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小提琴學習的進程

看板Violin作者 (藐視王法)時間13年前 (2010/09/15 04:50),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kenation (BBS-KEN)》之銘言: : 請教一下板上的各位先進, : 目前小提琴的教材內容, : 好像多數都為巴洛克時期的曲目, 鈴木第一冊開頭的曲目多偏向兒歌類的簡易曲子(初學者較易熟記),  為了讓初學者較容易上手,以A大調為主(一直到第九首)  主要目地以熟識第一根(E)與第二根弦(A)為主,  另外加上此調性的二指靠近三指指型也較容易些。  從第十三首開始有巴哈的小步舞曲三連發,變成G大調, 指型變得較困難些。    第十六首快樂的農夫可是舒曼寫的呢(浪漫樂派)  第二冊也放了舒曼寫的兩個擲彈兵,  從開頭悲壯的小調轉到後半段高昂的大調,相當富變化性。  加上選自韋伯魔彈射手的獵人合唱,帕格尼尼的妖精之舞(主題)  這些都是浪漫樂派的。  第三冊則有浪漫派大師的布拉姆斯搖籃曲,  甚至還有更後期的德佛札克(簡易版幽默曲)呢。 : 參雜少數的古典時期曲目。 : 像鈴木一直到七八冊都脫離不了巴哈韓德爾,  其實說真的,那是考量到學生進度。  以教材而言,鈴木是用來啟蒙的好工具,  本來就會以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曲為主,  最主要的原因其一就是技巧性與音樂性的變遷。  小提琴的技巧並不是一直以來都不變的,  隨著時代的改變而一直慢慢進化至今,  這當中經過多少大師們的千錘百鍊,  一直到了帕格尼尼而有了急遽性的變革。  音樂性也是如此,一樣藉由不同時代的傳承演變至今。  別以為浪漫時代音樂性很好捉摸,其實真的很難。  舉個例,先拿布拉姆斯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來說,  從譜面上來看似乎技巧性沒那麼高,  但實際演奏起來卻會發現光開頭的那長音A,  就要不停地改變弓速弓壓抖音頻率與振幅:(Saeka Matuyam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uqe4HaGU0
   這樣看來反而是巴哈與韓德爾的音樂性與樂句,  最適合調教入門的初學者了。  等到一段時間後加上賽茲與韋瓦帝的協奏曲,  讓學生初步的體驗到小提琴初階技巧的成就感。 : 這是因為巴洛克時期所需的技巧比較困難嗎?  其實只要拉得"精",    連韓德爾都可以變得很難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EN5HKuaDJc&p=404236B487537B1E&playnext=1&index=7
 當然以純技巧而言,是愈後期的難度愈高呀^^ : 或是以小提琴來說這都仍是很基礎的必修課程? : 因為我是一個因為喜愛古典樂而接觸提琴的初學者, : 但是個人偏好古典浪漫時期的音樂風格,不知道玲木 : 需到學到第幾冊才可以練浪漫時期的小品樂曲呢? 一句話,別急呀^^ -- 酷極必焚 http://www.wretch.cc/blog/KUN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0.83 ※ 編輯: KUNI0202 來自: 114.25.0.83 (09/15 04:53)

09/15 23:30, , 1F
真是太感恩了,詳盡的解說啊。其實我知道越晚期的技巧
09/15 23:30, 1F

09/15 23:33, , 2F
一定是越難,只是應該也有比早期容易的曲子吧,教材編寫
09/15 23:33, 2F

09/15 23:34, , 3F
不知為何比較偏愛巴洛克的,我想是因為樂句比較工整,
09/15 23:34, 3F

09/15 23:34, , 4F
四平八穩的,初學者比較好掌握吧
09/15 23:34, 4F
文章代碼(AID): #1CZz_-tX (Violin)
文章代碼(AID): #1CZz_-tX (Vi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