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太極拳???

看板TaiChi作者 (生老病死)時間18年前 (2006/05/30 23:37), 編輯推噓4(4014)
留言1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5/70 (看更多)
拳經拳論並不會包含所有細節的,我們來看看,以楊太要求的"沉肩墜肘, 含胸拔背 "來看,從王宗岳的十三勢歌, 太極拳論中找得到嗎?架式高低? 有沒有寫呢?沒有吧。那我們為什麼知道要這樣作呢? 武術原來的目的是殺敵制人,所以,所有的練習方法、拳架、站椿、要求 基本上都是手段,這些各種手段都是為了達到最後的目的而產生的。這些 手段有些是比較直接相關,有些則是間接有關。 以西洋拳擊手為例,他可能有在練習快速擊球及躺著推舉重量。當他上了 擂台之後,你覺得他會趟在地上作他平常練習的推舉動作嗎?不會吧 ! 拳架、站椿、推手、各種功法動作包含我說的重心虛實分清就是手段。這 些手段要達到什麼目的呢?就是要達到王宗岳太極拳論中寫的效果或是境 界。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如何對敵的。大家可以仔細看看,"人剛我柔謂之 走" .... "舍己從人"。都是在說如何對敵的。 好,現在我們看到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這句話,要如何達到呢?經過 "向此推求去",發現推手是一個好方法,可以幫助達到這個目的,因此這 個門派要練習推手了。 在無數人的"向此推求去"之後,由於每個人思考方式不一樣,再加上每個 人的體會不同,才會推出各式各樣的拳架,各種不同的練習方法以及要求 。這些種種手段,如果不知道其背後的含意,單看外表是不可能瞭解的。 因此每個門派中的各種手段,外觀就算類似,其內在也不一定一樣。 手段通常也就是一種練功方法。例如站椿可能是在練習你的下盤的穩定性 。是為了某種特殊目的而練的。手段不一定是會表現在戰鬥中的,例如前 面說的躺著推舉,或是站椿不動,不管敵人從那裡來。 我之前說的重心虛實分清就是一種練功方法就是這個意思。它是有 特殊目的。所以當大家想在拳經拳論去找,"重心虛實分清"的証據時, 基本上是不容易的,因為你不知道當初那個人這樣練的時候,他背後的 思考模式。 李亦畬的"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基本上就是這種"向此推求去"的思考方法 " 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捨 己從人;欲要捨己從人, 先要得機得勢;欲要得機得勢,先要 周身一家 .... 另外,除了上面所說的,大家也可以想想為什麼在我們這系打拳架時, "重心虛實分清"就有這麼多意見,而孫太這樣打又沒有人說他不符合 拳經拳論呢? 最後有人說兩個人在交手接觸時是不可能虛實分清的,我覺得作人謙虛 一點是有好處的,當你面對不知名的對手時,如果你還是這樣思考是很 危險的。所謂拳打不知,這種不知,可能就會讓你吃大虧了。 我就見過有人可以做到,對手根本就沒有招架之力。 -- 南台靜坐一爐香, 終日凝然萬慮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 都緣無事可思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3.252.2

05/31 07:08, , 1F
"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這項要求就是啦
05/31 07:08, 1F

05/31 07:09, , 2F
照這兩句歌訣去做,坦白講,打出來的拳架會比硬是要含胸
05/31 07:09, 2F

05/31 07:11, , 3F
拔背的自然多了,我到是看過許多人為了這含胸拔背
05/31 07:11, 3F

05/31 07:14, , 4F
把拳架打的歪七扭八斷斷續續甚至駝背
05/31 07:14, 4F

05/31 07:16, , 5F
照著這兩句歌訣來要求,自然就不會肩膀僵硬不會胸部出ꐠ
05/31 07:16, 5F

05/31 07:18, , 6F
力不會把力量僵在肩頸部..這不就是含胸拔背的目的嗎?
05/31 07:18, 6F

05/31 07:28, , 7F
另外"向此推求去"不是指推手,是指要向"歌訣"推去
05/31 07:28, 7F

05/31 07:30, , 8F
意思就是要朝著歌訣的內容去追求,可能有些人對文言文눠
05/31 07:30, 8F

05/31 07:32, , 9F
產生誤解,難怪鄭曼青說太極拳是文人拳,的確是需要些古
05/31 07:32, 9F

05/31 07:33, , 10F
文程度的
05/31 07:33, 10F

05/31 07:37, , 11F
仔細一看,十三勢歌並沒有提到任何有關推手的部分
05/31 07:37, 11F

05/31 08:50, , 12F
是阿!頂頭懸、含胸、尾閭中正,不是外觀強硬去模仿
05/31 08:50, 12F

05/31 08:51, , 13F
其實真的只要能夠很自然作到這三項,氣一定會豐沛起來
05/31 08:51, 13F

05/31 08:52, , 14F
氣豐沛才有氣沉丹田的可能,這是我學那脈的體驗
05/31 08:52, 14F

05/31 17:05, , 15F
看來我們應該是見到同一位Orz
05/31 17:05, 15F

05/31 18:24, , 16F
維大力?
05/31 18:24, 16F

05/31 18:29, , 17F
nk 兄,你看到那位叫啥名字?!
05/31 18:29, 17F

06/01 00:29, , 18F
nk 兄,是同一個人,呵呵
06/01 00:29, 18F
文章代碼(AID): #14V6Qizj (TaiCh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5 之 70 篇):
文章代碼(AID): #14V6Qizj (Tai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