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 美國颶風之登陸氣壓排名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NCU優文肥宅)時間5年前 (2018/10/14 19:50), 5年前編輯推噓16(16029)
留言45則, 1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1935 勞動節颶風 http://i.imgur.com/5Sidso0.jpg
登陸氣壓:892hpa 備註:歷史全球陸地實測氣壓最低、有傳聞居民用手持氣壓計記錄到880hpa、NHC根據風暴潮推算最大風速160kts 2.1969卡米爾颶風(Camille) http://i.imgur.com/lfEabhi.jpg
登陸氣壓:900hpa 備註:陸地實測氣壓904hpa,此測站距離中心13km、但由於登陸時雙眼牆明顯,因此NHC下修登陸強度為150kts。大西洋史上最強颶風之一,巔峰強度165kts http://i.imgur.com/CS6a6PV.jpg
3.2018麥可颶風(Michael) http://i.imgur.com/m2kfu7U.jpg
http://i.imgur.com/VwNd9eX.jpg
登陸氣壓:919hpa 備註:近岸爆發,一風眼邊緣之測站錄得最低氣壓920.3hpa,登陸點有大面積測站風速計遭吹毀 4.2005卡崔娜颶風 http://i.imgur.com/1egnBam.jpg
登陸氣壓:920hpa 備註:大西洋罕見之大型颶風,但登陸前已明顯減弱,最大風速實測僅105kts 。美國史上災損和哈維並列第一 5.1992安德魯颶風(Andrew) http://i.imgur.com/67Qcuxw.jpg
http://i.imgur.com/YTDLg01.jpg
登陸氣壓:922hpa 備註:超級小鋼砲,眼牆變壓約5hpa/km。登陸時飛機實測最大飛行層面風速162kts,海平面最大風速137kts。邁阿密史上遭遇最強的颶風 6.1886 無名 http://i.imgur.com/tIoAbVh.jpg
登陸氣壓:925hpa 備註:無 7.1919 無名 http://i.imgur.com/iPvBn0f.jpg
登陸氣壓:927hpa 備註:無 8.1928 歐基求碧湖颶風(Okeechobee Lake) http://i.imgur.com/98tAPDM.jpg
登陸氣壓:929hpa 備註:又名聖費利佩二世(San Felipe Segundo )颶風,登陸佛州通過歐基求碧湖時掀起巨大的風暴潮摧毀湖畔的小鎮,造成 超過2500人死亡 9.1960多娜(Donna) http://i.imgur.com/10c2n6M.jpg
登陸氣壓:930hpa 備註:登陸實測最大風速52.7m/s 10.1961卡拉(Carla) http://i.imgur.com/9go0Vc9.jpg
登陸氣壓:931hpa 備註:陸地實測最大風速51.3m/s,最大陣風78.3m/s 11.1989雨果颶風(Hugo) http://i.imgur.com/Q3bD4ir.jpg
登陸氣壓:934hpa 備註:巔峰氣壓918hpa、美國史上災損第四名、東海岸除佛州外登陸最強颶風 12.1926年邁阿密颶風(Miami) http://i.imgur.com/WtbzAcf.jpg
登陸氣壓:935hpa 備註:通過歐基求碧湖同樣引發風暴潮,造成500人死亡 13.1900年加猶維斯頓颶風(Galveston ) http://i.imgur.com/WvuIRF3.jpg
登陸氣壓:936hpa 備註:美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颶風,罹難人數20000-32000人、巔峰氣壓931hpa 14.2017哈維颶風(Havey) http://i.imgur.com/2yKNFDY.jpg
http://i.imgur.com/zQjQPSC.jpg
登陸氣壓:938hpa 備註:近岸爆發、長時間滯留、美國史上災損最多、眼牆邊緣最大實測風速49.6m/s,陣風59.6m/s 15.2004查理颶風(Charley) http://i.imgur.com/enA1B3b.jpg
http://i.imgur.com/cbHaPsF.jpg
登陸氣壓:941hpa 備註:近岸爆發,巔峰實測130kts 關於勞動節風暴,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風 暴。勞動節風暴是個超小型的颶風,環流 直徑250km,風眼推測僅10-15km。然後氣 壓實測居然是892hpa。而且這種超小型針眼 爆發型風暴,巔峰又很短暫。在短暫的巔峰 其用細小的風眼剛好打中一個海島測站,這 機率有多低可以自己想像。光論氣壓梯度, 勞動節風暴有175kts以上的機率很高 我認為勞動節風暴的發生機率可能比海燕這 種還要低,海燕憑著超強的副高導引產生超 強輻合配上高層超強南高的全方位的流出達 到不可思議的巔峰。勞動節風暴巔峰時緯度 已高,無論水氣輸送還是OHC狀況絕對比不 上低緯度的西太環境。勞動節移動緩慢導引 不明顯,沒有海燕那種歷史級別的輻合條件 ,流出也僅僅能依靠西風急流和赤向流出。 海燕的強度和環境可說是50年一遇的,但勞 動節風暴在種種不如海燕的環境但卻能產生 一個能和海燕叫板的颶風,這恐怕是數百年 一遇的。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G8142. -- https://i.imgur.com/vaKbYx5.jpg
好感度1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94.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39517812.A.485.html ※ 編輯: kbty245 (42.72.94.45), 10/14/2018 19:58:02

10/14 20:46, 5年前 , 1F
卡崔娜災損跟哈維一樣都是並列第一喔
10/14 20:46, 1F

10/14 20:47, 5年前 , 2F
兩者都是1250億美元
10/14 20:47, 2F

10/14 21:10, 5年前 , 3F
10/14 21:10, 3F

10/14 23:23, 5年前 , 4F
他們的颶風為什麼可以在內陸活好久…
10/14 23:23, 4F

10/14 23:47, 5年前 , 5F
地形平坦,東亞破碎的地形會折損熱帶風暴的威力
10/14 23:47, 5F
※ 編輯: kbty245 (42.72.94.45), 10/15/2018 00:07:22

10/15 00:46, 5年前 , 6F
西太要在江蘇、呂宋島南部、越南南部登陸,強度才不
10/15 00:46, 6F

10/15 00:46, 5年前 , 7F
會降太快
10/15 00:46, 7F

10/15 01:36, 5年前 , 8F
我對於那個從非洲跑來的颶風有興趣 也跑太遠...
10/15 01:36, 8F

10/15 01:45, 5年前 , 9F
為什麼有的颶風可以跑到格陵蘭的位置
10/15 01:45, 9F

10/15 02:33, 5年前 , 10F
非洲是大西洋颶風的發源地,有颶風生成很正常啊。大
10/15 02:33, 10F

10/15 02:33, 5年前 , 11F
西洋最寬也才4830公里,從非洲東岸生成的颶風其實就
10/15 02:33, 11F

10/15 02:33, 5年前 , 12F
跟西北太平洋這邊在威克島附近生成的颱風一樣
10/15 02:33, 12F

10/15 02:35, 5年前 , 13F
另外跑到格綾蘭也不是真的跑到格綾蘭,是轉化成溫帶
10/15 02:35, 13F

10/15 02:35, 5年前 , 14F
氣旋過去的,只是NHC很愛把轉化後的路徑一起放進去
10/15 02:35, 14F

10/15 02:35, 5年前 , 15F
罷了
10/15 02:35, 15F

10/15 06:59, 5年前 , 16F
溫帶氣旋為什麼最後又往西走? 不是在西風帶嗎
10/15 06:59, 16F

10/15 06:59, 5年前 , 17F
還是已經走到極地東風帶了?
10/15 06:59, 17F

10/15 08:11, 5年前 , 18F
勞動節走的那一帶海域其實海溫ohc通常很好
10/15 08:11, 18F

10/15 08:12, 5年前 , 19F
體型小防止地形干擾時 可能也提供了輻合
10/15 08:12, 19F

10/15 12:05, 5年前 , 20F
推,如果真的是沒受到地形干擾,而且有良好海溫+高空
10/15 12:05, 20F

10/15 12:05, 5年前 , 21F
環境,的確可能發展很好
10/15 12:05, 21F

10/16 09:31, 5年前 , 22F
1886年居然畫得出路徑圖…
10/16 09:31, 22F

10/16 10:11, 5年前 , 23F
我覺得是海上船隻夠多 加上路徑島嶼密集
10/16 10:11, 23F

10/16 13:44, 5年前 , 24F
以前還沒有飛機的時代,大西洋航線非常繁忙,船隻通
10/16 13:44, 24F

10/16 13:44, 5年前 , 25F
常也都配備簡易的觀測儀器,所以像颶風這種系統很容
10/16 13:44, 25F

10/16 13:44, 5年前 , 26F
易就被觀察到
10/16 13:44, 26F

10/16 13:45, 5年前 , 27F
海上資料再結合陸地觀測,路徑圖就能畫出來了
10/16 13:45, 27F

10/16 13:57, 5年前 , 28F
另外關於勞動節風暴,我主要是想說,大西洋當時的環
10/16 13:57, 28F

10/16 13:57, 5年前 , 29F
境怎麼樣都不可能比的上海燕當時的西太環境,但勞動
10/16 13:57, 29F

10/16 13:57, 5年前 , 30F
節風暴卻憑著自身細小的環流獲得了或許能和海燕掰掰
10/16 13:57, 30F

10/16 13:57, 5年前 , 31F
手腕的的強度,重點是如此細小的風暴還能這麼剛好命
10/16 13:57, 31F

10/16 13:57, 5年前 , 32F
中一個海島測站留下驚人的實測記錄,這實在是非常不
10/16 13:57, 32F

10/16 13:57, 5年前 , 33F
可思議
10/16 13:57, 33F

10/16 19:37, 5年前 , 34F
大西洋西岸島嶼多 且多是群島
10/16 19:37, 34F

10/16 19:38, 5年前 , 35F
說到底還是機率性問題
10/16 19:38, 35F

10/16 19:56, 5年前 , 36F
哀 害我想到巴丹群島的莫蘭蒂紀錄就這樣黑掉了
10/16 19:56, 36F

10/17 08:09, 5年前 , 37F
就被摧毀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10/17 08:09, 37F

10/17 08:12, 5年前 , 38F
地面測站要能熬過C5,恐怕只有日本測站才有這個能力
10/17 08:12, 38F

10/17 10:20, 5年前 , 39F
說起來呂宋也是一堆頂級颱風愛去的
10/17 10:20, 39F

10/17 10:21, 5年前 , 40F
可是都沒有恐怖實測 是跟台灣東岸一樣
10/17 10:21, 40F

10/17 10:21, 5年前 , 41F
沒幾個測站的原因嗎
10/17 10:21, 41F

10/17 18:42, 5年前 , 42F
ben大,伊巴雅特的測站是完全被摧毀連記錄都沒有留
10/17 18:42, 42F

10/17 18:42, 5年前 , 43F
下嗎?如果是這樣真的太可惜了…
10/17 18:42, 43F

10/17 20:38, 5年前 , 44F
的確是被摧毀了,菲律賓氣象局就是這樣表示的,而且
10/17 20:38, 44F

10/17 20:38, 5年前 , 45F
菲律賓連海燕氣壓都公佈了,這個隱瞞要幹嘛呢?
10/17 20:38, 45F
文章代碼(AID): #1RmorqI5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