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一覺教改夢

看板Teacher作者 (夢已經振動奮鬥毋通放)時間9年前 (2014/10/11 07:09), 編輯推噓10(10016)
留言2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章出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1000382-260109 人的青春沒有第二個20年,一個國家的發展,也不容浪費任何一個20年。但回顧這20年來 的教改,我們卻彷彿在原地鬼打牆,折騰了20年,學生的痛苦沒有減輕,教育水準及國家 競爭力倒是日走下坡。這場教育自我耗損的惡夢還沒有結束,不知台灣在國際競爭的梯隊 裡,最終將掉落到哪個位置? 從李遠哲在1994年9月應當時的行政院連戰院長邀請,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 集人起,在陸續推行多項改革方案中,浩大的教改工程啟動至今已經20年,就影響程度而 言,可謂僅次於民主改革的社會工程。但回顧所來徑,會發現也許設計者都曾深受升學主 義之苦,當時社會對聯考窄門難擠也多有詬病,以致於這套教改的基本思維太過執著於減 輕升學壓力,卻忽視了菁英人才的培育與國家競爭力的提升。 但是,由於設計不當,又變來變去,還愈繁瑣困難,想讓孩子減壓的美意非但沒有實現, 反而讓學生、家長、老師、學校都苦不堪言。2002年廢除聯招,改採多元入學方案,除了 「甄選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兩大管道外,還有「繁星計畫」和軍、警大學等招生管 道。測驗分為學科能力測驗、指定科目考試、術科考試等統一考試,學測則可以選擇學校 推甄或是個人申請的方式進入大學。至於國中入高中則採基本學力測試,北高兩市還曾提 出免試升高中的自願就學方案。 沒想到,「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以前清貧子弟可以靠公平的聯考為自己的命運 翻身,但多元入學卻要評比更多表現成績,結果讓城鄉差距與貧富階級更加明顯、擴大且 固著化,弱勢者陷入更不利的處境,許多寒門人才就這麼被埋沒了。 而為了讓人人都可上大學,達成快樂學習升學減壓的目標,教育部鼓勵廣設大學,結果從 23所增加至160所,現在要考不上大學還真的不容易。大學林立下,技職教育相對萎縮, 技職人才也出現斷層。問題是,大學文憑因此大幅貶值,中、後段班大學的畢業生,進入 職場後並無突出競爭力,薪資因此也容易被壓低。再加上少子化衝擊,許多大學招不足學 生而面臨倒店危機,甚至預估2026年將有4成大學倒閉。 20年下來,入學減壓未必有成,培育出來的人才水準卻不進反退。為入學程序耗盡力氣後 ,很多學生不想再為學業拚命,只求平安畢業拿到學位即可。過去許多優秀人才會願意奮 力苦讀,並到海外留學進一步鑽研,最終獲致卓越成就,但現在的年輕世代聞苦色變,只 要有沾點苦味的事情就不想靠近,出國也選擇輕鬆無壓的遊學方式,殊不知無論在職場生 涯或產業競爭中,唯有吃苦受挫付出心血努力,才能讓自己成長並取得優勢。而國家競爭 力的能源,就來自這些優秀人才的集體拚搏。 能夠帶動國家前進的卓越人才,是需要去挖掘、培育、激勵的,但這20年來我們明顯做得 不夠。在校園裡,陸生積極發問學習的態度勝過只顧著滑手機的台生,台灣在美留學人數 逐漸下滑,整體表現也不若以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講座教授張懋就在7月的中研 院院士會議上指出,現今台灣學生遇到問題,不肯自我嘗試、挑戰,而是打電話問學長姊 ,缺乏追尋知識和真理的動力。過去台灣留學生在國外表現不俗,但現在即使是國內一流 學校畢業生,在國外表現也只有中上。還有院士說,有台灣學生到了史丹福大學卻落荒而 逃。如今在國際間卓然有成的台灣人士,大多已有相當年紀,後續未見代有人才出,對國 家競爭力來說,這是很可怕的警訊。 2003年台大教授黃光國等百餘位學者曾批判10年教改政策錯誤亂象,造成政府不負責、老 師不支持、家長不安心、學生不快樂、畢業沒有頭路,根本就是一場社會災難。然而10又 過去了,問題如舊,國家競爭力倒退嚕,早已被其他亞洲小龍甩到後頭。如果不趕緊強化 菁英人才的培養,要求更好的教學水準,台灣勢將被國際競爭潮流所淘汰。 李遠哲教改已經失敗,大陸快速崛起、東亞小虎振翅欲飛,台灣競爭力不能等,需要進行 二代教改。鑑往知今政府不足侍,需由公民團體出面整合,帶動社會由下而上討論,形成 新教改共識後,再交由政府執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0.104.12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eacher/M.1412982574.A.3A6.html

10/11 10:26, , 1F
沒人會理這篇..
10/11 10:26, 1F

10/11 10:26, , 2F
2003就已說失敗..這十一年,仍堅持繼續失敗
10/11 10:26, 2F

10/11 10:51, , 3F
寫的好
10/11 10:51, 3F

10/11 14:23, , 4F
然後呢?上頭的人照樣硬幹!不理會專業!
10/11 14:23, 4F

10/11 15:10, , 5F
剛好遇過這二十年,小班教學,學習角,九年一貫,十二年
10/11 15:10, 5F

10/11 15:11, , 6F
國教,再來個十年,就是退休,又可寫個三十年教改,如
10/11 15:11, 6F

10/11 15:12, , 7F
夢一場,其實看多了,老師見到這些爭議,已是不想多說
10/11 15:12, 7F

10/11 15:12, , 8F
什麼了?我已是一笑置之了
10/11 15:12, 8F

10/11 15:13, , 9F
我最大的感想是,真是浪費太多時間,太多金錢了
10/11 15:13, 9F

10/11 15:35, , 10F
每個人都想改老師 老師們其實也很配合了 但失敗都算
10/11 15:35, 10F

10/11 15:35, , 11F
老師的錯
10/11 15:35, 11F

10/11 16:56, , 12F
矛頭打李遠哲 當然不會有用...執行面的問題啊
10/11 16:56, 12F

10/11 16:57, , 13F
減少壓力 管道多元 終生學習 哪一條是錯誤?
10/11 16:57, 13F

10/11 20:43, , 14F
李遠哲只是代罪羔羊,其實教改本意初衷都被後來妥
10/11 20:43, 14F

10/11 20:43, , 15F
協的政策扭曲了。例如廣設高中大學就是這樣,教改人
10/11 20:43, 15F

10/11 20:43, , 16F
士希望是設「公立」的學校,結果政府說沒錢,用速
10/11 20:43, 16F

10/11 20:43, , 17F
成的方式讓私立改制升級,用量化的數字騙民眾說壓力
10/11 20:43, 17F

10/11 20:43, , 18F
減輕,結果現在自食惡果就把責任全推給教改,但整
10/11 20:43, 18F

10/11 20:43, , 19F
個教改從頭到尾有多少人完全研究了解的呢?
10/11 20:43, 19F

10/11 20:46, , 20F
說穿了政策其實就是保守v.s.改革角力下,最後折衷
10/11 20:46, 20F

10/11 20:46, , 21F
妥協的結果。
10/11 20:46, 21F

10/11 22:04, , 22F
10年一覺電影夢
10/11 22:04, 22F

10/13 13:46, , 23F
本來就不該減少壓力 打李遠哲並沒有錯
10/13 13:46, 23F

10/13 18:33, , 24F
談教改對錯,卸責的還是卸責,有錯的不敢出聲,旁人
10/13 18:33, 24F

10/13 18:36, , 25F
旁人幫消毒,李遠哲自己依然感覺良好,唉...就多幾
10/13 18:36, 25F

10/13 18:37, , 26F
聲吠叫罷了
10/13 18:37, 26F
文章代碼(AID): #1KE6SkEc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