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現正轉播Sampras VS Phillipossis

看板Tennis作者 (yevvi)時間15年前 (2009/01/14 14:44), 編輯推噓3(3038)
留言4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lane34 (Marat Safin)》之銘言: : 新的球拍技術的確會引出新的擊球技術,但是舊的技術也不會消失, 這句話我認為還不夠精確,前面這一句要加"可能" 因為網壇這四五年來,還沒有人在技術上發展出一項單獨"創新"的技術。 像Sabatini 1985年率先使用的"跨下擊球",後來由Edberg,Agassi發揚光大。 Agassi 使用的"抽球式截擊",後來也成為Pierce,Davenport一堆女將的愛用品。 Rios 1997年所研發的"單腳金雞獨立垂直起跳反拍",更是Safin和Ferrero的模仿 對象。 Becker 聞名的飛撲魚躍截擊,之後也在Edberg,Sampras,Stich,Rafter身上發現。 Kuerten 在紅土場上率先採用的正反拍放網前小球,後來也被 Coria和Nadal發揚光大。 Bruguera 在1994法網所使用的正拍擋球,後來更是被Rafter成功應用在97美網和 01澳網的SF上。 最近的一次就是Federer了,在2003-2004之間以切球對峙方式放網前零式短球。 但之後的選手比較可惜,都偏向於以現有的新技術方式以"組合型態"演出,別人表演 過的,而沒有自己創新首度在世界上表演的技術。 : 甚至決定新舊技術勝負的不是球拍本身,而是球員以及比賽內容, : 若是Sampras有可能在他全盛時期拿新科技的球拍,我相信他的球技還是不會有多少改變 : 他就是喜歡發球上網,也因為這樣所以他的正拍還是會那樣打,因為那是他的武器, : 若是因為新球拍而改成開放式擊球以及重旋轉的上旋球,那他上網的銳利度必定大幅衰退 : 所以他就算有新球拍(就像現在他肯拿最新科技的球拍了),Sampras就是Sampras, : Nadal就是Nadal,Federer就是Federer,不會改變的。 : 至於新舊技術孰優孰劣,重要嗎? 其實新舊技術誰優誰劣根本就不重要,重點在於,如何把新舊技術同時保存下來到後代。 因為現在很明顯的態勢,新球拍科技會有讓後生晚輩對上網這一塊會有怕怕不敢前進學 習的跡象,因為投資報酬率不高。不考慮會受傷的因素,最起碼魚躍截擊這一塊已經快 不見了。即使像Roddick,Dent,Tsonga先天資質具有彈性或是具有左右覆蓋能力的選手 ,他們也沒辦法走向以飛撲截擊為常用戰術的道路。長此以往,對於後人的學習以及未 來網壇發展,必定不是好事一件。這個才是未來網壇令人擔憂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83.13

01/14 14:57, , 1F
我倒不認為技術會"消失" 只是式微了 現在可以把比賽影片做
01/14 14:57, 1F

01/14 14:57, , 2F
更妥善的保存 選手們是不乏有範例可以追尋 只是球拍的發展
01/14 14:57, 2F

01/14 14:59, , 3F
的確變相扼殺了選手追球技術的動力 這還要再觀察 但是之前
01/14 14:59, 3F

01/14 15:00, , 4F
有人擔心使用雙反的選手會遠多過單反選手這件事情並沒發生
01/14 15:00, 4F

01/14 15:00, , 5F
或許是Fed的因素或許不是 但是單反選手目前跟雙反選手人數
01/14 15:00, 5F

01/14 15:01, , 6F
差距不大 甚至幾個耀眼新星都是單反 以這件事情做個前例
01/14 15:01, 6F

01/14 15:02, , 7F
或許我們也不需要太悲觀就是了 在Sampras/Henman老化之後
01/14 15:02, 7F

01/14 15:02, , 8F
不就出了一個Federer嗎 :p
01/14 15:02, 8F

01/14 15:04, , 9F
那關鍵還是在於有guga和ljubi的出現,他們提供了一個高度安
01/14 15:04, 9F

01/14 15:06, , 10F
全又有前衝力的揮拍軌跡出現,guga之後的單反球員,大部份以
01/14 15:06, 10F

01/14 15:07, , 11F
反拍擅長的並不是按照Federer模式走,反而有點像guga和luby
01/14 15:07, 11F

01/14 15:12, , 12F
但上網技術超過六年沒Update了,如果再沒人出現傳接,就算有
01/14 15:12, 12F

01/14 15:14, , 13F
影帶留者,但是能親身經歷指點的人隨者年代久遠全部去當天使
01/14 15:14, 13F

01/14 15:15, , 14F
對後人影響就非常大了,其實可以從Federer和Nadal這兩代培養
01/14 15:15, 14F

01/14 15:16, , 15F
出來的球員就看出端倪了。
01/14 15:16, 15F

01/14 15:23, , 16F
怎麼覺得網球王子從這邊弄了很多 手塚的零式削球..
01/14 15:23, 16F

01/14 15:24, , 17F
金雞獨立 應該就是桃城的Jack Knife吧 = =
01/14 15:24, 17F

01/14 15:26, , 18F
對,但真正的發明人是Marcelo Rios於97蒙地卡羅決賽中對柯
01/14 15:26, 18F

01/14 15:27, , 19F
瑞查使出來的,他應該申請專利才是
01/14 15:27, 19F

01/14 16:42, , 20F
純推一下Kuerten
01/14 16:42, 20F

01/14 18:01, , 21F
能親自指點網前功夫的人並非得是現役選手或是曾經上過TOP10
01/14 18:01, 21F

01/14 18:02, , 22F
我相信Sampras/Federer或其他球員的教練也未必是名聲顯赫
01/14 18:02, 22F

01/14 18:03, , 23F
但是他們依舊能教出舉世聞名的選手 再說 以人類平均壽命
01/14 18:03, 23F

01/14 18:03, , 24F
70多歲來看 好歹也還有40年吧 XDDD 擔心這種事情有點太早了
01/14 18:03, 24F

01/14 18:04, , 25F
另外反拍方面 的確Guga是個重要的代表 但是單反也是
01/14 18:04, 25F

01/14 18:05, , 26F
all-court player一項重要條件 Guga跟Ljuby有一大部份因素
01/14 18:05, 26F

01/14 18:11, , 27F
是因為身材 使得他們的單反具有抗上旋的攻擊力 其他選手
01/14 18:11, 27F

01/14 18:13, , 28F
要說是循Guga模式 我想也只有一半一半而已
01/14 18:13, 28F

01/15 00:14, , 29F
當然不見得要現役,不見得要前十。但還是得創出名號才行。山
01/15 00:14, 29F

01/15 00:16, , 30F
普的教練提牳.加立克森以及把費神登上03年終賽冠軍的Peter
01/15 00:16, 30F

01/15 00:17, , 31F
Lundgren,一個是雙打排名12,一個在世界網壇也有巡迴賽出賽
01/15 00:17, 31F

01/15 00:21, , 32F
記錄,還要考量到Laver,Newcombe,Roche,這些對過去上網很
01/15 00:21, 32F

01/15 00:24, , 33F
有經驗的球員,再考量到60歲以上會不會因身體毛病而能繼續指
01/15 00:24, 33F

01/15 00:25, , 34F
導的問題,其實這年限一下很快縮到20-30之內,很快就過去
01/15 00:25, 34F

01/15 00:26, , 35F
所以這問題發生的時間會比我們想像中的早,要積極培養才行。
01/15 00:26, 35F

01/15 00:28, , 36F
沒名將指導當然也有可能出截擊天才,但相對而言在培養過程中
01/15 00:28, 36F

01/15 00:31, , 37F
會出現一些原本不應該走的歪路嘗試,浪費自己的青春時間。
01/15 00:31, 37F

01/15 01:43, , 38F
有出賽紀錄就算有闖出名號嗎 :p 其實雙打選手截擊也很強
01/15 01:43, 38F

01/15 01:44, , 39F
我們幹嘛在為了截擊或發球上網的未來擔心................
01/15 01:44, 39F

01/15 01:44, , 40F
問題只在於有沒有人想練 不在於有沒有人會教
01/15 01:44, 40F

01/15 09:18, , 41F
我認為想練和會教的人才短缺的問題在未來20年內是同時存在的
01/15 09:18, 41F
文章代碼(AID): #19ROd27_ (Tenni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ROd27_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