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鼓動/耗損 陽氣??

看板Taoism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6/16 08:50), 編輯推噓8(805)
留言13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redeploy (病夫國中一病夫)》之銘言: : 如題 : 最近讀了火神派的中醫書籍 : 覺得固護"陽氣"很重要 如果你找得到火神派(補火),那麼,你就一定也找得到水神派(補水),  同理,你還找得到風神派(治心),  同理,你還找得到土神派,還有多種多派。  因為你把醫書醫理看作對治法,你見得到一個坑,就相應找得到某一塊磚來補那個坑。 : 雖然說中醫or道家 都講求陰平陽秘 也就是陰陽相衡 : 但其實現在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陽氣不足  中醫與道家若相通,則不拘補火補水補風云云,悉可悉不可,  中醫與道家若不通,則你看成對治法,搬磚補坑,就永遠有搬不完的磚與補不完的坑。 : (當然還是得經過實際辯證 不過書上說 陰虛者"百中無一二" ) : 並指出 很多症狀 如喉嚨痛發炎...等 都是真陽上越所致 人身真陽 宜潛藏 不宜飛越 : 此時當回陽扶陽 : 若用一味的用清熱解毒 清涼去火的藥 往往令此陽氣散盡 : 輕則免疫系統(衛氣..等)殆盡(其實這樣的病情 也不會輕到哪) : 重則致命 : 有些西藥 如激素...或是蠻牛飲料...等效用超強 : 往往是因為動用了人身的真陽 預支此一寶貴的真陽  真陽若可動,真陽下還有什麼?若是真陽下還有什麼,又怎麼會是「真」陽?  若真陽下沒有了什麼,動了真陽人又為什麼能不死?  若人能夠不死而真陽下又沒有什麼,那又是什麼東西支持著人能不死?  若除卻真陽還有東西能支持著人不死,     那真陽之「真」又豈不是顯然不如那另外足以支持人不死的東西來得重要?  你用「真、假」來思考人生道理,搬磚補坑,你就永遠有搬不完的磚與補不完的坑。  讓你勤修苦練,給你修成楞嚴經中的十種仙:http://www.kimen.com.tw/F01/f08.htm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讓你勤修苦練,暫得善道著生善趣,壽命數百年數千年數萬年,卻仍然終究難逃一死。 : 常常這樣預支 到後來當然就是透支了 : 最近發現 : 當很累的時候 或是其他不舒服的症狀 : 做幾次深呼吸 : (很深 深到感覺不能在"吸"的深呼吸 橫隔處有點費力) : 然後"呼"氣時 順勢放鬆 沉肩 重心落於兩腳或往下沉 意存丹田 : 精神就會又來 而且不是那種很亢奮 很焦躁的 : 有一股清涼的感覺 很舒服 思考也比較清楚  你既習慣於「搬磚補坑」,這是果亦是因,    因為你習慣於鑿坑,所以「搬磚補坑」成為果。    因為你習慣於補坑,所以「搬磚補坑」成為因,鑿坑即是果。  因為你習慣於鑿坑,所以時常會「預支、透支」體能,  因為你習慣於補坑,所以今天讀一些火神派書想補坑,明天,可能又找到水神派的書,    後天,風神派的書又被你發現,你有找不完的書,但實際上沒有一本書能真正解決    你的問題,一個問題不能解決,所以你又找另外一篇理論來填補。  搬磚補坑,補坑鑿坑,因果循環,苦樂相因,輪迴無端,生生死死,無有止日。 : 但不知這樣 : 是不是在鼓動真陽 預支真陽啊? 我很害怕.......... : 因為有時候覺得一口氣不夠長 沒吸足 要有點費勁的用力吸才覺得吸夠 :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武火"? : 跟一般說的不用刻意去吸有出入(這招我有時也會用) : 甚至連失眠用這招也有效........ : 可能要懂中醫又懂道家吐納之術的高人才能回答了??....... : 謝謝!! : 常常這樣預支 到後來當然就是透支了 : 最近發現 : 當很累的時候 或是其他不舒服的症狀 : 做幾次深呼吸 : (很深 深到感覺不能在"吸"的深呼吸 橫隔處有點費力) : 然後"呼"氣時 順勢放鬆 沉肩 重心落於兩腳或往下沉 意存丹田 : 精神就會又來 而且不是那種很亢奮 很焦躁的 : 有一股清涼的感覺 很舒服 思考也比較清楚  你前言「意存丹田」,後面說「精神又來了」,    若你意存丹田,意在丹田,如何又來得「精神」?    若你「精神」別從他生,又怎麼是有作到「意存丹田」?  故知,精神不從它生,自在隨緣,精神本足,     意不必困守丹田,身心安放即自蓄神。  你能作幾次深呼吸,然後得「清涼感」,不焦躁,不亢奮,不鬆不緊,不弛不僵,           不障不滯,暢行大道,你已識氣功精髓。           頭腦清明,非斷非常,無始無終,不來不去,你識道法不生不滅。  若你放鬆不唯在「呼氣」時,「吸氣」時亦能作到放鬆,  若你不再「預支」體能,卻能「預支」時間與「擬訂」計畫來完成所有應作的工作,  若你不再「費勁的用力吸」來補氣,而能作到均勻和緩的自然吸足每一口氣,                  乃至於呼吸出入若亡似無,  貫徹這種「清涼感」,從內至外,從外至內,從心至身,從身至心,            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每分與每秒,超越一切障礙,  貫徹這種「清涼感」,不唯在定中,動中亦然,夢中亦然,重病時亦然,臨終時亦然,  貫徹這種「清涼感」,跨越生死限界,穿越古今時空,redeploy, 你就是得道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75.142

06/16 08:53, , 1F
推^^
06/16 08:53, 1F
※ 編輯: Leisuretime3 來自: 122.126.75.142 (06/16 08:54)

06/16 09:05, , 2F
嘖 說得真好
06/16 09:05, 2F

06/16 10:27, , 3F
L兄所說,乃幻想定心於究竟,非道也。
06/16 10:27, 3F

06/16 13:49, , 4F
什麼跟什麼?火神派是鄭欽安用藥習慣 是有學理存在
06/16 13:49, 4F

06/16 13:52, , 5F
也有補陰派 人常陽過而陰不足 所以用藥補陰
06/16 13:52, 5F

06/16 14:51, , 6F
我覺得...回答的文不對題...
06/16 14:51, 6F

06/16 14:55, , 7F
好比病人問藥方,醫生卻說:你吃藥能成佛嗎,藥是一種執著!
06/16 14:55, 7F

06/17 19:03, , 8F
頗有"試論風險"? 答之"就像這樣"的禪味
06/17 19:03, 8F

06/17 19:05, , 9F
初見覺得答非所問 再讀若有所得 三讀豁然開朗
06/17 19:05, 9F

06/17 23:33, , 10F
也是一種觀點啦 推用心的好文
06/17 23:33, 10F

06/18 23:13, , 11F
L兄所言,深得道家與r兄所提所謂火神派的始祖鄭欽安醫理
06/18 23:13, 11F

06/18 23:14, , 12F
之思想。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水火既濟,人身得全。
06/18 23:14, 12F

02/23 23:08, , 13F
好棒
02/23 23:08, 13F
文章代碼(AID): #16SpFnQb (Tao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SpFnQb (Tao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