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 新竹 荒野 陪伴孩子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看板Volunteer作者 (蝦球)時間5年前 (2019/02/25 23:05), 5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招募單位: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 服務地點: 新竹/竹東 ★ 服務內容簡介: 1. 參加志工培訓、為陪伴孩子做準備 2. 參與陪伴孩子的一日長陪活動 實用好玩的內容詳細介紹在這裡: https://pse.is/FXEWJ ★ 聯絡人及聯絡方式: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地址:(30069)新竹市東區公園路86-1號 電話: (03)561-8255 轉接秘書大俠(古禮烘) 網址: http://sowhc.sow.org.tw 電子郵件: sowhc@wilderness.tw 分會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9:00~21:30 ★ 招募時間: 即日起至 2019年4月9日(二)截止 ★ 其他資訊(廣告文宣): 歡迎先來參加系列講座了解怎麼跟孩子相處!! FB活動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98602087610652/ 入場│自由入座 時間│3/6、3/13、3/20、3/27,每週三 19:30-21:30 地點│荒野新竹分會2F 地址│新竹市東區公園路86-1號(大潤發忠孝店第二停車場旁)   1. 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做自己(3/6)   樸學,是要學什麼?要跟誰學呢?   與孩子的成長教育路上,父母一直要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嗎? 有沒有共學、共玩、共成長的可能?   這堂講座要與大家分享以上的可能!   講者│林雅萍 一個不務正業的非典型專業媽媽 科技公司的非典型行政管理主管 非典型營隊及課程創想者 財團法人樸學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   2. 與孩子一起看世界-繪本世界中的跨文化學習(3/13)   台灣社會面臨各種不同文化的衝擊,社會文化轉變快速,世代之間也出現了文化差異。 身處於這樣的一個環境中,父母與孩子如何一起面對這樣的文化衝擊, 如何去理解看待各種不同文化的跨文化學習,就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另外,孩子從兒童成長至成人的過程,不啻也是另一種跨文化的學習過程。 親子之間如何理解彼此,如何看待彼此的差異, 如何在自己所創造的家庭中形塑出自己想要的新家庭文化, 則是現代父母的另一項挑戰。   豐富又多元的繪本世界,正是讓你進入另一個世界,理解另一個文化的一扇窗。 透過繪本之窗,讓我們有機會和孩子一起看見不同文化的樣貌, 學習一起透過兒童的視角來看世界,一個充滿希望、熱情,與活力的世界!   講者│喬安娜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資訊與管理碩士。從事過許多不同職業的工作,但是本質都是「翻譯」。 熱愛文學,喜歡跟大人小孩講繪本故事。目前是親子教育方面的獨立教育工作者,同時致力推廣母語教育,重視各種平權議題。   -----   3. 向大自然學習(3/20)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這句話我們都聽過, 說的正是自然中,處處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然而,也許是現代生活繁忙始然,我們的心跟著很難靜下來。 這樣的我們,即使身處大自然,也無法好好的感受,更別說是學習了, 徒有入寶山卻空手而回的遺憾。   那就讓我們跟老師學習吧!   月梅老師,曾任新竹女中教師、荒野新竹分會長,現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憑藉她的專業,將帶大家學習在自然中觀察同與不同的差異,打開生物之眼, 進而見證生命的過程,有所領悟;最終懷抱「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感動。   歡迎好奇於透過生態教育為孩子植下綠色童年的夥伴, 一起來認識荒野是如何藉由與生態的互動帶來更多生命的歡笑和改變!   講者│劉月梅 荒野保護協會第八屆理事長 新竹女中退休生物教師    -----   4. 愛的藝術-如何給出疼愛與照顧(3/27)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教養一直以來是令很多父母師長頭痛的一大難題, 而現代兒童教育講究愛的教育 ,讓更多在體罰教育下長大的父母、師長, 經常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教養、與小孩相處。   這個講座特邀請人本教育基金會新竹辦公室李慧貞主任, 來分享她多年來在教育現場與家庭生活中的實踐方法與心得: 「愛的藝術-如何給出疼愛與照顧」。   內容主要涵蓋以下三方面,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來參加聆聽討論。 1.愛與尊重的意義。 2.大腦科學與管教。 3.如何孩子談道理的。   講者│李慧貞 青少年輔導 榮譽觀護人 數學想想國教師 親職教育講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84.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olunteer/M.1551107113.A.387.html ※ 編輯: lesleyh (123.192.84.81), 02/25/2019 23:07:25
文章代碼(AID): #1ST0GfE7 (Volunteer)
文章代碼(AID): #1ST0GfE7 (Volunt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