 21F
(盡量試著不引名人論點) 我們試著將批判、否定與超越... 等向度視為人的某一項器官, 當吾人想像一個健全健康的人之模樣時,他必然是身體的各個器官都能運作無礙, 而對單向度的人而言,他除了"接受"以外的其他器官都已經受損而無法正常運作,此時我 想他是有病,需要就診的. 另外,為何我說,批判、否定與超越是人之所必需的?失去了它們將不能稱為健康的人? 這其實很容易的,因為批判就存在於我們內心, 我常常會覺得是人都會有想批判一些什麼的欲望,這也許武斷,但我似乎還沒遇過心中毫 無批判,毫無一絲不滿足的人.

12/28 19:40, , 22F
還有,整個反過來,純悲觀接受跟批判也可以是單向度的人
12/28 19:40, 22F

12/28 19:41, , 23F
難道多向度就是適當樂觀跟悲觀?還是單向度的無價值觀?
12/28 19:41, 23F
這個悲觀與樂觀的問題,(當然我們不去談"純") 一個具有悲觀思想的人已經不會是單向度的人了,即便他的行為與"膚淺樂觀"者一樣是"接 受"亦然. 他之所以悲觀在於它已經意識到那些不完美、令他不滿足的因素,只是礙於某些原因而未能 反抗或批判(這類的人也許也是生命力不足的類型),故批判早已出現在其內心,只是沒有表 達出來罷了. "膚淺的樂觀主義者",則是未能意識到這些這個世界的不完美,認為一切都沒什麼問題,但 是這個世界的問題是多到不行,只是它們不知道而已 用個很難聽的比喻,他們就好像"狗狗",你只要定時餵他吃飯,不打他不罵他,偶而施與一點 點的關愛,他們就把你當神仙看待,活在這種衣食無缺環境的下的狗狗,以為一切都是那麼美 好. 至於"深沉的樂觀主義者"這也就是尼采的富有生命力的樂觀主義者,在這方面我就不試著闡 述,因為這當中是有些問題值得商榷的.

12/29 03:03, , 24F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想請教, 就是當我們發現有一群因為有共
12/29 03:03, 24F

12/29 03:03, , 25F
同特質而聚在一起的人們, 建立了一個社群, 而我們以他們不
12/29 03:03, 25F

12/29 03:04, , 26F
喜歡的方式去嘗試要揭發, 以我方觀點認定該社群的缺點時,
12/29 03:04, 26F

12/29 03:05, , 27F
算是一種尊重(對、合理...)的事情嘛?
12/29 03:05, 27F
這是一種不尊重, 但是如果揭發的動機是良善的(想使她們變得更好),那我想就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說也許誇大,但這種揭發行為,跟尼采提出上帝之死的行為是一樣的. ※ 編輯: passaway 來自: 61.57.132.181 (12/29 06:34)

12/30 23:50, , 28F
每個人心中 都有一個OO
12/30 23:50, 28F
文章代碼(AID): #1BE0-S9Q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