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解老

看板Taoism作者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時間13年前 (2011/07/17 22: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翻到本版 #11_WaJm- 有篇評論韓非解老喻老的文章 其中一段提到: 《解老》《喻老》兩篇,闡發道德本意,語甚詳盡,但其中無一語說及無為柔弱 這倒未見得,韓非解老中有一段 韓非子‧解老: 所以貴無為無思為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夫無術者,故以無為無思為虛也。夫故以無為 無思為虛者,其意常不忘虛,是制於為虛也。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今制於為虛,是不 虛也。虛者之無為也,不以無為為有常,不以無為為有常則虛,虛則德盛,德盛之謂上德 ,故曰:『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也。』 白話淺譯:一般認為「無為無思」就是虛,因此狀態下意念乃自由不受制的。那些不知道 的人,便以此原則去實行。 那些以此原則實行的人,他們的意念常刻意讓自身保持在虛的狀態,那其實是 有所壓抑的。真正的虛,乃意念不受限制。今強迫實行無為無思,反而喪失了 虛的真義。真正虛所表示的無為,不會以為有個常態性的無為,還要刻意的去 維持,此虛則如老子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而上德是無為而無不為的 這一段類似金剛經的辯證 虛者,如來說非虛,是名為虛 憨山大師註:虛,謂外物本來不有 (按:此句偏向佛家哲學) 由此可見上述該文言解老全無 無為,乃錯評。 故不知道者常以虛為作為,知道者恆住於虛 又老子16章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亦提及虛 史記.律書:虛者,能實能虛,言陽氣冬則宛藏於虛;日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 故曰虛。 曾見易研家指出,老子致虛極思想有可能來自天體的觀察。如史記言,冬至時太陽會行 至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虛宿。而楚簡本致虛極則作〔至虛,亙也〕 亙,恆也 古字為外上下各一 參照: 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08/guojingyun006.htm 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此字就是極,但有學者認為恆字遠較極字為好。 所以此句亦可解釋為:至(冬至)虛(日落虛),亙也(是不變的道理) 即邵雍(易研家)《冬至吟》: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恆也) 又老子云:吾以觀《復》,易.復卦象辭如下 易.復卦象辭: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白話即為:先王在冬至那天閉關休息,商旅不行,君王也不出去四處巡視。 此閉關可視為外在活動,亦可作心念之動,如: 內經.素問: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故先王閉關亦可解釋為心神內凝,配合在下之前所發的觀卦說明 故老子云:致虛極(冬至所表天道之恆),守靜篤(安止休息也)…吾以《觀》《》 -- 問爾輩,從前何等樣人,爾自摸心頭,再來拜佛。 朝過我,往後莫作歹事,吾這條鞭下,不肯容情。 天竺山三天竺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TBOC 來自: 114.46.226.18 (07/19 14:30)
文章代碼(AID): #1E8kqsNU (Tao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8kqsNU (Tao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