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泡茶與溼度。

看板Tea作者 (跑山的旅人)時間16年前 (2008/06/05 20:07),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littlebinroy (lucy in the sky w/ $)》之銘言: : 請問板上先進泡茶和溼度的關係為何? : 為何雨天溼度高不適合開茶?(t4u贈茶者言) : 和茶的種類有關嗎? : 以此推論,溫度也是影響的因素之一囉? :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說泡茶會拿溫、溼度計測量的, : 說他「就算泡立頓茶包,我都能泡得比別人還好喝」。 : 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麼大的差異,一般人喝得出來嗎? : http://0rz.tw/604bZ : 謝謝指教。 有關。 以半球型包種茶為例(烏龍、金萱、翠玉、四季春) 未真空包裝、常溫、晴天的狀態下,大約不到兩天、48小時,茶葉含水量就會超過3%。 雨天就更快促進茶米吸收水份,所以很多人不在雨天烘焙茶米的。 含水量越高的茶米,越容易「泛質」,我私自推測是因為「氧」造成的氧化作用。 開封過的茶米請盡快食用完畢。 茶米製造過程中,不論從「曬菁」「攪拌」「靜置」以至於「殺菁」「團揉」「初乾」 都是為了去除「茶菁」中的「水份」,使之成為「茶米」。 當茶米乾燥到「一定程度」,就越容易存放。因為雜質少,也會比較好喝。 至於必須乾燥到何種程度,視個別師傅製作的不同而定。 甚至我看過有茶菁師傅拿溫度計量「醱酵中」的茶菁,決定殺菁的「一瞬間」。 至於濕度計,自從流行起「空調製茶」,已經成為必備的基本裝備 我批發出去的茶米,含水量標準值是1.5%~1.8%, 也就是說茶農交來的茶葉在這個標準以上以下都打槍。 至於這個數值如何得來,就要靠「水份測量儀」。 一邊品評一邊測量,久了就會增加品評的敏感度, 但是,一般人未必喝得出來其中的差異,頂多對「積水」較多的茶葉,感覺不是很順口。 而太過乾燥的茶葉則會感到焦味。 重點還是,不是雨天不能開茶,不管任何天氣開封過的茶都要盡快食用,以免走味 -- 做人就是要有guts! TAIWAN ONLY! 台灣青年新主張-我『就是要台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133.76

06/06 13:08, , 1F
推一下~講得很棒~
06/06 13:08, 1F

06/06 20:12, , 2F
應該一開始的曬菁和最後烘乾才是主要用來去除水份
06/06 20:12, 2F

06/07 00:29, , 3F
不對,80%的水份是在「室內萎凋」階段去除
06/07 00:29, 3F

06/07 00:31, , 4F
乾脆回新一篇
06/07 00:31, 4F
文章代碼(AID): #18HzRnZA (Te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HzRnZA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