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智慧機械抵稅縮水 擬限中小企業

看板Tech_Job作者 (原po是大叔)時間5年前 (2018/12/13 21:38), 5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方案大致出來了 關係到一堆舊產線,舊科技業,但是看來很寛,TSMC,台塑都適用 看能否一併緩解"超高"工時問題, 惡劣工作環境,讓年輕人較願意進入,和緩外勞人數,也解決一堆環保問題 智慧機械、5G 可享抵減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520968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5)日聽取經濟部長沈榮津有關智慧機械及第五代行動通訊(5G)相 關投資抵減的報告案,會後拍板企業投資智慧機械以及5G相關應用,當年度享投資抵減率 5%,若分三年則投資抵減率則為3%;租稅優惠年限方面,智慧機械為三年,5G相關應用為 四年。 與會官員表示,相關辦法需修訂《產業創新條例》,並經由立法院審議通過才能上路。由 於現在已近年底,行政院會爭取立委支持盡快通過,並爭取追溯到明年1月1日起適用優惠 政策。 至於原本經濟部擬提案,智慧機械的投資抵減率依智慧化程度,分成高階、低階,有大數 據分析功能者享6%抵減率,僅具數位化功能者享4%抵減率。但昨天會議認為,區分高階、 低階反而徒增行政成本,故會後拍板一律適用當年度享5%抵減率,或分三年抵減享3%抵減 率。 這項租稅優惠初步評估不會產生稅損,不過,仍需待更詳盡稅式支出報告出爐後,經行政 院院會通過,再送立法院審議,希望爭取在本會期通過立法院三讀。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昨天也強調,希望中小企業快速導入智慧機械,投資要搶快,所以企業 投資「智慧機械」享有抵減的優惠期只三年;與5G相關投資年限不同,是考量到5G正式商 用時程。 5G若能與智慧製造結合,將帶動整體產業創新與變革;為此,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推 動小組(DIGI+小組)已將營造5G相關創新應用的有利發展環境列為政策目標,並暫定 2020年完成我國第一階段5G頻譜釋照。 行政院政委唐鳳日前也曾舉例,只要在特定場域裡安裝5G相關的設備,例如用遠距遙控去 開推土機,創新技術不僅解決施工現場工安問題,也可發展成人工智慧。 至於產創條例的租稅優惠明年底落日後,四大租稅優惠包括研發投資抵減、天使投資人半 數投資額抵減、有限合夥創投享「穿透課稅」、員工獎酬股票擇低課稅等;財政部長蘇建 榮日前已在立法院透露,經濟部與財政部已有共識將朝延長十年的方向來規畫。 ===== 製造業合理, but,5g那個,只能說.... 智慧機械、5G投資抵減元旦上路 https://tinyurl.com/yaunn2u5 ※ 引述《egnaro123 (原po是大叔)》之銘言: : LTN : 智慧機械抵稅縮水 擬限中小企業 : 〔記者黃佩君、羅倩宜/台北報導〕為加速促進產業轉型智慧製造,經濟部擬再次修訂產 : 創條例,廠商投資智慧機械可抵減營所稅,方案為抵減當年度投資支出五%、或分三年每 : 年三%內擇一,財經兩部已協調出共識,待行政院拍板;但因減稅得用在刀口上,據了解 : ,政院傾向將方案限縮於較難負擔轉型成本的中小企業,即年營業額在一億元以下者。機 : 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先求有、再求好,未來若國家財政允許,仍希望投資額十五% : 可予抵減。 : 業界︰快點實施較重要 : 不少機械業者看好廠商有持續投資智慧製造的需求,建議經濟部儘速推動產創條例修訂, : 落實投資智慧機械可抵減營所稅政策;據了解,財經兩部本月已取得共識,暫定方案為可 : 抵減當年度投資支出五%為限、或分三年每年抵減三%以內,且執行三年後落日,尚待行 : 政院拍板。 : 業者坦言,雖方案較業界期待的十五%以上相去甚遠,仍可接受,只希望能在下會期就送 : 立法院審議,把握景氣往上、產業仍有高度投資需求的時機;尤其若定有落日時間,「選 : 在景氣往下的時候執行,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 大型業者本錢夠 擬排除適用 : 但據了解,目前此案卡關主因是擬將方案限縮於中小企業,因台灣製造業大小懸殊,大型 : 製造業有資本支出本錢,相對較無補助必要;而中小企業,一來有較強轉型智慧製造的需 : 求,二來也較難負擔資本投資,因此應列在優先行列。 : 根據目前標準,中小企業門檻為「製造業雇員未滿兩百人、其他行業未滿一百人,或年營 : 業額在一億元以下者」。經濟部表示,方案均正在討論中,將持續與相關部會溝通,反映 : 產業意見。 : 機械業者多支持減稅需要有目標,因大型製造業資本設備投資未必仰賴台廠,中小企業投 : 資反而對帶動台灣機械業能量更有幫助;但希望若限縮為中小企業,應略微擴大抵減幅度 : ;也有業者認為,限縮方案帶動產業效果將下降,且中小企業轉型需時間規劃方案等,速 : 度也會慢很多,希望維持原方案。 : === : 排除tsmc/台塑是合理的,倒不是因為機器是本土或外商, : 是因為這些企業早已適應競爭,轉型需求較低,本身也有企業責任, : 資本支出比較不痛,但對中小企業一定很痛,要有誘因, : 另外,外勞人數或許可以考量,3K環境,這類一定是未來東南亞國家最先取代的, : 這類產線工時都很神奇,看能否要透過政策利誘他們合理化工作時間, : 本外勞健康當然也能受益,工時減少,勞工也才能進修, : 雖然加班費減少,老闆也可不再違反法規,味著良心經營, : 勞動部也不用再放大外勞人數, : 但..仍然不易,這類產業體質都很弱,不易解決, : 其實,若無力競爭,可能就真的要退出市場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189.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44708299.A.9F1.html ※ 編輯: egnaro123 (36.227.189.191), 12/13/2018 21:47:53
文章代碼(AID): #1S4c3Bdn (Tech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4c3Bdn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