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專欄] 三大組織聯合推出新規定 計時規則將在北

看板Tennis作者 (由愛故生憂 由愛故生怖)時間5年前 (2019/01/14 14:51), 5年前編輯推噓5(505)
留言10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手機排版關係選擇不保留原文 但建議先看過原文 當時的文章及討論都很有意思(感謝原po及原原po分別shermanmt大與imshana大) 現在來運用數據檢視一下成效 18年經過美網賽前系列賽的測試 美網正式引入發球計時器制度 原本大滿貫是採20秒發球上限 美網賽會改採ATP/WTA制的25秒 *主審計畢上一分後開始計時 *主審有暫停計時器的權力 https://www.economist.com/game-theory/2018/08/19/the-new-serve-clock-in-tennis -appears-to-be-backfiring 短址 https://goo.gl/cidg4k 這是美網賽前的文章 文中表示加拿大、聖荷西、華盛頓等地的比賽結果皆顯示 以上ATP/WTA的比賽18年引入計時器制後平均每分所花時間多於17年未使用計時器時的數 據 女網以聖荷西為例平均每分多0.3秒 男網以華盛頓為例平均每分多2.0秒 *請留意這個數據指的是「平均每完成一分所花時間」 所以發球所花時間只是其中一部分 作者認為主要可歸因於兩個原因 其一 有「明眼可見」的計時器後 球員反而可以比較放心地以自己舒適的節奏進行發球 其二 主審仍習慣於在多發來回後稍待停留後才喊分(尤其對於知名球星?) http://www.tennisabstract.com/blog/2018/09/19/the-effect-of-the-us-open-serve- clock/ 短址 https://goo.gl/kayKnH 這是美網結束後的文章 18年引入25秒發球計時器後的美網男女單平均每分所花時間皆比17年未有計時器時(20秒 制)來的長 見圖(擷取自文中表格) 單位為秒 https://i.imgur.com/HQ8Pe6g.jpg
作者認為這可能受到美網新的高溫政策影響 (女子兩盤/男子三盤後可休十分鐘) 因為高溫政策允許的十分鐘休息是計入比賽所花時間的 所以他將18年美網女子直落二/男子直落三的比賽抓出來看 而平均每分依然是比17年直落盤數的比賽所花費時間多 見圖(擷取自文中表格) 單位為秒 https://i.imgur.com/U6kHG7h.jpg
作者後面有用他的一套說詞再精煉數據 比如扣掉不受計時器約束的二發以及局末分以扣掉換邊時間等之後又再這樣那樣 我個人不是很信服他後面那套計算方式所以不特別列出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看文章 但我同意作者後面特別提到的一點是 美網觀眾就坐秩序的問題 這導致主審可能需要經常暫停計 作者特殊精煉數據後的結論依然是美網18年引入25秒計時器後相較於17年並沒有讓比賽變 「快」 以上是兩篇文章擷取出來的部分內容 以下個人看法 18美網是目前唯一一個進行完25秒計時器制度的大滿貫賽事 數據顯示比賽並沒有變比較快 或許這可以再加入一個原因 以往雖無計時器但是是較短的20秒制 而有計時器後改採25秒實際上是增加了球員可準備及利用的時間? (印象中Djokovic有提過類似看法) 不過原本就是25秒制的ATP/WTA比賽加入計時器後也是沒有變快 這邊我認同「明眼可見」時計或許反而讓球員放心知道自己還有時間調適的說法 此外上面的數據都是平均每分所花時間 到底發球所花時間對其影響多大? 現行的職業網球單打比賽雙方長時間互抽的頻率及時間增加(純體感觀察)或許也有影響 ? 或許更多球員運用技術性傷停(純猜測)取得暫喘但也增長比賽時間? 計時器制度目前對於其「加快比賽」這方面來說 以上面美網及其系列賽的數據而言可以說是沒有效果的 現在正進行的19澳網將是第二個運用25秒發球計時器的大滿貫 賽會結束再看看有沒有數據整理分析 XD 我個人目前比較肯定發球計時器的一個優點是在於「公平性」 場內外的觀眾包括場上球員裁判都可以「明眼」看到秒數 也就是說球星比較無法再得到主審於發球時間上的特殊禮遇 但是想利用它加快比賽或許ATP/WTA跟ITF以及各大滿貫賽會都還要再想想怎麼修正 而網球作為計分而非計時制的比賽如何適當而有效地在部分規則中引入計時或時效概念可 能也需要種種嘗試以及成效檢視後的不斷調整 比如今年不只一個大滿貫改變決勝盤賽制很大可能其意欲也在加快比賽 WTA今年減少球員比賽中上廁所的申請次數(感謝leetaka大分享新規)可能也是這個目的 或許明年或一兩年後再來檢視(加快比賽的)成效了! 再延伸一點是 網球比賽加快比賽節奏就定然比較精彩嗎? 好比為何許多主審習慣性在多次來回的一分後較晚喊分的原因很大可能正是要給予球員喘 息調整時間以帶來下一分精彩的擊球而非尚未平復以致雙方皆有失水準的對打 (印象中Nadal談過類似看法) 不過觀眾體感到的精彩度較難如比賽用時般以數據進行比較及成效檢視 票房成績或收視率對賽會而言或許是一個量化指標 然而影響它的除了賽制安排、球員表現及星光度外 都還需得考量票價、轉播、廣告商、贊助等非場上因素 但是作為球迷還是可以發表體感的意見看法啦 或許也是幾年後再來回顧 XD 未看先猜到時候會有一堆有BIG 4的黃金年代的網球才叫好看的言論…… 不過每個球迷都有自己的心得感想 還是期待基於互相尊重原則的分享交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3.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nnis/M.1547448702.A.4DC.html

01/14 14:59, 5年前 , 1F
推專業分享!
01/14 14:59, 1F

01/14 15:01, 5年前 , 2F
01/14 15:01, 2F

01/14 15:02, 5年前 , 3F
我覺得25秒,不是為了讓比賽「時間變短」
01/14 15:02, 3F

01/14 15:03, 5年前 , 4F
而是讓節奏變快,而公平計時下
01/14 15:03, 4F
是的我也認為是節奏 所以那些數據不是用比賽時長而是平均每分所花時間 不過比賽時長作為計算公式的一部分確實也會影響平均每分耗時 所以我也認為除發球外其它影響比賽時間的因素是有必要視情況列入或排除討論的~

01/14 15:03, 5年前 , 5F
也讓選手沒有僥倖或怪罪心態
01/14 15:03, 5F

01/14 15:05, 5年前 , 6F
先前不管是觀眾或選手,對於準備時間超長的球員
01/14 15:05, 6F

01/14 15:05, 5年前 , 7F
表現的態度是負面反感居多吧
01/14 15:05, 7F
※ 編輯: dragonfox (118.165.3.39), 01/14/2019 15:17:35

01/14 15:32, 5年前 , 8F
同意樓上
01/14 15:32, 8F

01/14 16:09, 5年前 , 9F
個人也認同公平性的優點大於讓比賽時間縮短
01/14 16:09, 9F

01/14 16:40, 5年前 , 10F
贊同25秒
01/14 16:40, 10F
文章代碼(AID): #1SF35-JS (Tennis)
文章代碼(AID): #1SF35-JS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