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專訪"通靈少女"製片陳薇如:新加坡IFA如

看板TaiwanDrama作者 (澎大海)時間7年前 (2017/04/29 22:58), 編輯推噓14(14027)
留言41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娛樂重擊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42072 (推薦點閱網址收看更好的排版,也給好的報導值得的點閱率) 專訪 /《通靈少女》製片陳薇如:新加坡 IFA 如何成為美劇與台劇的接點 採訪、撰文/Maple 在《通靈少女》各式宣傳品上,都清晰可見 HBO Asia 和公視的品牌,但忠實觀眾必然會 在每集的結尾看到畫面上的 IFA 動態 LOGO。究竟這個隱身在影片中的 IFA 是何方神聖 ,為什麼從 HBO Asia 副總陳威聖、導演陳和榆到公視國際部的經理施悅文,都一再強調 IFA 在《通靈少女》中的重要性呢?本篇作為《通靈少女》幕後專訪的最後解謎,就要 來告訴大家,這家全名為新加坡稜聚傳播公司的 IFA(In Focus Asia)如何成為《通靈 少女》「學貫東西」的接點。 《通靈少女》的 IFA 製片陳薇如 台灣新加坡的道地「混血」 見到陳薇如之初,一直以為她是在新加坡商打拼的台灣女孩,因為從外型、口音、說話用 語,實在都像極了台灣人。直到低頭看她的名片,發現她的英文姓氏是陳的福建讀音「 Tan」而非台灣常見的「Chen」,我這才驚覺她當真是道地的新加坡華人。陳薇如雖然在 新加坡出生長大,卻有位台灣母親,所以不但她的母語更接近台灣腔國語,對常年在台灣 與新加坡間往來的她而言,連台灣偶像劇都是她成長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笑說:「 我看的台劇,可能比很多台灣人還要多!」 在新加坡一路從劇組打雜做起的陳薇如,零星跟過各種電視劇、影劇組,也曾參與過新加 坡國寶級導演梁智強的電影。後來進入 IFA 擔任全職製片,不久後就被派到台灣分公司 ,她坦言:「因為新加坡真的中英都精通的人沒有那麼多,蠻多人中文會講不會寫,我本 身是都還可以,所以當公司決定要設立台灣辦公室,我就過來了,已經待了一年多。」 她談起 IFA 的源起,兩位創始人都是 BBC 戰地記者,可以說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公司設 立 12 年以來,一直都是以紀錄片為主,與 BBC、國家地理頻道、HBO 等美國電視頻道都 有合作。同時,IFA 也一直跟公視有紀錄片的國際合製合作案,陳薇如回溯:「我們公司 跟公視的合作從《黑面琵鷺》《司馬庫斯》開始,直到近期的《戰浪》,慢慢地也摻雜了 一些戲劇重現的段落,我自己則是參與了一點《戰浪》,也因此一直跟公視的 Jessie( 施悅文)有保持聯絡。」 一方面 IFA 和公視是長期合作夥伴,另方面陳薇如也談到 IFA 和美國電視的合作開始有 了改變:「原本我們是純做紀錄片,開始有摻雜一些戲劇之後, 後來接了 HBO ASIA 的 驚悚類型迷你影集《詭戀》,完全在新加坡拍,就是我自己擔任製片,當時也找了台灣演 員紀培慧來合作。《詭戀》雖然完全在新加坡製作,仍是全英文影集,但已是 HBO 原創 影集在亞洲的新合作方式嘗試。」 IFA 在製作《詭戀》時便留下對台灣團隊與演員的好印象,後來也在公視的推薦下看了許 多公視學生劇展短片,陳薇如興奮地說:「當時我老闆 Frank 和我真的非常特別地喜歡 《神算》,也是機緣巧合,本來我們跟 HBO 是在談別的案子,還沒有打算立刻要做中文 原創影集,但把《神算》推過去之後,HBO 那邊也非常喜歡,同時我們也聊到台灣的人才 與題材都相當不錯,所以就啟動了這個三方合資案。」 在公視和 HBO Asia 聯名的《通靈少女》中,陳薇如表示:「IFA 就是居中擔任監製與製 片方的角色。」而在聯結中文方的台灣團隊與英文方的 HBO 與 IFA 之間,陳薇如就如同 現實中的小真,要為雙方建立暢通的溝通管道。 陳薇如解釋:「因為 HBO 其實是看翻譯成英文的劇本,在實際製作的過程中,IFA 才能 擔任整體管理。因為 IFA 有跟美國電視合作的經驗,知道如何遵守 HBO 從腳本到製作的 流程,另一方面也有中文能力不斷去跟台灣團隊及編導討論,取得雙方的平衡點。」而她 也坦言:「雖然大家都喜歡這個題材,但畢竟立場還是不同,除了保留台灣特色外,也必 須思考怎麼讓它更國際化,讓它同時在 23 個國家都可以收看,且能讓國外的人即使不知 道習俗,也可以受劇情和角色的吸引。」 作為製作過程的把關者,陳薇如提到《通靈少女》最困難的幾道關卡:「最初是編劇過程 ,這個題材其實很難抓調性,因為它又有奇幻元素、又有少女成長、又帶有社會寫實,所 以我們在定調的時候花了很長的時間。其二當然就是宮廟的比重問題,本來編導確實希望 一些宮廟細節可以寫得更清楚、甚至加入解釋,但考慮到其他國家可能看不懂,所以中間 就需要抓到那個平衡點,如何維持宮廟的一些特色,在 6 集內可以一定程度上讓觀眾理 解,但又不會深入到不懂民間信仰的人會看不懂。」 她繼續補充:「的確為了國際化,會有一些限制,中間最困難的一個折衝重點是語言,原 本新加坡是完全不能有閩南語、台語的出現,HBO 是不希望有台語的。事實上我們也曾經 試著做成 HBO 想要的全國語版本,但 IFA 作為製片的角色,其實很重要的是我們要維持 作品的品質,當我們也發現並認同拿掉台語其實對戲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就去協助編 導向 HBO 爭取保留台語的部分。所以最後只有新加坡版本還是得全配成國語,但其他區 域都將以原版播出。」 在故事定調上,陳薇如也談到公視和 HBO 的切入視角確實有所不同:「因為《神算》雖 然也是以少女視角去看宮廟,但宮廟元素比較重,HBO 所著眼的是『少女視角』,所以跟 HBO、公視雙方都討論非常久,怎麼去抓戲份比重與敘事方式。像最後決定片頭尾都以女 主角的旁白來敘述,坦白說導演本來不太想要加,但試了幾次找到平衡點後,就成為現在 的版本。」 除了前置與拍攝,這次《通靈少女》的剪接也是完全拉回新加坡 IFA 去做,主要還是因 為要確保風格更加 HBO,陳薇如解釋道:「一般台劇的做法,剪接上愛用交叉漸變( crossfade),節奏會比較緩,劇情也比較不緊湊。但《通靈少女》在節奏上是比較美劇 的,一集裡面就會發生超多事件,所以我們會以先前製作美劇的經驗,讓它節奏和剪接更 快更俐落。當然陳和榆導演也都在剪接室裡,他的可塑性很高,雖然有些美劇的剪接方式 他比較不熟,但討論過後很可以接受能讓戲更好的新方式。而且畢竟《通靈少女》還是保 留很多台劇特色,要完全用美劇的方式剪也不一定是最好,所以在剪接時都反覆試過很多 不同種的走法,最後再找出一個最好的剪接手法。」她也笑著補充說:「所以我們這齣戲 真的是從劇本到後製都很花時間!」 從IFA製片的前置到現場參與 折射出台灣影視環境的失落環節 作為長期與歐美電視頻道合作的製作公司,IFA 在跟台灣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免不了一些習 慣上的落差,陳薇如笑說:「有些地方確實對台灣團隊來說很新鮮!」第一件事她就提到 :「在製作過程中,我一開始就把劇本期程拉得長一點,因為台灣特別喜歡邊拍邊改、邊 寫邊拍,甚至有些導演還會現場改本。而這對我們來說,不行就是不行!我們前半段就是 堅持一定要完全定好劇本之後,再開始拍攝。」 定調的過程,對台灣團隊也是相對陌生的環節。陳薇如強調,「定調是美劇最重要的環節 之一,在正式拍攝前一定要先知道拍的風格方向,包括色調、遠鏡、近鏡等等,所以每一 場設計的鏡頭,都是先過過公視和 HBO 的。宮廟的部分我們雖然大部分是手持拍攝,但 也都會先找影像的參考(reference)先提供,才能確保風格調性的一致。 從劇本、視覺定調、拍攝到剪接一路參與的新加坡製片陳薇如,其實正好折射出台灣影視 的「失落環節」。在台灣的影視拍攝,長期以來都是唯導演獨尊,陳薇如坦言:「我特別 開心的就是《通靈少女》團隊的台灣製片劉瑜萱和導演陳和榆,都跟我們的理念一致,所 以在溝通執行上非常順暢,尤其我要特別謝謝瑜萱,很多執行都是她協助我去落實。從拍 攝到後製,我們一路的參與非常多,甚至我們在片場有時會被戲稱為『背後靈』,因為部 分的台灣團隊成員原本並不習慣。一般台灣電視劇拍片現場,就是導演最大,但拍攝現場 其實導演會需要一些人去幫他掌握全局。導演負責去把當下戲的細節處得到非常好,但製 片要以全局觀去看拍攝,思考有沒有什麼作法可以更好。」 製作過程中,公視和 HBO 都盡量不直接干涉,讓導演專心創作,所有的溝通樞紐就是 IFA 的陳薇如。她提起拍攝過程中,「我們大概每拍一週,都要把素材整理好然後傳回 HBO,每集的素材整理好也會送回 HBO 交給總監看。有時候他們可能會給一些建議,讓我 們補一些鏡頭,讓作品更好。我們也是邊拍就邊有初剪出來,所以可以在拍攝期間把一些 不夠好或有缺的鏡頭再作補完。」 陳薇如直言:「我們公司就是非常美式的作風,製片就是 producer,要站在全局去協助 導演、讓作品更好,而不是台灣團隊一般認知中的執行製片(line producer),只是負 責庶務。在台灣的拍攝習慣中,是非常不習慣現場還有一個可以給導演意見的製片的,所 以我們在開拍前都有跟劇組坐下來聊過,非常明確地跟大家解釋這次案子跟一般台灣的拍 攝方式會有所不同,在現場會看到製片方的參與。事實上對我們而言,這是非常正常的合 作流程,製片並不是要干擾或否定導演,而是製片通常也是投入籌備最久、最深入的角色 ,一定會有一些意見,都是為了讓作品更好,我們是真的要去管控整個方向,管流程也管 故事的人。」 長期接觸台灣影視幕前作品與幕後製作的陳薇如,也略帶感慨地說:「其實我認為,製片 這一塊對台灣來說真的很重要。我剛開始跟劇組合作時,他們或多或少會有既有的想法, 覺得為什麼製片竟然會管這管那。但慢慢到後來都可以理解,製片是真的有能力去幫忙作 品變得更好。我認為台灣影視的先天條件其實是有的,包括攝影、美術等等技術面都很好 ,但為什麼這些年來台劇卻被其他國家壓著打?我認為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在製片角色的缺 席,這是非常可惜的,有先天的技術,卻沒有夠強的製片去統合。」 而本身非常喜歡台灣的故事與文化的陳薇如,最後更強調:「希望《通靈少女》不只讓一 般觀眾感受到不同,也希望給產業人員一些刺激,並不是一定要拍愛情偶像劇,拍台灣文 化的東西還是可以站上國際平台。只要在創意上面,可以開拓一些想法、換一個角色視野 去看它,台灣文化一定可以上國際舞台。」 另一方面陳薇如也特別提到:「其實《通靈少女》的預算跟一般台劇並沒有差很多,但透 過更細緻的前置、鏡頭設計等等,我們做出與一般台劇不同的質感。而為什麼我們一開始 就決定要用與一般台劇相差不遠的預算去做呢?其實我們也是希望讓台灣的市場看到說, 一樣是小預算只要用心也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台灣太多人一直抱怨預算少、環境差,雖 然這是事實,但不能變成藉口,我們就是要證明即使一樣是小預算,只要認真拍攝,質感 m還是可以做出差異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製片也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要知道怎麼用巧思、 怎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知道什麼可以省、什麼不能省。我非常希望《通靈少女》能夠帶來 更多台灣團隊這方面的啟發,也許我們沒有做到我心目中的 100 分,但它的整體性真的 比我現在看到的台劇高,主要的差異就是故事的完整性和執行的品質。」 -- 僅僅活著是不夠的,我們要自由、要陽光,還要一朵小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78.1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493477899.A.CC8.html

04/29 22:59, , 1F
通靈少女一連串各家專訪看下來,最細節、也最容易被忽略
04/29 22:59, 1F

04/29 23:00, , 2F
的關鍵角度 (看得出畫重點畫得很克制齁 XD)
04/29 23:00, 2F

04/29 23:12, , 3F
看下來覺得這篇的觀點很好,希望通靈少女的成功能讓幕
04/29 23:12, 3F

04/29 23:12, , 4F
後能有更多思考改變,尤其是唯導演是從和不重視劇本完
04/29 23:12, 4F

04/29 23:12, , 5F
整這些部分
04/29 23:12, 5F

04/29 23:21, , 6F
我跟導演一樣不愛片頭尾的小真旁白XD
04/29 23:21, 6F

04/29 23:42, , 7F
預算差兩倍 不過走導演制 真的挺怪的 長期來說
04/29 23:42, 7F

04/29 23:54, , 8F
台灣戲劇的弱點就是"視角" 拿反恐24來看就知道了
04/29 23:54, 8F

04/29 23:56, , 9F
每一集 每一個角色都有很多變化(臉部表情.眼神.聲音)
04/29 23:56, 9F

04/29 23:57, , 10F
因為很可能下一集或是後面的劇情 會有很大關連 也有可能
04/29 23:57, 10F

04/29 23:58, , 11F
沒有關連(故佈疑陣) 會讓觀眾猜測誰是黑化 誰是洗白
04/29 23:58, 11F

04/29 23:59, , 12F
而且對白邏輯 在你事後回想 幾乎完全沒有破綻 這就是美
04/29 23:59, 12F

04/29 23:59, , 13F
劇跟台灣的差別 其它什麼槍戰動手動角砸多少錢 多寫實
04/29 23:59, 13F

04/30 00:00, , 14F
都還是另一件事 台灣要進步就要走這個方向 演員的演技
04/30 00:00, 14F

04/30 00:02, , 15F
自然而然要接受挑戰 磊哥就很適合這種
04/30 00:02, 15F

04/30 00:28, , 16F
有一點不太懂,新加坡人不是聽的懂臺語嗎?為什麼最後
04/30 00:28, 16F

04/30 00:28, , 17F
反而只有新加坡播放全國語?是法規還是溝通問題?
04/30 00:28, 17F

04/30 00:30, , 18F
外國人看台劇滿準的 劇本邊拍邊寫他也知道
04/30 00:30, 18F

04/30 00:42, , 19F
新加坡看這兩本就知道了
04/30 00:42, 19F

04/30 00:44, , 20F

04/30 00:52, , 21F
新加坡實施「講華語」政策,為了推廣華語,所以禁止電
04/30 00:52, 21F

04/30 00:52, , 22F
視劇之中出現任何方言,長達30幾年的時間。
04/30 00:52, 22F

04/30 00:54, , 23F
直到去年才為了推廣政策給高齡人口知道,以福建話(臺
04/30 00:54, 23F

04/30 00:54, , 24F
語)製播《吃飽沒》,但是時段是在週五中午原本播戲曲
04/30 00:54, 24F

04/30 00:54, , 25F
時段播出,還不是黃金檔。
04/30 00:54, 25F

04/30 00:56, , 26F
文章代碼:#1NvJowoq
04/30 00:56, 26F

04/30 01:02, , 27F
是說,星國還有很妙的一點,華人人口占了約七成,但國
04/30 01:02, 27F

04/30 01:02, , 28F
歌卻是馬來語,很妙吧XD,當初被迫脫離馬來西亞的一州
04/30 01:02, 28F

04/30 01:02, , 29F
,對於老星國人而言,應該還是很痛的。
04/30 01:02, 29F

04/30 01:03, , 30F
那就跟管仁健新書講的差不多 以前台灣這邊也是壓制台語
04/30 01:03, 30F

04/30 01:05, , 31F
除連續劇壓制 在學校講台語客語 都要掛狗牌+罰錢
04/30 01:05, 31F

04/30 01:07, , 32F
嚴重的地方 老師甚至會摑掌伺候喔
04/30 01:07, 32F

04/30 01:09, , 33F

04/30 01:13, , 34F
是跟臺灣講國語差不多,但沒有這麼生活中好像沒這麼嚴
04/30 01:13, 34F

04/30 01:13, , 35F
格,他們族群太多元了。
04/30 01:13, 35F

04/30 09:31, , 36F
感謝分享專訪文章,讓門外漢如我更了解幕後籌製的故事
04/30 09:31, 36F

04/30 13:34, , 37F
台劇版大家都挺熱絡的呢
04/30 13:34, 37F

04/30 15:24, , 38F
很棒的報導!已分享!
04/30 15:24, 38F

04/30 19:30, , 39F
點出了很多台灣戲劇製作的缺失 希望台劇品質能更提升
04/30 19:30, 39F

05/01 03:27, , 40F
一樣是小預算只要用心也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
05/01 03:27, 40F

05/01 03:27, , 41F
拍台劇請好好想這幾年是怎麼失落的
05/01 03:27, 41F
文章代碼(AID): #1P1AeBp8 (Taiw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