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談] 清大中文-國文考題(95學年)

看板Taiwanlit作者 (淇碁)時間18年前 (2006/03/16 00:4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不大懂耶~~ 它的意思是不是說: 我們不能再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的華人 再視為我們的僑民了 但是他們的文學創作經驗卻可以給台灣文學帶來借鏡?? 又:它所謂的可以給台文帶來的參考經驗有哪些呀?? 那幾句話不知道可提供的具體經驗是什麼耶? 有大大可以指導一下嗎? 多謝~~ ※ 引述《gigugigu (丫頭)》之銘言: : 這是今年清大國文考題,不知道可不可以PO在這裡?! : 因為跟今年清大台文所的台灣文學最後一題有關, : 所以PO出來給大家看一下^^" : --------------------------分格線-------------------------------- : 以下是一篇論文<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之下的學術生產>(註1)中的第四小節 : 「全球化之下台灣學術國際化的另一種視野」的一部分內容。我們在此暫且不 : 讀全文其他部分,單單閱讀這一小節。請仔細閱讀之後,回答問題。(共50分) :    華文國際:台灣流行的主體意識習於閉鎖,通常忘了承認華文是一種國際 :    語言。在此我們強調華文國際的存在,一個目的即在於喚醒甚至挑戰這種意識 :    形態,指出它其實窄化了台灣自我定位所在的真實關係網絡。 :      華文國際的網絡,遠遠大於台海兩岸或是兩岸三地的政治想像。雖然後二 :    者有其歷史的基礎,但是中國大陸與台灣都必須有意識地將華文視為國際語言 :    ,不能繼續以自我為中心,將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的華人社群視為「我們 :    的僑民」(華僑)(註2)。新、馬及印尼等地的華人,早有自己的國籍以及 :    相當不同的歷史經驗,可以--但是沒有--成為兩岸華人整理自我身分時重 :    要的參照點。這些群體有些與台灣有深遠的關係,如馬來西亞在整個冷戰時期 :    ,因為不淮設立華人大學,也不能留學共產中國,大部分取得高等學歷的華裔 :    學生都留學台灣,使得台灣成為當地華人重要的思想及文化資源。反過來看, :    馬華的歷史卻很可惜地沒有能夠成為台灣重要的參考點以及思想資源。其實, :    透過對於馬華的理解,有助於認識我們自身的處境及問題。 :      進一步來看,華文國際也溢出民族國家的界線及族群的認同,也就是說, :    華文並不是華人所擁有的專利。舉例來說,在南韓,中文系在大學裡是很重要 :    的學系,現在在中文系中盤據重要位置的大都為留台生,他們有些論文現在還 :    是用漢語書寫的(註3)。90年代以後,因為冷戰局面較為鬆弛,加上中國的 :    崛起,中文系的學者開始留學中國大陸,學習漢語的人口大為增加,業已超過 :    日文,成為英文之外的最大外語人口。 :      除了上述的例子之外,使用華文的人口及社群遍佈全球,許多事物的關係 :    是沿著這個語言的軸線在發生,是客觀的存在,也遠遠的溢出了「大中華」( : Greater China)經濟圈的想像。 :   --------------------- :    註1:陳光興、錢永祥著,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台灣學術評鑑》,台 :       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5,頁3-30。 :    註2: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華人,大都會認同「華人」甚至是「中國人」的 :       身分,但是台灣及中國大陸的人往往會因而剝奪了他們作為新加坡人及 :       馬來西亞人的身分認同。 :    註3:中文在日韓通常稱為漢語,在東南亞稱為華語,人種上稱華人或是華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31.216

03/17 22:26, , 1F
可以先讀讀看李永平 張貴興 黃錦樹等人的作品
03/17 22:26, 1F
文章代碼(AID): #1464E0jL (Taiwanlit)
文章代碼(AID): #1464E0jL (Taiwan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