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 尼莎 讓我了解追風的聖人模式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夏天一到就凸顯自己很魯)時間6年前 (2017/09/24 23:39), 6年前編輯推噓19(1909)
留言28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時候覺得自己還蠻假掰的。 雖然有人會說板主也是板友啊,有時候適當表示一下情緒也沒關係啊。不過,當自己身陷 一個領導的角色時,總是會不自覺想著要穩定軍心。這就叫安定力量嗎? 其實我知道的,在這個破30度的冬至、破20度的跨年夜晚、直到過年都還沒有強烈大陸冷 氣團的冬天、以及虛弱無力的北極渦旋,再加上上個沒有寒流的冬季也剛好和現在一樣是 非常微弱的反聖嬰年,把這些條件累加起來,冬季零寒流雖然非常罕見,但套在現在的大 氣環境如此的合理。 可是我還是得假掰的說:去年才出現三月寒流不是嗎?我覺得還沒到三月底其實都還有機 會不用現在就放棄啦。 沒辦法,誰叫我也是寒流腦粉呢。 就像現在,看著EC日復一日對西太的熱帶系統反應微弱,怎麼看都不像能出現納坦、柯羅 莎那種十月登陸台灣的環境,甚至私底下也開始跟板友討論「不如就從現在開始轉職吧」 但是在板上我還是要說既然有納坦、柯羅莎這些案例,「現在放棄的話,台灣的颱風季就 結束囉!」 特別是在經歷了尼莎之後。 ============================================================================== 第一次看到EC報出尼莎的時候,很多人都非常興奮,畢竟這是EC今年第一次報出有系統登 陸台灣。不過在興奮之餘也伴隨著擔憂的聲音。 中颱下限的強度登陸、範圍大又引進西南氣流、近台時的速度頗慢,加上登陸的地點又離 秀姑巒溪很近,真的很有莫拉克的感覺。 作為北台灣風迷,我不是很喜歡莫拉克和凡那比型的颱風,北部風力只有勉強達標的10級 風,南部則是受到猛烈的颱風回南降雨造成重大災情,有一種北部賺假南部水深火熱的心 虛感。 所以,打從一開始我就不認為尼莎是北台灣的真命天女。 (中略) 一直裸奔,路徑又偏南的尼莎讓板上的北部風迷大發牢騷。 「破爛的底層基本上沒救了,趕快滾給下一個颱風吧,不要浪費OHC。」 「尼莎一直偏西表示高壓比預期強吧,之後大概又要南修了,果然南修就是定律。」 其實我很想在板上吐槽,不過想想還是算了,那現在就來公布一下我當時想吐槽什麼吧。 儘管當時尼莎的路徑仍然撲朔迷離,已經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數值和機構的預報依舊天女 散花,但是大方向已經確立並且重申不少次:尼莎越強,引導層面越容易受到中層的太平 洋高壓影響,路徑越西。 所以啊,看到尼莎發展不如預期,北部風迷不是應該要感到高興路徑會比預期北才是嗎, 囧。再怎麼不濟,尼莎增強成中颱也是早晚的事,看到發展不如預期我反而燃起了北部會 比預期有感的希望。 因為我原本預期北部只是尼伯特等級的有感啊! 誰叫我從不認為尼莎是北台灣的真命天女呢? 當你發現北部的有感程度可能從尼伯特等級變成麥德姆等級,你還會覺得麥德姆等級很爛 嗎?(笑) (中略) 我從來都沒有這麼興奮地看著颱風選河口登陸! 相信不只我,當北部風迷看到預報寫著向西北進行,結果這個颱風在外海一路從卑南溪偏 北爬到花蓮溪都還沒登陸的時候,應該也是前所未有的驚喜吧!在GFS報出西北颱路徑之 前,誰能想到尼莎最後會北漂到蘇澳登陸呢?更驚奇的還是尼莎在核心環流與東台灣摩擦 的同時還能近岸轉出眼來! 單就選河口的過程,對北部風迷來說應該沒有比尼莎來的更戲劇化了吧。 對,真的只是單就選河口來說。 (中略) 台北整個起風的過程,我想應該沒有比見面三秒就合體更合適的形容了。 和蘇力、蘇迪勒、梅姬那種從8級到10級卡了一段時間完全不同,台北這次飆風毫不拖泥帶 水,四個小時就從8、10、11跳到13級。 然後,在出現令台北風迷高潮的14級風之後,接下來就直接只剩9級風,再也沒有10級。 嗯,直到現在,9/24... 尼莎從生成到解除情報醞釀了這麼多神秘感,在登陸當天一口氣將所有的驚喜爆發出來讓 大家讚嘆連連,結果在達到最高潮後,馬上完事、直接離開、頭也不回,一點餘波盪漾也 沒有...... 於是我體會到,原來追風也會有進入聖人模式的時候...... 嘴巴上很想繼續假掰下去不放棄,但身體已經挺誠實的準備接受最壞打算了。 (本篇為示範文章,故只節錄部分內容供板友靈感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8.160.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06267555.A.428.html ※ 編輯: keroromoa (101.138.160.19), 09/24/2017 23:39:43 ※ 編輯: keroromoa (101.138.160.19), 09/24/2017 23:50:48 ※ 編輯: keroromoa (101.138.160.19), 09/25/2017 00:24:14

09/25 00:41, , 1F
泰利如果有人寫應該更精彩xd
09/25 00:41, 1F

09/25 01:05, , 2F
那個G14真的讓人很驚慌...很久沒騎車這麼抖了
09/25 01:05, 2F

09/25 01:06, , 3F
科科
09/25 01:06, 3F

09/25 01:07, , 4F
在台北的路上閃招牌,晚上十一點多。
09/25 01:07, 4F

09/25 01:56, , 5F
這個台北超有感,晚上八點走在路上會被吹著走的那
09/25 01:56, 5F

09/25 07:41, , 6F
尼莎北偏跟海棠關係更大XD
09/25 07:41, 6F

09/25 07:55, , 7F
自由過山也是能吹出超高風速的關鍵 強度被削弱的很
09/25 07:55, 7F

09/25 07:55, , 8F
少 台北直接吃風速最高的北側眼牆 如果2015杜鵑也這
09/25 07:55, 8F

09/25 07:56, , 9F
樣走 臺北應該很大概率破紀錄
09/25 07:56, 9F

09/25 08:08, , 10F
形容的真貼切 哈
09/25 08:08, 10F

09/25 09:37, , 11F
北部跟南部風迷的心情都像洗了個三溫暖
09/25 09:37, 11F

09/25 09:38, , 12F
只是北部是冷到熱,南部則是從熱到冷...
09/25 09:38, 12F

09/25 10:03, , 13F
南部熱到冷,北部冷到熱又冷了...
09/25 10:03, 13F

09/25 11:04, , 14F
尼莎的高潮只持續兩小時,一出海就冷下來了…
09/25 11:04, 14F

09/25 11:18, , 15F
至少有過兩小時高潮 比南部沒高潮好吧xd
09/25 11:18, 15F

09/25 11:24, , 16F
跟當年葛拉絲很像,台北飆風很快,風變小得也很快
09/25 11:24, 16F

09/25 11:28, , 17F
台北也很久沒出現14級風了
09/25 11:28, 17F

09/25 11:50, , 18F
要長時間飆風可能還是要大風場的颱風才能 例如蘇
09/25 11:50, 18F

09/25 11:51, , 19F
跟梅 尼莎速度快有範圍小一下就沒了
09/25 11:51, 19F

09/25 15:56, , 20F
jour2太英勇了 在陣風十四級下騎車啊 下回要躲一下
09/25 15:56, 20F

09/25 15:59, , 21F
我被尼莎突襲 害我出雪隧時幾乎是摸黑下交流道 暗夜
09/25 15:59, 21F

09/25 15:59, , 22F
的風雨著實令人心驚膽跳
09/25 15:59, 22F

09/25 17:01, , 23F
這還好啦 最假掰的是那種討論路徑和強度的時候在那
09/25 17:01, 23F

09/25 17:02, , 24F
邊亂灌道德感展現大愛
09/25 17:02, 24F

09/25 17:50, , 25F
很同意樓上
09/25 17:50, 25F

09/26 01:38, , 26F
liu大拼錯id了qq...是說當時沒料到會進來這麼快又這
09/26 01:38, 26F

09/26 01:38, , 27F
麼大
09/26 01:38, 27F

09/26 12:47, , 28F
推啊!精準道出這次尼莎給風迷的感覺~~~
09/26 12:47, 28F
文章代碼(AID): #1Pnz6ZGe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