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寶藏巖迷宮 走過駐軍、違建

看板Urban_Plan作者 (Abbo)時間14年前 (2010/01/03 22:0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ciyyanum (帳號已換人使用)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寶藏巖迷宮 走過駐軍、違建 時間: Sun Jan 3 22:03:17 2010 寶藏巖迷宮 走過駐軍、違建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2010.01.03 04:04 am 從公館汀州路三段230巷進去,經過一個停車場,順著巷路到底,映入眼簾的是「寶藏巖」 三個大字的一座古廟,後方交錯高低的房舍,就是寶藏巖社區。 彎彎曲曲的羊腸小徑,一個不留神就走回原本的小巷,仿如迷宮的道路、一整排的信箱、 屋外高掛的國旗,這些都是寶藏巖的特色。 寶藏巖發展史,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一群來自大陸的彰泉移民,在觀音山的山坡開 墾,隨後興建了寶藏巖寺(俗稱觀音媽廟),這也是台北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寶藏巖靠 山崖而建,才以「巖」為寺廟命名。 寶藏巖又歷經了日軍及國民政府軍隊的駐紮,留下許多軍事遺跡,60年代初期,寶藏巖的 守軍撤離,在交通便利的因素下,許多原先駐守當地的老兵、退伍軍人、弱勢族群紛紛進 駐,從此寶藏巖漸漸發展成一個非正式的住宅聚落。 也因為早期在寶藏巖定居的族群多屬於經濟弱勢,搭建房屋的建材往往較廉價且隨興,造 就了建築物高高低低的景象,外人若想照著門牌號碼找人,還不太容易。 不過寶藏巖終究是公有地,民國69年,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將寶藏巖劃為「中正297號公 園預定地」,並要求居民自行搬遷,不過在住戶的奔走下,違建拆遷案不斷往後延,至民 國80年時,戶政機構還一度替社區違建作門牌號碼的整編,讓寶藏巖違建的定位更加模糊 。 民國91年因考量防汛期間公共安全,除了寶藏巖觀音亭古蹟外,市府開始計劃全面拆除寶 藏巖社區,不過在社運團體的奔走及居民的抗爭下,民國93年,台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 查委員會審查通過,認定寶藏巖歷史聚落為「歷史建築」,這也是全台灣第一個被認定為 歷史建築的違建聚落。 民國94年,北市文化局更擬定了「寶藏家園安置方案」,並於民國96年初完成所有遷村計 畫,希望能透過「先安置,後拆遷」的政策,提供住戶臨時住所,並提出「寶藏巖共生聚 落整建工程」,預計待工程結束後,寶藏巖將成為北市具創意特色的新社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5343658.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152.42 刪除簽名檔和推文。 ※ 編輯: xainbo 來自: 118.233.152.42 (01/03 22:05)

01/05 04:01, , 1F
工程結束後原有住戶還會/還能回去居住嗎?
01/05 04:01, 1F

05/18 22:52, , 2F
我想樓上要注意這段話"寶藏巖終究是公有地"
05/18 22:52, 2F
文章代碼(AID): #1BGAFn41 (Urban_Plan)
文章代碼(AID): #1BGAFn41 (Urban_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