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入冬地形雨日月永恆,海冰減少東亞低溫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一)時間3年前 (2020/12/01 11:38), 3年前編輯推噓120(120093)
留言213則, 6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天氣小觀:入冬地形雨日月永恆,北極海冰的減少與東亞低溫 進入科技季節:冬季, 西風帶籠罩台灣上空,原因當然是位於北極高空的渦旋勢力增強, 目前北極高空百帕高度場的北極渦旋中心強度15100米左右, 正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北極渦旋(想像910百帕的氣旋), 遙想上個冬季15000米以下的超級北極渦旋產生異常強極渦事件, 還好, 模式預報,未來一週強度沒有多大變化,中心強度依舊是15100米左右, 但東亞未必高溫,原因就在於北極海冰。 在北極, 長期極為寒冷的氣候存在著多年不化的厚厚冰層,稱為多年冰(老冰), 一般認為格陵蘭島北部海域是最後存在的多年冰, 但2018年夏季格陵蘭的異常高溫,使得該區多年冰開始斷裂, 2019年的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 (NOAA) 發表年度北極報告中指出, 北極出現異常高的氣溫根源是 海冰覆蓋減少、 魚類分佈變化、 格陵蘭島冰蓋和永久凍土大規模融化等問題。 報告可知北極海冰年輕化對北極造成的衝擊, 在1985年,冬季結束時,較老和較厚的冰佔總海冰量的 33% , 但2019年3月,幾乎不超過 1% 海冰是來自上一年的較厚冰塊。 看來, 我們正經歷北極的持續變化,當地出現更年輕、更薄、覆蓋範圍更少的海冰。 2020年情況更惡化, 2020年夏季北極罕見高溫,海冰來到歷史第2低紀錄, 入秋後,西伯利亞北鄰的拉普捷夫海出現了史上第一次未正常結冰, 拖到10月下旬才開始結冰。 冬季是觀察全球暖化的最重要指標, 因為暖化改變的冬季大氣環境是四季中最明顯的, 隨著全球氣候逐年增溫, 冬季北極地區海冰減少的兩個關鍵區: 1. 北美高緯度海區(巴芬灣、哈德遜海峽及拉布拉多海) 2. 新地島附近海區(巴倫支海-喀拉海附近) 其中, 影響歐亞大陸冷空氣活動的關鍵區就是:巴倫支海-喀拉海, 不少氣象學者更認為,近年北半球中緯地區極端的強寒潮爆發事件, 就是因為巴倫支海-喀拉海的海冰迅速減少引發大氣環流的調整影響到中緯度地區。 對東亞來說, 冬季異常的寒潮爆發與烏拉山的阻塞高壓達到巔峰與崩潰有關, 阻塞高壓是北半球中高緯重要的天氣系統之一, 它的建立和崩潰常常伴隨著一次大範圍大氣環流形式的劇烈轉變。 研究指出, 冬季烏拉山的阻塞高壓出現與北極海冰增減的關係密切, 當北極增溫的環境下, 北極與南方之間的溫度梯度減小,西風帶減弱, 又位渦是絕對渦度與位溫梯度的乘積, 因此,當經向(南北向)的溫度梯度變小,則經向位渦梯度也減少。 大氣科學家從位渦梯度的角度研究北極增暖對大氣阻塞的影響, 阻塞系統的行為依賴於能量頻散與非線性系統強度, 白話來說就是 阻塞高壓的行為取決於: 能量消耗發散 與 非線性強度 當 能量消耗發散 變大, 阻塞高壓容易崩潰。 當 造成阻塞形勢的非線性系統機制 變強 , 阻塞高壓容易維持。 而在北極增溫的背景大氣環流下,經向位渦梯度減少, 這使得阻塞系統的能量消耗發散變小,且非線性強度 變大 因此, 阻塞系統得以維持。 換句話說, 巴倫支海-喀拉海增溫,使歐亞大陸的阻塞高壓容易維持, 而盤踞在烏拉山和新地島上空移動緩慢的阻塞高壓, 通過向下的長波輻射造成持久的海冰減少, 惡性循環下, 烏拉山阻塞環流西側與上游北大西洋海平流配合, 有利於將低緯度地區暖濕水汽輸送到北極,造成巴倫支海-喀拉海地區的海冰持續減少; 因此, 最近數十年巴倫支-喀拉海海冰劇烈減少可能與烏拉山不斷出現的阻塞系統有關。 同時, 烏拉山阻塞環流東側則將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持續向歐亞中緯度地區(如:東亞)輸送, 使得該地區極端寒潮事件的發生頻率顯著增加。 而今2020入冬的大氣形勢, 先看慘烈的北極海冰,早該結冰的喀拉海仍是一片"海波浪", 模式預報未來一週, 歐亞大陸烏拉山出現阻塞高壓,由於中亞阻塞形勢的發展, 阻塞環流東側對應東亞大槽的活躍,東北季風增強, 因此, 台灣未來一週都是東北季風,儘管在菲律賓東方近海有氣旋擾動, 但台灣高空已經是西風帶了,不過在西太平洋上仍然漂亮, 儘管冬季不是氣旋的季節了,但偶而出現依舊亮眼。 冬季地形雨 日月永恆 秋季的氣旋雨讓許多北部東北部甚至東部民眾感覺下很久, 但冬季的地形雨才是真正的日月永恆, 這波從27號開始的東北季風地形雨,預計還會持續下去至少到週末, 因為週末以前沒有高壓出海的問題, 北方一直維持著西伯利亞/蒙古冷高壓南下的態勢, 週六到週日一波南下的分裂高壓出海,東北季風有機會減弱, 但! 週六到週日的分裂高壓一出海似乎就反悔了,因為後頭蒙古冷高壓又來, 原先要出海的分裂高壓又將被蒙古冷高壓合併, 這合併情況就會比較複雜, 如果出海的高壓變性快,與蒙古冷高壓之間會形成新的鋒面,冷鋒之後南下台灣, 如果出海的高壓變性慢,很快被合併後東北季風增強,繼續日月地形雨。 在溫度上, 東北季風冷空氣不斷將冷空氣帶來,漸進式降溫, 但是否有冷氣團,則之後再看阻塞高壓的發展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減緩北極冰層融化, 一、 加拿大非營利組織 Arctic Ice Project 提出大膽的解決方案: 在冰層撒上「玻璃」。:在冰上灑玻璃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0/10/05/glass-on-arctic-ice/ Field 認為,二氧化矽是製作玻璃粉末的最佳材料。 微觀來看,這些粉末分別是直徑 65 微米的「玻璃珠」, 而且這些珠子是中空的,因此就算冰層融化,它們也能浮在海面上反射陽光。 然而!! 生物學家擔心玻璃粉末會影響食物鏈, 若這些粉末在海流快速的水域,它們很快就會消散,降低反射陽光的效果。 二、 救救北極熊!科學家設計「製冰潛艇」 打造人工冰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932652 印尼一個由建築師、設計師與科學家組成的團隊設計出的「製冰潛艇方案」, 在最近一項國際設計競賽中獲評亞軍, 該方案訴求為「重新凍結地球南北兩極, 進而為全球暖化下不斷融化的冰山及冰川帶來逆轉性的結果」。 該團隊設計了一種潛艇, 可於1個月內透過特製船艙製造一個 16英呎(將近5公尺)厚、82英呎(約25公尺)寬的6角柱人造冰山, 據稱,6角柱的外型可使其更易與其他冰山結合,進而形成更大的冰凍塊。 然而!! 衡量到製冰效率,若想抵銷過去40年的融冰量,人類需要上千萬艘製冰潛水艇。 三、 決北極融冰 科學家擬打造1000萬台幫浦恢復冰層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2305 一個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的科學團隊, 想出一個簡單卻令人出乎意料的「冷凍計畫」,來解決北極冰層逐漸融化的問題。 那就是建造1000萬個風力發電幫浦,抽起冰層下方的水,並把它灑在冰層表面。 因冰層表面是最寒冷的部分,可以令水迅速結冰,增加冰層厚度,讓北極回到15年前的狀態。 然而!! 倫敦大學學院(UCL)教授兼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SIDC)高級科學家 史多佛(Julienne Stroeve)認為這只是一個臨時的「OK蹦」 希望人類最終科技解決辦法囉~ (以上供想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13.1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06793925.A.9D3.html

12/01 11:41, 3年前 , 1F
12/01 11:41, 1F

12/01 11:58, 3年前 , 2F
真的越來越慘
12/01 11:58, 2F

12/01 12:13, 3年前 , 3F
再不積極減碳,這些補救措施都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12/01 12:13, 3F

12/01 12:32, 3年前 , 4F
12/01 12:32, 4F

12/01 12:42, 3年前 , 5F
12/01 12:42, 5F

12/01 12:42, 3年前 , 6F
12/01 12:42, 6F

12/01 12:48, 3年前 , 7F
今天內容好豐富
12/01 12:48, 7F

12/01 12:49, 3年前 , 8F
蘇澳半天就已經
12/01 12:49, 8F

12/01 12:49, 3年前 , 9F
超過120mm了
12/01 12:49, 9F

12/01 13:01, 3年前 , 10F
治標仍要治本
12/01 13:01, 10F

12/01 13:04, 3年前 , 11F
找出某種技術直接把CO2打回碳和氧氣
12/01 13:04, 11F

12/01 13:08, 3年前 , 12F
但怕反而讓人們不積極減碳了
12/01 13:08, 12F

12/01 13:17, 3年前 , 13F
推推
12/01 13:17, 13F

12/01 14:41, 3年前 , 14F
12/01 14:41, 14F

12/01 14:54, 3年前 , 15F
今年疫情關係 碳排放應該有減量了
12/01 14:54, 15F

12/01 15:14, 3年前 , 16F
12/01 15:14, 16F

12/01 15:14, 3年前 , 17F
這禮拜都是像今天一樣都有強降雨嗎?
12/01 15:14, 17F

12/01 15:15, 3年前 , 18F
請教一下烏拉山常態性出現阻塞脊是否為反聖嬰的特徵
12/01 15:15, 18F

12/01 15:17, 3年前 , 19F
相反的假如常態性的在北亞和中亞出現大槽和冷渦是否
12/01 15:17, 19F

12/01 15:18, 3年前 , 20F
和中東太聖嬰有關? 記得2018-19冬季偏熱的狀況是在
12/01 15:18, 20F

12/01 15:19, 3年前 , 21F
烏拉山一帶常態性的出現深厚大槽 對應東亞則是脊區
12/01 15:19, 21F

12/01 15:20, 3年前 , 22F
不僅極渦弱...東亞也暖熱到不行...
12/01 15:20, 22F
通常在反聖嬰現象的冬季,歐亞中高緯度環流的南北波動大,\ 因此影響東亞的冷空氣較頻繁,東亞溫度較低。 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影響東亞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 除了赤道中東太平洋造成的反聖嬰, 還會受北極海冰變化、歐亞大陸積雪分布等因素影響。 2020年10月30日, 世界氣象組織發佈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反聖嬰現象已經形成, 預計今年的反聖嬰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 看來反聖嬰 + 北極海冰, 這個冬季,夏季迷哭哭 QQ

12/01 15:25, 3年前 , 23F
翡翠水庫要滿了耶 今年不靠颱風也可以滿水位
12/01 15:25, 23F
※ 編輯: daron (111.71.13.185 臺灣), 12/01/2020 15:41:26

12/01 16:04, 3年前 , 24F
翡翠水庫一直不用擔心,而且翡翠水庫是備用水源,只
12/01 16:04, 24F

12/01 16:04, 3年前 , 25F
是未來有些要轉給新北使用
12/01 16:04, 25F

12/01 16:04, 3年前 , 26F
翡翠本來就是靠秋冬地形雨
12/01 16:04, 26F

12/01 16:14, 3年前 , 27F
蘇花又下到崩了
12/01 16:14, 27F

12/01 16:54, 3年前 , 28F
石門今天也有補到吧
12/01 16:54, 28F

12/01 16:58, 3年前 , 29F
台北禮拜五給到16
12/01 16:58, 29F

12/01 17:10, 3年前 , 30F
其實蘇花改真的可以考慮開放機車通行...
12/01 17:10, 30F

12/01 17:10, 3年前 , 31F
蘇花公路正因為一年四季都是雨季 故經常無預警崩落
12/01 17:10, 31F

12/01 17:11, 3年前 , 32F
和其他隧道不一樣 蘇花公路坍了 一半車種GG
12/01 17:11, 32F

12/01 17:11, 3年前 , 33F
翡翠目前是96.19% 以這速度來看是有可能達到100%
12/01 17:11, 33F

12/01 17:12, 3年前 , 34F
但也反應出島上南北兩側總雨量和天數越拉越開
12/01 17:12, 34F

12/01 17:13, 3年前 , 35F
乾者恆乾 濕者恆濕
12/01 17:13, 35F

12/01 17:32, 3年前 , 36F
感覺前陣子有在放水 持續有雨量水位卻下降
12/01 17:32, 36F

12/01 17:39, 3年前 , 37F
今年的碳排放我原本以為有減量,但查了大氣中CO2含
12/01 17:39, 37F
還有 136 則推文
12/04 21:39, 3年前 , 174F
習慣就好,東北角通常會下到二月底,直到西風帶開始
12/04 21:39, 174F

12/04 21:39, 3年前 , 175F
北抬
12/04 21:39, 175F

12/04 21:49, 3年前 , 176F
冬 未了
12/04 21:49, 176F

12/04 22:02, 3年前 , 177F
雨持續下到月中就看大槽能不能順利壓下來讓降雨緩和
12/04 22:02, 177F

12/04 22:02, 3年前 , 178F
,如果那波衝歪掉地形雨就繼續吃下去
12/04 22:02, 178F

12/04 22:24, 3年前 , 179F
台北12月最長連續降雨是19天..
12/04 22:24, 179F

12/04 22:49, 3年前 , 180F
一般來說冬季較少極端降雨.問題近年來氣候變遷下
12/04 22:49, 180F

12/04 22:50, 3年前 , 181F
北台尤其東北部發生異常豪大雨的頻率也愈來愈高
12/04 22:50, 181F

12/04 22:52, 3年前 , 182F
比如2013年的12月.台北就有兩天日雨量破50mm
12/04 22:52, 182F

12/04 22:53, 3年前 , 183F
基隆更是有兩天日雨量破百mm
12/04 22:53, 183F

12/05 01:17, 3年前 , 184F
強降雨是不罕見 因為東北季風對應基隆郡的地形雨
12/05 01:17, 184F

12/05 01:18, 3年前 , 185F
本來就可以製造較大雨勢 問題是這樣的地形強降雨
12/05 01:18, 185F

12/05 01:18, 3年前 , 186F
天數增加 降雨天數卻很難降下來
12/05 01:18, 186F

12/05 01:18, 3年前 , 187F
使得東北部更加潮濕
12/05 01:18, 187F

12/05 01:58, 3年前 , 188F
台北該不會還要等到12/19才會放晴?
12/05 01:58, 188F

12/05 02:14, 3年前 , 189F
這讓我想到麥導爬北二段在奇萊山屋也是困了好幾天
12/05 02:14, 189F

12/05 03:41, 3年前 , 190F
拜託快點南壓轉乾 北部下沒完沒了的
12/05 03:41, 190F

12/05 05:35, 3年前 , 191F
北二段有奇萊山屋? 原來真的有平行宇宙阿
12/05 05:35, 191F

12/05 12:19, 3年前 , 192F
早上看模式月中冷空氣衝歪,迎風面降雨往月底繼續下
12/05 12:19, 192F

12/05 12:19, 3年前 , 193F
去,但時間久目前參考性還不高
12/05 12:19, 193F

12/05 14:01, 3年前 , 194F
東北季風原本就能讓東北部出現地形強降雨
12/05 14:01, 194F

12/05 14:01, 3年前 , 195F
但如果又有華南雲雨帶.不只會加強東北部地形雨強度
12/05 14:01, 195F

12/05 14:03, 3年前 , 196F
豪雨帶甚至可以進一步擴大至北桃竹山區與基宜平地
12/05 14:03, 196F

12/05 14:03, 3年前 , 197F
大雨區則能擴大到整個北台(新竹以北)所有平地
12/05 14:03, 197F

12/05 14:04, 3年前 , 198F
冬季的強降雨出現愈來愈頻繁.主要就是南支槽比以前
12/05 14:04, 198F

12/05 14:05, 3年前 , 199F
冬季更容易偏向活躍.連帶讓冬季也容易出現強雲雨帶
12/05 14:05, 199F

12/05 14:26, 3年前 , 200F
所以北部這波連續降雨天數將會延續到跨年才停??
12/05 14:26, 200F

12/05 14:27, 3年前 , 201F
意思是地形性降雨有可能連續下30天??
12/05 14:27, 201F

12/05 15:05, 3年前 , 202F
東北季風一路吹,但冷氣團要遲到了
12/05 15:05, 202F

12/05 15:16, 3年前 , 203F
一週過後的預報離散很大
12/05 15:16, 203F

12/05 15:17, 3年前 , 204F
12月要挑戰整個月雨了嗎
12/05 15:17, 204F

12/05 15:20, 3年前 , 205F
但看中南部朋友的動態:冬天在哪? 什麼下雨?
12/05 15:20, 205F

12/05 15:21, 3年前 , 206F
預報上至少先下到月中,但中間雨量有多有少的問題,
12/05 15:21, 206F

12/05 15:21, 3年前 , 207F
運氣好會有短暫空檔
12/05 15:21, 207F

12/05 15:32, 3年前 , 208F
回溫後,宜蘭大雨到週四......
12/05 15:32, 208F

12/05 15:50, 3年前 , 209F
但目前冷氣團遲到的模式預測基本上可能和強極渦的
12/05 15:50, 209F

12/05 15:50, 3年前 , 210F
發展期可能有關,晚一點看極投影預報大概就會清楚
12/05 15:50, 210F

12/05 15:50, 3年前 , 211F
12/05 15:50, 211F

12/05 15:51, 3年前 , 212F
強極渦一但發展起來,後冬的低溫戲碼就有看頭了
12/05 15:51, 212F

12/05 16:36, 3年前 , 213F
看來,台北這個月能放晴感覺很難
12/05 16:36, 213F
文章代碼(AID): #1VnRh5dJ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