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山區服務的價值何在?

看板Volunteer作者 (如實安住)時間13年前 (2011/03/05 00:34),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我是一個潛水的版友 :) 看到版主熱心地把八卦版的一些相關討論貼過來。 覺得應該也該分享一些自己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想法。 畢竟這裡是志工版,我預測會來這裡的人,大概都具備一些熱忱和行動力。 而李教授和後續一連串發酵的文章,似乎也衝撞著自己(以及大家)-  我是不是為了沽名釣譽來的?     我是不是為了消費當地來的?  我去那裡真的是幫助他們嗎? 還是服務汙染?  如果他們看到夠多的離別,那我去了又無法承諾長期,不是在給他們二度傷害? 這些疑惑,最近再一次出現在自己腦子裡,檢視自己行動的初衷。 我在2010年二月開始,跟著一群夥伴開始去高雄小林村,陪伴當地的孩子。 每周六我們上山,當天折返。 車程來回六個小時,真正能服務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 就時間成本來算,一點都不划算。 這個持續性的服務,到現在已經一年了。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什麼也沒做。 由於忝為團隊的帶頭者,我下達給伙伴們的指令是:什麼也不做。 放鬆自己的身心,就像走出門跟鄰居的孩子碰到面那樣,真誠輕鬆地去跟他們相遇。 所以,真的很隨性。 活動內容是否精彩有趣不是我們在乎的點, 小孩不想加入活動就不想加入,想玩的人再來。 有一次安排說故事,小孩比較喜歡動態活動,講故事的大哥哥前面只剩羅雀兩隻,好慘。 這時候一個女生走過來拉拉我的衣服,說:我媽媽說,你們可以帶我們去山腳那邊玩。 我們就真的放下書本,跟孩子騎腳踏車去社區逛。 孩子帶我們去認識他們的家園,告訴我哪裡是她們的秘密基地,哪裡是誰誰誰的家。 一次"失敗"的活動,卻讓我們真正看見孩子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 這中間,我們曾經非常困惑。 因為什麼都不做,真的很虛啊! 你感覺不到自己做了什麼,幫了他們什麼,不知道自己投出去的東西什麼時候有回音。 那種沒有回饋的感覺,真的讓人很難走下去。 我告訴伙伴,因為我們要等待的不是表面一時的成效,而是可以觸動孩子生命的東西。 那個東西沒辦法安排進度,無法有SOP,你必須屏息以待。 欣慰的是,隨著跟孩子日漸彼此信任,他們越來越願意讓我們看見他的世界。 孩子群中的老大,平常最桀傲不遜的, 不經意地在和一位伙伴的談話中,說出他小時一次被家暴的場景,一邊說一邊哭。 他坦露出了傷口,而我們仍然只是陪伴,聽他把自己的故事說完。 這種微弱的觸動,在這一年中,發生的次數手指頭算得出來。 對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來說,單單純純的等待,就是多麼珍貴的力量。 所以我真佩服我的夥伴,他們用身體力行了承諾,用平常心取代一時的激情。 因此關於大學生上山,我個人還是抱持著希望。 只要以謙卑的心、尊重的心、學習的心靠近, 不管是家裡附近、遙遠山區、泰緬邊境,都值得鼓勵和肯定。 只是,有時候真覺得,關懷就在自己身邊的人,就是最好的志工。 走在小林村,找不到一個年輕人。 我們常想:為什麼年輕人不回來,家鄉需要他。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盡責照顧好就在自己身邊的人, 這世界或許就不用這麼多"大老遠"的志工吧! 我有一個blog,記錄我們在小林發生的事(tag:小林札記)。 最近寫的一篇是服務滿一年所寫的省思,跟這一連串的主體或有相關。 分享給大家 :) http://kacolekal.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5.html 對這個行動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寫信給我。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7.208.198

03/05 10:39, , 1F
謝謝分享
03/05 10:39, 1F

03/06 19:02, , 2F
感恩推 謝謝原po
03/06 19:02, 2F

03/06 20:24, , 3F
陪伴也是一種行動
03/06 20:24, 3F

03/08 23:26, , 4F
陪伴就是一種力量! 我也得過這種力量:)
03/08 23:26, 4F
文章代碼(AID): #1DSHId9k (Volunte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SHId9k (Volunt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