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星國石化業追上台灣 徐旭東:「Something wrong!」

看板Tech_Job作者 (禿頭了)時間7年前 (2017/04/23 09:15), 編輯推噓30(30033)
留言63則, 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qooisgood (不告訴你)》之銘言: : 星國石化業追上台灣 徐旭東:「Something wrong!」 : 聯合 : 面對新加坡除金融業外,即將在石化業超越台灣,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今(21)感慨表 : 示,過去台灣的石化業是東南亞最強,但現在新加坡卻一個「小島」之姿,與台灣擁有相 : 同的300萬噸乙烯產能,「Something wrong!這不對的嘛!」 : 徐旭東今日受《經濟日報》之邀進行專題演講。在長達50分鐘的簡報裡,他以新加坡為例 : ,談到該國已在金融、石化、觀光業追過或追上台灣,尤其在石化業部分,他說:「台灣 : (曾)是東南亞最強的石化業機構!」但現在新加坡擁有的乙烯產能,已然跟上台灣的腳 : 步。 : 「新加坡一個小島上面能產出300萬噸的乙烯,我們全台灣也只有300萬噸,Something wr : ong!這不對的嘛!」徐旭東認為,這不代表新加坡不重視環保,而是用更為標準化的方 : 式去執行,反觀台灣的制度卻是相對紊亂,「都是我們自己把自己搞成這個樣子!」 : 徐旭東認為,以台灣擁有的國土面積與資源規模,在象徵石化業發展程度的乙烯產能方面 : ,不應該與新加坡的產出相等,他並開玩笑表示:「哪有這個樣子的講法!他那幾套(石 : 化設備)大概都是抄我們的。」(侯良儒/台北報導) : http://goo.gl/gzvQxr : 國光石化如果當初沒被搞掉 : 台灣經濟也不會落得只剩台GG一隻腳在撐了 : 唉 雖然也很討厭噓噓東,但是身為業內人從油氣到石化都有接觸,服務對象一直延伸到特化、製藥、食品,我想分享幾點看法: 1. 雖然討厭噓噓東,但是他說石化業看乙烯是沒錯。兩件事,規模跟成本。 這是從煉製原油的角度來看,並簡化成"看乙烯",因為煉油之後烯烃都會產出,雖然依原油品質與場的單元配置會略有不同,但是基本上就是越大的乙烯廠煉油廠越大,衍生起始物的成本就越低。所以不管你是接乙烯、丙烯、丁二烯、戊二烯、芳香烃、長鏈烃跟其衍生物都受影響。 國家產業發展過程也是一樣,抓大放小,先求有規模,之後就業人口就來了(不管是蓋廠還是運作時)。 現在一個乙烯(正確說是烯烃廠Olefin)都百萬噸起跳,投資額我不大確定但是石化廠20-30萬噸都20-30億了,投資額應該只有更大。 運作後以一噸 800鎂算(還只有算乙烯喔),一年營業額八億美金就是240億台幣(講道這邊我會抓投資額大概百億級,因為通常投資額跟營業額會是同個數量級) 一個算大的特化品廠一萬噸好了,給你賣一噸5000鎂,一年五千萬美金,量實在差太多。 但是不是說特化跟高值化不重要,而是噓噓東的眼光焦點只停留在20年前搞石化業的重點,難道不能齊頭並進嗎? 喔,忘了他是商人只看錢。 而且他說新加坡抄我們的也很好笑,應該是大家都用抄的(從licensor來) 只是,新加坡找的都是有自己製程跟global solution team的殼牌跟艾克森美孚,台灣不知道有沒有買到這兩間的know-how? 至少人家的廠沒進來就是了。 還有,其實很多時候大財閥在看經營產業的時候其實是先看規模。 因為如果產業規模與現金流量不匹配時,經營起來沒效益。 就像營業額billion級公司通常就對million級生意沒興趣,除非是整個產業鏈來看。 2. 台灣早期的石化發展其實算是由下而上,從終端產品往上游整合,你看台塑體系四大最後一個公司是台塑化(詢價編號6開頭,其他是1,2,4)大概就會有點感覺。只是整合的過程還是買know-how比較多,研發的少,就是買技術、設備、建廠然後賺操作設備的辛苦錢。石化業早期又是特許行業(現在也算是吧),你看很多公司不是有官股就是有KMT中常委老闆,不然就是搞出問題潛逃大陸(陳U豪)繼續政商關係。甚至之前才有花媽底下的人接了中油。 上頭的人如果只會/愛/能撥算盤,那麼最後就是無法前進,需要研發於投資的項目當然是之後再說。你看很多泛中油體系的公司到今天還是只有幾個產品,研發只是拿來抵稅的組織而已。 然而台灣早期的做事習慣也造成在特化也只有薄弱的基礎,我之前剛加入一間在該行業號稱世界級的特化公司,但是技術基礎之弱加上人力結構反映出來的管理問題,只能塊陶惹。加上之前特用樹酯廠的工作經驗,其實看到的就是缺乏本質學能只用抄襲專利的合成方法嘗試錯誤來做到第一個配方、之後用逆向工程猜猜看別人怎麼做,但是不做什麼基礎研究、滿足現況、所以永遠停留在配方小改、改添加劑這種方法上。 3. 其實新加坡也不是就什麼都好,資本到哪都是邪惡的,只是 a. 人家帶進去的公司都是每個產品系列裡的利害/賺錢公司。 好處就是對當地人才來說有曝光跟未來轉調的機會並接觸不一樣的公司文化,對於人的薰陶培養有一定的幫助。 賺錢的MNC的制度跟福利還是比SME來的好,畢竟早期比較對象是歐美日,給優於台灣當地的薪資還是比他們在國外請便宜,就像早期我們的中美和、英威達(現亞東石化)、高雄塑酯等。 b. 廠的部分就是重罰跟政府集中管理電(天然氣)跟水(廢水處理),好像當房東的概念,房東因為房子是自己的當然就會在意屋況跟房客水電的問題囉。 所以我都開玩笑說其實整個台灣都是類似的問題: 慣老闆、態度、決心。早期中職草創年代/體育協會的經營思維,所以看到的情況也就會類似,假掰的老闆、聯盟水準停滯、人員出走,你不打還有很多人搶著打,還不快謝主隆恩。 雖然身為從業人員,行業不好會很辛苦,但是或許產業重新整理之後會有新的機會吧? 又或者就被星馬泰取代了就一去不回。 但是除了把眼前的舞台撐好撐滿,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也無能為力就是了。 也是一種人蔘歷練吧。 -- Sent from my Window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107.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92910120.A.C03.html

04/23 09:20, , 1F
推 解惑
04/23 09:20, 1F

04/23 09:21, , 2F
04/23 09:21, 2F

04/23 09:21, , 3F
我也覺得很無奈啊 王老爺爺就不想把錢花在研發上
04/23 09:21, 3F

04/23 09:22, , 4F
配方都用跟大廠致敬的方式在渡日子
04/23 09:22, 4F

04/23 09:24, , 5F
然後用延長設備使用年限、維護成本、拗包商省錢
04/23 09:24, 5F

04/23 09:24, , 6F
的方式在賺錢
04/23 09:24, 6F

04/23 09:25, , 7F
其實就是九成九台灣老闆風格,這麼大間了也沒變
04/23 09:25, 7F

04/23 09:25, , 8F
特化利潤是高 但研發壓力大 而且規模也無法跟原料比
04/23 09:25, 8F

04/23 09:27, , 9F
推啊
04/23 09:27, 9F

04/23 09:36, , 10F
解釋得非常清楚 讚
04/23 09:36, 10F

04/23 09:43, , 11F
第二點是台灣石化業很多公司的通病,不投錢做基礎研究就想叫
04/23 09:43, 11F

04/23 09:43, , 12F
工程師生出高利潤的產品,鬼才生的出來
04/23 09:43, 12F

04/23 09:47, , 13F
推解釋
04/23 09:47, 13F

04/23 09:59, , 14F
台灣公司有九成都是這個鬼樣子,靠凹員工,凹包商 來降成
04/23 09:59, 14F

04/23 10:00, , 15F
本,永遠都是吃這個老本過日子 只想現在能賺一塊是一塊
04/23 10:00, 15F

04/23 10:01, , 16F
研發真的幾乎都是做做樣子來扺稅,拿補助 我自己也寫過
04/23 10:01, 16F

04/23 10:01, , 17F
這種和圾垃沒兩樣的研發計畫和成果,老闆幾乎都不在意研
04/23 10:01, 17F

04/23 10:02, , 18F
發的成果,只看能省多少稅金,拿多少補助
04/23 10:02, 18F

04/23 10:04, , 19F
所以台灣像新加坡讓國際大廠來,慣老闆還是會有意見吧?
04/23 10:04, 19F

04/23 10:09, , 20F
應該不會吧,畢竟有產業鍊整合的效果
04/23 10:09, 20F

04/23 10:10, , 21F
應該先看居民有沒有意見
04/23 10:10, 21F

04/23 10:10, , 22F
台灣石化業研發很猛的就 李長榮吧...
04/23 10:10, 22F

04/23 10:14, , 23F
推推 這篇才是真正石化業的狀況
04/23 10:14, 23F

04/23 10:14, , 24F
之後美國乙烯產能擴建出來才是風暴的開始~
04/23 10:14, 24F

04/23 10:25, , 25F
04/23 10:25, 25F

04/23 10:28, , 26F
推 解釋的超清楚的某人的公司致敬的可不只配方呢 他連
04/23 10:28, 26F

04/23 10:29, , 27F
設備都是先買一套然後在致敬出好幾套效能變差的版本來
04/23 10:29, 27F

04/23 10:29, , 28F
用 當然各大廠也很多都是這種情形 但應該沒人會在教育
04/23 10:29, 28F

04/23 10:29, , 29F
訓練的時候對這件事驕傲地拿出來說嘴吧~XDD
04/23 10:29, 29F

04/23 10:30, , 30F
根本就是自以為聰明的心態呢~~
04/23 10:30, 30F

04/23 10:32, , 31F
就是如此。早期那些有錢人就是是買個國外技術。請國外
04/23 10:32, 31F

04/23 10:32, , 32F
工程師來建廠。想辦法把產能放到最大。壓低生產成本。
04/23 10:32, 32F

04/23 10:32, , 33F
一個產量大的廠單位成本比人低那你就贏了。。爽賺一倍
04/23 10:32, 33F

04/23 10:32, , 34F
子。別人要打到你?這種便宜的東西加運費完全就不合算。
04/23 10:32, 34F

04/23 10:32, , 35F
所以不容易。所以王老爺子才有辦法賺幾千億取n房老婆。
04/23 10:32, 35F

04/23 10:34, , 36F
台灣石化業說有多強就只是自吹自擂而已 lincesor幾乎都歐美
04/23 10:34, 36F

04/23 10:34, , 37F
或日本的 化工系出來還是蹲工廠吧
04/23 10:34, 37F

04/23 10:35, , 38F
再說這可是傳產中的傳產。基本上不會被淘汰的東西。
04/23 10:35, 38F

04/23 10:36, , 39F
refinery雖然營業額大但造價也高,尤其關鍵的觸媒熱交
04/23 10:36, 39F

04/23 10:36, , 40F
換器壓縮機等還是只能向歐美買
04/23 10:36, 40F

04/23 10:37, , 41F
她就是用量的概念在經營他的產業 導致某些不是只有拚量
04/23 10:37, 41F

04/23 10:38, , 42F
的產業 如電子材料 做出來的產品就一整個~呵呵
04/23 10:38, 42F

04/23 10:40, , 43F
現在拼量沒用了,中美都自己煉,新加坡地點好,台灣哪
04/23 10:40, 43F

04/23 10:40, , 44F
能比
04/23 10:40, 44F

04/23 11:54, , 45F
只是好奇為啥星加坡都用海水淡化 報價卻跟我們差不了多
04/23 11:54, 45F

04/23 11:55, , 46F
台灣地點也不差啊 對面就是中國這個化學品消耗大國
04/23 11:55, 46F

04/23 12:34, , 47F
04/23 12:34, 47F

04/23 12:49, , 48F
效率不同 像GG對水資源就投入不少
04/23 12:49, 48F

04/23 12:53, , 49F
王老爺爺的就都是純書面領補助
04/23 12:53, 49F

04/23 12:53, , 50F
有沒有心去做的差別而已
04/23 12:53, 50F

04/23 13:03, , 51F
一堆鬼島老闆都這種死樣子,永遠的草創元年cost down
04/23 13:03, 51F

04/23 13:03, , 52F
04/23 13:03, 52F

04/23 13:30, , 53F
科技業大部份何嘗不是如此
04/23 13:30, 53F

04/23 13:56, , 54F
王老爺爺有遠見,那時就看到了台灣不適合研發
04/23 13:56, 54F

04/23 13:56, , 55F
過去如此 未來也是如此
04/23 13:56, 55F

04/23 15:32, , 56F
不是新聞了 每次聽到王老先生被叫經營之神就想吐槽
04/23 15:32, 56F

04/23 15:43, , 57F
台灣財團不靠政府特許保護跟補助還有壓榨薪水是沒法
04/23 15:43, 57F

04/23 15:43, , 58F
存活的
04/23 15:43, 58F

04/23 15:49, , 59F
要馬跑 可是沒草給你吃
04/23 15:49, 59F

04/23 19:43, , 60F
台灣財團只想買技術 不要開發
04/23 19:43, 60F

04/24 22:14, , 61F
說運費不能cover是錯的喔,主要是要看合約還是現貨,關稅
04/24 22:14, 61F

04/24 22:14, , 62F
高低還有每一國境內產銷平衡的問題。
04/24 22:14, 62F

04/25 04:24, , 63F
專業推!
04/25 04:24, 63F
文章代碼(AID): #1O_00em3 (Tech_Job)
文章代碼(AID): #1O_00em3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