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盧彥勳與 Novak Djokovic 背後的故事

看板Tennis作者 (凱文藍)時間14年前 (2010/07/01 03:53), 編輯推噓25(25026)
留言51則, 2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個人覺得其實盧彥勳對上 Novak Djokovic 是天意 因為這個對戰組合其身家及國家背景是多麼類似,我甚至認為這是老天刻意安排 他們對戰讓有心人可以對比這兩個國家如何培育各自的網球選手。 我想可以藉由比較看出台灣的缺點在哪。 首先,根據 Novak Djokovic(以下簡稱 Djo) 的 wikipedia http://goo.gl/B7t9 Djo 的國籍為 Serbia (賽爾維亞) wiki:http://goo.gl/Smtn http://goo.gl/Z0Ls 賽爾維亞是一個東歐的小國家 1990 年南斯拉夫解體後才成立的一個小國家 根據 wiki 人口只有 7,334,935 人,只有台灣的一半不到。人民平均所得 5,898 USD 反觀台灣呢?根據 wikipedia http://goo.gl/rdTV http://goo.gl/qRQj 人口有 23,133,074 人。人民平均所得為 16391 USD 在這種環境下究竟賽爾維亞是如何培養出一個 Novak Djokovic ? 我想可以透過 Novak Djokovic 的 wiki 可以略之一二 Novak Djokovic was born in Belgrade, SFR Yugoslavia to Sran, a Kosovo Serb and Dijana, a Croat. His two younger brothers, Djordje and Marko, are also tennis players with 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Since the end of 2005 Novak has been dating Jelena Ristic (former schoolmate). He started playing tennis at the age of four, and was spotted by Yugoslav tennis legend Jelena Geni at the age of eight, who stated: "This is the greatest talent I have seen since Monica Seles." At 12 years old, he spent three months at Nikola Pili's tennis academy in Munich, Germany, and at age 14, his international career began, winning European championships in singles, doubles, and team competition. He currently resides in Monte Carlo, Monaco and has been coached by a former Slovak tennis player, Marián Vajda; in August 2009 he also began working with former US top-five player Todd Martin. 我記得之前台灣有個電視台有介紹賽爾維亞,其節目片段有介紹到賽爾維亞的的 國家網球中心,那段特別提到 Novak Djokovic 及其另外一位女選手(我忘了) 都是在該網球中心出身的,直到 Novak Djokovic 12 歲到德國參加網球學校結束 (我在 youtube 上找不到該段影片,希望有記得的版友可以幫我補完 Orz) 好,扯回來說重點,從 Djo 的生平來看,這傢伙一生或許只會打網球 可能除了網球什麼都不會。但 Djo 在賽爾維亞人民心中是位英雄 在其官方網站就可以窺知一二 http://www.novakdjokovic.rs/ 而且 Djo 每年都有捐錢回賽爾維亞的網球中心以便繼續培育下一位 Djo 那盧彥勳的生平呢?這位已經創造亞洲記錄的台灣選手是如何成長的呢? 以下摘錄 wikipedia : 盧彥勳小學時就讀臺北縣三重市的修德國小,當時修德國小的校長林東瀛熱心推廣網球 : 運動,因此盧彥勳的哥哥盧威儒加入了網球隊,盧彥勳的父親經常帶他到球場看盧威儒 : 打球,耳濡目染下盧彥勳也對網球發生興趣,因此一進入學校就讀就進入網球隊接受訓 : 練。而和大他四歲的哥哥比起來,盧彥勳的網球天份更為早慧,小學二年級時即曾參加 : 比賽拿過冠軍。而在這段期間,李遠哲在一次到修德國小打網球時注意到盧彥勳這位小 : 選手,從此一路幫助他,2010年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晉級十六強時,盧彥勳便曾經公開 : 感謝過李遠哲。 : : 2000年12月4日對盧彥勳來說是網球生涯重大轉折的一天,這天早上盧彥勳的父親才剛 : 到國立體育學院和網球教練連玉輝討論過盧彥勳的未來,但卻突然因為心肌梗塞過世。 : 父親的驟逝讓家中頓失經濟來源,因此盧彥勳不得不放棄出國留學和就讀臺灣大學等選 : 擇,選擇就讀國立體育學院並且轉入職業網壇。 其實中間漏掉一些,小弟在此幫他補上,盧彥勳國中時就讀碧華國中 區中運後拿到體保甄試後就讀建中夜間部體育班(感謝網友指正) 畢業後才就讀台北體育學院。師承陳南(如果我記錯請指正) 好,洋洋灑灑的列出兩人的生平是要做什麼呢? 眼尖的應該就都注意到 Djo 在 14 歲時就開始打國際賽了 而盧彥勳在 14 歲時的國際賽經驗還沒有 Djo 這麼多 所以雖然盧彥勳比 Djo 年紀大,但以在國際網壇打滾的資歷來說算是資淺的 反觀盧彥勳雖然學歷完整(國中高中大學),但我相信他花在做抉擇的時間 絕對比 Djo 多。為什麼我可以下如此的判斷?因為筆者國中時也曾經跟盧彥勳一樣 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在網球上(而且是跟他同個年代)。在盧彥勳打球的那個年代 有非常多人包括老師跟選手,都只認為運動只是另外一種當(體育)老師的的捷徑 最理想的路當然就是體保進師範體系的學校,最後出來在某大學高中國中當體育老師 況且,在那個年代,很多教練的觀念都是土法煉鋼式,要練體能就是 3000 天天跑 要練姿勢就是一直對牆打,也沒啥肌力訓練。科學訓練後期才慢慢的導入 (而且還是台北地區的教練先導入。小弟在中部,是中後期才知道有這種方式) 我相信盧彥勳在還沒決定要打職業前的生涯規劃都是類似我之前提的路吧! 況且當年很多打校隊的人,其學業往往都被低估(不管是被學校被老師被同學) 就以筆者念的國中為例,每天上到中午就從教室離開到體育組準備練球直到太陽下山 天黑之後再跑個 3000。在這種缺課狀況下筆者有個學長國中畢業英文26個字母背不出來 學校也認為養這群校隊就是要四處征戰替學校討個名聲,之後招生方便 (筆者在的是國中還有分班的年代)。 (待續) reference 台灣網球史 http://www.taipeisportclub.com/tsctennis/tennis-know14.htm -- 我們這輩子的每一天都應該要做這三件事情。 第一就是開心的笑。你每天都應該開懷大笑。 by James Thomas Anthony Valvano 第二是思考,你每天都應該撥出一些時間好好的思考。 第三是你應該要每天都經歷值得熱淚盈眶的片刻,不管是因為快樂或任何事情都好。 想想看......你笑、你哭、你思考,這才是完整的一天。這他媽的才是完整的一天啊! 如果你能夠一週七天,每天都過著這樣的生活,你擁有的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120.89

07/01 03:57, , 1F
我已經想看續集了XDD
07/01 03:57, 1F

07/01 03:59, , 2F
想看續集!
07/01 03:59, 2F

07/01 03:59, , 3F
今天有看新聞 忘了哪台 找到盧彥勳的成績單 一大排都90以上
07/01 03:59, 3F

07/01 04:03, , 4F
另外一位女選手應該是JJ 我好像看過原PO說那段報導
07/01 04:03, 4F

07/01 04:04, , 5F
台灣人民平均所得有20,000 USD???
07/01 04:04, 5F
http://goo.gl/qRQj 查到不知道幾年的的資料應該是 31,834 XD

07/01 04:05, , 6F
原Po 英文...是26個字母喔 @@
07/01 04:05, 6F
快睡死了先改錯字好了

07/01 04:06, , 7F
所以小盧是功課好 體育也強 太厲害了
07/01 04:06, 7F

07/01 04:07, , 8F
但是我不懂為什麼會捨台大 台大學費也不貴吧
07/01 04:07, 8F
體保跟考進去其實是不一樣的 :p 但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腦袋是不能太差的

07/01 04:13, , 9F
人均所得應該是31,834的下一欄16,391才對喔
07/01 04:13, 9F
歐歐拍謝看錯了,快睡死了 Orz 我一律改成用英文 wiki 的資料好了,中文感覺有點舊了

07/01 04:14, , 10F
讀台大要放棄當職業球員 而彥勳選擇當職業球員 放棄台大
07/01 04:14, 10F

07/01 04:14, , 11F
31,384有計入消費購買能力(我忘了正確的專有名詞)
07/01 04:14, 11F

07/01 04:28, , 12F
那是gdp ppp
07/01 04:28, 12F
我知道 ppp 是啥意思了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http://goo.gl/8Ntx 看文章是消費能力沒錯不過好像是相對的,沒細看 ※ 編輯: jyuny1 來自: 125.224.120.89 (07/01 04:36)

07/01 04:33, , 13F
你真的太好了 台灣自動達成633其一
07/01 04:33, 13F

07/01 04:45, , 14F
Djokovic的家境可能有好一些
07/01 04:45, 14F
根據 Djo 的官方網站的自傳,並沒有比較好,不過英文怪怪的 可能是直接用賽爾維亞語翻過來的 Orz http://www.novakdjokovic.rs/bio_profile.php?jezik=2 It was hard then, but even now it is difficult - admits mum Dijana. Novak was developing, he needed to be accompanied everywhere, and we weren't rich. Society, as a rule, only remembers such kids later, when the accolades and medals begin to arrive. You can imagine how we felt when Novak left home on his own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he was twelve. He spent three months in Munich, Germany, at Nikola Pilic’s tennis academy. Nikola looked after him as if Nole was his own child

07/01 04:51, , 15F
原po最後兩段跟以前台灣人"唯有讀書高"的很有關系..@@
07/01 04:51, 15F

07/01 04:52, , 16F
我社團的一個學長也是原本要走甲組 但家人反對就繼續念書
07/01 04:52, 16F

07/01 04:52, , 17F
另一個在塞爾維亞網球中心的的女生 指的可能是
07/01 04:52, 17F

07/01 04:55, , 18F
2008法網冠軍的 Ana Ivanovic,另外還有Jelena Jankovic
07/01 04:55, 18F

07/01 04:56, , 19F
之前媒體曾熱烈討論過塞爾維亞選手為什麼能一時之間出現
07/01 04:56, 19F

07/01 04:57, , 20F
這麼多好手 http://ppt.cc/Ht6f
07/01 04:57, 20F

07/01 04:58, , 21F
現在拿來跟台灣網球的處境比較真的蠻有探討性的
07/01 04:58, 21F

07/01 05:11, , 22F
如果節目製作人有看到這篇文章 明天應該就是討論的話題了
07/01 05:11, 22F

07/01 05:12, , 23F
真專業 XD
07/01 05:12, 23F
※ 編輯: jyuny1 來自: 125.224.120.89 (07/01 05:17)

07/01 06:15, , 24F
Nole家算是小康吧(開餐廳) 相對於出身貧困的大小威
07/01 06:15, 24F

07/01 06:20, , 25F
大小威的困境可能還有種族歧視 不過美國的環境好一點就是
07/01 06:20, 25F

07/01 06:21, , 26F
青少年時期受到矚目 會有資源開始挹注在他們身上
07/01 06:21, 26F

07/01 07:05, , 27F
專業推~想看續集+1
07/01 07:05, 27F

07/01 07:26, , 28F
台灣只重視升學或是園區阿 其他的並不重要~~~~~~~~~~~~~
07/01 07:26, 28F

07/01 08:06, , 29F
盧彥勳不是念北體,是桃園龜山的國立體育大學
07/01 08:06, 29F

07/01 09:58, , 30F
台灣會重視升學跟地峽人稠也很有關,而且還是一座島,出國
07/01 09:58, 30F

07/01 10:01, , 31F
比較難。再加上我們能夠不用付很多學費受到高等的教育
07/01 10:01, 31F

07/01 10:05, , 32F
相對而言唸書是比較有保障的吧..只能說小盧選網球應該也
07/01 10:05, 32F

07/01 10:07, , 33F
知道這是很花錢的運動吧。況且也不是有錢就能夠達到頂尖的
07/01 10:07, 33F

07/01 10:13, , 34F
賭注性更大。小盧應該就是非常熱愛網球這項運動才有辦法。
07/01 10:13, 34F

07/01 10:21, , 35F
塞爾維亞固然最近出了很多好選手 但是其他沒出名的怎麼辦..
07/01 10:21, 35F

07/01 10:21, , 36F
這種訓練方法等於只讓他們學會打網球而已阿
07/01 10:21, 36F

07/01 10:38, , 37F
盧彥勳花在課業的時間太多了 台灣人可以不用這麼愛念書
07/01 10:38, 37F

07/01 16:49, , 38F
經濟力跟人口與體育發展根本無關,重要的是觀念與政策
07/01 16:49, 38F

07/01 16:50, , 39F
足球也一樣、網球也一樣、桌球也差不多...
07/01 16:50, 39F

07/01 22:12, , 40F
Nole家境並沒有比較好 他從小也是靠父母四處借錢培育他
07/01 22:12, 40F

07/01 22:13, , 41F
記得以前有篇文章他說過知道父母借錢很辛苦但他不敢問...
07/01 22:13, 41F

07/01 22:14, , 42F
他小時生日慶祝一半外面開始轟炸 還要躲起來避難...
07/01 22:14, 42F

07/01 22:15, , 43F
我也覺得其實不要太愛唸書 每個人應該發展他們喜愛的
07/01 22:15, 43F

07/01 22:15, , 44F
事物 未必是當職業 但是有自己的興趣專長 比唸書重要~
07/01 22:15, 44F

07/01 22:16, , 45F
沒錢國家要栽培小孩打球就是要靠父母辛苦了...
07/01 22:16, 45F

07/01 22:19, , 46F
照幾位板友的講法 台灣的棒球走的就是正確的道路?
07/01 22:19, 46F

07/01 23:02, , 47F
還有一個很大的差異,亞洲的球員會比歐美的球員花更多的時間
07/01 23:02, 47F

07/01 23:02, , 48F
和金錢在交通和住宿上,這差很多!!!
07/01 23:02, 48F

07/01 23:03, , 49F
大比賽都是歐美居多,這對亞洲球員有點遠
07/01 23:03, 49F

07/01 23:05, , 50F
小盧可以在加州定居,這樣就不會那樣辛苦的來回了
07/01 23:05, 50F

07/02 03:37, , 51F
07/02 03:37, 51F
文章代碼(AID): #1CAw2__A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