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關於振興影視產業,向文化部進一言(之一)補充

看板TaiwanDrama作者 (tt大)時間4年前 (2019/11/23 23:55), 4年前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facebook.com/sylvia.feng.92/posts/2896973297004314 #關於振興影視產業,向文化部進一言 (之一 #補充) #再談紀錄片與戲劇 昨晚建議文化部應針對額外捐助給公共電視的預算提出附負擔,要求公視以具體措施 # 提供影視產業一個更友善的製播環境。 什麼具體措施呢?一是將自有版權的戲劇銷售所得提供合理利潤與廠商分享。我提出30% ,比例可討論。重點是誘因要足夠,否則只有目前二種不好的結果:1、廠商為了做好而 賠錢(例如「與惡」);2、廠商把錢用光,沒賺到一毛錢; 這已不是「廠商」,而是 「外包工」。 政府採購法設計的遊戲規則裡面,是不允許廠商有利潤的。採購法的荒謬先不論,公視還 是有充分的空間,可以透過內部的行銷獎勵機制給予廠商如上所述合理的回饋。 提供友善的製播環境,還包括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提高紀錄片與戲劇的首播購片價格。 這是今天需要補充說明的重點。 十幾年前,公視紀錄觀點曾播出過一部追尋二戰期間被日本徵用的台灣少年工歷史的故事 。可以想像,在終戰60年後追索人與事何其困難。導演完成後影片後找我,希望能在公視 播出。她拿到國藝會小小的補助,自己奮力完成,其間在台灣日本兩地努力尋找受訪者, 並上窮碧落下黃泉搜尋戰爭期間少年工的影像。結果在近乎奇蹟式的機緣下於日本一個小 圖書館發現塵封半世紀的膠捲,租借了有戰時影片規格放映機的戲院放出畫面,才終於得 到兵工廠廠長戰敗後藏在家中,死後被不知情子孫捐給圖書館的碩果僅存的珍貴影像(如 記憶有誤望知情者補充)。 說這段小故事,無非是要讓大家了解,一部有珍貴歷史與文化價值的紀錄片,需要耗費創 作者多少心血。由於我知道導演資金不足,自己倒貼許多,所以希望能夠將購片價格稍稍 提高,從十萬調到二十萬。要做這樣一件事非同小可,簽呈往上走的路上,不知會被誰攔 胡搗亂(經常發生),所以措辭都得小心翼翼,務必要萬無一失。所幸順利通過,但想想 實在心酸,多出區區十萬元,又如何能夠在財務上真的拉導演一把。所以我才主張,購片 價格應至少是影片成本的20%。以影片的力道,以及創作者嘔心瀝血的付出而言,這錢真 的不多。 公視當然可以做更多。針對「有珍貴歷史與文化價值的紀錄片」, #公視應該高價購買永 久播映權,讓這些影片永久留存于公共領域。價錢應該多少呢?我主張製作費的50%。不 合理嗎?這可以討論,相信業界很多人跟我一樣,會認為合理。文化部和國藝會每年總共 補助大約20部紀錄片。這裡面應至少有一半值得在公視播出,其中還有一部份絕對值得公 視出合理的價錢永久典藏。至於哪些該典藏,不妨設置一個外部專家也參與的委員會,每 年評選,並將結果公告以昭公信,避免人情與政治干擾。 接著談談戲劇的首播購片價格。文化部近來大力支撐戲劇製作,每年補助的高畫質與超高 畫質影集大約有二十部。公視可以擇優播放,但不該壓榨業者。下面提供一個最近公視開 出的購片條件給大家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過內部討論,我們的授權條件如下: --節目:XXXXX(10*1hr) --權利:(1) 無線電視獨家 (2) 非獨家IPTV(中華電信MOD)同步播出 (3) 公視+平台(官 網及行動裝置app):每集播畢後七日內回看 --頻道:公視所屬頻道 --年份次數: 五年多次 --授權金:新台幣 ? 萬含稅/集,共?萬含稅 --素材:HD規格無旁白字幕母檔各一套、旁白字幕TC文字檔、宣傳素材 --排檔:OOXX 希望貴公司同意,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購片條件,採購金額只有全劇總花費的6%,公視卻要求「五年多次」「公視所有頻 道」無限播映的權利。好像100元的自助餐,只付6元吃到飽。食客歡樂,店家慘賠。這不 是個案,而是通例。合理嗎?公視的專業人員想要鼓勵委製方建立製片制,但為何成效不 彰?除了積習難改的歷史因素外,最大的障礙在於公視提供的誘因不足。如果合理分潤, 合理價格採購,精挑細選,排除政治干預,成績好的可以得到足夠的回饋,這樣應可更順 利地導入製片制的品管模式。 我瞭解公視執行人員的困難:預算不足。確實。所以就讓產業一直惡性循環下去?公視不 能更積極一點,更有承擔一點?如果公視自己願意做,我何必浪費時間寫這些文章呼籲文 化部出來幫忙!我要強調,這不是前線工作人員的問題,而是公視到底以什麼心態在面對 影視產業?業者變成血汗勞工,而公視這個標舉著偉大理想的非營利組織變成了無人敢得 罪的慣老闆?驅動公視的是其使命與願景,還是慣性? 別以為我喜歡批判。我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竭盡所能想要讓公視名符其實,最後一切歸零 。我付出了代價,但這代價不該不產出正面的效益,所以才向文化部提出建言。 前文提到,由文化部額外資助製作的戲劇,所賺來的錢,除了與創作團隊合理分潤外,剩 下的不就可以用在提高首播戲劇/紀錄片的購片金額?更何況公視還坐在那麼多存款上面 ,卻沒孵出什麼金蛋! 最後可能有人會問,那你當公視總經理時怎麼不做?明年我會另外有較完整的說明。先簡 單說,我一上任,就面臨政黨輪替。公視遭到國家機器鋪天蓋地的打壓。那時公視預算接 連兩年被凍結一半,一整年都不解凍(洪秀柱林益世領銜的傑作),旗下原民台、客家台 、宏觀電視每一季的製作費由公視墊付後,原民會、客委會、僑委會都不斷拖拉不驗收不 付費,再加上高雄世運龐大的開支也是驗收延遲,付款拖延,而國王的人馬還指示調查局 打電話來傳公視的會計去問話,恐嚇之意溢於言表。為了保護工作、保護同仁,花費不得 不小心謹慎。振興產業的大計必須董事會支持,而那時佔多數的增補董事開會都好像來尋 仇,橫眉怒目,阻撓一切。我想將開源節流存下的錢拿來投資更多優質內容,董事長拖延 半年後終於排上議程,又遭尋仇派董事杯葛。為何錯失改革機會?大家可以去問問陳勝福 、盧非易、周建輝、須文蔚、汪琪、林谷芳、陳世敏、趙雅麗、廖元豪、向陽等領銜演出 的董事諸公/婆吧(這個故事以後慢慢說)。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我至少還提高了委製 的分潤比例,並打破了只有公視員工可以參加國際公視大展而委製創作者沒份的惡例(李 惠仁因此去了布達佩斯)。現在公視局勢大好,沒什麼理由不大破大立,不是嗎。 -- σ ◢◤ 有PTT使用上的問題嗎? ^ ^ 按 hh 會有〝小天使〞為你解惑唷! ▎▊ ▆▌ /: \ φseven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72.1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74524552.A.4D2.html

11/24 12:43, 4年前 , 1F
日片“一屍到底”製作費80多萬台幣,台片“台北物語”500多
11/24 12:43, 1F

11/24 12:43, 4年前 , 2F
萬台幣,台灣戲劇製作經費,在我心中一直是個謎
11/24 12:43, 2F

11/24 12:59, 4年前 , 3F
覺得製作方燒一堆錢 最後求播出只能賤賣真的很慘
11/24 12:59, 3F
這篇藏了很多訊息 大家可以猜猜看 馮監製透露了很多東西 ※ 編輯: ttnakafzcm (36.230.72.185 臺灣), 11/24/2019 13:01:14

11/24 16:18, 4年前 , 4F
一屍到底是特例中的特例
11/24 16:18, 4F

11/25 03:36, 4年前 , 5F
一屍到底真的是特例
11/25 03:36, 5F

11/25 08:26, 4年前 , 6F
日劇單集千萬台幣,台灣八點檔一百萬
11/25 08:26, 6F

11/25 10:42, 4年前 , 7F
感覺很精彩 繼續看下去
11/25 10:42, 7F

11/25 11:15, 4年前 , 8F
拿一屍到底比很不公平
11/25 11:15, 8F
文章代碼(AID): #1TsLQ8JI (Taiw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