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道教法名一問

看板Taoism作者 (妙嚴散吏)時間14年前 (2010/01/02 20:1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haluer (V)》之銘言: : 釋教徒皈依皆會取一法名 : 查了一下網路 : 道教似乎也有皈依三清的傳統 : 號為"復禮傳度" : 雖然大部分信仰道教神祇的人都沒有受度啦 : 畢竟不像基督徒一定要經過受洗 : 我想請問在復禮傳度的儀式中 : 會為受度的弟子取法名嗎? : 還是只有奏職的弟子才有法名? : 而且我搞不太懂奏職跟授籙有什麼差別 : 感覺兩個常合在一起講 道安:   謹案:先師祖上清紫霞覺新道人史貽輝大師,嘗告知本師道聲子,末道復聞諸本師: 我國(臺灣)道教界原無道教徒皈依之舉,神職人員多半為父子相傳或師徒授受,迄嗣漢 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教主東渡,成立各級道教會之後,方產生了道教徒的皈依儀制,並稱 之為「復禮傳度」。而「復禮傳度」一詞,係脫胎自龍虎山祖庭「授籙傳度」的科儀,其 內容並略加刊削。   所謂「復禮傳度」的科儀,多存在於「禪和派」(有時多稱為「道經團」)之中。其 旨要在於「道教信徒經過此科儀的程序,正式成為具有道教教徒的身分」,然因此項科儀 係由「授籙傳度」改造而成,故啟建「復禮傳度」科儀時,亦需禮請三位道長,擔任科儀 的傳度師、保舉師、監度師「三師」,這與祖庭「傳度授籙」時的三師名稱,是相同的。   而S道兄文中提到的「取法名」、「復禮傳度與奏職授籙的異同」、「道教信仰者是 否須經過受度程序」三個部分,末道謹述一己所知如次: 一、是否取法名:   由於「復禮傳度」科儀,多為各級道教會辦理,其意旨在於為各縣市道教會中的團體 會員(每間加入道教會的宮觀堂廟,需提報五名成員,方成為一團體會員)使其正式成為 道教教徒、三清弟子,故僅依受度時的道曆年份,由三師聯合署名,向三清道祖奏告,承 認受度者為道教第幾代弟子(依三元甲子法加以換算,目前似乎已傳到八十餘代)。至於 是否取法名的部分,因該科儀係道教會所辦理,而非各個開宗立派的道派辦理,故一般而 言,除原先已有法名者之外,其餘受度者多未另起法名。至於鄙宗所辦理的「傳度科儀」 ,因屬於「拜師」性質,故會對新皈弟子另起法名與道號。 二、有關復禮傳度與奏職授籙的異同:   「復禮傳度」係據「授籙傳度」改造而來,參加「復禮傳度」的受度者,僅係成為「 道教教徒」的身份,並非「神職人員」,故不能如同籙生「代天宣化」,即不得於「傳度 寶牒」中,為受度者登錄隸屬某元帥麾下與「心印花押」,蓋本命護法元帥與心印花押、 經籙法職,皆屬籙生身份擁有,不宜混淆。 三、道教信仰者是否須經過受度程序:   由於道教信仰者係指廣義的道教信徒,即包括民間信仰者及「拿香綴拜」的信仰群, 因未具備教徒的身份,故不需受到道教眾多戒律的約束。至於成為教徒之後,即需以三清 弟子自居,皈敬道教神譜中的列聖高真,學習其濟生度死之精神,並恪遵戒律。道教信仰 者若願意受度,成為道教徒,當然值得慶幸;若道教信仰者雖未正式受度為教徒,而其行 事皆符合歷代祖師高道的行誼,願意學道、修道、行道,救世、勸世、濟世,那麼,這位 信徒比起某些已授籙、受戒、受度但卻心懷不軌、陰持兩端的同道(例如打著道教旗號而 遂其歛財騙色之私慾;以「搶生意」為出發點,誹謗正統正信道脈;受齋主禮聘,但卻不 能依科修奉、傳誠達悃者;妄言玄虛、以偽雜真、混淆道釋者……等)而言,哪種人更值得 吾人尊敬?更可以算是三清弟子呢?   而道教信仰者在受度時,除了形式上的「復禮傳度」之外,末道認為更重要的部分, 在於對受度者施予道教教育,而非如某些宗教團體一般,發了皈依證(傳度寶牒)就算了 事。例如:本師道聲子、保舉師伊慧子曾擔任中部某縣市道教會「復禮傳度」科儀的三師 多年,也曾擔任南投縣某間道廟「復禮傳度」科儀的三師,科儀當日,除了發給受度者「 傳度寶牒」、傳授「三皈依」與「初真十戒」之外,也在當天下午舉辦道教講座,依受度 者的氣稟與程度,講授宮觀儀制、道教神學、道教戒律、道教生死學等各方面的課程。正 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道教信仰者既然願意成為正式的道教徒,身為三師的高道,就 應該「以先覺而覺後覺」,教導受度者,方無忝於三師身份,不愧對 三清道祖與歷代祖 師高道。   太上感應 平安善哉 三清正一弟子 太乙玄宗門下 拜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神霄輔法宣化仙卿知雷霆酆嶽諸司事 taoismmaster 稽首 道曆四七○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於 騫林書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0.10.236

01/03 01:16, , 1F
萬分感謝道長的詳細回答! 這篇佳文宜m起來!
01/03 01:16, 1F
文章代碼(AID): #1BFpbsly (Tao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Fpbsly (Tao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