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被動元件跟太陽能

看板Tech_Job作者 (TY)時間5年前 (2018/09/05 18:18), 5年前編輯推噓7(817)
留言16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uktwtp (uktwtp)》之銘言: : 被動元件跟太陽能上下游相關產品, 像是太陽能電池,模組 跟 矽晶片, 兩個產品都 : 稱是科技產品 ,但這兩個產業 的產品其實製程簡單,容易大量製造的東西。但被動元 : 的生產,好像又比太陽能簡單,可是為什麼被動元件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不如太陽能產 : 這麼好, 現在全世界的太陽能製造產業都差不多被中國打趴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我 : 夠想得到的是,可能被動元件跟產品的安全性有相關,所以大部公司還不敢 大量採用 : 國生產製造的東西, 請問板上的高手 ,能分享其他原因嗎? 我不算高手啦,勉強算個低低手,剛剛好我們實驗室以前就是作陶瓷材料的,我的指導教 授是鈦酸鋇的權威 電阻跟電感我不清楚 以MLCC(積層陶瓷電容)來說,其實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層銀膏,一層鈦酸鋇,像千層派這 樣疊起來 size大的MLCC當然是不難作,問題是小size的時候就很難了,先不說銀膏跟陶瓷會有peel ing的問題(這裡的小size指的是層跟層的間距) 光是控鈦酸鋇的core-shell的微結構保持在一定的大小就很困難(請去參考鈦酸鋇的相圖) 我沒有很懂,我只知道陶瓷的燒結過程相變化的複雜度比金屬還高,燒結時還會有solven t的揮發導致電容爆開 所以沒有一段時間的try & error ,基本上是很難成功 所以像日系廠的被動元件是很難被取代(品質好,穩定),因為日系廠的鈦酸鋇陶瓷粉原料 是用sol geel 合成,大小粒徑一致,燒結後晶粒大小也一致 台灣的是用固相燒結合成的陶瓷粉當原料,品質當然就是爛的可以(但是很便宜) 台灣的被動元件其實也不是自己開發的,最早期是靠飛利浦來設廠&開發 後來飛利浦把被動元件賣給國巨後,才開始是台灣自己作 但這東西,我個人覺得大陸高階的做不起來很正常,但連低階產品都做不起來,只能說是 大陸自己的問題比較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76.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36142719.A.8B6.html

09/05 18:21, 5年前 , 1F
學長是 段老師實驗室的嗎 XD
09/05 18:21, 1F

09/05 18:50, 5年前 , 2F
不是。我們老師已經退休了
09/05 18:50, 2F
※ 編輯: sendtony6 (49.216.176.125), 09/05/2018 18:56:26

09/05 19:01, 5年前 , 3F
但我們老師是段老師的學長
09/05 19:01, 3F

09/05 19:05, 5年前 , 4F
比較想知道被動元件廠的薪資福利XD
09/05 19:05, 4F
哦,這我倒可以回答你,就是一個字"爛" 如果你不缺錢,想交朋友的話可以去 ※ 編輯: sendtony6 (49.216.176.125), 09/05/2018 19:10:45

09/05 19:35, 5年前 , 5F
sol gel? sol feel?
09/05 19:35, 5F

09/05 21:08, 5年前 , 6F
中肯
09/05 21:08, 6F

09/05 21:10, 5年前 , 7F
以高雄來說,被動的薪資算尚可..核薪同神教,分紅換算成
09/05 21:10, 7F

09/05 21:10, 5年前 , 8F
錢後比半導體二哥分的還多...
09/05 21:10, 8F

09/05 22:02, 5年前 , 9F
推 長知識了!
09/05 22:02, 9F
※ 編輯: sendtony6 (49.216.176.125), 09/05/2018 22:23:18

09/05 23:09, 5年前 , 10F
正解
09/05 23:09, 10F

09/06 07:18, 5年前 , 11F
有分享有推
09/06 07:18, 11F

09/06 07:25, 5年前 , 12F
呵呵 想必你年紀很大 冒昧問一下多久前做這個行業阿 mlc
09/06 07:25, 12F

09/06 07:25, 5年前 , 13F
c早不用銀內電極 卑金屬製程都非常成熟了
09/06 07:25, 13F

09/06 20:58, 5年前 , 14F
呵呵,是嗎,我很確定2010年還是用銀膏
09/06 20:58, 14F

09/06 20:58, 5年前 , 15F
現在我就不知道了
09/06 20:58, 15F

10/16 09:57, , 16F
trial and error
10/16 09:57, 16F
文章代碼(AID): #1RZwr_Ys (Tech_Job)
文章代碼(AID): #1RZwr_Ys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