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三伏日」

看板TY_Research作者時間7年前 (2016/07/23 14:54), 編輯推噓6(607)
留言13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三伏日」是太陽位於黃經105度~135度 24節氣裡 小暑到立秋之間 最熱的三十天 過了三伏日後 氣溫才會逐漸轉涼 請問這種計算方式,大體上值得參考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1.1.215.1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469256869.A.F0B.html

07/23 18:42, , 1F
這是氣候尺度歸納的結果
07/23 18:42, 1F

07/23 20:43, , 2F
有時是40天唷,今年就是
07/23 20:43, 2F

07/23 22:07, , 3F
今年的是40天?
07/23 22:07, 3F

07/23 22:31, , 4F
每年的立秋好像都熱到爆?
07/23 22:31, 4F

07/23 22:44, , 5F
大陸華北華中比較適用,台灣看看就好
07/23 22:44, 5F

07/23 22:44, , 6F
乾熱、濕熱有差吧?
07/23 22:44, 6F

07/24 00:45, , 7F
24節氣原本就是以黃河流域的紀錄為主吧
07/24 00:45, 7F

07/24 02:54, , 8F
在台灣不適用 台灣依照陽曆還比較有參考價值
07/24 02:54, 8F

07/24 07:59, , 9F
聽說節氣就是陽曆......
07/24 07:59, 9F

07/24 08:15, , 10F
北部種橘子,如果沒有突發災害 就非常適用
07/24 08:15, 10F

07/25 15:10, , 11F
節氣本來就是看陽曆,有沒有發現每年頂多差一兩天?
07/25 15:10, 11F

07/25 15:17, , 12F
台灣端午開始熱和中秋開始涼
07/25 15:17, 12F

07/25 18:11, , 13F
中秋後的氣溫北迴歸線南北差很大
07/25 18:11, 13F
文章代碼(AID): #1NanIbyB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