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茶樹樹齡與茶葉溫寒性的關係

看板Tea作者 (create)時間3年前 (2020/08/26 13:05), 編輯推噓13(13032)
留言45則, 7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午安 最近看到網路茶葉教學影片 其中提到茶葉的溫寒性 茶性本寒 大概有三點讓他轉溫和(平性) 1.焙茶工藝 2.放久轉化 3.茶樹樹齡 前兩點比較有聽過 倒是第三點我第一次聽說 影片是用雲南的古樹茶來說的 年齡長的茶樹 養出的茶葉會較溫或平 新的茶樹則可能比較偏涼 有次喝到某茶區 因為茶園主人年紀大了 經營方式偏向於維持現有的狀態 茶樹也就沒換 茶樹據說是有十多年了(當然我沒去看過) 他的包種輕發酵的是沒有溫啦... 不過紅茶喝起來就溫溫暖暖的... 請問版友可以分享 在台灣還有喝過老的茶樹的經驗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60.2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M.1598418328.A.1F5.html

08/26 13:33, 3年前 , 1F
什麼叫溫。什麼叫涼。沒有科學點的定義。討論沒交集
08/26 13:33, 1F

08/26 13:53, 3年前 , 2F
FB 投放的某廣告啦 用的文字就 @@
08/26 13:53, 2F

08/26 14:03, 3年前 , 3F
我們這裡...不太用體感去判斷茶葉的溫平寒涼?
08/26 14:03, 3F

08/26 14:29, 3年前 , 4F
臺灣的茶樹很難老到多老,但是十多年....其實還算年輕的茶樹
08/26 14:29, 4F

08/26 14:29, 3年前 , 5F
了 青年~壯年 XD
08/26 14:29, 5F

08/26 14:59, 3年前 , 6F
我外行人XD 有時候會看到介紹說茶樹翻新的時間點
08/26 14:59, 6F

08/26 15:00, 3年前 , 7F
各地習慣會不一樣? 還是我想得太短了(十年就要翻了)?
08/26 15:00, 7F

08/26 15:43, 3年前 , 8F
墾丁的港口茶是實生苗,除非死了才會重新種新株。請問是涼
08/26 15:43, 8F

08/26 15:43, 3年前 , 9F
還是溫。 當地氣溫還很熱呢......
08/26 15:43, 9F

08/26 15:49, 3年前 , 10F
有些朋友講說製茶才是決定涼平溫的關鍵
08/26 15:49, 10F

08/26 15:49, 3年前 , 11F
你說的那三點都不是主要原因也不會改變
08/26 15:49, 11F

08/26 15:50, 3年前 , 12F
我是喝不出來 你看看就好
08/26 15:50, 12F

08/26 15:52, 3年前 , 13F
台灣茶葉歷史也有上百年 要找到你所謂的老茶樹應該不
08/26 15:52, 13F

08/26 15:52, 3年前 , 14F
08/26 15:52, 14F

08/26 15:52, 3年前 , 15F
中國的不用看 假的比真的多
08/26 15:52, 15F

08/26 16:09, 3年前 , 16F
好 港口茶謝謝XD 問這麼細還可能不是重點的地方商家
08/26 16:09, 16F

08/26 16:10, 3年前 , 17F
也要看當天有沒有耐心.. 哈哈..
08/26 16:10, 17F

08/26 16:11, 3年前 , 18F
一樣的茶。你說溫。我確怎麼喝都覺得寒。除非同場討論。不
08/26 16:11, 18F

08/26 16:11, 3年前 , 19F
然有點難。 當然啦。網上大師很多。隔空斷茶 看前世今生
08/26 16:11, 19F

08/26 16:11, 3年前 , 20F
的通靈王也不少。我ㄅㄠㄌ
08/26 16:11, 20F

08/26 16:11, 3年前 , 21F
保留點。
08/26 16:11, 21F

08/26 16:39, 3年前 , 22F
隔空斷茶XD 了解
08/26 16:39, 22F

08/26 16:47, 3年前 , 23F
欸。我這樣講 好像有心得的也不敢講....sorry la. 反正體
08/26 16:47, 23F

08/26 16:47, 3年前 , 24F
感這是 一圈ㄧ門派
08/26 16:47, 24F

08/26 17:02, 3年前 , 25F
不可驗證性好圈粉
08/26 17:02, 25F

08/28 13:22, 3年前 , 26F
沒人 討論。可惜了
08/28 13:22, 26F

08/28 14:14, 3年前 , 27F
像你說的 很難討論啊 這是麻煩的
08/28 14:14, 27F

08/28 14:19, 3年前 , 28F
可能需要好幾個通靈王才討論的起來(誤
08/28 14:19, 28F

08/28 21:08, 3年前 , 29F
唔 這個要先理解和定義中醫醫學上的寒涼溫熱 才能討論
08/28 21:08, 29F

08/28 21:10, 3年前 , 30F
典籍上大多都說茶偏寒涼啦 但不知指的是哪種茶
08/28 21:10, 30F

08/28 21:11, 3年前 , 31F
認識的中醫師說發酵程度會是重要的影響
08/28 21:11, 31F

08/28 21:12, 3年前 , 32F
發酵重的通常相對不涼==>比如普洱、紅茶、佳葉龍茶
08/28 21:12, 32F

08/28 21:17, 3年前 , 33F
但這個絕對不是指口感上的溫涼XD
08/28 21:17, 33F

08/28 21:29, 3年前 , 34F
不一定是用中醫的定義啊
08/28 21:29, 34F

08/28 21:29, 3年前 , 35F
中醫的也會看派別
08/28 21:29, 35F

08/28 22:43, 3年前 , 36F
耶...像e大說的 這點可能要同場討論 還有一圈一門派
08/28 22:43, 36F

08/28 22:44, 3年前 , 37F
所以網路上的確不好談... 我提了簡單講我聽到的
08/28 22:44, 37F

08/28 22:45, 3年前 , 38F
先不說藥品等級 食品等級的寒涼溫熱 就是吃下去後的
08/28 22:45, 38F

08/28 22:46, 3年前 , 39F
體感變化 有些很明顯的薑茶下去都會發熱 水梨下去會涼
08/28 22:46, 39F

08/28 22:51, 3年前 , 40F
茶也就這樣 但是靠品項名很難斷 我喝過很寒的翠玉
08/28 22:51, 40F

08/28 22:52, 3年前 , 41F
也喝過溫溫的翠玉 普洱紅茶也是 寒涼溫都有
08/28 22:52, 41F

08/28 22:53, 3年前 , 42F
關鍵的製茶影響技術在哪裡我不知道 大師製的炭焙茶
08/28 22:53, 42F

08/28 22:53, 3年前 , 43F
也可能外面有火 多喝幾杯內在的寒涼還是出來
08/28 22:53, 43F

08/28 22:56, 3年前 , 44F
也不是說一定要喝溫的東西 有時候就是要稍涼 解暑熱
08/28 22:56, 44F

08/28 22:56, 3年前 , 45F
請隨意看看笑笑
08/28 22:56, 45F
文章代碼(AID): #1VHUsO7r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