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不願面對的真相 VS 恐懼之邦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 Only An Ocean Away )時間16年前 (2008/05/07 15: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剛好在電子報上看到一篇文章節錄,覺得可以參考看看 雖然我們一直希望科學能理性公正,但統計數據往往是可被操弄的 即便是努力想要取得平衡,畢竟還是出自人手,多少都會有主觀意見。 現在不有很多論文的形成方式就是把多篇別人的論文拿來整理歸納嗎? 科學,就是別理會專家 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 {本文摘自《費曼的主張》第8章} 我想提醒你們一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事情,好提振一下各位的熱忱。宗教教誨的是道德 課題,但他們不只教一次而已,你會被啟發、再啟發。我覺得一再的啟發、鼓舞是必要的 ,我們必須記得科學對於兒童的價值、對成年人的價值以及對其他所有人的價值。不單只 是因此我們就會成為更好的國民、更能控制大自然,其實還有些別的東西的。 其中一種價值,就是由科學所營造出來的世界觀。透過新經驗得到的結果,我們發現 了世界的美和奇妙。也就是說,我剛剛提到的奇妙事物:東西會動的原因是太陽的照射, 這是個很深遠的概念,很奇怪,也很奇妙。(不過,並不是所有事物都因為太陽照射才會 動。地球的自轉就和太陽照射無關,最近在地球上完成的核反應是另一個例子,這是一種 新的能源。火山活動也很可能是由太陽之外的力提供能量的。) 學過科學之後,世界看起來是多麼的不同!舉個例子,樹木的主要構成成分是空氣, 所以等到它們被燃燒時,一切又回到空氣中。在燃燒的火焰裡,原先從太陽吸收進來、被 封鎖在那裡將空氣轉變為樹木的熱量,重新被釋放出來;剩下來的灰燼呢,全都不是來自 空氣,而是來自固固實實的地球。 這些事情美麗萬分,而科學的內容,充滿了美妙的類似東西。它們很有啟發性,可啟 發我們自己,也能用來啟發別人。 科學的另一項特質,是它教導我們理性思維的價值,以及自由思想的重要;正面的結 果就來自「懷疑課堂上所教授的東西是否全部正確」。在這裡,你必須小心分辨,小心把 科學和有些時候用在建立科學上的形式或程序步驟區分開來,特別是在教書時。說「我們 寫這寫那、做實驗、觀測,以及做這些做那些」都很容易,你大可一五一十的模仿那形式 。不過各式各樣的偉大宗教,也是由於盲目模仿形式、沒有好好記住偉大領袖的教誨而蕩 然無遺。同樣的,很有可能發生的是,單單模仿形式而稱之為科學,但其實只是偽科學。 就這樣,今天在許多機構和組織中,由於偽科學家的專蠻橫行,我們全都深受其害。 例如說,我們看到有很多關於教學的研究,其中研究人員進行觀察,製作數據表,做 統計,但這些研究並不就此變成堂堂正正的科學、堂堂正正的知識。它們只不過是一種科 學的模仿版本,就好像南海群島的土著用木頭製造停機坪和無線電塔台,然後預期會有一 架偉大的飛機從天而降一樣。他們甚至還造了一架木頭飛機,跟他們在島上其他外國機場 上看到過的飛機一模一樣,但奇怪的是,這些飛機竟然飛不起來! 類似的偽科學仿效的結果,是製造出一批專家,正如你們當中許多人一樣,是教育專 家。身為教師的各位,真正在基層教導小朋友的你們,也許偶爾應該懷疑一下那些專家。 從科學中學習吧,你一定要懷疑那些專家!事實上,我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定義科學 :科學就是「別理會專家」這個信念。 當某人說科學教的是這些和那些時,他其實是誤用了這個名詞。科學沒在教東西;經 驗才在教我們東西。如果他們對你說科學證實了這些事情,你也許會問:「科學怎麼樣證 實這些了?科學家是如何找出證據的?怎樣找?找到哪些證據?在哪裡找到的?」證實了 這些事情的,不是科學,而是這個實驗或這個效應。聽到關於這個實驗的種種時(但我們 必須聆聽完所有的證據),你跟任何人一樣有同等的權力,判斷是否因此得出一個可被重 複引用的結論來。 在一個如此複雜、真科學依然寸步難行的環境中,我們必須依賴、回歸到舊式的智慧 ,依靠某種直截了當的「直觀」。我在嘗試的,是給各位站在基層的老師們一些激勵,你 們應該對普通常識和與生俱來的智慧多抱些希望和信心。那些帶領著你們的專家,也可能 犯錯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9.179.122
文章代碼(AID): #188M1lA7 (TY_Research)
文章代碼(AID): #188M1lA7 (TY_Research)