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天氣圖上資料來源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吳先生)時間8年前 (2016/01/22 00:49), 8年前編輯推噓12(12034)
留言4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人是後段私校文組畢業。天氣圖上資料是不是根據地面上之觀測站之氣壓,然後相同氣壓連起來形成等壓線? 那如果這樣的話,有些等壓線畫到海面上去了,是不是海面上也有構建氣象觀測儀呢? 蒙古高壓1074百怕,意思是蒙古那個地方真的有設立氣象觀測站,所以根據氣象觀測站的氣壓測得為1074百怕嗎? 等壓線根據好多地面觀測站資得來,那不是要設立很多地面觀測站來滿足觀測? 地面天氣圖是不是仰賴地面觀測站資料呢?假如如果未來中國因為發生戰爭,而拒絕提供地面觀測站的資料,那是不是就不知道有高氣壓在長江或者華北哪個位子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2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453394973.A.5CF.html

01/22 00:53, , 1F
有一種東西叫做氣象氣球
01/22 00:53, 1F

01/22 00:55, , 2F
專業一點的名詞叫探空儀啦
01/22 00:55, 2F

01/22 00:55, , 3F
地面圖:各氣象站測得的氣壓值換算至平均海平面的氣
01/22 00:55, 3F

01/22 00:55, , 4F
壓值
01/22 00:55, 4F

01/22 00:55, , 5F
所以,全球同一時間平均海平面氣壓值,可以顯示在天
01/22 00:55, 5F

01/22 00:56, , 6F
簡單來說就是各國的地面氣象資料+探空儀的資料整合
01/22 00:56, 6F

01/22 00:56, , 7F
氣圖上 各點間以內插方式可畫出等壓線
01/22 00:56, 7F

01/22 00:57, , 8F
沒資料的地方就用算的
01/22 00:57, 8F

01/22 00:57, , 9F
一直插到apple大推文抱歉XD
01/22 00:57, 9F

01/22 01:08, , 10F
...這和探空有啥關係...
01/22 01:08, 10F

01/22 01:09, , 11F
我沒注意到是地面啦 Sorry
01/22 01:09, 11F

01/22 01:09, , 12F
地面的話是看測站沒有錯
01/22 01:09, 12F

01/22 01:13, , 13F
原po問的問題其實非常好,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
01/22 01:13, 13F

01/22 01:13, , 14F
氣象組織以前,有些北半球天氣圖真的會少一塊
01/22 01:13, 14F

01/22 01:15, , 15F
不過這個問題讓我想到另一個問題
01/22 01:15, 15F

01/22 01:15, , 16F
就是各國氣象開放出來的氣象資料到底要多詳細
01/22 01:15, 16F

01/22 01:16, , 17F
即便是氣象機構之間資料交換 應該也會因為某些因素
01/22 01:16, 17F

01/22 01:17, , 18F
或者是戰略原因不對外公開吧?
01/22 01:17, 18F

01/22 01:18, , 19F
我有的時候查其他國家的測站資料也都查不太到
01/22 01:18, 19F

01/22 01:18, , 20F
不曉得有沒有一套標準在...
01/22 01:18, 20F

01/22 01:23, , 21F
就像等高線地形圖也不是每個地點都要量出海拔
01/22 01:23, 21F
抱歉,我是私校文組,問一些怪問題。原來沒資料的地方可以用算的,不過會不會有誤差呢? 為何不能透過人造衛星使用雷達波紅外線等來測量地球上面任何地點之氣壓風向風速?仰賴地面觀測會不會有觀測資料不足造成誤判呢? ※ 編輯: t20056 (101.12.20.7), 01/22/2016 01:32:43

01/22 01:39, , 22F
資料交換會有標準的電碼,另外除了地面測站還有船
01/22 01:39, 22F

01/22 01:39, , 23F
還有飛機等等的都會輔助觀測
01/22 01:39, 23F

01/22 01:40, , 24F
衛星不能直接測出地面的風,氣壓,風向
01/22 01:40, 24F

01/22 01:41, , 25F
但是可以透過海浪的方向與粗糙度判斷風速,風向
01/22 01:41, 25F

01/22 01:42, , 26F
氣壓無解,天氣圖的氣壓線本來就是預報員根據地面的
01/22 01:42, 26F

01/22 01:42, , 27F
觀測資料來做主觀分析
01/22 01:42, 27F

01/22 01:44, , 28F
另外,氣壓線不單純只是把同樣氣壓的連線
01/22 01:44, 28F

01/22 01:46, , 29F
氣壓線主要是"圈出"等值線,配合風向輔助(地轉風)畫
01/22 01:46, 29F
不能用衛星?感謝大家之解惑。 ※ 編輯: t20056 (101.12.20.7), 01/22/2016 07:47:27

01/22 11:11, , 30F
衛星不是萬能啊
01/22 11:11, 30F

01/22 11:17, , 31F
衛星取得的資料 多半是用一些波段反演(推) 誤差自
01/22 11:17, 31F

01/22 11:17, , 32F
然比直接量測為高
01/22 11:17, 32F

01/22 11:18, , 33F
無論是被動衛星(接受原本地球向外波段) 或是主動
01/22 11:18, 33F

01/22 11:18, , 34F
衛星(衛星發射訊號或是波 透過接收資訊反推需要的
01/22 11:18, 34F

01/22 11:18, , 35F
資訊
01/22 11:18, 35F

01/22 11:21, , 36F
畢竟大氣層會吸收 反射 甚至再發射波 因而造成誤差
01/22 11:21, 36F

01/22 11:21, , 37F
的機會也是蠻多的
01/22 11:21, 37F

01/22 11:22, , 38F
衛星至少距離地面都數百公里甚至以上
01/22 11:22, 38F

01/22 11:37, , 39F
蘇迪勒颱風覺得有爭議,明明是強烈颱風的風速表現,
01/22 11:37, 39F

01/22 11:37, , 40F
氣象局卻給中度颱風
01/22 11:37, 40F

01/22 11:45, , 41F
等高線一定會有誤差啊,登山時常常看到地形圖上畫不
01/22 11:45, 41F

01/22 11:46, , 42F
出來的懸崖、凸岩或特殊地形;都是 10M/20M 單位的
01/22 11:46, 42F

01/22 11:46, , 43F
定義就是定義,不然用界限就沒意義了<<<個人覺得
01/22 11:46, 43F

01/22 11:46, , 44F
線,很難表現小地方的異狀,除非增加解析度
01/22 11:46, 44F

01/22 11:47, , 45F
中颱上限本來就沒輸強颱下限多少吧XD~除了名字弱
01/22 11:47, 45F

01/22 11:48, , 46F
氣象就更複雜了,除了地形還有更多因素影響
01/22 11:48, 46F
再次感謝。 ※ 編輯: t20056 (101.8.22.2), 01/23/2016 16:46:10
文章代碼(AID): #1MeGmTNF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